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探究”单元教学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2022-06-20王孟君
王孟君
“活动·探究”单元作为相对独立、自成系统的部分,是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创新点和专设亮点。该单元的设置旨在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知识点与能力点,整合语文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以及资料搜集、活动策划、实地考察等项目,形成一个读写互动、听说融合、由课内辐射课外的动态学习系统。这种全新的单元组织形式催生教学方式的变革,也给初中语文教师带来新的挑战。本文以云南省457名初中语文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问卷调查统编初中语文“活动·探究”单元的教学现状,真实记录、反馈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教学策略研究提供实证数据支撑。
一、“活动·探究”单元教学现状问卷调查
(一)调查目的
了解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活动·探究”单元的教学实施现状,为进一步探索更为丰富的、切实有效的“活动·探究”单元教学策略提供实证数据支撑。
(二)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云南省457名初中语文教师。
(三)调查过程与方法
1. 收集问卷题项,锚定调查内容
课题组内的老师首先基于自己的教学实践,运用头脑风暴法锚定调查内容,设计调查问卷的题项;同时查阅相关文献,收集同类问卷的相关题项,作为参考补充;最后课题组全体成员集中讨论,汇总所有题项并根据教学中的实际情况进行筛选,编写问卷题项。
2. 构建问卷结构,厘清调查维度
课题组成员紧扣教学实践,经过反复讨论,设计编写了《统编版初中语文“活动·探究”单元教学现状调查问卷》。该问卷的调查内容包含五个维度:(1)教学态度倾向,旨在考察教师教学前的准备状态,具体包括教师及其备课组对“活动·探究”单元的了解与重视程度;(2)教学方法,旨在了解教师在教学实施中对“活动·探究”单元进行教学设计与处理的方式方法;(3)教学实施中的感受,旨在收集教师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棘手问题与成功案例;(4)教学资源利用,了解教师在“活动·探究”单元教学中对各种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情况;(5)教学评价,旨在考察“活动·探究”单元可以采用的教学评价方式。这五个考察维度涵盖辐射“活动·探究”单元教学实施的全过程。
3. 在线问卷调查与数据收集
采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为了便于师生填答,课题组将问卷设计成网络问卷发放给身边的初中语文教师,再由这些教师将问卷链接转发给更多的初中语文教师。本次调查共回收457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457份。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1. 教学态度倾向维度
关于重视程度,一半以上(52.52%)的教师认为“活动·探究”单元非常重要,42.67%的教师认为“活动·探究”单元比较重要,只有极少数(4.81%)的教师认为“活动·探究”单元不太重要。就备课组而言,仅有14.88%的教师认为其所在的备课组非常重视“活动·探究”单元,47.48%的教师认为其所在的备课组比较重视“活动·探究”单元,30.85%的教师认为其所在的备课组不太重视“活动·探究”单元,甚至还有6.78%的教师认为其所在的备课组没有特别关注“活动·探究”单元。可见,备课组对“活动·探究”单元的重视程度低于教师个人。
关于教学目标的认识,绝大部分(92.78%)教师认可“活动·探究”单元对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性,极少部分教师对“活动·探究”单元教学目标的认识停留在满足应试和教学安排层面。
