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挖掘习题价值 拓展学生思维

2022-06-24武前炜

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逆命题内心探究

【摘 要】本文从一道与三角形内心有关的课本习题出发,充分利用课本素材进行深入研究,挖掘问题本质,强化知识理解与应用,发挥习题最大功效,同一问题变换条件结论,得出新的有价值的问题,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拓展思维,促进数学素养在学习中养成.

【关键词】习题拓展;探究;逆命题;内心

布鲁诺指出:“思维永远从问题开始.”学习的意义是不仅掌握教材中的知识,更要帮助学生能用所学的内容去解决问题,去创新实践.教材习题是十分有价值的教学资源,通过典型问题的拓展与变式、方法的迁移应用促使学生贯通知识间的联系,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这些品质和素养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加以实践和锻炼.作为一线教师深入挖掘教材中习题的教育价值是必备素养之一,也是促进专业成长重要途径.

1 原题呈现 已知,如图1,在△ABC中,点E是内心,延长AE交三角形外接圆于点D,连接BD,DC.

求证:DB=DC=DE[1].

本题是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第24章圆第45页习题第5题.在教材中的目的是为巩固学生对内心性质的理解与运用.通过内心的性质得到角相等以及圆中同弧所对圆周角相等进而证明.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依托课本习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不同的条件进行拓展研究,挖掘问题本质,强化知识理解与应用,发挥习题最大功效,从而帮助学生跳出“题海”.2 解法及研究

证明 由点E是内心,可知∠BAD=∠CAD,从而BD=CD.

如图1,连接BE,则∠DBC=∠DAC=∠BAD,∠EBC=∠EBA,由∠EBD=∠EBC+∠DBC,∠DEB=∠EBA+∠BAD,所以∠EBD=∠DEB,即DB=DE,从而DB=DC=DE.

分析 若只是解答后就结束了,则失去了这道经典习题应有的价值.注意到题目中条件与结论存在互逆现象,能否变换条件结论,猜想是否正确,引发深层次思考.还有题目中隐藏的∠BEC与∠BAC之间的特殊关系,通过有意识设问,留给学生充分思考,再师生共同探讨解决.通过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逆命题的真假,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全局性思维大有裨益,进而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

研究1 若将条件“点E是内心”和结论“DB=DC=DE”互换,所得命题还能成立吗?

即:已知,如图1,点E为△ABC外接圆内一点,延长AE交三角形外接圆于点D,连接BD,DC,若DB=DC=DE.

求证:点E是△ABC的内心.

证明 由DB=DC,可知∠BAD=∠DAC,即点E在∠BAC的角平分线上.

如图1,连接BE,则∠DBC=∠DAC=∠BAD,

而∠EBD=∠EBC+∠DBC,∠DEB=∠EBA+∠BAD,由DB=DE,所以∠EBD=∠DEB,可得∠EBC=∠EBA,即点E在∠ABC的角平分线上.

同理点E在∠ACB的角平分线上.

即点E是△ABC的内心.

研究2 设∠BAC=θ,由点E是△ABC的内心,则可得∠BEC=90°+θ2.则有以下命题:

若如图2,在△ABC中,AD平分∠BAC,点E在线段AD上,连接BE,CE.设∠BAC=θ,若∠BEC=90°+θ2,求证:点E是△ABC的内心.

分析 点E在AD上从点A到点D运动,可知θ≤∠BEC≤180°,存在某一时刻,使得∠BEC=90°+θ2,而当点E为内心时∠BEC=90°+θ2,由同一法可知点E为△ABC的内心.

证法1 (中点型一线三等角相似)

如图3,过点E作AD的垂线分别交AB,AC于点M,N.

由AD平分∠BAC,可得△AME≌△ANE(ASA),从而EM=EN,利用三角形外角可知∠CNE=90°+θ2,∠EMB=90°+θ2,即∠CNE=∠CEB=∠EMB,根据一线三等角相似可得△CNE∽△EMB,所以ENBM=CEBE,即EMBM=CEBE,又因∠EMB=∠CEB,所以△CEB∽△EMB,即△CNE∽△EMB∽△CEB.

