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龄茶园间作中草药黄芪、半夏关键栽培技术
2023-01-04王林军王梓清侯丽娟
王林军 于 英 王 全 王 玉 王梓清 侯丽娟
(1.威海市农业农村事务服务中心 山东威海 264200;2.威海市文登区农业农村局 山东威海 264400;3.威海市农业科学院 山东威海 264200;4.青岛农业大学 山东青岛 266109)
茶园生草对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促进茶园及周边生态平衡、 增强茶树越冬能力等都具有重要作用,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绿色生态栽培技术,该技术在全国的应用规模不断扩大。 人工播种且不以收获果实为目的间作种植大豆、花生、玉米、中草药等农作物被视为茶园生草。 茶树篷尚未封行前,在幼龄茶园行间内间作适宜的中草药品种, 不仅可有效地互补茶叶和中草药对光照的需求,提高土地利用率;而且对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改善茶园小气候等起到良好作用[1-2]。 此外,还可收获部分产品,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在幼龄茶园间作中草药黄芪、 半夏是茶园生草栽培模式的一种。 为做好该项技术的试验推广应用,山东省茶叶产业创新团队联合中草药产业创新团队威海综合试验站, 共同提出幼龄茶园间作中草药黄芪和半夏田间关键栽培技术的指导意见, 以供从事茶树栽培的各类从业者结合园区实际进行试验示范。
1 播前准备
1.1 品种选择
黄芪 1~4年的幼龄茶园内适宜选用直立紧凑、主茎粗壮、抗病、抗倒伏、遮阳效果好的中草药品种黄芪进行间作, 以满足幼龄茶树前期生长对遮阳等的需求。
半夏 4~6年幼龄或成龄茶园内适宜选用植株矮小、抗病、耐荫性好的中草药品种半夏间作,以满足半夏生长期对遮阳等的需求。
1.2种子处理
黄芪种子处理:播前要精选种子,除去杂质、瘪粒和虫蛀种子,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均应较好。 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 采用粗砂或碾米机轻度摩擦种皮,将种子置于50℃的温水中浸泡6~12 h,捞出晾干种皮备种。
半夏种子处理:在播种前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中、小块茎作种,种球直径以1.0~1.5 cm 为宜。可选用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的药剂进行拌种,以防治地下害虫。
1.3 前茬作物
黄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忌与豆科作物连作;半夏是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前茬以小麦、豆科等作物为宜[3-4]。
2 整地施肥
播种前要深翻土壤, 精细整地, 因地制宜施足基肥。
黄芪根系分布相对较深,适宜种植在土质疏松、土层深厚、地势高燥、向阳的中性或微酸性沙质土壤中, 平地、 丘陵、 山坡地都可种植。 播前旋耕 30~40 cm, 打破犁底层。 结合旋耕亩施有机肥500~1 000 kg、复合肥(16∶16∶16)15~20 kg 或磷酸二铵 10~15 kg(裸田数据,茶园应根据覆盖度大小适当调减,下同),耕后耙细整平地面。 根据茶园行距,也可做畦或垄,畦宽度需根据行间距确定(1.0~1.5 m),畦高0.25 m,沟宽40 cm,靠近茶行一侧应留有采茶等人工作业的通道。
半夏适宜在中性或微酸性沙质壤土栽培。 半夏根系浅、生长期短,应施足基肥。 播前结合整地,亩施有机肥1 000 kg 以上、磷酸二铵20 kg,整细耙平土壤。 根据茶树行距,可起一个宽 1.0~1.5 m 的畦,畦高0.2 m,用麦草等覆盖栽培,靠近茶行一侧应留有采茶等人工作业的通道。
3 播种
3.1 适播期
黄芪一年四季均可播种, 宜春播。 春播适期为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 当5 cm 地温稳定在12℃以上时即可播种,15 d 左右出苗;夏播 6~7月,播后 7~8 d 出苗;秋播9月10日前后进行,冬前出苗;冬播在土壤封冻前完成,次年春季出苗。
半夏一年四季均可播种, 多春播。 春播适期为3月下旬至 4月上旬, 当 5 cm 地温稳定在 8~10℃时即可播种。 秋季适期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 也可冬前播种,土壤封冻前完成。
