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岗课评三维空间”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探索

2022-06-23荣瑾

职业教育研究 2022年6期
关键词:课程评价电子商务专业高等职业教育

摘要:针对天津区域传统企业建立电子商务数字资产的人才之需,分析高规格电商专门人才培养所面临的现实教学问题,依据比格斯SOLO等教学理论设计了高阶教学目标下“岗课评三维空间”的人才培养模型,解析该培养模型的实施方案,从而为高职实战型电商人才培养提供解决之策。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目标;学徒岗位;人才培养;课程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22)06-0071-06

作者简介:荣瑾(1973—),女,硕士,天津交通职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含跨境电商)、职业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天津市教学成果奖重点培育项目“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现代学徒‘岗课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开发”(项目编号:PYZJ-030)

一、基于“岗课评三维空间”的人才培养缘起

(一)探索高职教育全面推广现代学徒制培养之本

2014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引导职业院校与合作企业根据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和教材、设计实施教学、组织考核评价等”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调“将学徒岗位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纳入考核范围”。2019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的通知,在目标要求中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和多方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放在“育训结合、工学交替、在岗培养,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

学徒制相关文件为高职专业教育探索现代学徒制培养的本质与规律指明了方向,行企校合作需共同构建出基于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岗位课程标准,探索出融入职业技能和职业价值观等评价要素的岗与课评价标准。

(二)解决区域传统企业建立电子商务数字资产的人才之需

天津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先后建成滨海新区国家级电商示范基地、中新天津生态城电商与互联网创新创业基地等多个电商聚集区,推进了“互联网+”创业创新、高效物流和电子商务等重点行动。依托电子商务,以数字化方式打通供应链上下游,推动了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线上线下运营组合盘活了传统制造型和商贸型企业资源,故电子商务发展迅速,营销技术迭代频繁,模式多元化且创新层出不穷。

在《天津市商务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中,电商运营及攻坚能力较强的电子商务技术型人才被列入紧缺型人才,且需求量占比高达60%。所以,电子商务的大规模高质量发展需要大批高规格的从业者,需要从业者热爱行业有归属感,了解企业有敬业心,熟悉岗位有专业度,苦练技能有积累量,拓展知识有学习力,能力迁移有创新源。

(三)培养高规格电商专门人才面临的现实教学问题

据专项调研,企业在高职院校招聘并不乐观,人才供需错位且矛盾尖锐,培养高规格电商专门人才存在如下问题:

1.课程体系中课与岗教学组织不尽合理

课程体系中先课后岗(岗位实践集中半年)、大课小岗(如岗位实践集中2周)不利于学生建立学习和工作要素之间的联系,难以从行业和企业发展的视角进行自我职业规划和职业取向选择,学生难以认同特定的职业角色,不利于实现职业能力的持久发展。

2.岗课融合度不够

校企合作不能支撑岗位群与课程模块的全面对接与融合,实战性教学项目不能覆盖岗位群,尤其电商运营类人才培养缺少企业运营投入,学生难以得到岗位经验,更不能使经验再生,课程学习处于陈述性知识的表层学习,岗课融合度不够。

3.课程评价不能支撑学生发展和岗位胜任力发展

以知识和技能为主的课程评价与岗位胜任力标准不对接,学生的职业活动具有开放性,标答式试卷考核受到限制。在模拟工作系统中的技能训练与考核在一定阶段可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但到熟练的自动化状态后技能发展仍将受阻。课程评价的高分不能体现学生解决复杂情境下真实问题的思维结构,不能对学生的发展和岗位胜任力的发展形成有效反馈。

二、“岗课评三维空间”的人才培养模型

(一)理论基础

1. “元分析”教学研究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育研究所主任约翰·哈蒂在《可见的学习与学习科学》著作中大量使用“元分析”方法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在“如何发展专业能力”专题部分,基于布鲁姆报告、安德斯·埃里克森等人的研究报告,提出“刻意练习是技能发展的先决条件”。技能发展需要刻意练习,即集中注意力并关注结构化目标,学习者需把时间投入到个人能够用心地确认目标并依次实现的训练任务中,这种练习是高度组织性和结构化的,處于监控下并能用客观手段进行评估。技能发展的三个阶段是陈述性阶段(或认知阶段)、联结阶段(实现陈述性知识到程序性知识的转变)和自动化阶段(能够展现专业级表现)。陈述性阶段中学习者运用语言和文字来指导行动;联结阶段中行动逐步由断断续续到快而顺畅地被联结起来,此阶段记忆负荷减小,但仍需高度注意力;自动化阶段中行动或操作顺畅而轻松,记忆负荷处于较低水平,不易被障碍干扰。自动化虽然是专业能力的标志但却不利于技能的进一步发展,自动化的无意识执行状态使专业能力发展受阻[1]。所以,技能发展目标应该逐级设计,不能停留在低水平的自动化阶段,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应该构建高度组织性和结构化的岗位课程(简称“岗课”),基于企业岗位的逐级发展明确岗位胜任力的成功标准,再通过诊断和反馈帮助学生缩小当前和预期学习之间的差距,并通过计算效应量来衡量一段时间内的教学所产生的影响。

