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经验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2022-06-24黄贤明
【摘 要】有理数的运算是初中阶段的运算基础,以苏科版“有理数的除法”教学为例,阐述基于学生经验的教学实践,主张教学要摸清学生原有认知经验,引导学生自主构建,重视学生经验总结.
【关键词】学生经验;有理数的除法;教学实践
1 缘起
有理数的运算是初中阶段的运算基础,随着负数的引入,原先的运算过程就变为了两步,即先判断符号,再进行绝对值运算.这对于刚步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不难发现,对于有理数加法与乘法的教学,都需要构建数学模型,将算理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再经过归纳总结得到运算法则.而对于有理数减法与除法的教学,大多将其分别视为加法与乘法的逆运算,最终将其转化为加法与乘法的运算.近期,笔者有幸参加了区公开课展示活动,对其中“有理数的除法”一课深有感触,该课的设计思路大致如下:首先创设求平均气温的教学情境,给出了两组气温,分别列出了算式14÷7和(-14)÷7,利用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得到算式结果,而后类比14÷7可以转化为14×1/7,列出(-14)×1/7=-2,观察归纳得到有理数除法法则1(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以它的倒数),随后给出若干个简单的除法运算,引导学生类比有理数乘法法则得到有理数除法法则2(两个不为0的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最后巩固练习、课堂总结.
2 两点思考
2.1 现实情境创设的必要性
苏科版教材在编写意图上强调生活化、情境化,有理数除法的导入也设计了求平均气温的情境,由于气温存在负数,因此在求平均气温时,发现一周的气温和为负数,进而得到了负数除以正数的算式,指出负数引入除法运算是有实际意义的,开启对有理数除法法则的探索.该情境也可以替换为求商店的日均收入、水位的日均变化等问题,目的都是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列出有理数除法算式.这些情境归根到底都是求均值的数学模型,存在两点不足,其一,求均值需先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而有理数的加法虽简单,但对本课的探索没有实际帮助;其二,求均值所得的除法算式中除数都是正数,從本质上说该情境只解释了负数除以正数是有实际意义的,而忽略了除数是负数的情况,当然除数是负数的现实情境在学生认知基础上很少出现.纵观其他版本教材,在人教版、北师大版、华师大版等数学教材中均未设置现实情境,而是直接从具体的除法算式出发进行探索.综上,该情境能够得到含负数的除法算式、引出对有理数除法法则的探索,有一定的课堂呈现价值,但只能一定程度地解释有理数除法的现实意义.
2.2 “乘它的倒数”引导的自然化
在学生的已有认知结构中,他们确实知道“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但他们只用于正数的除法中,并且只有当除数是分数或除不尽时才会使用该法则.对于14÷7这个算式而言,学生根据九九乘法表就可以得出结果,又何必转化为乘法呢?教师刻意引导学生类比得到(-14)×1/7=-2,再观察归纳得到有理数除法法则.在这过程中缺乏了学生的思考,显得不够自然.这就相当于教师先“告知”了法则,学生配合验证,而非学生思考、猜想、交流、发现、探索的结果.3 基于学生经验的教学分析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入课堂的,在他们过去的学习和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经验.即便是一些未曾接触的问题,学生也能在已有认知结构中找到与之相近的经验,并结合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或假设.一般来说,对原有经验的再构建是学生获得新知的最有效方式[1].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的原有认知经验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已有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和数学活动经验.这些经验都能通过适当的情境激发出来,并通过数学活动、数学学习内容、情感体验等共同作用下形成了新的认知经验(如图1).随着学生学习的深入,这些经验不断积累,不断内化为他们的学习经验体系.
在有理数除法的学习之前,学生已经拥有了丰富的认知经验.从已有知识经验来说,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绝对值等数学概念,掌握了有理数加法、减法和乘法法则,能够进行正数范围内的除法运算;在过去的学习中,学生也积累了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例如分类思想、类比思想等,学生就能够从数学发展的角度认同有理数除法的存在性与必要性,这些经验构成了探索有理数除法的基础.从生活经验来说,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找到对应的数学模型解释负数除以正数.从数学活动经验来说,学生经历了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自然具有一定的数学思考、实际操作、合作交流、数学表达等经验可供参考与模仿.4 教学过程
4.1 对接经验,类比明晰目标
教师:在有理数的运算学习中,我们首先学习了有理数加法法则,而后学习了有理数减法法则,这里减法与加法互为逆运算,计算有理数的减法就是将减法转化为加法,利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运算.为了简便表示相同量的累加,这就出现了乘法运算.我们在水位问题的探究中,发现了有理数乘法法则.结合练习,回顾有理数乘法法则.
练习1 直接写出结果.
结合练习1,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有理数乘法法则,并指出第(2)题中的-3与-13互为倒数.
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那我们接下来要学习……
学生(众):有理数的除法.
教师: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那类比减法的探索过程,对我们探索有理数除法有什么启发?
学生1:有理数除法也可以转化为乘法进行运算.
