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乡村视阈下农业科普期刊的数字化发展路径及对策
2022-06-21韩瑞麟魏丽珍
赵 鑫 韩瑞麟 魏丽珍
1)天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9号 300387 2)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烟台北路80号 276826 3)天津城建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市西青区津静公路26号 300384
201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提出“数字乡村是伴随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以及农民现代信息技能的提高而内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转型进程”[1]。数字乡村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在数字乡村建设的时代语境下,以传播农村农业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科普期刊应充分发挥其知识传播和科普教育的职责,全面贯彻融媒体发展新思路,加快推进数字化进程,凭借数字化信息化的技术来完成自我升级,为乡村振兴助力。目前,已有学者开始关注农业科普期刊的建设问题,大致聚焦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聚焦农业科普期刊在“互联网+”的语境下如何应对数字化冲击的问题。高宏[2]从内容质量、编辑建设、合作创新、运营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数字化时代农业科普期刊的建设思路。二是探寻农业科普期刊借助社交媒体推进新媒体建设的路径。张玥等[3]结合微信平台的传播特征探讨了农业科普期刊的新媒体出版路径。金会平等[4]以《长江蔬菜》期刊的微信公众号为例,提出农业科普期刊应从推送内容、用户体验和用户服务三个关键要素入手提升微信用户的黏度。三是探究在某一宏观政策或时代背景下农业科普期刊的发展问题。余开等[5]提出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背景下,农业科普期刊转变观念、内容至上、借助新媒体传播以及设置特色栏目的发展对策。陈焰等[6]对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科普期刊的读者定位以及办刊特色调整进行了思考。综上所述,已有研究成果从多个层面对农业科普期刊的发展问题给予关注,但并未将其放在目前国家正在推进的数字乡村建设的大背景下进行系统性思考,而数字乡村是新时代语境下发展的必然之路,因此,在探讨农业科普期刊发展问题时必然不能绕开数字乡村建设的问题,在数字乡村的启示下研究农业科普期刊或许能为农业科普期刊的发展提供新思路,打开新视野。
数字乡村建设总体架构包括5个部分:信息基础设施、公共支撑平台、数字应用场景、运营管理和保障体系。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数字乡村建设的底座,建设内容包括网络基础设施、信息服务基础设施以及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升级,为数字乡村其他方面的建设提供硬件支撑,是最基础、最关键的部分。公共支撑平台建设是数字乡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各项数字应用均要以平台为载体,平台是数字应用的舞台,也是数字乡村的中枢,建设内容包括公共数据平台和各类数字应用的支撑平台。数字应用场景建设是数字乡村建设的关键,提供了农业农村生产生活各个领域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适用情景,是乡村数字化的集中体现和乡村数字化生存的主要场所,是数字乡村的血肉。运营管理和保障体系建设统筹和平衡其他几个方面的建设,为数字乡村保驾护航。
