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4F 原则的三阶段评价模式对神经外科护理实习生的带教效果评价
2022-06-20庄平易玲陈凤梅覃小静严彩华
庄平 易玲 陈凤梅 覃小静 严彩华
(广东省中医院神经外科,广东 广州 510000)
临床实习是学校理论知识的实践、教育的深化延伸,作为护理实习生(简称护生)初步涉入临床的第一步[1,2],如何培养其良好的独立思考能力及应对临床常见疾病的专业护理技能不仅是每一位护生关注的问题,也是临床各个带教科室的重要职责之一[3]。广东省中医院是一所涵盖医疗、科研、教学等的综合医院,承担着护理实习教学的角色,需全力配合各大院校以全面培养和发展高素质的护理人才,尤其是神经外科[4],该专科病种急危重症多,基础护理工作量大,护理带教工作具有一定的挑战。
既往护理带教常见模式是临床路径式,尽管具有高效、低成本的优点,但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沟通,尤其是在危重症患者护理中,护生倾向于命令服从,且带教老师在带教过程中以主观为主的带教法,缺乏一定的机动性[5]。为此,结合神经外科特点,提出基于三阶段评价模式的护理实习生整体教学计划。现以神经外科的100例护生为研究对象,探讨该带教模式,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以2018年12月—2019年5月在广东省中医院神经外科的护生50 人为对照组,以2019年6月—2019年11月50 人护生为观察组。观察组男性共计5 人,女性共计45 人;年龄20~22 岁,平均年龄(21.54±0.73)岁;教育背景:专科5 人,本科45 人。对照组男性共计3 人,女性共计47 人;年龄20~22 岁,平均年龄(21.36±0.85)岁;教育背景:专科3 人,本科47 人。每人均实习1 个月。2组基础资料具有同质性(P>0.05),可进行研究。
1.2 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一对一带教方式,选取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士为带教老师,进行为期1 个月带教。观察组采用基于4F 原则的三阶段评价模式进行护理实习生教学模式。
1.2.1 建立教学架构科室建立护士长-带教组长-带教老师的三级带教架构。护士长作为总带教,负责和监督教学工作安排、护生实习进度;带教组长负责具体的教学安排、处理护生反馈意见和改进措施等;带教老师进行一对一的护理临床带教工作。
1.2.2 明确教学模式采用的教学方法因人而异,包括讲授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5]、情景模拟教学法、个案教学法、翻转教学法等。采用4F 原则的学习需求安排教学内容:(1)Fatal(致命性的):首先安排与急救技术相关的护理要点,如呼吸机、气管切开的管道护理、吸痰护理等,熟悉疾病进行性发展的征兆,如瞳孔、基础生命体征、肢体运动等评估。(2)Fundamental(基础的):与专科基础的护理实践活动相关,包括患者早期康复运动以及相关并发症的预防性护理,如预防深静脉血栓、深静脉置管相关感染等。(3)Frequent(频繁的):与常见的护理实践活动为主,如健康教育、脑血管介入围手术期护理常规、口服药、外用药的使用注意事项等。(4)Fixed(固定不变的):该内容通常与专科患者每日需完成的护理活动有关,如特殊药物泵入的衔接、甘露醇和抗生素药物的准时应用等。
1.2.3 三阶段教学进程
1.2.3.1 第一阶段(第1 周)带教老师通过PEEK 评估法评估实习生的学习准备度:P(Physical readiness)物理因素准备,即评估护生目前健康状况。E(Emotional readiness)情感准备,即评估护生的压力、焦虑水平,了解实习积极性。E(Experiential readiness)经验准备,即评估护生的实习经历和护理经验。K(Knowledge readiness)知识准备,评估该护生有关神经外科的相关知识和技能。通过以上评估,挖掘其优点及不足之处,帮助护生们尽早适应临床环境,熟悉所管患者的病情与观察、治疗、用药、护理重点等。
1.2.3.2 第二阶段(第2~3 周)按教学目标开展带教工作,强化护生对专科护理、基础护理技能训练;第3 周时,带教老师采用Nursing-Mini-CEX 问卷进行个案的评价,了解该护生的不足之处。
1.2.3.3 第三阶段(第4 周)以查缺补漏为主,针对护生的薄弱环节进行理论及操作技能的辅导。
1.3 观察指标第一阶段采用护生自身准备度及护理知识熟悉度问卷评分。该问卷共设置11 个问题,其中问题4~9 均为评分项,共有34 个问题,每个问题0~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护理经验越丰富。第二阶段采用Nursing-Mini-CEX 问卷量表评价护生综合护理能力,该评估量表共有8 个评分项目,其中前7 条评分项目为护理技能及专业知识评价,第8 条为整体评价,每个条目9分。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均录入Excel 表格中,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 进行处理,各项评分均为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可采用x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生第一阶段的自身准备及护理技能的评分情况第一阶段2组的临床护理知识相关的评分整体偏低,但护生的身体素质状况、心理状况保持良好。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护生第一阶段的自身准备度及护理知识熟悉评分情况比较 (,分)
