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NT-proBNP、cTnI及CK-MB与急性心梗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

2022-06-21唐惠星刘倩李群孙佳乐陈旭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5期
关键词:心梗心肌研究组

唐惠星 刘倩 李群 孙佳乐 陈旭

急性心肌梗死是急诊科较为常见的危重疾病之一,是由于冠状动脉持续性、急性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肌坏死情况,具有较高的病死率[1-2]。早诊断、早治疗对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3]。随着临床对心肌标志物研究的不断深入,关于心肌标志物在预测预后方面的意义成为了当前关注的热点[4]。N 末端钠尿肽原(N terminal brain natriurefic peptide,NT-proBNP)是临床用于检查心机缺血的一项指标,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预后评估有重要参考价值[5]。心肌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cTnⅠ)是心肌损伤、坏死的主要标志物,与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功能的恢复关系密切[6]。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为临床上检测急性心肌梗死的常用指标,有着较高的灵敏性与特异性,且与患者的病情进展存在关联[7]。本研究就血清NT-proBNP、cTnI 及CK-MB 与急性心梗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收治的98 例急性心梗患者设为研究组。纳入标准:①均满足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制定的关于急性心梗的诊断[8],并结合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②发病时间至入院时间<6 h;③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血液系统疾病、感染、恶性肿瘤者;②伴随严重肝、肾、肺功能不全者;③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者;④合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心包积液者;⑤合并痴呆、精神疾患者;⑥不能接受随访者。选取同时间段进行健康体检的83 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本研究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受试者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2 组基本资料比较[n(%),(±s)]Table 1 Comparison of two groups of basic data[n(%),(±s)]

表1 2 组基本资料比较[n(%),(±s)]Table 1 Comparison of two groups of basic data[n(%),(±s)]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χ2/t 值P 值n 女98 83性别男69(70.41)48(57.83)3.110 0.078 29(29.59)35(42.17)年龄(岁)72.18±5.96 70.44±6.35 1.899 0.059体质指数(kg/)22.76±2.14 23.24±1.67 1.660 0.099

1.2 检测方法

所有对象均在医生协助下完善相关检查,研究组于入院后第2 d、对照组为体检当日抽取5 mL 空腹静脉血,离心(3 000 r/min,12 min,r=8 cm)后取分离血清,置于-80℃冰箱中保存,待检。使用FIA8600 免疫定量分析仪,采用免疫抑制法检测NT-proBNP 水平,试剂盒由基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使用西门子ADVIA CENTAUR 发光免疫分析仪,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双抗体夹心法检测cTnI 及CK-MB 水平,试剂盒由西门子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具体方法均严格按照操作说明书执行。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血清NT-proBNP、cTnI及CK-MB 水平;②对急性心梗患者进行为期3 个月的随访,随访方式为门诊及住院随访,记录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心源性休克、再发心梗、心力衰竭、猝死、恶性心律失常等),根据患者随访期间是否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并比较两组血清NT-proBNP、cTnI 及CK-MB 水平。③绘制ROC 曲线,计算AUC,以分析NT-proBNP、cTnI、CK-MB 及三者联合检测对急性心梗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采用ROC 分析NT-proBNP、cTnI、CK-MB及三者联合检测对急性心梗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与对照组血清NT-proBNP、cTnI 及CK-MB 水平比较

研究组NT-proBNP、cTnI 及CK-MB 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研究组与对照组PPAR-γ、MMP-3 及Bcl6 水平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PPAR between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γ,MMP-3 and BCL6 levels(±s)

表2 研究组与对照组PPAR-γ、MMP-3 及Bcl6 水平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PPAR between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γ,MMP-3 and BCL6 levels(±s)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t 值P 值n 98 83 NT-proBNP(ng/L)1537.25±89.40 72.14±10.56 148.37<0.001 cTnl(ng/mL)22.56±7.21 0.97±0.25 27.255<0.001 CK-MB(U/L)78.24±8.52 17.54±4.85 57.491<0.001

2.2 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NT-proBNP、cTnI 及CK-MB 水平比较