当把农业科普期刊的发展纳入数字乡村建设体系中来思考时,我们发现“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支撑平台建设—数字应用服务建设”的数字乡村建设思路可为农业科普期刊发展建设提供新思路,即“技术基底—平台支撑—数字化融合”的发展思路。首先,农业科普期刊寻求杂志社自身技术升级革新;其次,农业科普期刊逐步加入或建设集约化公共数据平台;最后,农业科普期刊将内容生产全流程与信息化数字化深度融合。在此基础上,农业科普期刊革新运营体系,完善保障体系,探寻在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的创新发展路径,这也是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最终目标。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对比研究和归纳总结等研究方法,结合相关数据系统分析农业科普期刊的现存问题,结合数字乡村发展模型,为农业科普期刊的创新发展提供对策。本研究结合已有文献中的相关数据,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农业科普期刊,通过对来源于目前用户使用率与接受度较高的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上的农业科普期刊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归纳总结农业科普期刊发展的现存问题。
2 结果与分析
目前,我国农业科普期刊普遍存在收入较低、发行量下滑的问题,如《农家致富顾问》创刊时月发行量高达20多万份,近几年已缩减到不足5000份[7];《陕西林业科技》目前发行量每期不足300份[8]。当然,随着数字技术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日趋成熟以及数字乡村建设的开展,农业科普期刊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农村网民规模为2.97亿,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9.2%[9]。《2020年中国社交媒体用户使用行为研究报告》中的数据显示:在对媒介接触频次中,报纸与杂志“弃置”程度较高,约四成的受访者从不看报纸,三成受访者从不看杂志,而超过八成受访者几乎每天都用手机上网(表1);在使用手机上网的受访者中,每周使用微信的时间为7天的受访者人数最多,占比为88.1%[10]。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开始转变,越来越多的农村用户也加入到互联网大军中,通过手机或计算机上网获取资讯,对微信以及短视频类媒体的使用也成为越来越多网民的选择。但是,笔者在分析2022年3月用户阅读农业科普期刊微信公众号和抖音平台账号的推送信息时发现,农业科普期刊在用户基数较大的微信及抖音平台的内容生成质量不高,传播效果并不理想,所制作发布的内容并不能吸引用户有效阅读和观看。例如:2022年3月《农村新技术》的微信公众号共推送了31条信息,其中2/3的信息的浏览量在100次以下,而《农村百事通》共推送了30条信息,其中一半以上的信息的浏览量在100次以下;《农村新技术》的抖音账号共发布15个短视频作品,点赞数为162,平均每个作品获得10.8次点赞,而《农村百事通》的抖音账号则发布了17个短视频作品,点赞数为167,平均每个作品获得9.8次点赞。即便如此,在众多的农业科普期刊中这两种期刊的微信公众号和抖音账号已经算是比较活跃的,由此可见,农业科普期刊借助新媒体进行传播的整体状况不甚理想。
表1 2020年社交媒体用户不同媒介接触情况[10] 用户数量(占比)
除此之外,农业科普期刊还存在内容针对性弱的问题。在对部分农业科普期刊的常置版块与内容主题进行调查后发现,较多的农业科普期刊在生产内容时将农业政策、种植知识、养殖知识、市场信息、病害防治、农产品加工、法律普及、疾病预防、生活科普等内容一把抓,区别度不够,针对性较弱。这反映出农业科普期刊没有根据用户需求来有针对性地进行选题策划和数字内容的制作与传播,缺乏从策划到采编再到发布整个流程的整体性规划,模式陈旧,亟需转型。
3 启示与建议
3.1 数字乡村对农业科普期刊建设的启示
3.1.1 基底:寻求合作,革新技术
数字技术手段落后,缺少专业的相关技术人员是当下农业科普期刊发展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在数字乡村建设中,乡村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内容包括网络基础设施、信息服务基础设施以及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各内容版块均离不开基础电信运营商及广电企业等具有前端技术的企业,基于此,农业科普期刊若想借此机会夯实自身数字化基础、克服自身技术短板,可寻求与基础电信运营商及广电企业合作,加强平台互通与数据数字技术共享。