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起义中的杨文清先生
2022-06-22江从延
江从延
昆明城西碧鸡山麓,有一处名叫“海源寺”的古刹,昔日林木葱茏,清幽静谧。海源寺后山上,一座简朴庄重的陵墓安卧在海源寺后玉案山半山腰苍松翠柏之间,墓园占地100余平方米,墓冢坐西北向东南,封土堆通高1.5米。墓碑书刻“故云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杨文清之墓”,此墓是省人民政府1950年所建,两边墓志铭碑题刻着杨文清的生平事迹。墓碑两侧勒石为铭,铭文计17820余字,并刻有陈赓、宋任穷撰联:“参赞云南解放浩气长存,匡助国防建设功勋永著。”墓后一块巨石上镌刻着卢汉的挽联:“革命君能尊正义,论交我不负初心。”长眠于此墓中的先贤,便是云南近代公路建设奠基人、云南和平起义功臣之一的大理州祥云人杨文清(镜涵)先生。2014年12月,此墓公布为五华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杨文清(1887-1950年),字镜涵,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人。1889年11月8日出生于祥云县下庄镇江场邑一个农耕家庭。杨文清幼时家道清贫,但杨文清自幼志向高远,聪颖好学。并得云南驿文人李敏斋识拔,让杨文清免费入其私塾就读;杨文清学习刻苦,成绩优秀,名满乡间。每次应试,皆为全班学生之冠。后得大理士绅张锡源等资助,1900年考入云南省立甲种农业学校,毕业后又得到同窗好友张祖荫等资助,到北平考入北京农商部主办的农政专门学校,1915年,毕业回云南。1916至1929年,杨文清在云南省甲种农业学校任教员、校长。致力于发展云南农业教育,培养农科人才,带领农业学校学生,先后创办了农事试验场,開办林业讲习所,成立省农会,为开拓云南农林科学事业奠定了基础。1929年,兼任云南省教育厅厅长;1930年7月11日,调任腾冲县县长;1937年6月4日,被选为“国大”代表,并任国民政府立法院立法委员;1937至1946年,先后兼任云南省公路经费委员会委员、公路总局会办、公路管理局局长、建设厅厅长兼公路总局局长、云南省民政厅厅长。1948年任云南省政府秘书长、参议会议长、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等职。杨文清先生的主要功绩:一是主持并具体组织实施修建滇缅公路,为开辟抗日国际通道做出了重要贡献。功成后继续筹划昆洛公路、滇越公路及云南公路八大支线的建设,初步建成以昆明为中心的公路交通网。二是全力促成卢汉云南和平起义,并在卢汉称病告假时代理云南省政府主席,运用他的政治智慧和过人胆略,穿梭于重庆、香港、昆明等地,斡旋于蒋介石、龙云、卢汉之间,1949年12月最终拟定《云南起义通电》,随国民党云南省政府主席卢汉在昆明率部起义,同时保护了大批爱国人士和共产党员,成功粉碎了蒋介石以云南为战略后方的“西南反共基地”图谋,为云南的解放乃至西南的解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3月24日,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周总理提请党中央毛主席批准,任命杨文清先生为云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并以其对云南交通事业的贡献,命其兼首任交通厅厅长。1950年10月14日,杨文清先生患胃疾在昆明去世,享年63岁。周恩来、邓小平、刘伯承、贺龙等先贤纷纷致电,同表哀悼之情。
主持并具体组织实施修建滇缅公路
20世纪30年代,云南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物资运输全靠人挑马驮,为了改善交通,发展经济,1931年,云南公路经费委员会成立,杨文清出任常委。1937年,在龙云支持下,杨文清出任云南公路总局会办。1937年7月7日,日本法西斯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7年8月20日,日本海军部宣布封锁中国海岸,以迫使在抗战中严重依赖外援的国民政府屈服就范,阻止世界各国一切援助抗战物资进入中国,我国进口军用物资和汽油由此中断,日军妄图通过正面战场的疯狂进攻和国际封锁,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由于海运受阻,新辟外援抗战军需的通道,打通滇缅公路,就成为中国当务之急。
1937年8月,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出席南京国民政府最高国防会议时,向蒋介石建议修筑滇缅公路,同时,着手修筑滇缅铁路。并提议:“公路由地方负责,中央补助;铁路则由中央负责,云南地方协助。”得到蒋介石首肯,并决定筑路费由中央政府及云南地方政府各负担一半,施工力量由云南省地方政府组织。并让交通部、铁道部协同办理。1937年11月,迁至重庆的国民政府行政院下令:由国民政府拨款200万元,限期一年内修通云南昆明至缅甸腊戌的“滇缅公路”。龙云返滇后,经再三斟酌,委托杨文清主持其事立即动员各方,研究确定路线,派员勘测,负责协助其修建滇缅公路。为此,云南省政府在昆明设立了省公路总局,省主席龙云亲自兼任公路总局督办;禄国藩为代理督办,相关各县相应成立公路分局,专管公路建设。修建滇缅公路事关抗战大局,杨文清受龙云之托,负责协助修建滇缅公路。
