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生经验 打通“教”“学”通道

2015-09-15陆军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5年8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

陆军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路径,往往与学生经验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断层,导致了课堂教学的低效能。基于此,提出根据学生的经验进行教学改造和重组,打通数学课堂教与学的通道,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关键词]学生经验 小学数学 教学通道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3-052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经验被改造和重组的过程。这中间教师所起的作用,就是要帮助学生从已有经验中出发,向应有经验靠近,循序渐进,逐步重合并最终实现经验的重组,由此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立足于“教”的固有路径,从自己的主观思路入手,忽视学生个体的“学”的经验路径,使得教师的教显得过于武断、强硬,与学生的学形成了断层。那么怎么才能弥合这一断层,实现对学生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呢?笔者现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体会和思考。

一、找准断层,实现对接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数学学习的本质,是对学生原初性经验的激活、利用和改造,通过这一过程实现学生对课堂教学中的需求经验的提升。何谓原初性经验?这是学生在第一次数学活动中获得的数学经验,属于低层次的经验。何谓需求性经验?这是抽象概念要求学生需要达到的一种经验要求。如何实现这一提升?这需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原初性经验入手,找准这一经验与需求性经验之间的断层,加强学生的自主领悟,实现教与学的有效对接。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这一内容时,学生所拥有的原初性经验是认识面积单位时积累的测量经验,即通过目测面积单位数量获得长方形的面积。这一经验与课堂教学所需要的经验存在一段距离,因为教学的路径需求,是要求学生能够通过第三方比较大小(以第三方作为面积单位)来进行测量。以此建构长方形的面积这一概念。不难看出,这种教与学之间的断层是很明显的,如何才能实现有效的对接呢?为此,笔者从学生的原初性经验入手,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摆正方形?学生自发领悟到,这是借助已知的正方形面积进行大小比较,从而获得长方形的面积。由此,根据学生的这一体会,笔者重新设计了问题:目测一下课桌面与数学书封面的大小,想一想,大概有几本数学书能铺满课桌面?最少需要几本?学生立刻动手,实施操作活动,将数学书铺满长方形的长和宽,由此很快得出长方形的面积为8本数学课本的封面;此时笔者继续追问:如果我在黑板上画一个长方形,你怎么测量面积呢?学生根据之前铺一铺的经验,指出只要量出黑板上的长方形是几本数学封面的大小就可以了。

以上教学,教师紧扣学生的原初性经验,让学生从低层次的目测发展到借助第三方,通过“铺一铺”进行比较,由此直接感知到面积的测量本质,完成了利用第三方测量比较面积大小的经验重组和改造,实现了教师的教与学生学的有效对接,让学生的感悟空间延伸开来,大大提升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二、抓住断层,实现沟通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经验的改造,要经历原初性经验、再生性经验(或再认性经验)、概括性经验三个过程,而后获得提升,进入高级阶段,完成抽象经验的建构。基于此,教师要找准学生经验形成的活动情境,使之暴露出再认性经验和需求性经验之间的断层,而后抓住这一断层进行提升,并加以迁移应用,实现教与学的良好沟通。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内容时,学生根据长方形的面积经验,认为用邻边相乘就可以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就是学生的再认性经验。这种再认性经验给教学带来了困境,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差异性学出现了断层。此时笔者从这一经验入手,紧抓再认性经验与需求性经验之间的断层,创设这一教学情境,让学生深入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面积的关联性,沟通学生的思维。笔者呈现格子图(如下图),让学生展开探究:如何通过格子图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通过观察和拼摆,认为可以根据每行摆的格子数,还有格子摆的行数,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此同时,学生也发现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那就是之前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邻边相乘6×9=54(平方厘米),但是实际上格子的数量并非54个。那到底是多少个呢?此时引导学生思考:摆不满空出来的格子有哪些?怎样才能算出格子的数量?学生通过剪切拼摆,得到格子的数量为36个。此时,学生提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并不是邻边乘邻边。学生从错误经验出发,继续进行探究,逐步经历从错到对的过程,将再认性经验提升到应用的高度,一步步接近数学概念的本质,实现了教与学的有效沟通。

三、联结断层,实现提升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再生性经验的形成,大多数来自于上一次活动情境中的经验模式。通常情况下,学生会根据思维定式直接拿来套用,这种经验模式给教师的“教”造成了障碍,形成了教学断层。因而,教师要将再生性经验提升,使之能够获得有效联结,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例如,在探究三角形的面积时,学生的再生性经验就是通过割补来进行转化。教材呈现的是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进行拼接,这就与学生之前的经验出现了反差。此时,笔者给学生提供1个等腰三角形和1个不等边三角形,让学生展开操作,学生沿着高进行剪、拼,发现了问题:等腰三角形能够通过割补转化,但不等边三角形却不能。为什么会这样?有什么办法使其也能成功转化呢?学生很快发现了解决办法,可以再找一个和它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进行双拼,就可以实现转化。

以上过程,学生已有的经验与教师的教学需求经验有效沟通,学生对三角形的面积推导有了深刻理解和认知,获得的不仅仅是这一推导经验,还有基于原有经验进行的升级经验。

四、分解断层,实现构建

在新知学习中,学生往往会根据已有的经验解决新问题,这种不分形式、不经思考的经验叫做概括性经验,其特点主要是缺乏灵活性,容易造成负迁移,对新知的构建极为不利,形成教师的教与学生学之间的断层。由此,教师要立足这一断层,进行有效分解,降低难度,实现新知体系的构建。

例如,在六年级教学中,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学生第一次接触圆的面积时,有一大半认为圆能够转化为平行四边形,然后根据平行四边形进行面积推导,得到圆的面积。这种经验从何而来?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在直线图形中积累了一套拼接、割补的经验。这一概括性经验虽然对下一步抽象经验有所帮助,但却不利于学生进入新模式来解决新问题。因为学生认为,圆不是直线图形,即便能够转化,也只是近似地接近这一图形,由此,学生陷入了化曲为直的经验困境之中,给教学制造了断层。由此,笔者立足教与学的经验断层,降低难度,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引导。层次一:引导学生关注曲和直的转化,实现经验的积累。学生将圆的周长用线一绕再拉直,将正方形纸折成圆扇,将直线化为曲线。层次二:让学生感受无极限的圆始于方。从圆内接三角形开始,将边长逐步变短,直到缩小为一个点,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圆。层次三:让学生切割正多边形,积累中心切割经验。学生发现只要沿着正N边形的中心点与顶点的连线,将其分割成N个一样大的三角形,然后就可以用“底×高÷2×N”求得面积。由此,学生基于这一经验,提出可以将圆平分成n个三角形,由此推导出圆的面积为

由此,通过有效分解,降低了教与学之间的对接难度,有效修复了断层,使学生顺利完成教材所需圆面积经验的构建。

总之,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入手,能够有效弥合教与学之间的断层,找到有效的教学路径,使数学课堂少走弯路,顺利衔接。这是数学课堂值得尝试的一条教学路径。

(责编 罗 艳)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