在合作前期,农业科普期刊可将产业链中的数字内容生产环节交给具有前端技术的企业,期刊负责内容的选题与策划,强强联合以生产更多的数字化农业科普精品;而后可向具有前沿技术及数字化产品生产经验的企业学习,组建自己的技术团队,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农业科普期刊采编发各个环节,将数字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并转化为生产力,实现期刊生产全流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为后续农业科普期刊公共数据平台的建设以及期刊数字化应用的开发奠定基础,以满足新时代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用户对农业科普期刊提出的新需求,进而更好地为农业科普知识传播服务。
3.1.2 支撑:公共数据平台建设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智媒时代的到来,数据信息的处理和存储变得至关重要。在数字乡村建设的启示下,农业科普期刊应重视对公共数据平台建设的关注,融汇数据,横向上融通各农业科普期刊杂志社的相关数据,纵向上完善以期刊自身为主的相关数据建构。
初期阶段,农业科普期刊可着力于期刊自身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建设属于期刊自己的数据平台,并在数据平台内完善相关版块的设置与建构,保证依托于自身期刊内容的数据平台能够正常平稳运行,且方便用户进行检索和存取等基本操作。中期阶段,农业科普期刊完成对内的数据平台构建后,可向外寻求与其他农业科普期刊、农业科研机构、相关部门等的初步合作,推进各平台间数据的互联互通,确保用户在搜索某一农业关键词时尽量穷尽相关内容,节约用户搜寻信息的时间成本,提高信息搜集的效率。例如,农业科普期刊《农村新技术》与广西科技文献共享与服务平台、广西科技图书馆、“三引”基础数据平台等平台或机构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在纸质期刊、微信公众平台和QQ交流平台上联合推出相关检索服务业务[11]。终期阶段,建设一个集约化的农村农业科普期刊数据平台,此阶段建立在数据互联互通的基础之上,需要各主体通力合作,对海量数据进行整汇。在集约化的数据平台上,各信息分类更加明确,覆盖的内容更加广泛,各农业科普期刊的信息数据被融汇成一个大数据集,进而为用户提供更便捷、更全面的信息检索和数字阅读服务。
3.1.3 融合:数字应用全媒体化
在数字乡村建设进程中,数字应用场景描述了农业农村生产生活各个领域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适用情景,农业科普期刊也可在数字乡村建设的启示下,将采编发传等各个环节与数字化信息化深度融合,以数字化技术为基底,以数据信息为支撑,以满足用户需求为导向,推出多元化的数字应用以紧跟时代吸引用户,逐步做到期刊内容生产全流程数字化全媒体出版。
(1) 以用户为中心的选题策划与刊文征集。选题的策划与刊文的征集是农业科普期刊生产链条的起始环节。以往的选题及刊文都是以期刊编辑为中心,用户被动接受。而在智媒时代,用户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各智能终端媒介的出现使得用户能够广泛接收信息并与之交互。在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村村通网成为可能。可以预见,未来农业科普期刊的网络用户数量将与日俱增。在互联网中每个用户都是其社交关系的中心点,因此,农业科普期刊选题的策划和刊文的征集应满足用户与期刊之间的互动感知,使用户在信息接触过程中能够完成基于自身需求及体验的自我表达。对此,农业科普期刊应当聚拢网络用户,建立一个由期刊读者、期刊从业者和期刊文章作者共同参与的期刊用户虚拟社群。在这一虚拟社群中,期刊从业者和期刊文章作者可及时了解用户的需求,搜集用户的反馈信息,进而策划、撰写和刊发更多令用户满意的农业科普文章,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更有针对性的服务。
(2) 多场景的内容生成。互联网及数字技术日益成熟并被广泛应用,期刊内容的多平台化传播已成为必然趋势。在选题策划以及刊文采集完成后,农业科普期刊应着手根据各平台、媒介的传播特点,将生产的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和调整,做到信息一次策划和采集,统一调配多种场景的内容生成,力求各平台、媒介的传播效果最大化,即以满足用户需求为导向,推出多元化的数字应用服务。
