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院校众创空间运营管理机制研究*

2022-06-20杜紫微王一硕李东阳李青雅徐华明高磊朱庆军刘沁荣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13期
关键词:众创中医药大学中医药

杜紫微 王一硕 李东阳 李青雅 徐华明 高磊 朱庆军 刘沁荣

(1.河南中医药大学科学技术处,河南 郑州 450046;2.河南中医药大学众创空间,河南 郑州 450046;3.河南省中药生产一体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 郑州 450046)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2015年1月,总理首次提出“众创空间”这一概念,之后政府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推动我国众创空间进一步发展。目前我国众创空间级别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科技部印发的2020年度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名单显示,截至2020年4月,在科技部备案的众创空间有498 个,其中包括一些依托高校成立的众创空间。

近年来,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其发展迫切需要多元化、创新型人才。文章以河南中医药大学为载体,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中医药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面临的各种问题,以中医药院校众创空间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医药院校师生双创特点,由点及面,探讨如何有效构建中医药院校众创空间运营管理机制,实现中医药院校众创空间完善的运营管理,通过建立“3 体系+2 平台”共创共享、融合发展的众创平台,形成健康良好的运行管理机制,为中医药院校众创空间的健康运行、科学管理和协同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撑帮助。

1 中医药院校众创空间建设现状及对策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首次提出后,各地众创空间迅速发展,培养出大量的创新型人才。中医药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传承与弘扬中医药文化是我们的职责,为此政府出台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医药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等相关政策,明确健康中国建设发展对中医药院校提出的新要求。国内部分中医药院校已经建立众创空间,开展创新创业工作,截至2019年9月,国内已有20 所中医药高等院校相继建立了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依托于中医药的优势和学科特色,开展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培育和孵化位于中医药产业链上的企业,并在多个方面实现专业化服务[2]。

河南中医药大学众创空间是集教育、研发、转化、孵化、服务于一体的省级中医药创新创业平台,于2016年入选为河南省高校众创空间建设项目,同年获批河南省众创空间,并被纳入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和管理体系;2017年获得河南省首批大数据双创基地,河南省大数据领域创新平台;2019年通过河南省教育厅验收考核,且考核结果为优秀。经过建设,河南中医药大学众创空间现有苗圃区、孵化区、梦工厂、路演厅、头脑风暴区、会议室、咖啡厅等功能区域,功能完备、服务优良、设备齐全、技术先进,已经成为师生广泛参与、校地紧密合作、中医药特色鲜明的大数据创新创业实践和孵化基地。

查阅文献发现,研究众创空间运营管理机制的文献颇少,涉及对中医药院校众创空间的研究更是罕见。由此可见,中医药院校众创空间运营管理机制研究是相对较新颖的,研究较浅的领域。通过课题组前期查阅文献[3-10]整理总结,发现中医药院校众创空间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中医药院校创新创业原动力缺乏;功能定位不明确,权、责、利不清楚;缺少制度保障;创新创业的管理团队和师资队伍力量薄弱,教育体系不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健全;保障双创孵化的政策、资金、场地条件不到位等。针对目前中医药院校众创空间面临的问题,建立“3体系+2 平台”的共创共享、融合发展的众创平台,建成健康良好的运营管理机制。见图1。

图1 “3 体系+2 平台”运营管理机制技术路线图

2 中医药院校众创空间运营管理3 体系建设

中医药院校的运营管理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制度体系,为众创空间提供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及运营模式,为众创空间的发展构建好管理框架;其次是要提供各类保障体系,如政策保障、资金保障及服务保障,为众创空间的进一步发展奠定条件基础;然后是要重视思维拓展,制定培养方案、设置培训教程,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

2.1 制度体系河南中医药大学众创空间的运营模式为“学校主体+学校运营”型[11-13],即高校主导型众创空间运营模式。一般由学校直属管理部门发起建立,以学校为运营主体,负责众创空间的日常运营和管理,企业负责提供管理经验丰富的人员,解决在校师生创业方面的困惑。高校主导型众创空间为在校学生提供理论基础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培育本校创新型人才,完善本校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具有一定优势。

河南中医药大学众创空间于2016年成立了河南中医药大学众创空间建设管理委员会和众创空间专家咨询委员会。管理委员会负责统筹河南中医药大学众创空间建设,协调校内各部门及各类资源,牵头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和行动方案,统筹协调空间布局、项目孵化、政策落地等相关工作,定期组织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并及时反映工作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推进创新创业孵化园建设。同时协调各类投融资机构和技术转移机构,实现师生专利技术和创业成果的转移、转化、推广应用,配合省教育厅做好项目的检查、验收和评估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由本校、外校、政府和企业的专家联合组成,全方位、多角度对众创空间的创业团队提供高质量的咨询服务。