2.SOLO理论

SOLO(Struckture of the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意为“观察到的学习结果的结构”,是澳大利亚教育心理学家比格斯提出的等级描述式评价方法,与布鲁姆将教学目标细化为一个个知识点及目标层次(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的目标分类理论不同,SOLO理论是基于人脑的内部学习机制实现人思维发展的可视化。该理论应用在职业教育领域体现为模拟或真实的职业境域中通过岗课体系知识与工作要素之间形成的联系,考察学生在完成开放性或半开放性的任务时,体现出来的五种可视化的思维结构水平,即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和拓展抽象。中低结构水平关注量的测量,体现为初中级学徒岗位工作量的积累;中高结构水平关注质的测量,体现为中高级学徒岗位学习内容间的联结,如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关联,这些关联内容同时也是评价要素(突破局限于知识与技能的评价瓶颈)。学生沉浸于设定职业境遇实施岗课学习,认知水平由低级发展到高级,由简单转向复杂,在拓展抽象阶段学生对问题或任务能进行整体把握和抽象概括,提出多种创新性解决思路,实现新任务情境下的能力迁移[2]。

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标志与学徒岗位胜任力的發展标准不谋而合,所以,基于岗课体系与SOLO评价方法,自然形成了一个由学徒岗位、职业课程和认知水平三个维度所构成的学生发展空间。

(二)基本模型

“岗课评三维空间”以岗位轴、课程轴和评价轴为基准轴,岗位轴覆盖智能客服岗位群、数据化运营岗位群和视觉营销设计岗位群;课程轴包括四个课程模块,按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先开设职业取向认知课程,而后对接三个岗位群依次开设职业关联性课程、职业功能性课程和知识系统化课程;评价轴包括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和拓展抽象四个可视化思维结构发展水平。岗位轴与课程轴形成“交融式”岗位课程标准面,课程轴与评价轴形成“可视化”课程评价标准面,岗位轴与评价轴形成“晋级式”岗位评价标准面。当学生发展到空间某一点位,该点到岗位轴、课程轴和评价轴的垂足分别代表企业岗位胜任度、职业课程学习深度、认知思维发展关联度,见图1。

在“岗课评三维空间”模型运行过程中,在设定的职业境遇实施岗课教学,布置半开放、开放性问题或任务,观测学生的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的关联程度,推动学生认知水平由低级发展到高级,由简单转向复杂,促进学生的岗位能力达标并不断晋级。在岗位轴某一岗位群区间内,学生发展空间点位与三个标准面形成的立方体体积与“三度”增长成正比。

三、电子商务专业“岗课评三维空间”的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岗课评三维空间”由行企校协同共建,该培养方式源于企业岗位需求,旨在人的发展与岗位胜任力的提升。

(一)建设“岗课评三维空间”的行企校协同运行机制

“岗课评三维空间”采用“1+N”企业联盟制培养模式,“1”指区域电子商务协会或行业商会的“孵化器”公司,“N”指协会或商会的若干用人单位,以三年为一个培养周期。学院与 “孵化器”公司签署《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协议书》,“孵化器”公司与用人单位签订《委托培养协议书》,可接受多家用人单位委托,“孵化器”公司与学院共同组建校企项目导师团队,实施校企双元育人模式。同时,用人单位和学校分别与学生签署《企业学徒协议书》《学院培养协议书》,明确学生(岗位员工)的双重身份与双重管理,确保学生的基本权益。

学院与企业联盟组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不同业务类型、不同垂直类目的企业开展学徒制教学项目的结构化合作。“孵化器”公司先对用人单位的组织架构、运营能力及市场等电商业务风险指标进行评估,达到五级(80分以上)的企业所提供的教学项目由专业教学指导委员对其覆盖的岗位群及课程模块进行评估,全部覆盖方能列入岗课培养教学项目体系。同时,该企业与学生签署《企业学徒协议书》,未达标企业可委托“孵化器”公司签署《企业学徒协议书》,由“孵化器”公司孵化电商业务部门、电商项目及学徒,大量电商业务尚未成熟的传统企业从中受益,故行企校协同的“1+N”企业联盟制保证了三维空间的人才培养质量。