教师:有理数的除法是否可以转化为乘法呢?又怎样转化为乘法呢?那我们今天一起来探索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评注 教师通过对有理数运算的梳理,绘制图2所示的思维导图,激活学生过去学习有理数运算的经验,并类比过去经验提出猜想,导入探究主题.同时,从数学内部发展的角度指出有理数除法的存在性和必要性,引发学生的认知共鸣.
4.2 激活经验,自主探究法则
教师:从算式“(-2)×(+7)=-14”出发,你能得到什么除法算式?
学生2:“(-14)÷7=-2”和“(-14)÷(-2)=7”.
教师:很好,利用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得到了两个有理数除法算式,那除法如何转化为乘法呢?借助算式“(-14)÷7=-2”来说明.小组合作讨论.
学生3:小学里学过“除一个数等于乘它的倒数”,所以我计算了(-14)×1/7=-2,发现两个算式结果一样,而7与1/7互为倒数,所以我们可以用“除一个数等于乘它的倒数”将除法转化为乘法.
教师:他借助小学的经验,并通过计算验证得出了结论.有没有更一般的做法?
学生4:由于除法和乘法互为逆运算,所以我列出了算式(-14)÷7=(-14)×?(?表示未知数).这里(-14)÷7=-2,也就是说(-14)要乘一个数等于-2,我猜测是17,代入计算发现未知数?确实为17,所以(-14)÷7=(-14)×17.又因为7与17互为倒数,所以我得到结论“除一个数等于乘它的倒数”.
教师:兩位同学都得到了结论“除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这里要强调除数不能为0.当然一个算式肯定不具有普遍性,请同学们仿照“(-14)÷7=(-14)×17=-2”这个验证过程,再举几个例子.
学生5:(-14)÷(-2)=(-14)×-12=7.
学生6:1÷(-3)=1×-13=-13.
……
教师归纳有理数除法法则1.
评注 教师先利用乘法算式得到有理数除法算式,让学生有“形”可探,而后通过对“如何将除法转化为乘法”的问题进行探索,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并结合小组讨论、猜想验证等活动,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让学生在认知基础上自主构建新知.
4.3 借鉴经验,再探除法法则
练习2 计算.
(1)(-10)÷2=;
(2)24÷(-8)=;
(3)(-12)÷(-4)=.
教师:通过上述三个算式,你能发现什么?
提示:仿照有理数乘法法则.
学生7:我发现它们的符号也满足“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然后把它们的绝对值相除.
教师:那请你类比有理数乘法法则,说出有理数除法法则.
学生7: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教师:两个什么数?
学生7:不为0的数.
教师:那0呢?再考虑完善一下.
学生8:两个不为0的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都为0.
教师归纳有理数除法法则2.
评注 通过对具体算式的观察和提示,学生很快能够发现有理数除法与乘法的相似点,并依托经验仿写有理数除法法则,培养学生归纳、类比的数学思想,发展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但学生得到的法则往往是不完善的,还需教师一步步引导、补充与完善.
4.4 强化经验,形成知识体系
总结提纲:
(1)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有理数除法法则,那我们是如何得到两条法则的?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们用到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你积累到了哪些经验呢?
(2)你能创设一个情境来解释算式“(-14)÷7=-2”吗?
(3)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还存在什么数学问题呢?
评注 通过第(1)题的设计,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探究内容、探索过程、运用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积累的经验,帮助学生构建新知体系,形成新的认知经验.通过第(2)题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有理数除法的实际意义,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应用意识.通过第(3)题的设计,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也为学生课后探究问题提供参考.5 教学反思
5.1 摸清学生原有经验
数学知识并非孤立存在的,任何新知都是在学生已有旧知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在有理数除法的教学中,学生已经经历了有理数加减乘三种运算法则的学习,拥有了丰富的经验可供模仿.因此,教师更应立足整体,利用复习回顾、思维导图等形式激活学生原有经验,让经验驱动学生从“毫无头绪”转向“敢于尝试”.
5.2 引导学生自主构建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自主构建的过程,积极启发学生思考.例如,在“如何将除法转化为乘法”的探究中,教师并没有着急给出“(-14)×17”,而是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学生原有认知中存在正数除法法则以及倒数的概念,通过讨论交流与计算验证,让学生在一定思维范式的引导下,实现经验的对接与思维的联结,深化了学生对于法则的理解.同时,由于经验的指引,学生自主构建的过程相对较顺利,这也增强了学生数学学习的信心.
5.3 重视学生经验总结
学生的认知经验并非只包含知识经验,还涉及生活经验和数学活动经验.在本节课中,存在着归纳、类比、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这些非知识性的经验对于学生而言是他们未来学习中的“无价之宝”.甚至对于法则的学习过程、探索思路中蕴藏的经验也能成为后续有理数的乘方、代数式的运算等内容学习的重要参考.因此,在课堂教学的尾声,教师应设计总结提纲,引导学生总结课堂学习的经验,形成自己的认知经验体系,最终指向学生能力与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丁益民.基于学生经验的数学教学理解与实践——以2019年人教A版“函数y=Asin(ωx+φ)”为例[J].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21(06):64-67.
作者简介 黄贤明(1999—),男,江苏苏州人,中学二级教师;主要研究初中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