完善的制度体系是中医药院校众创空间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建立健全众创空间制度体系,规范其中人员的各种行为,保证众创空间有条不紊地运营。管理层决定创新创业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在双创开展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主导地位。管理阶层是否支持,直接影响创新创业能否顺利进行。其制定的管理制度是创新创业项目能够孵化实施并取得一定成果的基本要素,众创空间可通过成立众创空间领导小组,组建专家评审小组,制定好众创空间管理制度[14]等措施来创建高效上进、和谐有序的管理制度。

2.2 保障体系在明确众创空间运营模式及管理制度之后,如何保障制度顺利实施,促进众创空间顺利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建立健全保障体系以达到推动众创空间健康发展、提高众创空间的整体水平的目的。

首先,中医药院校众创空间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来保障大学生创新创业群体的利益。其次,中医药院校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共享空间[15],如河南中医药大学众创空间的苗圃区、孵化区、梦工厂、路演厅、头脑风暴区、会议室、咖啡厅等功能区域,为创业团队提供足够的施展空间。根据国家政策要求,给予众创空间一定的补助,推动众创空间发展[16],制定激励政策,建立双创融合教育专项奖励制度,使专业基础课程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17],设立各种竞赛机制等激发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17,18],借此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水平、能力与市场效果。

财务支持是创新创业有效开展的基础,是中医药院校众创空间顺利运行和发展的重要支撑。有些院校前期资金主要来自学校财政拨款或校友资助等,后期的经费投入明显不足,资金缺乏使众创空间日常运行受到影响[19]。因此,在运行中后期,中医药院校在学校自主注资的同时,开拓多元融资渠道,建立健全投融资机制,鼓励天使投资及创业投资基金入驻众创空间;众创空间要密切关注政府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和中医药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导向,将政策优势转化为双创发展优势[18]。数措并举,保证中医药院校众创空间各项活动的正常进行。如河南中医药大学众创空间提供孵化专项资金及项目专项经费,并执行《河南中医药大学孵化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河南中医药大学项目专项经费管理和使用办法》,为创业团队提供完善的资金及管理办法,保证众创空间正常运行。

创新创业专业化服务为众创空间的发展提供基础服务、辅导服务、投融资服务、咨询服务及其他孵化服务等保障[20],帮助创业者解决创业过程中缺乏知识、资金、人才、市场、人脉等问题。同时实行企业参与政策,落实成果相关政策,完善众创空间创新成果收益分配制度,推动众创空间成熟发展。

2.3 方法体系中医药院校建设发展众创空间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中医药创新创业型人才。河南中医药大学众创空间2020年招募创新创业项目入驻,并于2020年11月17 日组织进行本年度第二次众创空间项目入驻遴选路演,确定本年度第二批入驻项目名单,“酷客儿—中药苦味抑制剂领导者”“小发明,大中医—便捷化中医康复器械领航者”“杏林e 站—开拓中医药新加工产品新市场的领航者”等项目带有鲜明的中医药特色。河南中医药大学众创空间于2020年12月5 日举办3D 打印技术培训活动,邀请3D 打印专业工程师对众创空间创新创业团队及各学院60 余位师生进行现场培训。工程师讲解了3D 打印的各方面内容并指导师生们对塑料、陶瓷、光固化等不同3D 打印机进行了上机操作,此次培训帮助解决了各创新创业团队在产品制作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

由此可见,首先需要完善师资引进机制,拓宽师资引进渠道,大力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优化校内师资队伍组成;同时积极打造校外导师人才库,组建校内外较高理论水平与丰富实践经验相结合的高素质水平教师队伍,针对入孵企业和项目团队及创业初期问题提供专业服务,提高新创企业的成活率[21]。还要建立激励考核机制,建立创新创业导师联盟,更好地服务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22]。其次,人才的选拔和培训是创新创业取得成果的关键。规划众创空间现有创新创业团队所需学生的数量,制定合理的选拔标准与推出机制,并定期更新选拔标准和程序[23]。然后,需大力培育创新创业型人才。中医药院校众创空间设置创业教育课程,将长期的系统知识培训和短期的实用技术培训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更加深入专业的学习培养,使其吸收专业领域内的前沿知识,既能增强学生的创业知识,提高其创业能力,鼓励更多的人创业,培训出具有高知识水平和动手能力的学生;还能大力宣传创业政策、规范并提高创业辅导水平和能力[23],从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最佳视角实现教育和产业的良性循环[24]。

最后,中医药院校需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层次展开创新教育,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分类指导,实行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思维培养方式[25]。双创教育应结合产业发展、科技进步综合各项产业发展[26],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以科研为导向,强化学生探索精神;重视基础研究创新,积极转向应用性创新、技能创新,如在校园内设立创新创业思维训练营,对学生进行训练,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能力等。