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随访,随访期间共33 例患者预后不良,65 例患者预后良好。预后不良组NT-proBNP、cTnI 及CK-MB 水平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NT-proBNP、cTnI 及CK-MB 水平比较(±s)Table 3 Comparison of NT proBNP,cTnI and CK-MB levels between poor prognosis group and good prognosis group(±s)

表3 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NT-proBNP、cTnI 及CK-MB 水平比较(±s)Table 3 Comparison of NT proBNP,cTnI and CK-MB levels between poor prognosis group and good prognosis group(±s)

组别预后不良组预后良好组t 值P 值n 33 65 NT-proBNP(ng/L)1964.37±97.25 1320.41±61.58 39.973<0.001 cTnl(ng/mL)26.33±8.46 20.64±6.75 3.615 0.001 CK-MB(U/L)95.23±13.52 69.62±7.64 11.991<0.001

2.3 NT-proBNP、cTnI、CK-MB 及三者联合检测对急性心梗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ROC 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以NT-proBNP、cTnI、CK-MB 三者联合检查的AUC 更高,为0.931(P<0.05)。见表4及图1。

图1 NT-proBNP、cTnI、CK-MB 的预测价值Figure 1 predictive value of NT proBNP,cTnI,CK-MB

表4 NT-proBNP、cTnI、CK-MB 及三者联合检测对急性心梗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Table 4 predictive value of NT proBNP,cTnI,CK-MB and their combination in the short-term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3 讨论

急性心梗属于心血管疾病中病死率较高的一类疾病,常可危及心血管、消化以及呼吸系统,且急性心梗并发症多且复杂,常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9]。为降低急性心梗患者近期不良预后,除了尽早予以针对性治疗外,早期对患者的预后予以预测同样具有重要意义[10]。

NT-proBNP 是一种天然生物多肽,由心肌细胞合成,主要储存于心房细胞,是检测心功能、诊断心力衰竭的特异性标志物[11]。相关研究表明,急性心梗诱发的急性心肌缺血会促进心肌利钠肽系统的激活,继而引起NT-proBNP 在血液中分泌增多[12]。研究显示,NT-proBNP 与血浆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来源于同一前体,但NT-proBNP 半衰期较BNP 更长,且在血中的浓度更为稳定,在心力衰竭时浓度会增加,在心功能不全的急性心梗中浓度亦会增加,对急性心梗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13]。cTnT 为心肌纤维细肌丝上肌钙蛋白复合物亚单位,主要存在于心肌纤维蛋白中。研究指出,在心肌细胞膜完整的情况下,cTnT 无法透出细胞膜进入血循环;而当心肌出现损伤时,引起心肌细胞破裂,就会致使cTnⅠ释放进入血液循环[14]。近年来,较多研究发现cTnT水平升高的患者心血管预后不良的风险明显增加[15]。人体心肌细胞各种生理活动由众多酶参与,而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为存在于骨骼肌、心肌以及脑组织中的一种调节酶。Elcik 等[16]研究表明,当心梗发生时,会造成心肌细胞膜的受损,CK 会上升并释放进入血液。CK-MB 为CK 的一种,广泛存在于骨骼肌、心肌中。Hong等[17]研究指出,可根据血清CK-MB 水平变化情况来评估患者心肌受损情况。本研究结果显示,急性心梗患者NT-proBNP、cTnI 及CK-MB 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且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NT-proBNP、cTnI 及CK-MB水平明显升高,这与既往Nayeli 等[18]研究结果相似。因此,推测测定急性心梗患者NT-proBNP、cTnI及CK-MB 对预测急性心梗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进一步采用ROC 曲线分析发现,NT-proBNP、cTnI 及CK-MB 在预后评估方面有较高的价值,且联合检测上述因子对急性心梗患者近期预后评估的价值最佳,进一步证实了联合检测能提升对急性心梗患者近期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

综上所述,血清NT-proBNP、cTnI 及CK-MB在急性心梗患者中存在异常表达,可能与急性心梗患者预后密切相关,通过检测上述因子水平有助于评估患者近期预后。

猜你喜欢

心梗心肌研究组
超声诊断心肌淀粉样变性伴心力衰竭1例
有些咽痛是心梗信号
心肌桥是什么病?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心梗猛于虎
诱发“心梗”的10个危险行为
查出“心肌桥”怎么办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