滇缅公路东起中国昆明,西至缅甸腊戍,全长1146公里,其中下关至畹町的西段548公里,全部为新建工程。沿途翻山越岭,经滇西横断山系纵谷区的怒山、高黎贡山等山脉,跨越漾濞江、黑潓江、怒江等河流和无数的深谷,水流湍急,地形复杂,气候恶劣。还有惠通、功果两座大桥和其他大量桥涵工程,是全线工程的重点。由于施工任务紧急,国民政府提出滇缅公路“先求通,后求好”的方针,严令公路沿线应征各县必须在1937年底以前开工建设,通车后再不断修整,改善路况。在民族存亡的紧急关头,为修筑滇缅公路,来自滇西28个县和设治局的20万各族民众,不分男女老幼,自带干粮和工具,风餐露宿,吃着粗淡的包谷野菜饭,在没有或只有极少报酬的情况下,用蚂蚁啃骨头的办法,用大锤、火药、刨杠、撬棍、十字镐等十分简陋的工具,冒着酷暑和瘴疠瘟疫,顶着烈日酷暑,抢修滇缅公路。据不完全统计,1937年12月至1938年8月,在抢修滇缅公路西段时,下关至畹町西段完成土方1123万多立方米,石方110万多立方米,修建大、中、小桥梁243座,涵洞1789个,铺路面800公里。在付出筑路民工和工程技术人员死亡约3000人,平均每建成一公里就有3人死亡,伤残者多达1万多人的代价后,他们用血肉之躯创造了人类筑路史上的奇迹,仅用9个月的时间就修通了滇缅公路。人们称滇缅公路是云南人民尤其是滇西各族人民用血肉筑成的抗日生命线,这是完全符合事实的评价。1938年8月31日,云南省督办禄国藩宣告滇缅公路通车。1939年1月,香港《大公报》战地记者萧乾先生赶至云南,对已通车的滇缅公路进行了实地采访,写出了日后被更多人所熟知的中篇报告文学《血肉筑成的滇缅路》。滇缅公路成为我国唯一的陆上国际通道,国际援华物资几乎全部经滇缅公路运入。据统计,1938年8月至1942年5月,经滇缅公路共运入援华战略物资达49万余吨,其中包括油料20多万吨,武器弹药、药品、交通通信器材等20万吨,运进汽车l万余辆,并担负过远征军出国作战的运送任务。滇缅公路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为中国抗日战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38年9月12日,《云南日报》作了滇缅公路竣工通车的报道。滇缅公路是公路史上的奇迹,震惊了世界。世界上许多工程专家曾预言需3年时间才能完成。按常规,靠当时简陋的工具,靠人工在崇山峻岭间开凿这样一条公路,要10年的时间,可是滇西民众只用了9个月便开通了滇缅公路,这一奇迹震惊了世界,美国总统罗斯福电令驻华大使詹森回国述职前,务去滇缅公路沿线视察。詹森由仰光驾车沿滇缅公路到达昆明,然后发电报给罗斯福:“总统阁下,请相信这一震惊世界的消息,滇缅公路工程之浩大,中国能于短期内完成此艰巨工程,此种果敢毅力与精神,实在令人钦佩。修筑滇缅公路,物质条件异常缺乏,缺乏机器,纯系人力开辟,依赖沿途人民的艰苦耐劳精神,这种精神是全世界任何民族所不及的。”为此美国总统罗斯福称滇缅公路是由云南民众肩挑手挖修筑成的,称它为“一大奇迹”。英国《泰晤士报》称赞滇缅公路:“是云南各族人民用手指刻出来的公路,创造了中国万里长城一样的奇迹,只有中国人民才能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做得到。”美国《华盛顿邮报》称滇缅公路:“滇缅公路选线适当,工程艰巨浩大。在没有机械施工、全凭人力修筑的情况下,实属不易,可与巴拿马运河工程比美。确实是云南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滇缅公路的修建,事关抗战,责任重大,杨文清受命之后,他迎难而上,夜以继日的工作。夙夜忧虑,恐托付不效,贻误战机而愧对国人,在整个修筑工程中,他不辞辛劳,全身心投入修路工程,很少回家,常年奔走于公路沿线,动员各县组织民工日夜抢修,并和工程技术人员一起,解决修路建桥的重重困难,可谓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他亲临工地巡察督导,整日和工程技术人员一起解决修路建桥的重重困难。从1937年11月开始,是滇缅公路西段(下关——畹町,全长548公里)施工高潮期,每天出勤的民工达四万之众。杨文清先生率这支筑路大军,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跨过澜沧江、怒江,向高黎贡山、碧罗雪山挺进。民工布满三山三江(苍山、高黎贡山、怒山;黑潓江、澜沧江、怒江)的高山深谷之间,滇缅公路最大的桥梁是功果桥和惠通桥,杨文清日夜奋战在工地,为了解决建桥所需的钢材及资金问题,杨文清亲率技术人员专程前往缅甸,奔走仰光、腊戌之间,发动滇西著名旅缅华侨梁金山先生及华侨商号鸿盛祥、永茂和等为建桥集资,和桥梁工程科技人员一道共同想出钢绳吊桥方案,解决了建桥工程中一个又一个困难,加快了施工进度,使两座桥按时顺利通车。杨文清以爱国为前提,以抗战为己任,克服重重困难,滇缅公路终于按时竣工,1938年8月31日,滇缅公路全线建成通车,杨文清做出了很大贡献。1939年,云南省公路管理局成立,杨文清升任局长,在他的主持下,云南开始大规模进行省内昆洛公路、滇越公路及省内八大支线主干道的修建工作,使一直以来交通闭塞的云南,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公路交通线。杨文清的功绩,在我国交通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1947年,卢汉主席保荐杨文清出任民政厅长,他到任后,惩治贪官,察吏安民,兴利除弊,为民请命,避免了许多流血事件的发生,有效地保护了民众的生命财产。
全力促成卢汉云南起义
在中国人民的解放战争中,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以及在战略决战阶段的其他战役,国民党军大部主力已被歼灭,人民解放军已解放东北全境、华北大部、西北一部和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各解放区已连成一片。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已发展到400万人,士气高昂,装备得到进一步改善,大兵团作战的经验更加丰富,已完全有把握在全国范围内战胜国民党军。中国国民党总裁、国民政府总统蒋介石为了赢得时间,依托长江以南半壁山河重整軍力,等待时机卷土重来,一方面于1949年1月21日宣布引退,由副总统李宗仁任“代总统”,并出面提出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和平谈判;另一方面仍以国民党总裁身份总揽军政大权,积极扩军备战。