①电子期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人们接收信息的媒介与偏好发生转变,智能手机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主动获取信息。农业科普期刊除了出版常规期刊外,另一种重要的出版形式就是电子期刊,但电子期刊绝不等于将纸质期刊内容简单复制到电子媒介中,而应根据手机等移动媒介的特点将纸质期刊的内容进行合理处理后,生成能在移动媒介上有效传播的数字内容,在条件满足的前提下还可制作独立于纸质期刊的电子期刊。例如,《农村新技术》自2014年起结合纸质期刊在其微信公众平台制作和发布电子微刊,而电子微刊符合手机阅读的碎片化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纸质期刊出版周期长、发行慢等缺陷,能够最大程度地缩短农业科普知识生产与传播的周期。
②短视频与网络视频直播。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6月,中国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9.44 亿[9],可以说,包括短视频在内的网络视听已成为用户常用的表达手段和内容消费形式,越来越多的科普期刊选择将短视频作为科普知识传播的载体。例如,《中国国家地理》就已在短视频平台开通账号,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后,目前粉丝数量和短视频的播放点赞量都相当可观。伴随数字乡村建设进程的推进,数字新基建不断深入乡村,农村网民数量也在日益增加,农业科普期刊依靠短视频进行内容生产和传播已是大势所趋。
除短视频外,网络视频直播因其更强的临场感、交互性以及即时的社交属性而为广大网民所喜爱。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络视频直播用户规模达6.38亿,占网民总数的63.1%[9]。一些农业科普期刊纷纷加入网络视频直播的队伍中,通过网络视频直播与用户直接沟通和交流,在增强用户对农业科普期刊黏性的同时提高农业科普期刊的品牌效应。例如,农业科普期刊《当代农机》就已在快手、抖音、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平台开展网络视频直播业务。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该刊物开通了直播课堂,邀请专家通过网络视频直播向农村网民传播科学的防疫知识,消除他们对疫情的恐慌情绪,而在春耕备播期间则邀请专家通过网络视频直播为农民朋友答疑解惑,帮助他们更好地耕种[12]。农业科普期刊可将策划和征集到的刊文信息以短视频或直播的形式进行通俗易懂的讲解,以便更好地为用户服务。
③场景化的期刊内容。“媒介技术的起点和终点都是人类,人类自身就是最原初和最核心的媒介”[13],人们通过媒介来模拟和延伸自己的感官。伴随扩展现实技术等新技术的不断兴起和发展,媒介对于人体感官的延伸程度也越来越深入,“去抽象化”表达和追求“在场感”的感官体验逐渐成为内容表达的导向,而这种感官体验需要在场景中得以实现。与之相适应,农业科普期刊也需要对场景给予高度重视,逐步推动数字内容的场景化建设。“场景化”建设意味着农业科普期刊要构建一个与农业科普相关的空间,使用户沉浸在农业科普相关数字场景内以增强和延伸用户的感官体验。例如,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利用农林植物三维数字化、三维互动展示技术体系开发了基于VR 3D眼镜的“草莓的一天”互动体验系统,可以让用户在虚拟的草莓种植园场景中漫游和观看草莓的形态结构,了解光合作用、同化物运输、品质形成等知识;同时开发了基于磁感枪的“草莓保卫战”互动体验系统,在数字娱乐中向用户科普了草莓植株保护的相关知识[14]。这给农业科普期刊为用户提供沉浸式场景体验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期刊杂志社在稳步发展至一定阶段时可以考虑和相关部门合作,在策划和征集到的信息中选择适合场景化改编的内容进行开发,为用户提供基于沉浸式场景体验的农业科普数字内容,在资金和技术等条件均允许的情况下开发相关科普场景,让用户在沉浸式体验中了解相关农业知识。
④期刊视听科普教材。随着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视听产品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产品形态。在资金与技术允许的情况下,农业科普期刊可整合相关信息,有目的、有计划、成体系地制作农业视听科普作品,为农民学习农业科学知识和技术提供新的学习载体和新型教材。例如,由大连医科大学制作、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视听科普教材《农村饮水卫生》,将饮水卫生的重要意义、饮水卫生与健康的关系、水污染的危害、水的消毒、水源的保护、水的卫生学特征、优质水的标准及水利设施的建设等专业内容以生动的镜头语言以及通俗易懂的讲解呈现给农村用户,贴近用户生活,为广大农村用户所喜闻乐见[15]。有条件的农业科普期刊可以制作和推出与其纸质期刊发表的农业科普论文相关的视听科普教材,配合纸质期刊共同为农民用户服务。
