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审小麦品种濉1309 产量相关参数分析
2022-06-21周素英高美荣张存岭
周 浩 黄 岩 周素英 高美荣 张存岭 赵 彬 王 莉
(1.淮北市叶茂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安徽濉溪 235100;2.淮北双收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濉溪 235100)
黄淮南片是中国第一大麦区, 常年播种小麦866.7 万hm2以上, 面积和总产均占全国的40%以上。 由于地处南方、北方冬麦区的过渡地段,受大陆性季风气候影响, 多种气象灾害频发, 干旱是造成该区小麦产量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近年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 秸秆还田、 免耕浅耕等耕作制度变革及农业生产技术的改变, 春季低温冻害、 后期干热风和倒伏、 赤霉病等持续加重发生, 产量波动较大,生产上对品种的评鉴更加严苛。 高产优质、 多抗广适一直是小麦育种和生产的追求目标[1],只有产量高、适应性好、综合抗性突出的品种才能成为主导品种。区域试验是评鉴品种目标性状优良性和环境条件适应性最有效的手段[2]。 濉1309 是安徽省濉溪县农业科研试验站以周麦22 为母本、烟农19 为父本,经有性杂交和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3],通过了安徽省审定(皖审麦2017003)、国审(国审麦 20210143)。该品种2017-2018年度参加丰乐联合体黄淮南片区域试验,2018-2019年续试,2019-2020年参加新世纪联合体黄淮南片生产试验。 笔者对濉1309 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进行分析,为其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2017-2019年度丰乐联合体黄淮南片区域试验和2019-2020 新世界联合体生产试验汇总材料。 区域试验承试点25个,分别设在河南省(信阳、内乡、平顶山、焦作、荥阳、周口、新乡、濮阳、商丘、延津)、安徽省(亳州、阜阳、阜南、涡阳、宿州、濉溪)、江苏省(淮安、阜宁、连云港、宿迁、徐州)、陕西省(杨凌、宝鸡、渭南、咸阳)。 2017-2018年 B 组参试种12个(含对照),汇总试点23个(安徽阜南、河南周口试点未汇总);2018-2019年 B 组参试种 13个(含对照),汇总试点23个(陕西杨凌、岐山试点未汇总)。 生产试验承试点22个,分别设在河南省(鹤壁、焦作、平顶山、濮阳、新乡、荥阳、周口、驻马店、商丘)、安徽省(阜阳、濉溪、涡阳、新马桥、宿州)、江苏省(淮安、阜宁、连云港、瑞华农业、徐州)、陕西省(岐山、华阴、三原),两组参试种共 11个(含对照),汇总试点21个(岐山试点未汇总)。 各试点均按统一方案实施,对照品种均为周麦18。 共72 点次,其中67 点次参与汇总。
1.2 分析方法
1.2.1 丰产性 通过较对照增产率、 离优度2个参数来反映品种的丰产性。
离优度是参试品种在各试点与最佳品种差异的平均值, 离优度越小, 表明该品种在各试点的表现越接近最佳品种[4]。 产量离优度越小,品种的丰产性越好。
1.2.2 稳产性 通过均值变异系数、 高稳系数两个参数来分析品种的稳产性。 变异系数越小,品种的静态稳定性越好[5]。 高稳系数 HSCi=(Xi-Si)/1.1XCK×100%,式中Xi、Si分别为第i个品种(系)的平均产量、标准差,XCK为对照品种的平均产量。 高稳系数越大丰产稳产性越好。
1.2.3 适应性 通过适应度、 增产点率和回归系数3个参数来衡量品种的生态适应性。适应度是各品种超过平均产量的试点数占总试点数的百分比, 反映了该品种超过平均生产水平的基本广适性, 适应度值越大,品种的适应性越好[6]。 增产点率为参试品种产量高于对照品种的试点数所占比例, 代表参试品种优于生产主推品种的适应程度。 增产点率越高的参试品种在不同生态区适应性越好。 以参试种在各试点的平均产量为因变量, 各试点全部参试品种平均产量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用回归系数b来评价其适应性。b=1,说明该品种具有平均适应性;b<1,说明品种对环境变化反应迟钝, 不同试点间产量差异小,适应性广泛;b>1,说明该品种在不同环境中的产量差异大,适应性较差。
2 结果与分析
2.1 参试品种丰产性
2017-2018年度区试, 濉 1309 平均产量为7 008.7 kg/hm2,较对照周麦 18 增产 6.29%,居 B 组12个参试品种的第 1 位,增产显著。 2018-2019年度区试, 产量为 8 923.5 kg/hm2, 较对照周麦 18 增产7.00%,居B 组14个参试品种的第2 位,增产显著。2019-2020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8 400.8 kg/hm2,比对照周麦18 增产5.62 %,居6个参试品种第1 位(表 1)。
表1 濉1309 不同年度丰产性表现