3 中医药院校众创空间运营管理平台建设

运营管理平台是众创空间工作开展的重要保障。平台发挥职能,对维护众创空间的稳定发展,促进众创空间入驻项目的科技成果转化,保证众创空间的科研信息实时性有重大意义。

3.1 科研产品孵化平台创新创业重要环节之一是科技产品孵化,如何提高中医药院校众创空间项目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将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目前仍是困扰着创业者的一大难题。中医药院校众创空间搭建科研产品孵化平台,包括项目孵化、产品孵化和众创诊疗,为众创空间的创业者进行科研产品孵化提供一种思路。

中医药院校要重点促进学生创新创业成果转化与孵化,打造以创新创业课程为基础、讲座为辅助、培训为抓手、以众创空间为主体的项目孵化体系[27]。企业是技术创新的需求者,提高科技成果向现实产品的转化率必须围绕企业需求来开展研发活动,要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的机制。建立一个全面、权威的信息平台,时刻关注国内外学术前沿,并将科研成果、企事业单位的技术和人才需求信息及时公布于社会,使企业与高校之间的需求与供给信息快速流通,高校根据企业需求进行科研活动,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政府对开放式、公益性的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提供一定的支持,并定期开展科技合作工作洽谈,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地建设科技资源共享平台[24]。

深入分析影响众创空间服务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因素,持续开展创业意向意愿、孵化状况、创客评价、需求分析、服务满意度等调查评价,同时统计创业项目的成功案例和失败案例。组织导师研究评价指标体系,结合项目孵化状况对创新创业教学及实践等方面的反馈作用,建立创新创业反馈机制,努力实现中医药创新创业型人才的社会需求、院校培养和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3.2 科技创享实践平台众创空间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享实践平台的建设。建设共创平台、共享平台和实践平台等科技创享实践平台,有助于创新创业消息的互通有无,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众创空间发展。

中医药院校众创空间搭建共创平台,应该建有覆盖范围较广的创新创业导师库。一是要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众创空间要积极承担教师岗前培训等责任,提升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和指导能力。二是要依托自身的平台优势,推动落实中医药院校科研人员的创新创业激励政策,为他们打通各种渠道。搭建共创平台,助力教师带领学生科研,“师生共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科技含量[10]。还可利用各高校的学科特色打造丰富的线上课程,开展模拟仿真创业训练,模拟公司发展的各个环节,使学生真正了解公司实际运营情况,顺利开展创业团队的培训工作。完善线上公共服务平台,整合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公共服务资源,把学生创业项目推向社会,向社会募集风险投资资金,促进项目及成果成功孵化。同时利用大数据平台搭建共享式的动态评价体系,或利用社会信用考核体系对高校众创空间进行评定,促进高校众创空间良性发展[22]。

实践教学环节是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过程,是学生学以致用的重要步骤,为了使学生尽快掌握创新创业的基本知识技能并融会贯通,要将创新创业实践放在重要地位,开设相关课程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并鼓励学生用创业实践成果申请学分,进而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高校要引导学生通过竞赛路演、自主创业等方式展示创意想法、落地创业项目,如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系列科技学术竞赛和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活动等[28]。

4 小结

我国各中医药院校在双创浪潮下,相继建立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众创空间。中医药院校众创空间是一种新颖的事物,在高校众创空间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药文化,以中医药为切入点,进行针对性的创新创业培训,培养双创人才的中医药创新思维,以中药为载体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如开发中医药健康食品、中药生活用品和中药艺术品等。以河南中医药大学众创空间为例,中医药特色鲜明的“豫产食药物质健康产品开发利用”“手套式自热握药包的研制及其疗效研究”“酷客儿—中药苦味抑制剂领导者”等双创项目的入驻,使中医药以另一种新方式融入生活之中,同时传承和发展了中医药文化。

中医药院校众创空间的建设不能一蹴而就,通过“3体系+2 平台”研究思路来考虑中医药院校众创空间具体的建设方法,采取相应措施,建立符合中医药院校特色的众创空间运营管理机制,使中医药院校众创空间更好地运营并焕发活力。增强中医药院校校内外中医药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院校的整体创新水平,推动学校的科研创新发展,同时为中医药行业输出创新创业型人才。同时,众创空间以创业带动就业,为中医药创业的学生提供各种帮助,创业成功的企业可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缓解中医药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中医药院校众创空间立足于社会需求,有效促进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带动区域中医药经济发展,同时为中医药学的弘扬与发展做出贡献。发展成熟的企业反哺众创空间,吸引创新创业人才入驻众创空间,同时为在孵的小型企业提供成功经验,提高众创空间的企业孵化率,众创空间与孵化企业相互成就,形成良性循环,促进中医药院校众创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文章研究的众创空间运营管理机制只是初步探索,需要更多的实践与长期的跟踪观察进一步完善。

猜你喜欢

众创中医药大学中医药
山东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介绍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联合办公:众创时代的共享与协同
ESL Learners’ Semantic Awareness of English Words,Semantic Transf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Vocabulary Teaching in a Second Language
众创空间向“专业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