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4月21日,毛泽东和朱德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号令全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人民解放军突破长江天险后,势如破竹,很快解放了南京、上海、武汉、西安、广州等大城市以及华东、华中、华南、西北的广大地区。国民党政府仓皇西迁重庆,企图建立以四川为设防重点、以云南为战略后方的“西南反共基地”。1949年初的云南政局风云诡谲。退守重庆的蒋介石竭力笼络卢汉,意在以大西南为屏障,与中共抗衡。由于全国解放战争形势的迅猛发展,卢汉与蒋介石集团之间矛盾斗争的日益加剧,卢汉在“求出路”上的思想变化等因素,使争取卢汉集团起义成为可能。中共中央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争取以“绥远方式”解决云南问题。东北解放后,中共中央军委指示东北局,从起义和被俘的滇籍军官中选派部分人员回滇,做争取卢汉的工作。1949年7月、8月间,中共中央有关领导人接见了卢汉派去的代表宋一痕,对卢汉愿意起义表示欢迎,并指示起义不能过早,要等到解放军临近云南时举行,以免招致失败。10月,受中共中央委派争取卢汉起义的原国民党北平警备司令周体仁将军,向卢汉转达朱德、叶剑英对云南问题的关心,并介绍北平起义的经过。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中共滇桂黔边区委员会及其领导下的中共昆明地下党组织,通过国民党省参议会中的地下统战小组及其他关系,加强了争取卢汉的工作。边纵副司令员朱家璧等与卢汉的代表93军军长龙泽汇等多次接触,分析形势,宣传政策,讨论起义有关事宜。被蒋介石迫使下台逃居香港的原云南省主席龙云,也积极劝说和支持卢汉起义。
1949年10月26日,二野四兵团司令员兼政委陈赓指挥的四兵团和四野一部,以一部从黔桂边境的山区迂回前进,切断白崇禧集团逃往贵州的道路;以另一部将白崇禧集团包围歼灭于广西境内。11月1日,刘伯承、邓小平指挥二野第三、第五两个兵团和四野一部,从敌人大西南防线中最薄弱的黔川部分突然挺进,拉开了西南战役的序幕。解放军出敌不意地从湘西直出贵州,进占川南、川东,一路摧枯拉朽,11月15日,解放了贵阳;30日,解放了重庆。人民解放军大军压境;云南境内游击战争蓬勃开展,解放区不断扩大;各族人民争自由、求解放的斗争波澜壮阔,云南全省解放已成大势所趋。在这种情况下,卢汉决心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投向人民。
国民党云南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卢汉将军亲眼目睹蒋介石倒行逆施,祸国殃民,不得人心,必将败亡;在共产党英明政策感召下,审时度势,为了全省军政人员的光明前途,同时也为自己的前途,排除各种险阻,选择有利时机,为争取云南和平解放做准备。1949年12月10日,卢汉在云南宣布起义,作为云南起义期间代理云南省主席的杨文清先生,在云南起义中做出了极大贡献。卢汉之所以能够改变政治立场,发动云南起义,正是杨文清先生积极主动与共产党联系,才极大地鼓舞了卢汉将军反蒋的决心,为云南和平解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为龙云和卢汉保持信息互通搭桥梁。1949年初,杨文清先生便主动辞去民政厅厅长职务,专在卢汉身边处理要务,协助其准备起义工作。1949年11月,云南起义准备工作基本就绪,为集中精力做好部署,卢汉称病告假,由杨文清代理省主席,以帮助卢汉处理省府日常事务为名,主动配合昆明中共地下党市委,说服卢汉,争取卢汉起义,并不失时机地与卢汉主席密谋共商起义大事,积极从事云南和平起义。同时,杨文清还举荐地下党员杨青田、吴少默到卢汉身边工作。3人每周轮流到卢公馆汇报解放军大军南下、势如破竹的大好形势,为卢汉分析局势,坚定卢汉反蒋起义的决心。
二是赴香港稳定龙云。1949年,云南起义前夕,风云暗涌,在筹划云南起义的过程中,不料,蛰居香港的龙云在香港发表了一系列反蒋言论,语涉云南,引起蒋介石对卢汉的怀疑,稍有不慎,云南起义一事便有暴露危险,给云南起义带来极大的威胁。蒋介石对卢汉疑虑重重,不断向云南施加压力,面对如此困境,杨文清充分发挥自己聪明过人、头脑冷静的能力,帮助卢汉出谋划策,成功度过各种难关。杨文清分析局势后,多次献言卢汉,帮助卢汉出谋划策,他建议卢汉尽快跟龙云取得联系。卢汉考虑再三,为避免起义计划过早暴露,决定派杨文清去香港。杨文清于是乔装改扮成商人,秘密赶赴香港面唔龙云,向龙云转达了卢汉筹备起义的真意,详细介绍了国民党军队在云南的部署、地方军队的装备,云南的困难处境和蒋介石怀疑云南的种种新动向,并恳请龙云谨言慎行,“以大局为重,千万做好保密工作,稍微不慎,便前功尽弃。倘过早暴露、盲目行动,将敌众我寡、有被消灭的危险。为严守起义机密,保证地方安全,只宜暂时忍辱负重,委曲求全,虚以应付,来缓和气氛,以赢得时间,便于集中精力从事起义准备工作”,龙云听后顿悟,此后,龙云便称病寓居。杨文清此行,为龙云和卢汉保持信息互通搭起了桥梁,使蒋介石弄不清卢汉的意思,蒋介石的犹豫不决,为云南准备起义赢得了时间,既弥合了龙卢之间一度发生的不快之感,稳住了龙云的急躁情绪,又避免了起义计划的过早暴露,有利于起义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是力劝卢汉到渝述职。1949年8月,蒋介石下野后又闻李宗仁代总统想要改组云南省政府,担心李宗仁所掌握的桂系势力深入云南,便由溪口返回重庆,再三电召卢汉赴渝述职,形势纵然危急。当时卢汉恐其先下毒手,打乱起义计划,借口:边纵活动频繁,人心浮动,难以抽身。便派杨文清、朱丽东代表卢汉飞赴重庆面唔蒋介石探听虚实。杨文清到重庆后,蒋介石大怒,非得要卢汉亲自前来。杨文清只好到时任行政院长的张群处打听。张群暗中表明,卢汉到重庆后,一切安全由其负责。卢汉若一味拒绝,则后果不堪设想。杨文清回昆后,详细介绍了蒋介石和张群的态度,一时间,卢汉去不去重庆成为政界关注的焦点。此时,大多数幕僚均劝卢汉不要前往,只有杨文清力排众议,高瞻远瞩从起义计划不受破坏、和平解放得以顺利进行的大局出发,力主卢汉到重庆述职。