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肾泄浊方联合羟苯磺酸钙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
2022-06-20李金花王风魏林
李金花 王风 魏林
(九江市中医院肾6 科,江西 九江 332000)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终末期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旦出现大量蛋白尿,肾功能常难以逆转,故其早期防治至关重要[1]。羟苯磺酸钙是微血管保护剂,可以改善微循环代谢,用于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后逐渐推广应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肾病具有独特优势,“肾元亏虚、浊瘀内阻”的病理因素贯穿整个疾病过程始终,故推崇酌情配伍使用益肾泄浊方,本研究意在观察益肾泄浊方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氧化应激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1月—2020年3月九江市中医院早期糖尿病肾病住院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治疗组42例。治疗组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19~58 岁,平均年龄(48.53±3.57)岁;病程5.1~11.6年,平均病程(7.63±2.68)年。对照组中男20例,女24例;年龄18~56 岁,平均年 龄(47.32±3.54)岁;病 程5.4~10.9年,平 均(6.87±3.73)个月。2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糖尿病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1)患者年龄在18~60 岁,性别不限;(2)符合糖尿病肾病Ⅲ期诊断标准;(3)病情相对稳定者;(4)中医治疗符合益肾泄浊方的证型;(5)自愿参加本试验者。排除标准:(1)妊娠或哺乳期妇女;(2)在治疗期间服用了影响评估试验疗效的其他药物;(3)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4)各类非糖尿病性肾炎、尿路梗阻、肾血管病、尿路感染、酮症酸中毒及近期使用肾毒性药物者等。
1.3 治疗方法予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营养治疗等基础治疗,根据病情予控制血压、纠正贫血、纠正酸中毒、调节血脂、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治感染等,所有患者均强化降糖治疗,使空腹血糖控制在7 mmol/L 以下进入试验。对照组予益肾泄浊方(熟地黄15 g,山萸肉12 g,山药12 g,桑寄生15 g,杜仲15 g,生黄芪12 g,白术9 g,茯苓9 g,六月雪12 g,积雪草12 g,生槐米10 g)。煎煮法:上药加入清水400 mL,武火煮开后文火慢煎约30 min,成汁约200 mL。服法:日2 次,空腹服下。治疗组采用益肾泄浊方联合羟苯磺酸钙分散片(江苏万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288)口服0.5 g,日3 次。共观察12 周。
1.4 观察指标检测2组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糖化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丙二醛的情况。记录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
1.5 疗效标准参照200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糖尿病肾病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标准》[2]评定。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尿白蛋白降至正常或下降1/2 以上,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下降1/3 或恢复正常,肾功能正常;有效: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好转,尿白蛋白、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有所下降,但不足显效标准,肾功能指标正常;无效:临床症状未改善或恶化,实验室指标无变化或升高。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将全部数据输入计算机并进行核对,用SPSS 17.0 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率(%)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 相关指标治疗组治疗前后UAER、HbA1c、MDA 及MO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UAER 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UAER、MDA及MO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1c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UAER、MDA 及MO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1c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l。
表2 2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糖化血红蛋白及氧化应激等指标比较 ()
表2 2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糖化血红蛋白及氧化应激等指标比较 ()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3 不良反应对照组服药后1例出现腹胀,中药改为餐后服用,症状消失。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病变之一,早期主要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大量蛋白尿及肾功能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3]。氧化应激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4,5],氧化应激是指机体内高活性分子如活性氧簇和活性氮簇产生过多或清除减少,引起生物膜脂过氧化,细胞内蛋白及酶变性,DNA 损害,从而导致细胞凋亡,组织受损[6]。氧化应激是高血糖相关的血管病变的共同上游机制,在高糖状态下,体内可通过多种途径发生氧化应激:葡萄糖及糖基化蛋白质的自身氧化,晚期糖基化终末化产物(AGEs)与其受体的相互作用、多元醇通路的激活等都可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影响血管的结构与功能,参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7]。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机体有效清除活性氧的酶类之一,可清除超氧阴离子,保护细胞免受损伤,在体内抗氧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MDA 是自由基攻击生物膜中不饱和脂肪酸而引起的脂质过氧化作用的最终分解产物之一,其水平的高低可反映组织细胞的脂质过氧化速率或强度[8]。因此,联合检测组织中SOD 及MDA 含量,能确切地反映组织的氧化应激水平。
本病属于中医“消渴病”并发“水肿”“尿浊”“腰痛”“关格”等的范畴,病机“肾元亏虚、浊瘀内阻”的病理因素贯穿整个疾病过程始终。我们将益肾泄浊法贯穿于其防治的始终,并结合患者的具体证候配以其他治则,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纵观全方,熟地黄、山药、杜仲、黄芪、白术补肾健脾,茯苓、六月雪、积雪草、生槐米淡渗清利、祛湿泄浊,使得本方具有益肾泄浊功效。熟地黄多糖能显著提高小鼠抗氧化水平,可以延缓衰老[9]。山药蛋白多糖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自由基,同时减少红细胞的溶血[10]。桑寄生所含的化学成分主要为黄酮类、生物碱、萜类、有机酸、多糖、蛋白质、凝集素等,具有抗氧化、降脂、降压及降糖等作用[11]。黄芪有助于氧自由基清除,提高蛋白质的合成效率,纠正脂质代谢异常,改善肾内环境高凝的状态,发挥护肾的作用[12]。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尿、止汗之功,可以降糖、抗氧化、提高机体免疫力,发挥保护肾脏的作用[13]。
羟苯磺酸钙是一种毛细血管保护剂,不仅能显著拮抗血小板异常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抑制血管活性物质引起毛细血管高通透性的作用,还能改善糖尿病肾病的微炎症状态和内皮功能[14]。羟苯磺酸钙能够减少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系统产生的超氧阴离子,减轻人类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生[15]。羟苯磺酸钙能明显降低过氧化剂诱导的大鼠腹膜毛细血管的通透性[16]。研究表明,益肾泄浊方与羟苯磺酸钙都可以减少尿白蛋白排泄率、改善氧化应激状态,二者联合用药可以发挥协同增效的作用。
总之,益肾泄浊方联合羟苯磺酸钙能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减轻氧化应激状态,延缓疾病进展,且未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