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平台的建设思考与实践
2022-06-21张莉石磊
张 莉 石 磊
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学研大厦 100084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的英文科技论文发表在国外的期刊上,中国英文科技期刊中75%以上和国外出版商合作[1]。这种情况不利于科技自立自强和数据时代我国科技出版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长远发展,影响国家创新体系的效率和安全。中国需要建设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化数字出版平台。
为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推动我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服务科技强国建设,中国科协等七部委于2019年9月19日联合下发通知(科协发学字〔2019〕41号),启动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关于建设国际化数字出版服务平台项目,提出“抓住数字化、智能化促进期刊出版变革的重大机遇,从学/协会、高校、企业、科研机构中遴选刊群影响力高、资本实力强的单位,建设高效精准的知识服务数字化平台,以数字化重构出版流程,推动融合发展”。
“采取先进技术和创新模式,集成先进投审稿系统、精准推送、文献检索、学术画像、科研分析、学术社交等多种复合功能”是对平台建设提出的高标准、严要求。中国的平台建设者应该直面现存不足、努力进行实践,并分享建设经验,共同发展,加快平台建设步伐,早日建成一批国际化、智能化的数字出版服务平台,面向国内外科技期刊提供专业服务。
1 国内平台建设的现状及不足分析
随着科技期刊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出版人加入到平台建设的研究及实践中,平台建设方面取得一定成果[2-9]。中国知网、科学出版社的SciEngine、中国激光杂志社的Researching、高等教育社的FrontiersJournals、中华医学会的中华医学期刊网等都是已经建成投入使用的出版传播平台。但是,与国外众多成熟的平台如SpringLink、ScienceDirect、IEEE Xplore、Wiley Online Library等相比,中国的出版与传播平台整体发展比较落后,存在国际化传播不足、技术不够先进、资源整合不够、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
(1) 传播不足,国际影响力弱。国际化传播平台是全球性的互联网平台,建设时要使用国际通用的语言和XML元数据加工标准,实现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如CrossRef、检索数据库如Web of Science和Scopus、通用搜索引擎如Google和百度、第三方推广及社交媒体实现真正对接,从而将内容融入全球传播网络中。同时要加大平台自身的宣传推广,吸引境外优秀期刊加盟,真正做到国际化。但是受开发和出版内容的语种、数据接口技术、宣传推广力度等限制,很多平台在国际化传播和国外期刊加盟方面存在不足,国际化传播不够,造成中国的出版传播平台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比较弱。
(2) 技术不足,服务功能不强。科技期刊出版与传播平台的建设既需要在充分调研做好需求分析基础上做好基础框架和底层设计,又要及时根据期刊发展和国际化传播需求灵活运用计算机、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及时做好迭代优化。面对平台开发与运维对技术的高要求,国内有些平台采取租用国外已有成熟平台进行包装的方式进行建设,有些平台后期的迭代优化没有跟上,服务期刊的功能单一。相比国外成熟出版平台经过不断技术更新,已经完成从数字出版平台向知识服务提供的转换,国内自主开发的平台整体技术水平偏低、期刊服务功能跟不上期刊发展需求。
(3) 整合不足,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和中国英文科技期刊的现状类似,大部分现有平台规模小,出版资源、技术资源整合不够。出版单位建设的平台中只有科学出版社的SciEngine和中华医学会的中华医学期刊网的合作期刊数量超过100种。大部分平台因为合作期刊数量少,难以形成规模效应,给以海量数据为支撑的知识服务功能的开发带来困难。对期刊出版过程需要的各个功能模块,如投审稿系统、生产系统、管理与发布系统等的整合不够,目前没有真正实现从投审稿到国际化传播的全流程一体化。
(4) 政策不足,平台建设积极性不高。数字化出版平台是科技期刊建设中的关键基础设施,其建设与发展需要期刊的认可与助力。选择与国外出版平台合作出版的期刊也是基于对这些平台的信任及对国内自有平台能力的质疑。如果能够有相关政策鼓励中国的科技期刊使用国内自主研发的平台进行出版与传播,并支持这些平台和海外期刊合作,将有利于平台快速成长。此外,平台的开发优化与运营维护是长期过程,需要先进技术和大量经费支撑,在平台规模化运营可以支撑自身发展之前需要借助政策的支持。
2 清华大学出版社数字出版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清华大学出版社于2019年11月中标 “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的国际化数字出版服务平台子项目——科技期刊数字化传播国际平台服务项目,在实现数字出版与传播平台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强化了全流程一体化、传播国际化、多种模式快速出版及知识服务等方面的建设。