(二)建立岗位轴,设立学徒岗位晋级制

基于区域人才需求专项调研及顶岗实习标准中岗位群定位,确定智能客服等三类岗位群培养方向,借鉴行业领先企业岗位能力发展模型,设立岗位晋级制。遵循职业能力从新手、熟手、能手、高手的发展规律,三类岗位群均设置见习级、专员级、储备主管级、主管或店长级的四级岗位标准,并确定客服专员、网店运营专员、美工编辑、新媒体运营专员、储备客服主管、储备运营主管、储备设计主管、储备视觉设计师和客服主管/经理九个学徒目标岗位,见图2。每一级设立岗位绩效考核制度及岗位晋级标准,一、二级岗位考核体现为工作量的积累,三、四级岗位考核体现为职业情感与态度对团队成员的带动,知识与技能达成有效连接后能够组织团队分享学习,创见性地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及突发事件,独立编制部门工作流程优化方案。

(三)建立课程轴,开发岗课标准面

根据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标准,融入淘宝教育数十名资深讲师开发的三类岗位群54项岗位培训内容,归纳了行业企业认同、岗位成长与职业规划、熟悉电商业务、开店入驻等12个学习领域(典型工作任务),40个工作项目,168项工作任务,440个职业能力及27条职业素养,形成了电子商务专业职业能力标准体系。

以目标岗位和职业能力标准为基础,形成四个课程模块,即包括公共基础课程的通识性课程模块,初步认知职业轮廓与岗位方向的职业取向认知课程模块,覆盖三个岗位群的学徒岗位课程模块以及技能选修课程模块,见图2。根据学习任务特征的差异,学徒岗位课程分三类:职业关联性课程让学生对三类岗位方向的工作系统、工作流程、组织间关系(人员间、部门间、技术与劳动组织间)建立整体性认识;职业功能性课程使学生掌握与常规岗位任务、复杂岗位任务和非常规任务相对应的功能性知识;知识系统化课程旨在建立学科知识与工作系统的全面联系,能够完成不可预见的工作任务[3]。从职业取向认知与选择到知识系统化,三类岗位课程学习深度递增,对应的第一学年见习岗、第二学年专员岗、第三学年储备主管岗到毕业后的职业发展,逐步实现学生的职业认同感与职业责任感。

(四)基于岗课标准面赋予“三教”驱动力

岗课标准是“岗课评三维空间”运转的基础,“三教”改革是实现岗课碎片化教学并赋予空间培养功能的驱动力。在岗位课程标准中将行业讲师的示范案例微课、理论学习、岗位实践进行碎片化组织,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0.5~4课时的交替,工学交替的教学组织单元颗粒度变小,交替速率得以提升。

“学”以教材、教法为驱动。课前云课堂的示范案例微课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观察到的内容,课中以小组形式布置任务,如采用“拼图法”,以拼图形式拼个人探究学习之晶呈小组学习之果,实现合作学习。同时开发“岗位实践篇”“理论知识篇”和“岗位研学篇”三段式活页夹学习手册,序化案例情境、任务布置、任务实施、网络课程、岗位实践记录、理论学习讨论、专题汇报记录、学习反思、归纳知识图谱等学习过程,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

“工”以校企导师团队为驱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设校企学徒导师工作室,开展学徒项目研发、实践教学研讨,对接校外企业实践基地功能,设立企业的市场分部、设计分部、运营分部,校企学徒导师任部门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每周召开工作例会,根据学徒项目进展和学徒岗位能力发展情况,为学徒量身定制每周的工作计划并实施项目跟踪指导,打造出一支实战伴侣型、专家服务型和技术创新型导师团队,有效支撑工学交替及校内外实训基地功能衔接。

(五)基于岗评、课评标准面打造提升双拉力

在“岗课评三维空间”中岗位课程评价与岗位评价互為支撑,合力提升学生空间定位,岗位评价=岗位课程评价+晋级评价/胜任力评价。

以智能客服岗位群为例,岗位评价标准要点见表1。岗位课程评价要素包括职业态度与情感、专业知识、操作技能、思维结构与岗位经历;岗位评价要素包括岗位课程考核、岗位工作量与岗位绩效,以实现岗位胜任力为目标。岗位课程评价方式有纸质试卷评价(半开放)、样本评价(软件模拟考核/岗位任务单项考核)、学习成果报告评价(开放)、任务过程性评价与工作绩效评价五种方式。样本评价为典型任务评价,如“网店运营推广”X初级证书三项工作任务(客户问题处理、交易促成、客户关系维护)和高级证书一项工作任务(客户画像);学习成果报告评价,如制作《XXX企业电商客户服务店铺手册》或岗位实践总结报告;任务过程性评价方式指对活页夹学习手册中实践记录、理论学习讨论、专题汇报记录、学习反思等过程性评价。