3.2 播种方式
黄芪播种方法有穴播、条播和撒播,宜条播。 播种时的土壤墒情应适中。 条播下种要均匀,行距40~50 cm,播深约2 cm,播种时可将种子与草木灰、有机肥拌匀后,均匀撒入沟内,覆细土后轻镇压。 穴播按行株距 30 cm×25 cm 开一浅穴,每穴播 6~7 粒种,覆土 2 cm 厚。
半夏采用开沟条播,行距12~20 cm,沟宽10 cm、沟深5 cm 左右,株距5~10 cm,下种要均匀,芽头朝上,覆土耧平,稍加镇压。
3.3 播种量
黄芪条播每亩用种量2.0~3.5 kg;穴播每亩用种量 1.0~1.5 kg。
半夏条播每亩用种量110~200 kg。
4 田间管理
4.1 中耕除草
黄芪幼苗生长缓慢,出苗后往往与杂草齐长。 在苗高4~5 cm 时,应及时进行中耕除草,第2 次和第3 次除草分别于苗高 7~8 cm 和 10~12 cm 时进行。中耕深度一般按“苗期浅、成株深、苗旁浅、行中深”的原则进行,做到不伤苗、不埋苗、不伤根、不留草。 也可采用覆盖花生壳、稻壳等的方法,来遮避黄芪株间或行间杂草生长。
半夏在幼苗未封行前,要及时除草,中耕深度不宜超过5 cm,以免伤根[4]。 由于半夏根系生长在块茎周围,集中分布在12~15 cm 表土层内,中耕宜浅不宜深。 可采用覆盖花生壳、稻壳等的方法,来遮避株间或行间杂草生长。
4.2 间苗定苗
黄芪结合中耕除草,进行间苗。 当苗高10 cm 左右时定苗,条播按株距 l0~15 cm 留壮苗 1~2 株,穴播每穴留壮苗2~3 株。 如缺苗过多,应及时补栽补种,多采取播种方式进行。
半夏播种后20 d,每2 d 观察1 次,当出苗率达60%左右时,于下午4:00 左右揭去覆盖物。 结合中耕除草,于齐苗后进行间苗、定苗,株距6~8 cm。
4.3 灌溉与排水
黄芪一般不需要灌溉,但播种后如遇干旱,应及时灌水。 雨季湿度过大时, 根向下生长缓慢并易烂根,应及时排除积水,确保根部发育正常。
半夏喜湿润,忌高温,土壤板结,如遇春旱少雨,要及时浇水。 麦收前浇水或雨后,在地面可覆盖一层3 cm 左右厚的麦秸或麦糠等材料保墒。 雨季前尽早挖好排水沟,以利排水,减少块茎腐烂倒苗。
4.4 人工促产
黄芪除留种外, 为控制营养生长、 减少养分消耗,7月底应打顶,控制植株生长高度,提高产量。
半夏植株在生长期会出现抽薹开花现象, 除留种外要分批及时摘除花蕾, 使养分集中到地下根茎部,提高块茎产量[5]。
4.5 病虫害防治
除非病虫害严重发生,无需单独喷药防治。
黄芪的主要病虫害有紫纹羽病、 根腐病、 白粉病、豆荚螟、籽蜂和蚜虫等;半夏的主要病虫害有叶斑病、腐烂病、红天蛾等。 宜采取综合性农业技术措施,以预防为主,化学药剂防治为辅,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必要时应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要求,并严格掌握化学农药的用药量、用药时期,安全间隔期不得少于30 d[6]。 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在食用农产品上使用的农药。
5 适期收获
黄芪生长期1年即可采收,山东通常11月中下旬至12月上旬,当地上部黄萎后开始刨收。 收获中应注意避免碰伤外表皮和断根。 挖出后, 先除去泥土,趁鲜切去根茎芦头、修去须根,反复晾晒,直至全干,将根理顺直、扎成小捆,即可供药用。 干品宜放置在通风干燥处贮藏。
半夏生长期1年即可采收, 一般在秋天温度降低至13℃以下、叶子开始变黄绿时刨收,山东省内采收时间为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 刨收时土壤湿度不要太大,避免半夏和泥土黏着太紧不易挑出,影响采收速度。 采挖好的半夏宜及时搬运到室内或者阴凉处,忌暴晒,堆放厚度50 cm 左右,当外皮用手轻搓易掉即可。 脱皮、晾晒或烘干后,即可供药用。
6 秸秆还田
不以收获果实为目的, 可在果实成熟前至成熟后,用机械把秸秆连同果实一起粉碎,还田至茶行近基部处或行间内[7]。 果实收获后的秸杆应留存,作为生物质材料覆盖于行间。 覆盖物及土壤内有蛴螬、地老虎等害虫, 宜喷施白僵菌或昆虫病原线虫等进行防控。
7 其他注意事项
(1)茶园内禁用除草剂。
(2)不提倡采用塑料地膜、毛毡、无纺布等覆盖方式栽植黄芪或半夏等中草药。
(3)黄芪或半夏在秋末收获后,茶园内应立即浇1 遍越冬透水。 当土壤湿度适中时,行间内覆盖一层生物质材料, 厚度10~20 cm, 或采取搭建拱棚等方式,保护茶树安全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