2017-2019年区试, 濉1309 产量离优度分别为416.3 kg/hm2、409.8 kg/hm2,分别居 12个参试品种的第1 位、第2 位,低于相应年度参试品种的平均值和对照;2019-2020年生试离优度 395.4 kg/hm2,居 2 组11个参试种的第3 位,也低于参试种平均值和对照。
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2021年6月审定了154个小麦新品种, 其中适合黄淮南片种植的有83个。 这83个品种产量平均值:第1年区试较对照增产(4.34±1.51)%,第 2年增产(4.84±1.32)%,生产试验增产(5.00±1.17)%。 与这 83个品种的平均增产率相比,濉 1309 分别高出 1.95、2.16、0.62个百分点。
2.2 参试品种稳产性
濉1309 在3个年度试验中,产量变异系数分别为14.87%、14.88%和8.84%,区试变异系数介于对照与参试品种平均值之间, 生试则大于对照和参试品种平均值;高稳系数分别为82.36%、83.47%和86.45%,均大于相应年度对照和参试种平均值(表2)。
表2 濉1309 不同年度稳产性表现
2.3 参试品种适应性
2.3.1 适应性参数 濉1309 在3个年度试验中,产量适应度分别为78.26%、69.57%和71.43%, 比相应年度参试品种平均分别高25.42、20.41 和19.91个百分点。比对照增产的试点率分别为91.30%、95.65%和95.24%,增产2%以上试点率分别达82.61%、91.30%和 95.24%。 回归系数分别为 1.031 7、1.012 9 和1.019 4,高于相应年度的对照;虽然大于1,但十分接近 1(表 3)。
表3 濉1309 在不同年度适应性表现
2.3.2 分省适应性 2017-2018年,安徽省各试点产量4 增1 减,平均增产5.45%;河南省9 点全增,平均增产5.56%; 江苏省5 点全增, 平均增产5.56%;陕西 3 增 1 减,平均增产 6.91%。 2018-2019年,安徽省6 点、江苏省5 点和陕西省2 点全增,平均分别增产6.64%、9.55%、8.32%; 河南省 9 增 1 减, 平均增产5.76%。2019-2020年,安徽省 5 点、江苏省 5 点、陕西省2 点全增,平均分别增产5.23%、5.49%、4.54%;河南省8 增1 减,平均增产6.15%。 皖豫苏陕4 省分别汇总结果3年均增产,且增产率>4.50%(表4)。
2.3.3 抗性分析 抗病耐逆是广适性品种应具备的必要条件。 安徽省 2015年、2016年 2年抗病性接种鉴定,中抗赤霉病(严重度 3.0/3.0);高抗/中抗白粉病(病级 1 级 /3 级); 中感/感纹枯病 (病情指数 22/50)。2018-2019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鉴定,条锈病:慢/慢;叶锈病:高感/高感;白粉病:高感/高感;赤霉病:高感/高感;纹枯病:高感/高感。在黄淮南片种植田间表现为抗寒性好、茎秆弹性好、抗倒伏,倒伏程度≤3 级,倒伏面积≤40%的试点率2018年为 91.3%、2019年为 95.7%、2020年为 100%。
2.4 参试品种产量结构分析
最新国审适合黄淮南片种植的有83个品种,有效穗数(606.5±32.0)万穗/hm2,穗粒数(33.9±1.7)粒,千粒重(44.3±2.3)g。 2018年、2019年区试和 2020年生试濉1309 平均有效穗数分别为610.8 万穗/hm2、669.8 万 穗/hm2、 605.9 万 穗 /hm2, 穗 粒 数 分 别 为33.0 粒 、37.4 粒 、35.4 粒 , 千 粒 重 分 别 为 38.3 g、42.9 g、44.8 g;3年 平 均 分 别 为 629.5 万 穗 /hm2、35.3 粒、41.9 g。 与最新国审适合黄淮南片种植的83个品种相比,濉1309 有效穗数、穗粒数较多,千粒重较低,但都在标准范围内,说明濉1309 产量三要素协调。
相关分析表明,濉1309 产量与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81 8**、0.157 8、0.536 2**,其中有效穗数、千粒重与产量显著相关。 三要素之间相关系数很小, 有效穗数与穗粒数为0.023 8、 有效穗与千粒重为-0.052 1、 穗粒数与千粒重为0.074 9。 通径分析表明, 三要素对产量以直接作用为主, 依次为千粒重>有效穗>穗粒数(表5)。说明获取充足的有效穗数和较高的千粒重是保证产量的基础。 生产上要注重分蘖肥(基肥)和穗肥的施用,以增加有效穗数和千粒重,发挥其巨大的增产潜力[7]。
表5 濉1309 构成因素对产量的通径系数
3 结论与讨论
区域试验是鉴定品种在不同生态环境下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的有效手段。 在2017-2020年度丰乐联合体区试和新世纪联合体生产试验中,濉1309 相比对照显著增产,离优度低于参试品种平均值和对照,丰产性突出;关于变异系数,高稳系数高于参试品种平均值和对照, 表现出高产前提下稳产性强; 适应度高于参试品种平均近20个百分点,≥2%增产点率超过80%,回归系数十分接近1,皖豫苏陕分别统计表明各试3年均增产且超过4.5%,抗冻抗倒,适应性较广;产量三要素协调,产量与有效穗数、 千粒重显著正相关, 通径系数以直接作用为主,依次为千粒重>有效穗数>每穗粒数。濉1309 是适合黄淮南片进一步推广利用的突破性小麦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