并直言:“您的安全固然重要,但起义计划更重要,若您拒绝赴重庆,等于不打自招暴露了起义计划,和平解放云南的工作就无法顺利进行。您必须到重庆,消除蒋介石的疑虑,保证起义计划不失败。”卢汉接受了杨文清的意见,毅然赴渝会见蒋介石。此行虽然历经艰险,但却减轻了蒋对卢汉的疑虑,保证了整个起义计划不致暴露,虽被迫接受蔣介石“九九整肃”的命令,同时还被蒋介石晋升为云南绥靖公署主任,取得了国民党驻滇的军警宪特的指挥大权,却为之后的起义积蓄了力量,赢得了时间。这实际上是增添了云南和平解放和昆明保卫战的胜利打下了基础。1949年1月,卢汉最终平安返回昆明,并立即着手准备起义事宜。即命杨文清、安恩溥与大革命时期曾经负责中共云南省委的吴少默接触,希望通过吴能与中共地下党取得联系,得到中共地下党的指导,同时与省参议会内的地下党员杨青田、唐用九、马曜及其他进步人士保持接触,希望他们在省参议会内,支持为准备起义所采取的措施。“九九”整肃后,卢汉密令杨文清联合云南士绅前去向李宗仁请愿,释放被关押的革命人士。杨文清在李根源的帮助下,终于让李宗仁同意从宽处理。卢汉大喜,立即下令释放在押人员,使一大批共产党员和爱国人士免遭杀害。
四是在“清党运动”中力挽狂澜:蒋介石发动的“清党运动”,给云南中共地下党省委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中共地下省委书记王德三同志在转移途中,因彭祖祜的叛变,不幸被捕。杨文清闻讯后,曾配合中共地下省委的雷旋乾等同志暗中奔走,四处活动,营救王德三同志,想不到敌人提前将王德三杀害。其夫人马冰清女士被捕前已身怀有孕,经杨文清先生上下求人,多方活动,终以同乡先达的身份将其保释出狱。杨文清先生对共产党员的安危十分重视,为保留革命力量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付出了相当多的心血。杨文清先生与楚图南、闻一多等著名教授来往密切,多受教益,历来对爱国志士,青年学生,倍加同情,先生虽为国民党云南省执行委员,却从不落井下石,从不参与或批准镇压学生运动。相反对被捕学生,总是多方求人,再三营救。
五是出任云南省政府代主席并撰写拟定起义通电。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朱德总司令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命令人民解放军迅速肃清国民党反动残余武装,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国土。1949年11月,广州解放,南下的解放军野战军发动广西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大军向大西南挺近。15日,解放贵阳;30日,解放重庆;胡宗南集团也在成都地区被我军包围;国民党中央人心慌乱,本来计划在西南建立最后基地,尤其想把云南作为垂死挣扎的根据地的蒋介石,不得不于 12月 7日宣布流亡“政府”迁往台湾。云南境内形势也朝着胜利方向急剧发展。中国共产党在云南的城市和农村都有比较深厚的群众基础,党领导的学生民主运动曾撼动国民党的大后方,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纵队领导的地方武装已达13万余人,开辟了滇东、滇西、滇中、滇东南、滇西北等多处根据地,游击战争的烈火几乎烧遍全省。中国共产党统战工作不仅在社会开明人士中有基础,而且深入到滇军内部。广大人民渴望解放,云南的解放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经过半年多的准备,云南起义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卢汉将军把起义时间定在1949年的 12月 9日,并在此前做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自 12月 1日起,卢汉为了为摆脱蒋介石的纠缠,便于集中精力做好军事上的部署,策划起义事宜,卢汉称病告假,正式宣布请病假两星期,并指定杨文清代理省主席职务,在家闭门谢客,实际上是召集各部队主官,面授机宜,安排起义行动。省府的事务,由卢汉指派的代主席杨文清负责。杨文清深得卢汉器重,是卢汉不可多得的一个助手。他在策划起义、迎接解放大军、安定地方秩序诸务上,尽心竭力,做了大量工作。在卢汉筹备起义初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指派周体仁将军和林南园先生到云南协助卢汉起义工作。受卢汉派遣,周体仁将军和林南园先生乔装前往广州,向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叶剑英详报起义计划。卢汉又让林南园到香港通过龚自知联系上中共华南局,得到指示后,林南园来到龚自知的寓所,龚自知将连夜写成《云南起义通电》初稿并交给林南园。林南园把初稿缝在大衣脚边上,又秘密返回昆明,把香港的情况向卢汉汇报,并把所携回的龚自知先生起草的《起义通电》初稿交给卢汉。12月6日,卢汉跟杨文清、龙泽汇等人商定了起义的具体行动。并拿出了龚自知草拟的《起义通电》,请杨文清写一份正式的起义通电。卢汉说:“现在情况的确十分紧迫,既然中共方面也催我们见诸行动,如果没有特殊变化,我们就准备9日晚10时举行起义,你按时到五华山等我。”杨文清立即执笔,当着众人之面,根据龚自知的草稿撰写成《云南起义通电》一文。随后卢汉又将此稿拍发给时任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叶剑英元帅,请求指导。
1949年12月9下午5时左右,张群、余程万、李弥等的专机先后飞抵昆明,卢汉派杨适生去迎接张群,招待在卢汉新公馆内。下午7时,卢汉在其私宅宴请美、英、法国领事,以迷惑蒋介石的军政人员和特务耳目。随即以张群莅昆为由,邀请国民党中央驻滇军事首脑开紧急会议。时间订为当天晚上9时,地点在卢公馆,被邀参加开会的有第8军军长李弥、第26军军长余程万和师长石补天、空军第五路副司令沈延世、宪兵副司令李楚藩、保密局(军统改组后的名称)滇站站长沈醉。宾客到齐后,绥署警卫营营长龙云青按照卢汉的事前指示,把招待在外会客室里的李、余等人的副官、卫士和司机全部缴械扣留,并将李弥、余程万等扣押在五华山光复楼三楼。与此同时,住在卢汉新公馆的张群也被扣留在住所里。
