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教学效果评价的实施
2022-06-23师睿渊龚伟李红岩薛秋丽董丽华
师睿渊 龚伟 李红岩 薛秋丽 董丽华
摘要重症医学近年迅速发展为一门边缘学科,传统的医学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重症医学的学科特点。建立一套规范、标准化的教学效果评估体系是提高重症医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效果的评价应该主要侧重于对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的客观评价。设计调查问卷,选定好评价项目和各项目分值,定量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准确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了解学生的迫切需要,为教学改革提供客观数据。
关键词重症医学;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2022.05.030
Assessment of 'Teaching Effect in Intensive Medicine Lecture
SHI Ruiyuan, GONG Wei, LI Hongyan, XUE Qiuli, DONG Lihua
(Department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First Hospital of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021)
Abstract Intensive care medicine is an edge discipline, which rapidly developed in recent years. The traditional medical teaching methods are not suitable for the intensive care medicine lecture. Establishing a standardized teaching effect evaluation system is the ke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intensive care medical teaching. The evaluation of teaching effect should mainly focus on the objective evaluation of teachers' teaching level and ability. Designing questionnaire, selecting evaluation score and various projects is an applicable measure, which gave th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teacher's teaching effect and student's learning effect and provides the problems and the urgent needs of the students existed in current teaching. Assessment of teaching effect in intensive medicine lecture provided the theories for finding the right way of teaching method reform.
Keywords critical care medicine; teaching method; education reform
引言
重癥医学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危重患者的救治水平反映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所医院的管理水平和医疗技术力量。由于国内该专业起步较晚,人员专业性有待提高,教学条件相对差,实验室资源不充分,有经验的师资力量匮乏,所以造成该学科的建设距离系统化、正规化、专业化的目标尚有较大差距。对重症医学人才的培养既十分关键又十分紧迫,[1]尽快实现重症医学系统化、正规化、专业化的这个目标,建立一支专业化的科研、临床队伍及其高素质的后备梯队是重中之重。
在医学院校,本科生教学作为培养医学专门人才的起步阶段和萌芽阶段,承担着使学生树立将来作为医生的高度的使命感、荣誉感和责任感的义务,并承担着带领学生明确今后个人发展方向、个人发展与卫生事业的统一等责任。[2]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校教育不仅仅是要传授学生前人积累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索新方法的能力,大胆怀疑、勇于创新的能力,手到眼到心到的实践能力。[3]因此,在对本科生的教学方面,针对现行的教学状况,建立重症医学教学效果评估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1现状分析
重症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重症医学的教学不仅仅是要传授学生前人积累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创新的实践能力。目前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一个老师讲,几十个学生听,老师和学生的交流也仅限于提问和答疑。尽管多媒体手段的普及,增加了一些直观性、减轻了教师的劳动量,但是没有从本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讲的好坏、听的效果都无从评价,因而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无从谈起。[4]
这种现象如果长期存在,其后果是显而易见的:教学效果的好坏不能准确评价,老师不清楚自己教得怎么样,学生不清楚自己学得怎么样,从哪些方面着手改进更无从谈起,最终会陷入老师完成任务、学生完成作业的不良循环,教学质量本身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
为了尽快改变这种现状,逐步建立一套规范、准确、全面、标准化的教学效果评估体系是极为重要的。这个体系包括调查-评估-改进-再评估等要素并实现动态的闭环管理。我们常说“要的是结果”,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如何教是过程和方法,教得如何是终点和结果,教学效果是最重要的。因此,针对现行的教学状况,建立重症医学教学效果评估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一方面,我们已经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性工作,建立并实施了以调查表为主要方式之一的定量评估系统,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证明了这种方式的可行性。
2教学效果评价的具体实施
在“教”与“学”的相互关系中,“教”属于主要矛盾,所以教学效果的评价应该主要侧重于对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的评价。根据既往的实践经验,我们认为设计调查问卷,选定好评价项目和各项目分值,定量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抽样调查具有相当的可行性。具体做法如下:
参照社会上通行的“产品质量满意度调查”,因为教学过程本身可以视为老师向学生提供服务的过程,而服务本身也是一种质量的提供过程,所以可以参照这种思路设计调查问卷,选定好评价项目和各项目分值,定量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