随着岗位晋级课程进阶,岗位课程评价方式中依托岗位实践的评价比例逐渐加大,评价标准逐级递增。职业态度与情感发展从具备到获得客户、同事的赞誉直至发挥团队带头作用;专业知识发展从陈述性与程序性知识到归纳知识(如归纳商品知识、客服常见问题)、总结方法,并进行分享学习,直至能够独立编制业务流程制度,实现知识系统化;操作技能发展从建立工作与知识的链接,到知识内化为技巧体现的技能熟练度、方法能力、分析与解决工作问题的能力,直至对工作全局的协调沟通能力及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思维结构从开放性问题、开放性成果报告中体现的可视化思维结构发展水平,即问题解答、成果报告或学习手册中体现职业态度与情感、程序与方法知识、操作技能、生态环保、经济核算等素材指向结论或报告成果的一致性,观测非常规业务下创见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抽象的认知水平是岗位课程教学的终极目标,也是储备主管级岗位胜任力的关键指标;岗位经历解决学生上岗标准,岗位晋级是从初级岗位工作的量积累到高级岗位质飞跃的发展性评价。

综上所述,基于成熟的“1+N”学徒企业联盟制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积累校企实战教学项目实现引岗入课长效化;依托专业教学标准,融入电商行业的岗位晋级标准及云课堂实践教学资源,形成进阶式岗位课程标准;结合电子商务数字资产运营特征,实现校内外数字商务学徒制培养基地教学功能衔接;建设校企学徒导师团队推进了岗课碎片化教学;开发“岗位实践篇”“理论知识篇”和“岗位研学篇”三段式活页夹学习手册激发了学生深度学习;配套半开放与开放式任务体系观测学生思维结构关联度,以认知水平发展驱动岗位胜任力发展,实现初、中、高级岗位晋级。可见,“岗课评三维空间”人才培养模型在以上五个方面提供了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实施方案。

电子商务专业“岗课评三维空间”人才培养模型,通过建设“交融式岗课”“晋级式岗评”和“可视化课评”三个标准体系(空间标准面),形成以企业岗位胜任度、职业课程学习深度、认知思维发展关联度(简称“三度”)为度量标准的学生三维空间发展路径,实现以“三度”为标志的高阶教学目标下“岗课评三维空间”培养系统的高度开放、高位统一与高效运行(简称“三高”),从而破解专业教育阶段未建立起学习和工作要素之间的联系,学生职业能力难以持续发展的问题,岗课融合度低不能培养出实战型电商人才的问题,以及课程评价不能支撑人的发展和岗位胜任力发展的问题,从而在“三高”化的“岗课评三维空间”中实现学生的“三度”同步加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约翰·哈蒂.可见的学习与学习科学(第1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108-113.

[2]柳洁.测评指向的职业能力研究概述与分析[J].教育导报,2018(2上):90-91.

[3]赵志群.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研究[J].职教论坛,2013(3):5.

(责任编辑:张宇平)

Practice Research on "Jobs Curriculume Valuation Three-dimensional Space" Cultivation of Electronic Commerce Speciality Under the Advanced Teaching Goal

RONG Jin

(Tianjin Transportation Technical College, Tianjin 300110, China)

Abstract: Aiming at the talent needs of traditional enterprises in Tianjin to establish e-commerce digital asse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actical teaching problems faced by the cultivation of high-level e-commerce professionals, designs "Jobs CurriculumeValuation Three-dimensional Space" cultivation model under the advanced teaching goalaccording to BiggsSOLO and other teaching theories, parses the implementation scheme of the cultivation model in order to provide solutions for the training of practical e-commerce tal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electronic commerce speciality; teaching objectives; apprenticeship jobs; talent cultivation; curriculum evaluation

猜你喜欢

课程评价电子商务专业高等职业教育
面向卓越教师的师范生实训课程评价研究
我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误区与发展思路
技工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探讨
高职院校“三个空间”就业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
基于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工业设计课程评价体系研究
云计算背景下的学生课程评价模式探究
纺织行业职业结构变迁对高职现代纺织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教务管理及对策分析
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
基于对接产业发展的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