1949 年12月9日,国民党云南省政府主席、云南绥靖公署主任卢汉顺应历史潮流,在昆明率领所属第93军、74军和省、市政府起义,驻昆部分国民党中央系统的军、政机关也跟随起义。9点50分卢汉驱车上五华山,通信兵已将各机关部队的电话接到总机上,1949年12月9日夜间10时正,国民政府云南省主席卢汉站在光复楼的主席办公室里,率全省军政人员,向各机关部队发布命令:“我现在宣布,云南起义了。”在场的有代主席杨文清、绥靖公署副主任马锳、参谋长谢崇文、第93军军长龙泽汇、原財政厅长林毓棠、昆明市市长曾恕怀、昆明警备司令佴晓清等。并于昆明向全国发出《云南起义通电》,宣布云南正式起义。紧接着向全省军民发表了广播讲话:“兹为保全全省 1200万人民之生命财产,实现真正和平和民主统一起见,特自本日起脱离国民党反动中央政府,宣布云南全境解放。发布命令如下:第一,国民党驻滇的中央各部队应明白大义,停止抵抗,一律驻在原地,听候中央人民政府改编;第二,驻滇人民解放军或民间义勇自卫军,应驻扎原地维持地方秩序,听候中央人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处理;第三,各专员、县长应坚守岗位,照旧维持地方秩序,听候人民政府接管;第四,全省民众应各安生业。倘有不遵命令,乘机扰乱破坏,损害人民利益者,定予严惩,决不宽贷!起义后,10日黎明,在五华山瞭望台上第一次升起了五星红旗,云南的历史从此揭开了崭新的一页。按原定计划,卢汉宣布云南起义后,昆明全市立即实行紧急戒严,各单位按照原定计划开始行动。”由昆明警备总部、第93军、昆明市警察局派员会合清查户口,逮捕军统、中统特务分子。当时在昆明的主要特务头目,如军统西南特区区长徐远举、副区长周养浩,由昆明警察局长李志正亲自去抓到后送陆军监狱关押。云南绥靖公署政工处长罗春波、西南公路运输处副处长李家杰等抓到后,也送陆军监狱关押;解决了蒋军驻昆明市区以内的军事机关,主要是第六编练司令部、空军总站、第26军工兵营驻守在五里多的仓库等,都将其官兵缴械后,集中监视;掳获和扣留了停在巫家坝机场的蒋、英、美飞机20架。
张群被扣后,仍住卢汉新公馆内,生活上很受优待,只是行动不自由。在被扣的当天夜间,张群写了一封信给卢汉,详述近几年来,他维护云南,维护与卢汉的深厚交情,表示今后不再过问政治,希望卢汉让他去香港侨居。卢汉见信后,派杨文清去和张群说:“起义是云南人民的强烈愿望,我们是顺应民意,弃暗投明,希望张先生和我们一致行动。”张群说:“我一生是国民党员,我和蒋先生的私人关系,你们也是知道的,我不能和你们一致行动。你们让我走,我很感激。”卢同意释放他去港。云南起义时在巫家坝机场扣留的飞机当中,有一架是英国航空公司的,该公司驻昆代表要求飞回香港。卢汉趁批准这架飞机飞往香港的机会,于12月11日上午把张群送走。临行前张群提出把他随身携带的黄金120两,委托林毓棠兑换成港币,在香港交付给他。卢汉同意交林照办。到飞机场给张群送行的有杨文清、龙泽汇、林毓棠、杨适生等。张群对卢汉的关照特别感谢,一再托杨文清代他致意,并和送行人员一一握手道别。此外在张群离昆赴飞机场之前,卢汉曾把朱丽东、裴存藩找到五华山办公室询问他们愿不愿留下?若不愿留下,可和张群一道飞港。朱丽东答复说:“你为保护乡邦宣布起义,你留下来,那我也可以留下来。”裴存藩则表示愿意和张群一道飞港,卢汉还派杨竞立(又名杨秀峰)带着复刊后的《正义报》,随机飞港发布云南起义的新闻。
李弥、余程万被扣后,卢汉为争取他们率部起义,安排他二人为临时军政委员会委员,生活上也给予很好的照顾,并不断派杨文清、宋一痕等分别劝告他们,希望他爱国爱乡和卢汉一道起义,大家在共产党领导下为建设新云南贡献力量。李弥表示,如果他要靠拢人民,早在淮海战役时即宣布起义了,何必等到今天?其态度十分顽固。以后由龙泽汇把李弥接到家里,由李弥的老婆进行说服。后来李弥表示愿意出城制止第八军的部队和保安团的冲突,卢汉便把李弥放走。余程万表示:“要我们参加起义,需回部队去说服才行。”林毓棠要余用广播的办法说服其部队。后在稿子上,余还加上“反蒋起义,有如武王伐纣”词句,由云南广播台台长潘志刚到五华山光复楼录音后播出。在昆明保卫战紧张的时候,余要求出城说服其部队撤退,参加云南起义,但要求发给26军一个月的军饷,当时卢汉为争取余程万率部起义,同时,第26军进攻昆明是以营救余程万为名。卢汉考虑到释放余程万即可松懈士气,只要能保持昆明不受蒋军蹂躏,发给一个月饷项也不足惜,若能争取第26军起义,对人民也是有利的。乃同意由军政委员会财务处按照第26军一个月的饷额折成黄金300余两,银圆40000余元,于12月20日派车装上军饷,把余程万送出城去。
国民党云南省主席卢汉宣布率部起义,成功粉碎蒋介石的以云南为战略后方的“西南反共基地”图谋,国民党驻滇军政机关纷纷通电响应,省内各地国民党专、县两级政权和地方部队也大部响应起义,拥护卢汉起义。昆明市市长曾恕怀,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孟立人,第12行政督察专员杨茂实等及昆明县县长黄愚生,澄江县县长王树英,晋宁县县长艾鉴钟,广通县县长苏藻,姚安县县长王继,呈贡县县长李乐山,保山县县长陆人耀, 开远县县长万景增,以及盐津、 漾濞、 楚雄、镇南、平彝、腾冲、大理、安宁、永平、个旧等县县长,云南大学、昆明师范学院、各中学文教单位,各企业事业、各群众团体,旅港同乡会都纷纷电贺拥护。贵州省代主席何朝宗致电卢汉,为顺天应人,解民倒悬,拥护卢汉将军的主张,宣布自12月10日起脱离反动政府,接受人民政府领导。保密局云南站站长、云南绥署保防处处长沈醉于12月10日也致电所属军统工作人员,称他本人也绝对服从卢主任命令,望所属工作人员一致遵照,自即日起停止一切活动,所有武器立即交出,所有通讯器材不得破坏,遵照呈缴,自动出面办理登记手续,切勿逃逸。
昆明保卫战