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抽样调查,可以分为短期调查和长期跟踪两种办法,短期调查可以采用对学生进行抽样考试(按上述考试形式)、问卷调查、座谈讨论等方式,而长期跟踪则是通过学生工作的表现来评定,这个办法要与用人单位密切沟通合作,在学生毕业的2-3年内进行,虽然在时间和精力上的投入比较大,却是最为准确有效的。
下面将用在2016级医疗系两个班所进行的重症医学理论课程教学质量调查提问为例具体阐述上述第一种方式的实际应用。
本次调查覆盖了两个班72名同学,在他们接受完重症医学理论课堂讲授后,采取了如下步骤顺利完成了这次调查:
设计调查提问表:这项工作的关键在于调查提问项目的确定,要选择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项目,同时为了最后计算方便以及学生回答方便,一般选择5、10、15个项目,各个项目的答案要清晰明确,不能模棱两可,一般以4-5个备选项为宜,根据这个原则,我们设计了重症医学教学质量调查表。
开展调查: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将调查表发放到学生手中,具体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本次我们选择的时间是重症医学理论课考试结束后,本次调查覆盖了两个班72名同学。为了保证调查的客观准确性,事先向学生强调填表的关键要求:客观、公正、不讲人情,同时为了打消学生的顾虑,调查采用的是无记名方式。
回收调查表:为了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可信,调查表回收率不能低于50%,否则必须重新组织调查。本次调查我们共发出调查表72份,回收72份,去除填写不合要求的9份,回收有效的调查表63份,回收有效率为87.5%,因此本次调查结果真实有效。
统计分析:为了对调查结果进行定量化统计分析,我们对每个项目的每个答案都制订了相应的分数,主要原则是考虑到其不同的影响和重要性,并制订了教学质量的评级原则,之后可以计算出每个项目的平均分和各个项目的答案分布,也就是学生的意向和建议分布,最终可以计算出该课程的教学质量等级以及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和最迫切、最集中的建议,将最终的统计结果形成重症医学教学质量评价表及统计图。
3教学效果评价的结果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方面的情况:
本次综合评价等级仅为 C 级,说明该课程需要进行很大程度的改进,问题主要集中于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不高、教学时间安排不尽合理、基础理论和急救技术的安排比例不合适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缺乏互动等,这也为我们下一步的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也和前面提到的教学方式改革不谋而合。
学生对本次教学的满意程度还是很高的,这也说明教师付出了相当的心血和努力,这种付出也是教学改革的原动力之一。
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很高的,具体表现在适当增加课时和教学内容的强烈呼声,以及对学习实践技术的高度热情,同时表达出了对互动式教学方法的渴望和积极参与的想法。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推动力。
本次调查还反映出,学生对《总论与休克》部分的掌握最好,而对“呼衰和通气技术”“肾衰、心脏衰、血液净化技术”掌握得较差,也间接反映出了不同教师教学水平的明显差异和教学方式不同的显著影响,因此当务之急是在这两方面做好相应的改进,并且可以采取和学生面对面座谈等方式了解问题之所在,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
本项目通过对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临床医学五年制2013级医疗系两个班所进行的重症医学理论课程教学质量调查,定量评价了重症医学授课教师的教学效果。在“教”与“学”的相互关系中,“教”属于主要矛盾,所以教学效果的评价应该主要侧重于对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的评价。我们参照社会上通行的“產品质量满意度调查”,设计调查问卷,选定好评价项目和各项目分值,定量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建立了重症医学的教学效果评估体系。评定出重症医学的教学质量等级以及学生所最关心的问题和最迫切、最集中的建议。反映出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教学时间安排是否合理、基础理论和重症临床技能课的安排比例是否合适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合适。我们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方法的弊端,相对客观、定量地评价了教师的教学效果。
4存在的问题
教学的本质其实是一个互动、教学相长的环节。在“教”与“学”的相互关系中,“教”属于主要矛盾,所以教学效果的评价应该主要侧重于对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的评价。一些学校采取了学生为教师打分的办法,并且和教师的收入待遇等挂钩,应该讲这是一个看似正确的思路,但是这种方法主观性强,而且难以定量化,取得的结果可信度也并不理想。
教学效果评价的方法一方面可以通过学生对于教学过程的评价来进行,还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抽样调查。我们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方法的弊端,可以相对客观、定量地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但是由于本项目经费有限,课题周期较短,仅仅完成了对教师的教学效果的评价,而没有进行学生学习效果的调查分析。
另外本项目仅仅对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临床医学五年制2013级医疗系两个班进行的重症医学理论课程教学质量调查,样本量有限,所涉及的授课教师为部分授课教师,调查结果可能可能不能完全体现目前我校重症医学教学质量情况。在以后的工作中应扩大评价的范围,以得到更加全面、客观的结果。
5结语
通过上述重症医学教学效果评价,我们取得了一定的可喜效果,特别是通过教学质量的定性和定量评价,发现了我们在教学中的不足,也初步掌握了学生们的迫切需要,这为我们下一步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实践的数据,当然,探索教学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一些新方法新思路自身也处于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在目前取得初步成功的基础上,我们不会停滞不前,满足于现状,新的探索和思考从未停止,也不会停止。
*通讯作者:董丽华
基金项目:吉林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21);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教学改革基金(2018)。
参考文献
[1] 徐昉,林时辉,范晶,等.重症医学的教学现状与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5,14(2):164-167.
[2] 朱波, 娄然, 姜利.浅谈危重症医学的临床教学[J].继续医学教育,2016,30(9):72-74.
[3] 王涛,熊建琼,张雷.提高重症医学教学质量的探索[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234-235.
[4] 董丽华,李妍,李红岩.重症医学教学方法改革思路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12)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