表1 2组护生第一阶段的自身准备度及护理知识熟悉评分情况比较 (,分)
2.2 护生第二阶段的综合护理能力评价护生在第二阶段中,观察组的护理问诊、护理查体、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组织效能方面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的健康咨询、人文关怀方面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评价上,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护生第二阶段的综合护理能力评价比较 (,分)
表2 2组护生第二阶段的综合护理能力评价比较 (,分)
2.3 护生第三阶段对科室带教情况综合评价观察组护生对教学氛围、教学安排及教学效果的评分均比较高,且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护生第三阶段的综合护理能力评价比较(,分)
表3 2组护生第三阶段的综合护理能力评价比较(,分)
3 讨论
护生综合能力的快速提升不仅关系其入职后的适应速度,其表现出的护理水平更可直接影响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6]。因此在实习阶段,科学、合理、有效、高质量的护理教学是保证护生在脱离学校教育、适应临床护理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查缺补漏的关键步骤[7,8]。本研究采用的带教模式特色在于4F 原则、三阶段评价。通过4F原则建立带教内容的“轻、重、急、缓”;通过三阶段评估模式了解护生在本科室不同实习阶段的心理状态、健康素养、护理技能等,全方面评估,既考虑到带教老师,也考虑到护生,双方为提高带教质量互相适应。
3.1 有助于带教老师针对性实施带教计划神经外科的主要护理对象包括各种类型的颅脑创伤、脊柱和脊髓疾病、血管性疾病、颅内肿瘤等,由于受伤部位主要是脑部、脊髓,解剖结构复杂、医学认知有限等前提下[9,10],神经外科的实习任务较为复杂、责任重,因此在实施带教前充分了解护生对神经外科的认识、准备程度十分必要。
本研究显示护生在轮转至神经外科时,与神经外科临床护理相关的知识点,整体评分较低,如神经外科中各项急救措施,如呼吸机使用、气管切开的护理、意识状态的评估、瞳孔的观察、判断脑疝等。但对基础生命体征的评估、卧床患者处置、出入院健康宣教、跌倒风险评估均表现良好,基础护理基本功扎实。故在实习初期,通过PEEK 评估了解后,优先安排学习与急救技术相关的护理理论和技能,重点突出,有助于在较短时间内帮助护生形成良好的神经外科护理理论及认识[11,12]。
3.2 强化专业技能、培养临床思维第二阶段中,观察组护生在神经外科个案护理综合护理能力,整体评价优良,平均(7.34±0.63)分,高于对照组的(7.12±0.33)分。另外,观察组的护理问诊、护理查体、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组织效能方面的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生基本掌握患者入院、查体、健康咨询、整体评估等系列的护理操作,表现较好。而对照组在带教中缺乏系统性,无法有效培养其临床思维。观察组采用的4F 原则、三阶段评估法,能动态了解护生的实习状况及短板,鼓励护生积极参与护理实践活动,如患者早期康复运动、相关并发症的预防性护理、不同疾病进行性发展的急救措施,整体护理意识较强。但不足之处是2组的护理诊断评分均比较低,可能与神经外科病种复杂、多变有关,提示临床带教工作者,还需加强培养护生的灵活性[11,12]。
3.3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该模式的优点之一是实习期间师生互动较多,根据PEEK 评估法评估实习生的学习准备度,全面了解护生的身体健康状况、情感准备,其次是了解经验准备、知识准备,并努力挖掘护生们的优点及不足之处,并站在护生的角度合理安排夜班情况,带教组长负责处理护生的反馈意见,高效处理护生对科室的意见。
侯珊珊[13]的一项研究中同样运用4F 管理模式用于护士素质培养,入职新护士的标准化护理服务意识及专业水准明显提高,在护患沟通中亦取得良好的效果,故研究者猜想,将4F 管理模式用于临床护理带教实习中应能增强护生对神经外科的认识及专业技能,考虑到护生与入职新护士不同,实习期短、学习内容多,故结合三阶段评价模式[14],经本研究证实,效果良好。
考虑到破盲的风险较高,本研究尚未进行临床对照研究设计,缺乏一定的可信度及统计学上的客观性,如后续深入探讨该带教模式的优势,可以考虑扩大样本,以试点科室形式逐渐达到提高护理带教质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