3.2 数字乡村建设启示下农业科普期刊发展的建议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数字乡村建设为乡村注入了数字化的新活力。在新的历史节点上,以农村用户为主要目标群体的农业科普期刊应主动顺应时代潮流,借数字乡村建设的“东风”,打造出适应数字乡村建设和满足新时代农民需求的内容与服务,以期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并主动承担起新时代农业科学知识普及与传播的重任。要达到这一目标,农业科普期刊需转变思维、创新理念、培养人才、优化场景,多管齐下,采取切实可行的发展建议(图1)。
图1 数字乡村建设启示下农业科普期刊发展路径
3.2.1 立足“大科普”,完善期刊的农业信息集散功能
站在数字乡村建设这一新历史节点上,农业科普期刊不能仅发表农业科普文章,还要树立为乡村振兴服务和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大科普”意识,将期刊打造成具有信息集散功能的新型科普产品。首先,农业科普期刊应在某一领域做到深入且专业,紧紧围绕“农”字做相关专题科普,如围绕相关农业生活生产的最新市场信息动态、技术前沿、法律知识、政策动态专题,将其置于农业科普期刊各出版物中与科普内容共存,初步完成农业科普期刊的信息集散功能建设;其次,当各领域的农业科普期刊都完成信息集散功能建设后,可以通过公共数据支撑平台将各期刊的数据进行归类、存储和共享,进而将农业科普期刊公共数据平台建设成集约化的信息集散地。
3.2.2 树立合作意识,寻求数字技术支持
在数字乡村建设的启示下,数字技术是农业科普期刊发展建设的基底,只有把握好关键的数字信息技术,农业科普期刊才能建设公共数据支撑平台,进而细化各数字内容生成,为用户服务。因此,农业科普期刊可借助数字乡村建设的契机,与广电企业、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及其他具有前沿数字技术的公司展开合作。第一阶段,农业科普期刊可以将期刊生产中的上游内容采集和编发及下游出版发行掌握在自己手里,把中游部分短时间内自主生产较为困难的数字内容通过合作的形式交给广电企业和电信运营企业等具有丰富数字内容生产经验的企业,使数字内容生产专业化;第二阶段,农业科普期刊要逐渐培养自己的数字技术团队,逐步实现自主完成数字内容的生产,进而将数字处理技术应用到农业科普期刊采编审发的各个环节,实现全流程数字化和智能化。
3.2.3 培养人才,建设智媒人才队伍
随着数字乡村建设进程的推进,互联网技术将进一步下沉至乡村,农村网络用户的数量也将与日俱增。随着智媒时代的到来,农业科普期刊发展的各个环节都需要掌握智媒技术的高层次技术人才的支持。只有建设一个完整且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体系,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农业科普期刊数字化发展的目标。农业科普期刊数字化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主要包括处于农业科普期刊数字内容生产一线的编辑人才和农业科普期刊智库人才。首先,不同于传统的期刊编辑,智媒时代数字内容生产的编辑人员应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相应的信息数据处理技术以及智媒时代数字内容的采编宣发技能,能够将数字技术应用于采编宣发工作的方方面面,推动全流程的智能化转型。其次,农业科普期刊数字化发展所需的智库人才应包括专业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16]。专业型人才是指对于所科普的农业领域有深入研究或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技术型人才是指可处理高端数字技术难题的高精尖人才。包含专业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的智库建设能够有效提升农业科普期刊数字内容的专业化水平,确保农业期刊数字化发展各环节的正常运转,使各环节充满活力。
3.2.4 优化传播场景,增强用户体验
