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辣椒保护地生产提质增效栽培技术
2023-01-04李春
李 春
(枣庄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山东枣庄 277300)
辣椒为一年生或有限多年生草本植物, 原产墨西哥后流入我国。 果实通常呈圆锥形或长圆形,未成熟时呈绿色,成熟后变成鲜红色、绿色或紫色,以红色最为常见。 辣椒口感脆爽,口味香郁,果实因果皮含有辣椒素而有辣味,能增进食欲。 辣椒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蔬菜中位居第一位。 近年来枣庄市种植业的结构不断优化调整,蔬菜模式化栽培不断改进,特别是保护地无公害辣椒种植规模越来越大, 栽培技术不断提高,经济效益逐年提升。 尤其随着枣庄“中国辣子鸡之乡” 的美誉度越来越高, 枣庄辣子鸡为大众熟知并广受赞誉, 成为了枣庄乃至山东的一道特色美食。 枣庄皱皮辣椒作为枣庄辣子鸡烹调必需的食材, 现仅枣庄每天需要消耗鲜食皱皮辣椒就达15 万 kg,种植辣椒已成为农民致富、经济收入提升的重要途径。
1 辣椒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1 温度
辣椒属于喜温作物,不耐霜冻,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温度均有不同的要求。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15~30℃,最适温度为25℃,当温度超过35℃或低于10℃时影响种子发芽。 辣椒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0~30℃,因幼苗不耐低温,温度低于15℃时生长发育不良。 授粉结实的适宜温度为20~25℃,低于10℃时花器发育异常、难以授粉,容易引起落花落果。
1.2 光照
辣椒喜欢充足的光照。 幼苗期充足的光照能使植株茎秆粗壮,叶片深绿,根系发达,抗病抗倒。 开花期对光照比较敏感,需要充足的光照。 结果期光照充足可以减少落花落果,有利于果实的迅速膨大。
1.3 水分
辣椒对水分要求严格,既不耐旱也不耐涝,但它是茄果类蔬菜中最耐旱的一种作物。 幼苗期植株需水较少,随着生长速度加快,根系发达后具有了一定的抗旱能力,但植株生长量加大需水量也增加。 果实膨大期需要较多的水分以满足开花、分枝的需要,此时若水分供应不足易发生落花落果, 而且果表会皱缩、弯曲、色泽黯淡,易形成畸形果。
1.4 土壤
尽量选择通气性好、 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地块栽培。 辣椒生长结果需要足够的氮肥及钙、镁、铁、硼、钼等多种矿物元素。 增施农家肥能有效地提高辣椒的产量和品质。
2 播前准备
2.1 苗床选择
选择通风好、向阳、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育苗,前茬要求没有种过辣椒、番茄等蔬菜。 育苗场地应与生产田隔离, 育苗畦宽1.0~1.2 m, 埂宽15~20 cm,里高外低,严防雨水流入。
2.2 苗床消毒
用3年内没有种过茄科蔬菜的60%的园土与充分腐熟的40%的有机肥混合, 同时掺入腐熟的鸡粪10~15 kg/m3、过磷酸钙 2 kg/m3、硫酸铵 1 kg/m3混合均匀后铺在苗床上, 厚度为10~12 cm。 用地菌灵10 g/m2或多菌灵10 g/m2加甲基托布津10 g/m2混合后拌入土中。 还可每平方米施用40%福尔马林30~50 mL,加水3 L 喷洒苗床,用薄膜密封苗床5 d,揭膜后再播种。
2.3种子处理
用10%磷酸三钠浸种20 min, 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浸种1 h ,或用72.2%普力克水剂800 倍液浸种0.5 h,捞出洗净后催芽。 催芽温度为28~30℃,注意翻动,不要包裹过于严实,以保证充足氧气供应。
3 育苗
苗床浇透水,种子漏白后均匀撒在苗床上,用消毒土“下铺上盖”,即用50%多菌灵5 g/m2与50%福美双5 g/m2拌细土10~15 kg 拌匀后用其中的1/3 撒在苗床上作铺垫,种子播后再把剩下的2/3 盖在上面,培育出无病毒壮苗。
4 苗床管理
4.1 温度
播种后到出苗前温度维持在28~30℃,夜间温度在18~20℃;出苗后白天温度在25~28℃,夜间温度在15~17℃,土壤温度保持在20℃左右为宜;定植前进行炼苗,白天温度20℃,夜间温度12℃,要适当放风炼苗,防止徒长。