卢汉率部起义,挫败了蒋介石在云南建立反共基地的阴谋。但蒋介石不甘失败,认为云南保安部队战斗力薄弱,不堪一击,遂发动第8军和第26军进攻昆明,妄想扼杀云南起义。蒋介石得悉卢汉举行起义后,即积极部署进行反扑:一面任命李弥为云南省主席,余程万为云南绥靖主任,建立伪政权,借以号召云南的反革命势力,进行顽抗;一面下命令成立进攻昆明的军事指挥部,提升伪陆军总司令部参谋长汤尧为陆军副总司令,负责指挥进攻昆明。派曹天戈代理第8军军长,派彭佐熙代理第26军军长。严令两军为营救李、余必须死力攻取昆明。汤尧的指挥部设在曲靖,他以第8军为右翼攻击部队,第26军为左翼攻击部队,分两路向昆明进发。第8军以汽车运输西进,第26军由滇越铁路用火车兼程北进。同时蒋介石还命令空军配合。
云南起义前,卢汉即估计到可能要和第8军、第26军作战。早在1949年10月,卢汉以绥靖公署主任的命令,把云南地方部队的第93军部署在昆明附近,便于直接掌握,把第8军、第26军部署在远离昆明的滇东、滇南一带,连原来驻守在安宁的第26军石补天师都早已调往滇南。在临近起义前又命令第93军(即暂编第13军)在昆明集结。云南起义后,卢汉下令积极备战,调运第74军(即暂编第12军)东下。军长余建勋发电报来昆明向 卢汉建议,该军除保六团已在昆明参加战斗以外,保五团即直接运抵昆明,其余按卢指示向东推进,待到达后控制在禄丰、一平浪、安宁之间集结,以便进出富民、晋宁进击敌后,以收夹攻敌军之效(昆明保卫战期间,暂编第12军部队以急行军状态,到达楚雄、安宁之间)。卢汉采纳其建议。一面命令赶筑城防工事,以利固守,由昆明市工程局长赵萌祖组织人力,星夜完成任务,封锁运输,以阻止敌军行动。同时向“边纵”联系,并呈报刘、邓两将军,以求支援。
12月13日左右,卢汉约曾恕怀等人,亲自视察昆明防线和部署,并召集谢崇文、龙泽汇、佴晓清、杨继宽等开会商讨布防问题。卢汉根据敌强我弱、力量悬殊的兵力對比情况和谢、龙、曾等的意见,决定防线应当缩短,指定谢崇文率同参谋处长杨剑秋及高参杨家杰、杨继宽、周宗歧四人写作战计划、方针,以确保昆明为目的,避免与敌决战;敌人进攻时,逐步向后转移,坚守城郊,以待解放军到达,合力歼灭敌人。同时,判断敌人孤立无援,而且军粮草在我方手中,即便打下昆明部分地区,也守不住,解放军一到,即非逃不可。我方兵力虽处于劣势,但人心向我,外有援军(“边纵”和解放军),内有粮饷,只要顶着就有胜利把握。我们的指导思想,应当是适当地与敌人保持接触,拖着敌人,等待解放军到达。卢汉同意这种分析,并批准这一作战计划。大家对保卫昆明充满了信心。12月16日,敌军主力到达昆明近郊集结。这天下午其搜索部队在昆明外围和起义警戒部队发生接触,揭开了战斗序幕。
1949年12月17日凌晨,国民党第8军和第26军及其他部队共约4万余人,疯狂向昆明进攻,允诺“攻下昆明,准许自由行动三天”。昆明保卫战在昆明东郊、南郊全面激烈展开。东南两路敌军向起义部队发起试探性攻击,在大板桥、跑马山、小板桥一线发生激烈战斗。第8 军的一部迂回至黑龙潭金殿一带,侧击我守备部队。卢汉一面派飞机炸毁蒙自、沾益飞机场,以破坏其空中补给基地,一面向敌军散发传单,侦察敌情,动摇其军心。入夜,敌军派遣小部队四处进行扰乱,有次日拂晓发动总攻的模样。
中共党组织应卢汉要求,通知“边纵”朱家璧率部增援昆明。“边纵”各部队在昆明外围攻击敌军侧后,迟滞和牵制敌军的进攻。面对力量超过自己的敌人,起义部队在人民群众的支援下,士气高昂,英勇作战,起义部队中的共产党员和党的秘密外围组织成员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共昆明地下党组织领导全市人民群众从各个方面全力支持起义部队保卫昆明,党组织与卢汉商定把起义武装和警察全部调上前线,市区治安由群众组织和群众武装负责。在中共昆明市委领导下,调集武装群众3千多人,成立“昆明义勇自卫总队”,部分工人、农民武装参加了对敌作战。
12月18日拂晓,敌26军向起义部队发起猛攻,上午8时左右,在官渡附近的我守备部队被南路敌军猛攻,直冲到巫家坝飞机场外围,炮弹打到了飞机场内,我守备部队坚守阵地。正在这时,增援军赶到,合力将敌击退,保卫了机场安全。
19日凌晨,敌军东南两路全线发起总攻。这天由晨到晚,枪声炮声不绝。夜间9时左右,敌军又猛烈进攻,并组成了敢死队,企图利用夜暗突入城内。同时集中了兵力和火力,妄想摧毁几个城防工事,打开突破口。由于我起义部队坚强抵抗和在地下党领导下,由工人学生组织的义勇自卫队的支持,敌军未能得逞。这天 卢汉派龙泽汇、佴晓清、许义浚分别到各阵地督战。东线敌第八军部队,迂回到铁峰庵、涌泉寺一带,被张秉昌师英勇阻击。南线纺纱厂、南窑一带,炮火连天,战况激烈。敌军认为有把握于当夜突破核心阵地攻入昆明,曾向台湾发出所谓“胜利捷报”。翌日,香港国民党报纸,不仅用大字标题登载了敌军攻占飞机场的消息,还发了以“国民收复昆明”为标题的号外。殊不知起义部队虽有伤亡,但因守阵地,敌军始终不能突破核心阵地。午夜以后,敌军攻势顿挫,只派小部队不断进行扰乱。20日,起义部队又把余程万放出城去。当晚,余即命令第26军攻城部队撤退。南郊战况,遂趋沉寂。夜间,卢汉接到刘、邓两将军重庆来电,谓已命贵阳杨勇兵团派得力部队星夜兼程,驰援昆明,希与密切配合,共同歼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兵团杨勇司令员也来电告知,已派牛司令员、房副司令员率军兼程入滇支援,即可到达曲靖。卢接电报后,立即通知各守备部队,士气大为振奋。《正义报》出号外到城外散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指令野战军昼夜驰援昆明。12月22日,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第49师,奉命乘汽车从贵州驰援昆明,部队快速到达曲靖地区,消灭敌人一部,又插向陆良,歼敌3000余人后向昆明疾进,“边纵”部队也快速逼近昆明。在南下解放大军驰援昆明,连克沾益、曲靖、陆良,取得路南天生关战斗胜利的条件下,在“边纵”部队从四面八方打击、牵制的情况下,在全市人民群众的支持配合下,起义官兵对进攻昆明的敌军进行了英勇的抗击。人民解放军逼近昆明,敌军惧怕被围歼,慌忙向滇南撤退,进犯昆明的国民党军队得知解放军即将到达,唯恐遭到围歼,放弃攻占昆明的企图,仓皇南撤,第26军于21日拂晓撤退。第8军发现第26军撤走,也纷纷撤退。昆明保卫战胜利结束。