传播场景的优化是提升期刊用户体验的重要方式。一个好的传播场景可以延伸用户的感官,将用户快速带入场景中,让用户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在沉浸式体验中潜移默化地接收期刊所传播的科普内容。如上所述,在稳步发展至一定阶段后,农业科普期刊可以利用包括虚拟现实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在内的扩展现实技术为用户搭建一个科普空间,在沉浸式体验中延伸用户感官以达到深度科普的效果。在此基础之上,农业科普期刊可尝试运用高新数字技术来丰富和拓展场景的类型。上海浦江的市民农园虚拟展示系统设有欢乐农园行(农园总体介绍和虚拟漫游)、时空漫步(展现城乡互动历程)、乡村大看台(绿色休闲旅游活动虚拟演示)、稻香学堂(科普场馆展示和互动体验)、步行街(特色农产品展示及推介)和乡人香语(多人在线交流互动)等栏目和功能模块,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地将2400亩的农业园区展示在用户面前[14]。上述例子就是将某一农园的内容数据化后建设成含有交互功能的虚拟场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预见,未来类似的建设会越来越多。农业科普期刊虚拟场景的建设与优化也是大势所趋。值得强调的是,农业科普期刊在建设好各自的虚拟场景之后要注意数据信息的共享,在数据足够丰富和技术足够成熟之后,可将其打造成农业科普的元宇宙。
3.2.5 构建品牌,确立数字化运营意识
在数字乡村建设的语境下,农业科普期刊应紧跟时代,及时调整思路,转变运营思维,用数字时代的运营思维构建自身品牌,推动期刊做“精”做“强”,树立起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权威性和实用性并存的科普阵地品牌形象。首先,转变编辑思维。在数字乡村建设的启示下,在农业科普期刊的发展过程中,期刊编辑部门要注重将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思维贯穿编辑工作的始终,在数字内容的生产上既要满足用户对专业科普知识的需求,又要满足用户当下接收信息的习惯。其次,树立用户中心思维。互联网的发展使用户在传播链条中的地位得到极大的提高,这就要求期刊编辑部门在策划和生产数字内容时要充分考虑新时代用户的特点,数字内容的选题策划既要满足农业科学传播的需要,又要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际技术需求。
3.2.6 创新“大数据池”采编模式
在智媒时代,农业科普期刊将打破把纸质内容转化成数字内容的传统模式,转而采用“大数据池”编辑模式。所谓“大数据池”编辑模式,就是编辑人员主动、广泛、深入、全面地搜集用户的信息需求,并将搜集到的海量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后生成数字内容[2]。“大数据池”采编模式依托数字技术和大数据挖掘技术,能够及时整理、分析、加工和推送采集到的海量数据,使农业科普期刊的数字内容生产更趋智能化。与传统生产方式不同的是,期刊编辑越来越多地采用网络技术和智能化手段对稿件和相关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和编辑,将编辑部多年来的“编印发”功能转型为“选题策划—内容输出—发行推广—信息服务—客户反馈及数据分析—选题策划”这条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将科普期刊数字出版提升到信息服务的高度[17]。因此,推动农业科普期刊数字化进程,就要创新采编模式,以信息服务为最终目标,将整个采编流程进行合理重构。对此,农业科普期刊应建立数据信息一次采集、多内容生成的智能化大数据信息调配平台,逐步确立起基于用户需求的、智能化的“大数据池”采编模式。
4 结语
唯创新者进。在数字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5G技术的广泛商用为传统乡村转型升级提供了基本保障,在数字乡村建设不断推进的当下,农业科普期刊发展全流程的革新与升级势在必行。随着智媒时代的到来,农业科普期刊应加速推动技术升级,建设信息共享的公共数据支撑平台,打造并推出一系列特色鲜明的符合当下用户接收习惯的内容。农业科普期刊在数字乡村建设的启示下应形成“大科普”的思维,采用数字化运营新理念优化传播场景,创新采编发模式,培养专家型综合人才,将自身打造成信息集散地,为乡村振兴作出农业科普期刊应有的贡献。需要说明的是,本研究是在基于数字乡村建设的基础上对农业科普期刊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有些建议需要农业科普期刊在较长的时间内、在人力物力财力均得到相应保障的情况下才能顺利实现,但是我们坚信,随着数字乡村建设的稳步推进,农业科普期刊的未来一定前景广阔,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