可得∠EBM=∠EBC,∠ECN=∠ECB,即点E是△ABC的内心.

证法2 (角平分线的全等结构)

如图4,以BE为边点,E为顶点作∠BEF=90°+θ2交边BA(或BA的延长线)于点F,延长EF交CA(或CA的延长线)于点G.

可知∠GEC=360°-∠BEF-∠BEC=180°-θ,所以∠GAF=∠GEC,从而可得△GAF∽△GEC,则∠GFA=∠GCE,即∠PFE=∠QCE,过点E分别向边AB,AC作垂线交于点P,Q,从而由AD平分∠BAC,得出EP=EQ,所以△EPF≌△EQC(AAS).

可得EF=EC,于是△BEF≌△BEC(SAS),则∠FBE=∠CBE,所以BE平分∠ABC,即点E是△ABC的内心.

证法3 (外接圆)

如图5,作△ABC的外接圆,延长AD交外接圆于点F,延长BF至点G,使得FG=BF,连接CG.

由∠BAC=θ,可知∠BFC=180°-θ,因为AD平分∠BAC,从而∠BAF=∠CAF,由圆周角定理知FB=FC,从而∠FGC=12∠BFC=90°-θ2,根据∠BEC+∠FGC=180°可知E,B,G,C在以BG为直径的圆周上,于是FB=FE=FC,由研究1知:点E是△ABC的内心.3 考题应用

如图6,在△ABC中,AD平分∠BAC交BC于点D,点O为AD上一点,若∠BOC=2∠BAC=120°,OB=2OC,AO=23,求线段BC的长.

审题 根据题目信息可知∠BAC=60°,由∠BOC=120°,BO=2OC,联想到解三角形,作∠BOC的外角构造直角三角形.再由AD平分∠BAC,AO=23可得出点O到两边距离为2.又∠BOC=120°=90°+12∠BAC,由研究2可知点O为△ABC的内心.

解法1 如图7,过点O作AD垂线交AB,AC于点M,N,可知OM=ON=2,AM=AN=4,由∠CNO=∠COB=∠OMB=120°,可得△CNO∽△OMB,所以CNOM=ONBM=COOB=12,于是CN=1,BM=4,从而在△ABC中,AB=AM+BM=8,AC=AN+CN=5,∠BAC=60°,如图8,过点C作CH⊥AB,解三角形得BC=7.

解法2 如图9,过点B作CO的垂线,交CO的延长线于点E,由∠BOC=120°,BO=2OC,不妨设OC=m,则BO=2m,EO=m,BE=3m.

在Rt△BCE中,勾股定理可得BC=EC2+BE2=7m,过点O分别作边BC,AC的垂线交于点F,G,由点O为△ABC的内心可得OF=OG=3,由△OCF∽△BCE,可得OFBE=OCBC,即33m=m7m,解得m=7,即BC=7m=7.4 思考

雙减背景下,切实减轻学生负担要从教师“增压”开始,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根”,教材中的习题是编写者精心设计的,值得教师深入研读、研究.我们注意到,很多中考命题都是课本经典习题的改编和重组,也就是从课本的“根”生长出来的.用好教材、挖掘教材是教师专业基本功的重要体现,依托课本素材进行深入研究、变化,通过问题不同角度思考及变式训练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因此,要注重典型例题和习题延拓与发散,发展学生的思维,落实核心素养,积累活动经验,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新时代数学编写组.数学(九年级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21.

作者简介 武前炜(1984—),男,中学高级教师;主持合肥市教育规划课题并结题,获2012年、2020年合肥市中学数学教师综合素质大赛一等奖;主要从事初等数学教育、中考考题研究.

基金项目 2020合肥市教育规划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HJG20128).

猜你喜欢

逆命题内心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内心有光,便无惧黑暗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做一个内心有光的人
原来占据你内心的不是我
多角度回顾“逆命题”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在语言的外壳下
《§13.5 逆命题与逆定理》教案设计(导学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