4.2 光照和水分
播种前和分苗时浇足水, 为了增加光照应扩大苗距,及时拔出病弱苗,并适当分苗,确保幼苗粗壮。
5 移栽定植
5.1 定植前准备
在种植前将土壤进行深翻晾晒, 增加土壤通透性。 及时清除前茬作物的残枝烂叶、病虫残体,土壤深翻后扣棚高温消毒1 周。 施足底肥,施用腐熟有机肥 6 000~7 000 kg/亩、磷酸二铵 40~50 kg/亩、硫酸钾10~15 kg/亩。用 50%多菌灵、50%托布津、75%敌克松1 000 倍液或10%双效灵、40%抗枯灵300 倍液进行土壤消毒,应在定植前半个月进行。
5.2 定植时间
在苗龄50~70 d,株高 20 cm 左右,植株叶片达8~10 片叶时进行定植,同时10 cm 地温不低于12℃。移栽前一天植株应喷施50%多菌灵500 倍液, 拔苗后并用其蘸根消毒。
5.3 定植技术
采用大小行种植,垄高25~30 cm,大行距70 cm,小行距 55 cm,种植密度 3 000~4 000 株/亩, 每穴2 株。也可以单株移栽,种植密度 7 000~8 000 株/亩。定植后浇足水并立即覆膜, 根据天气情况少通风或不通风。
6 定植后管理
6.1 覆膜技术
覆膜时使地膜紧贴畦面, 出苗后及时放苗并做到铺平、压严、压实,应划锄松土,增温保墒,使根系下扎。
6.2 温度控制
缓苗前不要通风, 白天棚内温度控制在25~30℃,夜间温度保持在16~18℃;缓苗后适当通风,白天温度控制在23~28℃,夜间不低于15℃,并结合中耕浇水促进根系及茎叶生长; 开花后严格控制温湿度,白天温度保持在 22~28℃,夜间在 15~18℃;盛果期适当降低夜间温度,不要低于12℃。 寒冷季节盖草毡或棉毡。 3、4月温度逐渐升高,当最低温度在15℃以上时可增加通风次数,采取昼夜通风,注意不要放边角风,以顶部通风为好。
6.3 光照控制
冬季日照短,光强度低,要经常保持膜面清洁。在保证室内温度的情况下,草毡应尽量早揭晚盖,雨雪天也应及时揭开,晴天后不要全部揭去,防止突然强光照射使棚内温度升高过快, 导致植株失水萎蔫甚至死亡。
6.4 肥水管理
6.4.1 浇水 在定植缓苗时可根据天气情况和墒情浇水,深冬季节一定要视天气状况施肥浇水,一般晴天浇水后要保持3~5 d,则基本不影响生长。 在阴雨天禁止浇水施肥,同时看长势决定是否浇水。 植株长势弱、坐果多、节间短、生长点萎缩时,应进行浇水施肥。 注意浇水时一定要选择在晴天的上午进行,提倡用井水或预热后的水,水量宜小不宜大。
6.4.2 施肥 施肥原则掌握“促小不促大、促弱不促旺”。 植株定植后当门椒有拇指大小时,施腐熟饼肥50 kg/亩或腐熟人粪尿2 000 kg/亩。 生长中后期,随着气温回升,生长发育加快,采收1~2 次追肥1 次,以尿素速效肥为宜,每次施用5~10 kg/亩,也可随浇水冲施。 在生长中后期,为防止植株早衰,可每隔5~7 d 用0.5%的尿素和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面混合喷施。
6.5 整枝
把门椒以下腋芽全部摘除,生长较弱植株1~2 层花蕾提早去除, 第3 层果实结果后应适当疏剪向垄内生长的较弱侧枝,以免消耗养分。 结果中后期去掉过密的徒长枝、弱枝、副侧枝、空果枝,去除老叶、黄叶、病叶,拔除部分植株,改善群体的透光条件,以利于上部植株及果实的生长。 整枝要注意去内不去外,保留植株外侧强枝;去老不去新,把椒株下部老叶、病叶、黄叶和残叶摘除,保留植株中上部的有效叶;把细弱的主枝去除,保留壮旺的主枝,保证椒株正常生长。
7 化控及病虫害防治
辣椒在生长期间,如营养过旺易出现植株徒长,除进行温度和水分调节外, 还需喷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加以化控调节。
辣椒发生病虫害时首先应采取农业防治, 及时拔除重病株,摘除病叶、病果并带出田外深埋。 灰霉病、晚疫病、叶霉病等病害发生时,可采取36~38℃高温闷棚2 h 控制病情发展, 同时要注意防止高温危害。 也可用45%百菌清200~300 g/亩闭棚熏蒸,或用50%速克灵粉剂1 500 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 倍液喷施。 蚜虫为害以黄板诱杀为主。
8 及时采收
果实长到最大限度,果肉变厚,果色变深时应及时采收,否则易坠秧。 采收过程中要求清洁无污染,分装、运输、储存执行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