国民党第8军、第26军及其他部队进攻昆明失败后,撤退到滇南残部退踞滇南蒙自一带,南逃之敌第8军和第26军被编为第8兵团,国民党陆军副总司令汤尧被任命为兵团司令。昆明保卫战以后,刘伯承、邓小平多次对麇集云南南部的国民党第8、第26军官兵发出劝告,要他们认清时务,当机立断,弃暗投明,归向人民。但汤尧等人不思悔悟,拒绝劝告,梦想控制滇南,不成则逃到台湾或国外。中共中央为解放大西南,制订了周密的战略部署,决定对西南各敌均取大迂回动作,插至敌后,先完成包围,然后再回打的作战方针。并具体部署:在第四野战军向广西进军的同时,第二野战军主力从湘黔边直出贵州,进占川东、川南,切断胡宗南集团和川康诸敌退往云南的道路;位于川陕边的第18兵团等部,首先将胡宗南集团抑留在秦岭地区,待第二野战军主力进入川境将敌退路切断后,即迅速入川,占领川北和成都地区,尔后两军协同,聚歼川境敌军;二野四兵团待广西战役结束后,以大迂回动作由广西入云南,消灭云南残敌,封锁国境。根据中央的部署,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第四野战军第38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广西直插滇南,在“边纵”的配合下,发起滇南战役。为了配合解放大军歼灭盘踞在蒙自、建水一带的残敌,经“边纵”副司令员朱家璧与 卢汉将军会商,决定由暂编第13军的39师(陇生文部)及38师(张中汉部)的第33团(夏际昌部)开赴 元江,会同“边纵”第9支队,沿元江南岸封锁企图渡江南逃之敌;暂编第12军的36师(保如光部)由玉溪赴新平沙漠一 带,在“边纵”朱家璧副司令员的统一指挥下,截堵西窜之敌;暂编第12军的第37师(尹集生部)沿滇越铁路向蒙自方向南下。这样形成了三路部队配合赶入滇省的解放大军消灭残敌。此后,暂编12、13军去滇南的部队仍回昆明附近,准备迎接解放大军进城。1950年1月15日,解放军野战军出敌不意,包围蒙自,奇袭机场,于1月16日拂晓袭占了蒙自机场和蒙自县城,截断敌人空运外逃的通道。聚集在蒙自地区准备空运逃跑的敌人,惊慌失措,纷纷向蒙自以西、以南逃窜。本着“逃敌必追,追必到底,不歼不止”的原则,1950年1月17日拂晓,野战军中路追击部队追上逃敌,经过6个小时的激战,解放了锡城个旧。随后,解放大军又相继在建水、开远、石屏取得围歼逃敌的胜利,在元江合围全歼敌42师,俘虏国民党陆军副总司令兼第八兵团司令汤尧。1950年2月17日夜,攻占边境重镇南峤(今勐海)县城,歼敌700多人。2月19日,解放军把五星红旗插到了中缅边境的打洛镇。历时55天的滇南战役胜利结束。由于解放大军行动神速,残敌惊惶失措,军心瓦解,敌人除一部分空运台湾,零星逃入越南,除少数残敌逃出国境,其主力全部被歼灭。共歼敌3.2万余人,完成了祖国西南边疆追歼逃敌的作战任务。
云南起义对西南的解放做出了
积极的贡献
云南起义粉碎蒋介石把云南作为反共基地“重整西南河山”的迷梦,云南起义是在中国共产党的亲切关怀、热情支持下胜利实现的。卢汉宣布起义后,立即向中共中央毛主席、朱德总司令、周总理及全军、全国发出事先拟好的起义通电。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在收到云南起义通电的第二天,即12月10日,就复来电报,复电原文如下:“昆明卢汉主席勋鉴:通电敬悉,极为欣慰。昆明起义,有助于西南解放事业之迅速推进,为全国人民所欢迎。希望团结全省军政人员与人民游击队共同维护地方秩序,消灭反动残余并改善官兵关系,为协助人民解放军建设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云南而奋斗。毛泽东、朱德亥灰。”(12月10日夜11时)。 12月 11日,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又发来一个电报,除一再对云南起义勉励外,特对云南起义后的工作作了更为重要的指示。叶剑英也从广州来电祝贺云南和平解放。12月11日,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又发来电报,再一次对云南起义予以嘉勉,并对起义后的云南问题,作了更重要的指示。原电如下:“昆明卢汉主席勋鉴:佳电诵悉,甚为欣慰,云南宣布脱离国民党反动政府,服从中央人民政府,加速西南解放战争之进展,必为全国人民所欢迎。现在第二野战军刘伯承司令员、邓小平政治委员已进驻重庆,为便于具体解决云南问题,即盼迅速与重庆直接联系,接受刘、邓两将军指挥。并望通令所属遵行下列各项:
(1)准备迎接人民解放军进驻云南,并配合我军消灭一切敢于抵抗的反革命军队;
(2)执行人民解放军今年4月21日布告与今年11月21日刘、邓两将军四项号召,保护一 切国家财产,维持地方秩序,听候接收;
(3)逮捕反革命分子,镇压反革命活动并与云南革命武装建立联系。专此并希裁复。毛泽东、朱德亥真。”(12月11日夜11时)
12月1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刘伯承司令员和邓小平政治委员也发来两个电报。对云南起义,表示“至为佩慰”,指示“逮捕反革命重要分子,诚为人民睽瞩之事,此举实属必要,尚希遵照毛主席、朱總司令真电所示各项指示,切实执行”,并电告已派陈赓、宋仁穷两将军克日率三个军兵力入滇,其经过的地方和到达日期另文告知。
云南人民临时军政委员会接到上述电报后,立即发给有关部队单位认真切实执行。对中央指示的周到,深为感佩!得悉解放大军入滇日期,群情更为振奋,对消灭一切敢于抵抗和破坏起义的反革命军队,加强了信心。叶剑英亦来电报,祝贺云南的和平解放。
滇南战役胜利后,1950年2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进入昆明举行入城仪式。陈赓、宋任穷率领二野四兵团和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进驻昆明,卢汉派龙泽汇和林毓棠作代表到宜良迎接大军进驻昆明。这天清晨,入城部队在巫家坝飞机场集结整队,昆明各界人民团体联合会在菊花村设欢迎台,各人民团体,各机关,各学校,起义部队及各族人民30万人组成长达10余里的夹道欢迎行列。云南人民临时军政委员会主席卢汉及各委员、各处处长、起义部队各首脑等均到三里外东郊迎候。中午1时正,在27响礼炮声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四兵团的指战员在军乐队后面,迈着雄健的步伐,从东站菊花村进入昆明市区。当解放军进入昆明市区时,万人空巷,街道两旁的迎军队伍中震天动地的锣鼓声、鞭炮声、暴风雨般的掌声、欢呼声和“欢迎解放军进驻昆明”“欢迎人民的队伍”“向中国人民解放军致敬”“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的口号响彻云霄。
