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分析
2022-06-22陈龙涛朱建忠刘岱岳李康旺李芳孙巧茹
陈龙涛,朱建忠,刘岱岳,李康旺,李芳,孙巧茹
(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关爱科, 广东 江门 529000)
精神分裂症突出表现为认知功能损害,疾病反复发作与患者认知功能进行性衰退、预后不良密切相关[1]。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首要目标是快速消除临床症状,促使其认知功能有效提升,避免相关功能持续衰退及疾病复发[2]。现阶段,有效防止精神分裂症复发及控制其出现急性发作的关键途径是采用抗精神病长效针剂疗法,有研究指出,长效针剂的疗效、安全性均较口服药物好,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治愈率,降低复发风险[3-4]。棕榈酸帕利哌酮属于长效针剂,具有5羟色胺、多巴胺D2受体双重拮抗特征,患者应用后耐受性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本文观察棕榈酸帕利哌酮应用于首发精神分裂症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临床症状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0月至2020年11月本院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19~36岁,平均(24.21±4.92)岁;病程3~50个月,平均(23.51±17.31)个月;体质量指数14~31kg/m2,平均(22.71±7.56)kg/m2。研究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18~37岁,平均(24.13±5.01)岁;病程4~49个月,平均(23.17±17.52)个月;体质量指数14~31kg/m2,平均(22.53±7.68)kg/m2。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CCMD-3关于首发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5];病程≤2年;入组时PANSS总评分>72分;入院时肝功能、尿常规、血常规等检查无明显异常;患者或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对本研究药物不耐受或存在过敏反应;无法配合药物治疗;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存在暴力或自残倾向;既往有足疗程足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史且疗效不理想;酒精依赖;治疗依从性差。
1.3 方法
对照组予以利培酮(生产商:齐鲁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1808;规格:1mg×30片),口服,初始剂量保持1mg/d,结合患者病情在1周内将药物剂量调整至4mg/d,最高剂量不超过6mg/d。
研究组应用棕榈酸帕利哌酮(生产商:Janssen Pharmaceutica N.V.;批准文号:注册证号H20160643;规格:1mL∶0.1g/支),首日剂量为150mg,三角肌内注射,第8天将100mg肌注于另一侧三角肌,以后每个月在臀肌或三角肌肌注100mg 1次。两组患者均不使用本研究以外的其他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期间若发生焦虑、失眠、心动过速等情况,可视症状严重程度予以短效盐酸苯海索、异丙嗪、苯二氮卓类对症处理并详细记录。所有患者均治疗12个月,每间隔3个月随访一次。
1.4 观察指标
(1)采用PANSS量表评估两组治疗前后评分,评分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2)疗效评估[6]:根据患者治疗后PANSS总减分率判定疗效,其中减分率超过75%为治愈,减分率50%~74%视为显效,减分率26%~49%为有效,减分率≤25%为无效。(3)记录两组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PANSS评分比较
研究组治疗后各时段的PANS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PANSS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和对药物的耐受力对治疗效果极为重要[7]。长期服药患者尤其是合并高血压等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常会出现自主减药、断药等不良情况,影响远期疗效。
相关研究指出,棕榈酸帕利哌酮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治疗的远期疗效显著,在患者体内棕榈酸帕利哌酮有效成分会水解成帕利哌酮,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对5羟色胺受体及多巴胺D2受体联合拮抗作用实现,副反应更低[8]。本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后各时段的PANSS评分更低,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说明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长效针剂的综合疗效优于利培酮,且能够减少不良反应。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起效快,药物浓度也更为稳定,能够将药物有效成分全部吸收。帕利哌酮也能够对H1组胺受体及α1、α2肾上素能受体发挥良好的拮抗作用,起到优化治疗效果的作用。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作为长效注射剂,能够使帕利哌酮更加迅速地融入到血浆中而达到理想治疗浓度,并且注射剂能够在治疗期间对药物持续释放或控制急缓进行释放,使患者能够保持较好的耐受性[9-10]。此外,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将患者的治疗过程大为简化,患者无需每日服药即可有效控制病情,不会出现停药、漏服等不良情况,药物治疗效果更加稳定。利培酮部分药物会逐渐代谢成9-羟利培酮,具有一定的药理活性,经由肾脏、胃肠循环排泄,形成帕利哌酮等代谢产物,而棕榈酸帕利哌酮长效针剂能够在患者体内水解为帕利哌酮而直接发挥药效,因此,其药物副反应会更低,增加了治疗安全性[11]。
综上,棕榈酸帕利哌酮用于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治疗,疗效理想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