(1) 以全链条数字化实现生产一体化和智能化。根据科技期刊数字化传播平台的受众(读者、作者、期刊编辑、运营人员、图书馆、科研机构等),结合当前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时代的传播需求,清华大学出版社全流程数字化传播国际平台按图1所示架构,平台包含7个子系统:投审稿系统、编校排系统、全媒体期刊发布系统、期刊集群门户系统、移动端/社交系统、知识服务系统以及运营管理系统。核心数据被存储在以论文为中心的内容资源库、作者行为库、专家库等数据库中。通过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API)、数据的XML加工以及文章的DOI实现科技论文出版从投审稿到国际化传播的全流程、一体化和智能化。清华大学出版社使用多种自办期刊进行全流程测试并优化数据接口,已上线期刊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图1 清华大学出版社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平台系统架构
(2) 构建立体化国际传播渠道。国际化传播一方面要求出版内容的结构化(XML)生产,另一方面要求DOI注册与解析、国际规范的URL,以及通过数据集成、平台集成、功能集成、Portal集成、代码植入等方式建立和外部环境(网络的各个节点,包括检索机构、图书馆、第三方推广平台、版权相关、出版伦理相关等)的联系,并通过搜索引擎优化技术(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SEO)提高被发现的概率。清华大学出版社数字出版平台在国际化传播建设时除了保证以上技术的实现,还同时开发PC端系统和移动端小程序,保证PC端和移动端的同步传播。此外,构建外部传播环境,利用新闻媒体、Google广告、EurekAlert!、TrendMD、社交媒体等对平台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积极宣传和推广,提高平台的全球影响力。
(3) 多种模式快速出版,服务期刊发展。平台的全链条数字化出版实现了基于单篇论文的全流程快速发布,包括Just Accepted(JA)、Online First、In Press、Issue等形式,论文一经录用即可在一天内实现JA发布,此后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随时在平台上进行发布,直接进入传播渠道。整期出版时间取决于全部论文汇集情况,最快10天就可完成整期的发布。支持增强出版,文章附带的各种电子补充材料,包括音频、视频、数据等都作为文章的一部分得到充分存储与展示。此外,科学数据出版是推动科学数据共享、实现科学数据价值最大化的重要方式[10],平台已经基于交通研究领域的数据特点及需求完成了基础版本的开发。
(4) 推进知识服务功能,以技术加速平台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可视化等技术的发展使当下科技期刊数字化平台的建设可实现从简单的出版内容展示直接跨入在全流程发布与国际化传播基础上实现期刊的分析与管理、为科研提供知识服务等功能,实现加速发展。目前,清华大学出版社平台已开发面向期刊的知识服务,实现期刊内容数据和用户数据的统计和可视化分析、读者/用户画像、学者画像、智能推荐、热点分析等功能。
3 讨论与启示
清华大学对科技期刊的发展非常重视,已经将期刊建设纳入学校的十年发展规划,在“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30”中,明确要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学科和重点发展学科,对科技期刊集群进行全面建设。清华大学出版社数字化平台是期刊集群化建设的基础之一,平台建设及运营是一个专业且长期的工程,清华大学出版社在平台建设时也遇到开发人员对需求的理解不深入、和海外一些平台接口受限的问题,在运营时面临合作期刊的网络出版权及迭代优化的技术和经费问题也需要努力解决。
(1) 平台的开发除了要做好充分的需求分析,还需要技术人员在开发过程中对科技期刊出版的特点及要求有透彻的了解。在现有开发市场技术人员对科技出版理解不足的情况下,清华大学出版社发挥出版单位优势,请期刊中心多位资深编辑参与平台的开发过程,以专业知识辅助需求分析、架构设计等。
(2) 大部分中国英文科技期刊把网络出版独家授权给国外的出版商是平台运营面临的一大难题,给平台的规模化发展带来障碍。从国家层面加大引导海外期刊回归的力度将逐步解决这个问题。
(3) 把出版的内容通过互联网推到全球的科研工作者面前,同时把出版传播的情况反馈回来,这要求平台通过接口技术和各搜索引擎、数据库等实现底层数据访问和交换自由。但是,由于政策和经费等原因,实现起来存在困难。
(4) 持续的迭代优化需要大量的人员、技术及经费支持,解决迭代优化所需经费、聘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方面的专家进行深入的知识服务系统的开发等都是后续要解决的问题。
4 结语
中国需要更多拥有国际视野、系统架构合理、具有可持续优化升级能力的出版与传播平台来构建高端学术交流平台,服务科技创新发展,支撑科技期刊发展。清华大学出版社在平台开发过程中强化全流程一体化、传播国际化、多种模式快速出版及知识服务等方面的建设,但也遇到技术人员对科技期刊的理解不深入、运营时合作期刊的出版权问题、后续迭代优化持续开发的支持等问题,期待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平台开发队伍的壮大、技术的提高,中国能够建成一批高水平的出版与传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