在对教学内容的把握方面,仅有极少部分(8.1%)教师对“活动·探究”单元有过较为深入的研究,有自己的思考;大部分(66.52%)教师对该部分的教学内容缺乏深入的研究,25.38%的教师从未专门研究“活动·探究”单元。
2. 教学方法维度
关于教学方法的定位,总体来说,大部分(64.55%)教师能够认识“活动·探究”单元教学方法与其他教学单元的显著差异性,但仍有26.26%的教师认为“活动·探究”单元与其他单元的教学方法大同小异,9.19%的教师认为“活动·探究”单元与其他单元的教学方法一样。
绝大部分(94.53%)教师对整个单元有整体性设计,但是在课文的处理方式上存在较大分歧,56.46%的教师以群文的教学方式推进教学,43.1%的教师保持单篇课文的教授。极少数教师没有整体设计,按照传统授课方式一篇一篇详细上。
就备课组而言,虽然70.67%的教师表示其所在的备课组会对“活动·探究”单元进行集体备课,但是有专门教学设计的仅有39.82%。
3. 教学实施感受维度
对比“活动·探究”单元内的三个教学任务,半数以上(51.2%)的教师认为“任务二”的实践活动教学效果最好。就教学实施过程而言,大部分教师认为活动落实阶段的难度明显高于备课、授课与评价阶段。
为了更进一步明确“活动·探究”单元教学中存在的实际困难,课题组在调查问卷中专门设置了填空题“您在‘活动·探究单元的教学中遇到的比较棘手的困难是?”根据对高频词的分析,我们发现,“活动·探究”单元教学中的困难主要集中于教学时间、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参与配合、教学设计、活动任务的设计、活动的落实、教学评价等。
4. 教学资源利用维度
52.08%的教师认为最佳的教学时长为4~7个课时,36.11%的教师认为最佳的教学时长为3个课时以内,7.88%的教师认为最佳的教学时长为8~12个课时。
根据对高频词的分析,我们发现:“活动·探究”单元教学中引用最多的教学资源是视频资料(242条记录)。此外,引用较多的教学资源还包括本单元涉及的名著名篇、热点新闻、生活中的案例、社会调查数据等。
45.08%的教师主要通过上网查找零散资料进行“活动·探究”单元的教学设计,25.6%的教师主要阅读教材参考书进行教学设计,27.13%的教师通常通过观看优秀课例进行教学设计。
5. 教学评价维度
受访教师主要采用的教学评价方式多种多样,语言表述比较随意。通过高频词分析,我们发现并没有明显的高频词。可见,“活动·探究”单元的教学评价方式多样,但多为教师个人的零星探索。鉴别归类后,我们发现教学评价方式主要包括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师生共同评价、当堂点评、小组课后展示、竞赛排名列獎等。
二、调查结论与启示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在教学态度倾向方面,教师对“活动·探究”单元教学内容重要性的认识与教研探索的行动之间呈现不对称的现象。绝大部分教师能够认识到该单元教学内容的重要性,但对该教学内容的深度研究探索较少,备课组对“活动·探究”单元的重视程度有待提升。
在教学方法方面,大部分教师能够认识到“活动·探究”单元与其他常规教学单元在教学方法方面有显著差异,对整个单元有整体性设计。但是在教材课文的处理方式上,目前仍存在较大分歧:56.46%的教师以群文的教学方式推进教学,43.1%的教师保持单篇课文的教授。虽然70.67%的教师表示其所在的备课组会对“活动·探究”单元进行集体备课,但是有专门教学设计的仅占39.82%。
在教学实施感受方面,大部分教师认为“任务二”的实践活动是教学效果最好的,但活动落实的难度也高于备课、授课与教学评价。此外,教学时间、学生的兴趣及参与配合、教学设计、活动任务的设计与教学评价都是“活动·探究”单元教学中比较突出的难点。
在教学资源的利用方面,半数以上的教师认为最佳的教学时长为4~7个课时。“活动·探究”单元教学中引用最多的教学资源是视频资料,引用较多的教学资源还包括本单元涉及的名著名篇、热点新闻、生活中的案例、社会调查数据等。教学设计的参考资料主要来源于网络,示范性的优秀课例和教材参考书利用度有待提升。
在教学评价方面,“活动·探究”单元的教学评价方式多样,但多为教师个人的零星探索。
基于以上分析,立足现有的课内外教学资源,聚焦语文活动落实难点,集体探索“活动·探究”单元专门教学设计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责任编辑 晏祥辉◇66711F03-0D74-433B-951E-E1B68CF413F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