基于语言意义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
2022-06-24余丽君
余丽君
摘 要:“听、说、读、写”是英语学习者需要发展的语言技能,也是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基本方式。目前,高中英语教师对写作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强调语言形式,忽略语言意义,将英语写作等同于应试写作,片面地定义了写作的本质。本文针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主要问题,结合相关理论知识,阐明了在写作教学中开发语言意义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
关键词:高中英语 写作教学 语言形式 语言意义
目前,高中英语写作表现为应试写作和意义写作两种形式。应试写作的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应试能力,关注的重点在于语言的形式。意义写作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通过书面表达的形式创造出丰富的意义和内涵。在长期的英语教学实践中,多数教师采用的是应试写作,他们将写作教学定义为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一种教学形式。这就导致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偏重语言形式和写作结果,而忽略了语言意义的发现和创造。
写作本质上是一种复杂的社会认知活动,学生只有明确“为什么写”“希望写什么”“怎样能写好”,才能自觉、主动地调动各种学习策略来完成写作任务。随着英语教学研究的不断发展,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应当打破应试写作的常态,探索意义写作的发展,有效地融合写作教学中的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充分发挥英语写作的认知功能。因此,在写作教学中开发语言意义具有相当大的价值。
一、现状和问题
目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有三个特点,即随意性、限制性和功利性。随意性体现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往往缺乏明确的计划、多维度的目标、合理的容量,写作教学处于一种随意的状态。限制性体现在写作内容、方法、功能的固化,写作过程缺乏情感流露和拓展创新。功利性体现在教师组织写作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应付考试,学生为了完成任务,总是机械地杂糅词汇、句型和语法。
从教学的角度出发,大部分教师偏重语言形式,忽略语言意义,导致学生的作品内容雷同,结构相似,缺乏意义创造和表达。从学习的角度出发,学生缺乏用英语进行书面表达的基本需求和迫切愿望,写作训练流于形式,限制了学生语言技能的全面发展。因此,在英语写作教学中,语言意义的缺失是目前一个巨大的问题。
二、理论基础
(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解读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了“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理念,并重新定义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语言能力是指以听、说、读、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文化意识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思维品质指向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旨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能力指积极运用英语学习策略,拓宽英语学习渠道,努力提升学习效率。英语写作是有意义的写作,是提升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二)动机理论
动机作为一种天然倾向,只能被激发而不能被建立。动机是指以一定的方式引起并维持人的行为的内部唤醒状态,是个体追求某种预期目标的主观愿望、意向和驱動力。写作是交际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必须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关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愿意用英语进行书面练习,为学生搭建一个自我表达的平台,在写作过程中收获乐趣和成就感,让写作过程变成一个有意义的语言创造过程。
三、开发语言意义的重要性
语言输入强调对语言进行“解码”并获取意义,语言输出强调对语言进行“编码”并创造意义。语言意义存在于整个语言学习的过程,因此语言意义的开发具有重要作用。
(一)有助于达成写作教学的目的
开展写作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扩展语言知识,引导学生发现和创造意义。创造意义是基本目的,语言知识的扩展是其前提,两者相辅相成。写作是语言交际的手段之一,它必须是一个有意义的创造过程。教师只有为学生创造有一定交际意义的写作任务,学生才会主动参与写作活动,并且以意义表达为目的,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用具体的语言形式来呈现语言意义,从而达成写作教学的目的。
(二)有助于学生产生写作动机
写作如果是为了应付考试或完成任务,学生就必然会缺乏写作动机,导致写作练习流于形式。对于没有意义的写作,学生是消极、被动、无真情实感的。只有对于有意义的写作,学生才会积极、主动、高效地参与其中。教师只有围绕各单元的主题内容,开发出相应的主题意义,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学生只有明确写作是自我表达的有效方式,并能通过写作对周围的人或事产生积极的影响,才会产生用英语写作的基本需求。
(三)有助于学生语言技能的全面发展
写作是产出性技能,一般包括三个环节:发现意义、语言编码和意义表达。学生扩展语言知识的能力越强,发现和创造意义的能力就会越强,语言技能的发展空间也会越大。学生在表达意义的过程中,也能够学会理性地思考自身的优势和不足,灵活运用语言技能,促进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
四、语言意义开发的具体措施
现阶段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实践表明,教学理念的更新迫在眉睫。怎样有效地开展写作教学,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应深度挖掘写作的功能,促使应试写作向意义写作转变。
首先,植根本土文化,创造语言意义。语言是文化传播和信息交流的载体,英语写作既是语言能力的检验方式,也是传播文化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英语写作的方式来描写家乡美丽的风景、社会的发展、文化的传承,增强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植根本土文化开展英语写作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情感,赋予写作过程实际的意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帮助学生掌握各种体裁的写作要点,同时增强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
其次,结合生活经验,激活学生表达的需要。对同一主题的写作任务,每个学生的理解不尽相同。其原因在于,不同的生活背景和经验会影响学生对写作主题的理解和判断。对于能够产生共鸣的话题,学生往往表现得很活跃,而对于脱离实际生活的话题,学生则缺乏表达的欲望,在这种情况下完成的作文自然质量较低。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发现写作主题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有效地激活学生真实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获得有意义的写作素材,实现英语写作的意义表达。
最后,聚焦社会热点,发挥写作的社会价值。热点话题是具有社会意义、可挖掘性强的主题,它体现某一阶段的社会焦点,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社会价值。让学生用英文描述社会热点,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主动关心时事的习惯,提高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社会热点话题写作训练体现了英语的工具性和写作的意义性,有利于学生从跨文化的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
总之,写作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语言意义和语言形式同样重要,语言意义是形成语言形式的动力,语言形式是语言意义的载体,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只关注语言形式,忽略语言意义的写作教学产生的是短期效应,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随着英语教学研究的不断发展,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应当打破应试写作的常态,探索意义写作的发展,有效地融合写作教学中的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充分发挥英语写作的认知功能。
参考文献:
[1]程晓堂.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教学理念与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8,41(10):1-7.
[2]张立丽.动机的激发与培养:英语写作教学的新探讨[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43-145.
(作者单位:江西省鄱阳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