2月22日下午2点,昆明各族各界人民10万余人在拓东运动场举行盛大欢迎会,陈赓、宋任穷、周保中、卢汉等在欢迎会上发表讲话。卢汉将军在欢迎词中说:“自起义以后,三迤父老兄弟姐妹莫不以大旱望云霓的眼光,渴望解放大军的莅临。今天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和滇桂黔边纵队在陈、宋两将军领导之下,消灭了残匪之后,终于胜利进驻昆明了。”陈赓在讲话中说:“云南已经和平解放了,人民民主的新云南就要开始了,这是由于中国共产党中央、中央人民政府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的伟大胜利;云南人民和中共云南地方党所领导的人民革命武装的长期奋斗;卢汉将军及所部起义,才有今天这样的胜利。我们今天庆祝云南人民的解放,向中国共产党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及毛主席致敬!向朱总司令暨人民解放军致敬!向艰苦奋斗的中共云南地方党和他领导的滇桂黔边纵队致敬!向卢汉将军和起义的全体爱国官兵致敬!特别要向那些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光荣牺牲了自己生命的烈士们致敬!他们的英灵永垂不朽!”
2月24日,云南省地师以上领导干部会议在昆明“庾园”召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司令员陈赓在会上庄严地宣布云南解放,同时宣布中共云南省委正式成立,中共中央批准宋任穷任省委第一书记,陈赓任第二书记。1950年3月4日,昆明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正式成立,由陈赓任主任,周保中任副主任,郭天民、郑伯克、安恩溥、潘朔端、谷景生、谢崇文、曾恕怀、胡荣贵为委员。同时成立了云南省军政委员会,由卢汉任主任,宋任穷、周保中任副主任。开始了全面接管工作。云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后,云南起义部队经过整训,光荣地合编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内。中央军委正式任命起义将领余建勋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军副军长,龙泽汇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军副军长。所有参加起义的官兵和全体军政人员都得到共产党的妥善安置。
1950年3月24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任命杨文清为云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1950年10月14日,杨文清病逝于昆明。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西南军政委员会的指示,云南省人民政府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公葬仪式。周恩来、刘伯承、贺龙、邓小平发来了唁电;云南省军政委员会、云南省人民政府、云南省军区、省交通厅、省邮政管理局、省农民协会、省妇联、省人民法院、个碧铁路公司董事会、市政府等数百个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主要负责人出席公葬仪式;中央慰问团团长夏康农,副团长王莲芳送了花圈;省委书记宋任穷、宣传部长郑伯克、统战部副部长陈方以及军政委员会主席卢汉、省府副主席周保中、军政会秘书长吴少默、省军区副司令员庒田、省府委员李群杰,公安厅长朱家璧、市军管会副秘书长张子斋、交际处长窦力新、昆明市市长潘朔瑞、市委书记谷景生等出席公葬仪式并献了挽联和花圈。周恩来总理特来电吊唁,赞曰:“杨副主席参赞云南起义,勋劳卓著。”
云南省军政委员会、云南省人民政府挽:解放甫成功建设需才正赖共同努力;积劳终尽瘁回生无术何堪遽丧斯人。
云南省军区挽:参赞云南和平解放;勋劳卓著英名永昭。
陈赓、宋任穷挽:参赞云南解放正气长存;匡助国防建设功勋永著。卢汉赠挽联,上写:“革命君能尊正義,论交我不负初心。”10月20日《新华日报》(重庆版)刊登了《云南省副主席杨文清在昆病逝》全文:“(新华社昆明18日电)云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杨文清于10月14日在昆病逝,杨氏系云南省祥云县人,解放前历任原云南省建设厅长、民政厅长等职。去年12月间曾参加云南起义,积极协助人民政府接管。今年3月经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任命为云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8月任命云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近因十二指肠宿疾复发,诊治无效逝世。云南省党政军各机关首长均前往吊唁。”
编辑手记:
出生于大理州祥云县的杨文清先生,时逢清末乱世,学成后从事过农业、公路、民政等行业,在他主持这些事业的时间里,正是抗日战争吃紧时期,对最终抗战胜利起到巨大支撑作用的滇缅公路也在这时期内建成。国共内战后期,在云南的解放中,杨文清先生也贡献了过人的智慧和胆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