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鳞状细胞癌抗原及白介素-38在宫颈癌患者外周血的表达水平及诊断价值

2022-06-20覃彩凤杨进琼许雪珍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15期
关键词:变组白介素分化

覃彩凤 杨进琼 许雪珍

1. 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妇科二区,广东高州 525200;2.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广东广州 510000

宫颈癌是妇科诊室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主要由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引起,发病年龄多为40~60 岁[1]。相关文献显示[2-3],随着子宫颈癌筛查的普及,得以早期发现和治疗的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但仍为年轻女性死亡的主要凶手[4]。 目前针对宫颈癌检查多采用手术病理检查,而血清指标检查存在缺口,因此如何寻找有效的诊断指标对宫颈癌的诊断和预后有着积极意义。 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是公认的肿瘤标志物。相关文献显示[5],宫颈癌鳞癌患者的外周血均呈现特异性的SCC 表达水平升高, 且与肿瘤分期和转移情况相关。 白介素-38(interleukin-38,IL-38) 是近年新发现的一类抑制炎症反应的细胞因子[6],主要参与自身免疫性反应,但在肿瘤疾病中的相关研究及文献较少。 基于此,本研究将探究SCC、IL-38 在宫颈癌患者的外周血表达水平及评估其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5月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2 例宫颈癌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组, 另纳入同期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 例子宫上皮内瘤变患者作为瘤变组, 并选取同期于高州市人民医院体检的50 例正常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 研究组中,年龄26~59 岁,平均(45.34±4.23)岁;病理分期:Ⅰ期20 例,Ⅱ期14 例,Ⅲ期9 例,Ⅳ期9 例;组织分化程度:低分化15 例,中分化27 例,高分化10 例。瘤变组中,年龄26~60 岁,平均(47.25±4.65)岁。 对照组中,年龄25~58 岁,平均(46.12±3.78)岁。 三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符合《国际妇产科联盟2012宫颈癌诊治指南解读》相关诊断标准[7];②经临床病理学检查确诊;③入院前未接受其他化疗、放疗等治疗。排除标准:①合并除宫颈癌之外的其他癌症患者;②严重心肝肾等脏器衰竭患者;③临床检查资料或治疗资料缺失者;④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 所有纳入研究对象均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筛选,并开会批准本研究。

1.2 方法

采集三组研究对象的空腹8 h 以上的静脉外周血6 ml,室温下放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钾管(EDTA dipotassium salt,EDKA-K2)中静置,1 h 后采用医用离心机(湖南沪康离心机有限公司,型号:TD4A-WS,湘长械备20200395 号),以转速3000 r/min 进行离心,离心半径16 cm,10 min 后分离上层血清,置入-80℃冰箱静置,以待检测。

1.3 观察指标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中的IL-38,试剂盒购自美国R&D 公司的DY9110-05;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检查血清中SCC 表达水平,试剂盒购自深圳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公司。①比较三组入院时IL-38 及SCC 表达水平;②比较治疗前后研究组患者IL-38、SCC 的表达水平;③比较研究组患者不同病理因素IL-38、SCC 表达水平;④评价血清IL-38及SCC 在宫颈癌患者的诊断价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多组之间比较采用F 检验,多组之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 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 曲线评价各指标的诊断效能,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入院时IL-38 及SCC 表达水平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IL-38 及SCC 表达水平均高于瘤变组及对照组, 且瘤变组两项指标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三组入院时IL-38 及SCC 表达水平的比较(±s)

表1 三组入院时IL-38 及SCC 表达水平的比较(±s)

注 与瘤变组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IL-38:白介素-38;SCC:鳞状细胞癌抗原

组别 IL-38(μg/ml) SCC(ng/ml)研究组(n=52)瘤变组(n=50)对照组(n=50)F 值P 值63.58±12.16ab 35.66±9.85b 20.32±8.68 32.692<0.001 2.32±0.25ab 1.27±0.28b 1.01±0.21 14.854 0.001

2.2 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IL-38、SCC 表达水平的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IL-38 及SCC 表达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IL-38、SCC 表达水平的比较(±s)

表2 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IL-38、SCC 表达水平的比较(±s)

注 IL-38:白介素-38;SCC:鳞状细胞癌抗原

时间 IL-38(μg/ml) SCC(ng/ml)治疗前治疗后t 值P 值63.58±12.16 47.62±8.55 7.742<0.001 2.32±0.25 1.54±0.32 13.851<0.001

2.3 不同病理因素研究组患者IL-38、SCC 表达水平的比较

Ⅲ/Ⅳ分期的IL-38、SCC 表达水平高于Ⅰ/Ⅱ分期,高分化程度的IL-38 表达水平高于低、中分化程度, 中分化程度的IL-38 表达水平高于低分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CC 表达水平低、中、高分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不同病理因素研究组患者IL-38、SCC 表达水平的比较(±s)

表3 不同病理因素研究组患者IL-38、SCC 表达水平的比较(±s)

注 与低分化比较,aP<0.05;与中分化比较,bP<0.05;IL-38:白介素-38;SCC:鳞状细胞癌抗原

病理因素 例数 IL-38(μg/ml) t/F 值 P 值 SCC(ng/ml) t/F 值 P 值临床分期Ⅰ/Ⅱ期Ⅲ/Ⅳ期分化程度低分化中分化高分化2.358 0.025 10.886<0.001 34 18 58.62±9.69 65.47±10.11 1.82±0.21 2.55±0.24 22.485<0.001 2.334 0.832 15 27 10 57.52±8.94 60.35±10.03a 68.77±9.98ab 2.21±0.38 2.36±0.29 2.28±0.32

2.4 血清IL-38 及SCC 在宫颈癌患者的诊断价值

ROC 曲线显示, 血清IL-38 及SCC 诊断宫颈癌的AUC 为0.729、0.748,而联合诊断的AUC 为0.826,且此时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单个指标,且准确率也高于单个指标,见表4、图1(封三)。

表4 血清IL-38 及SCC 在宫颈癌患者的诊断价值

图1 不同指标的ROC 曲线

3 讨论

宫颈癌的发病过程由宫颈正常上皮组织为起点逐步演变为鳞状上皮癌或其他腺癌类型, 目前在我国呈现年轻化趋势,威胁我国女性生命安全[8]。 目前诊断宫颈癌的主要方式为阴道镜检查、 细胞病理学检查等[9-10],缺乏特异性强且简单的普查方法,导致部分患者丢失早期诊断的机会,影响其身体健康。 因此寻找一种普查简单、特异性高的临床指标是指导宫颈癌治疗和降低疾病死亡率的重点研究方向。SCC 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11-14],在正常人体中表达极低,但在恶性病变的上皮组织中表达升高,SCC 参与了肿瘤细胞的代谢、分化过程,是目前特异性较好的肿瘤标志物。 崔桐等[15]发现,血清SCC 对宫颈癌的敏感度较高,可用于宫颈癌术后患者的复查,其特异性极高,可用于预后估计及疗效观察。 IL-38 是近年来新发现的白介素家族成员[16],参与了大部分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抑炎反应,张瑜等[17]在结直肠癌中发现与癌旁组织相比,癌组织的IL-38 表达水平更高,提示IL-38 可能参与了结直癌细胞的分化或增殖。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IL-38 及SCC 表达水平均高于瘤变组及对照组,且瘤变组两项指标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上皮组织出现异常导致IL-38 及SCC 表达水平升高。随着癌细胞的分化,IL-38 及SCC 表达水平再次提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的研究组患者IL-38 及SCC 表达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随病情好转,SCC、IL-38 表达水平降低,SCC、IL-38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病及病情进展。这是由于癌细胞出现后,SCC 标志物升高,导致体内出现免疫性反应[18-19],宫颈癌上皮细胞炎症反应加重,IL-38 抑炎因子随之增加。同时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临床分期越高,IL-38、SCC 表达水平越高,而分化程度越严重,IL-38 表达水平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佐证了宫颈癌患者病情越严重,IL-38、SCC 表达水平越高的结果。最后ROC 曲线显示, 血清IL-38、SCC 联合诊断的AUC 为0.826,且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均高于单个指标,提示IL-38、SCC 与宫颈癌的发展相关,明确其诊断及诊断价值。

综上所述,血清IL-38、SCC 均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且其表达水平与宫颈癌的进展程度有关,联合诊断可作为早期评估宫颈癌及预后的新血清学指标,为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猜你喜欢

变组白介素分化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350 MW机组机电联锁回路的优化
血清胱抑素C与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周围神经病变之间的关系
银屑病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白介素8的检测
哮喘患儿血清白介素与免疫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外周血白介素17 、白介素23 mRNA 的表达及与病情相关性研究
Cofilin与分化的研究进展
淋巴瘤患者血液和瘤组织白介素-6、白介素-10的表达及意义
肝脂肪变对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α)治疗CHB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