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从非写实到抽象的人物画形象发展特点

2022-06-20李阳

艺术评鉴 2022年9期
关键词:人物画风格

李阳

摘要:在绘画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人物画作为重要的一个种类,从原始的非写实图形发展为写实再到抽象。在历史上绘画出现过几个重大节点:原始壁画的出现、古希腊古罗马艺术的兴盛、中世纪宗教绘画、文艺复兴艺术以及印象派的近现代绘画。以人物画为对象,通过对比这些时期的代表人物与部分代表作品可知,经由时代的影响绘画的功能由利用象征图像祈祷食物到来发展至满足审美与记录需求对现实进行美化再现最终发展为艺术家表达观念与情感的有力武器。在绘画功能改变后艺术家对绘画产生了的理解,这种新的理解突出表现在来艺术家观察事物的方法上,而在观察方法改变后艺术家便需要使用新的艺术表现手法来与双眼的观察配合,于是新的表现手法催生了绘画新的风格:由非写实的象征性图像转为逼真的写实人物最后发展为抽象的视觉艺术。

关键词:风格  人物画  非写实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2)09-0055-03

艺术创作是指艺术家以一定的世界观为指导根据自身的方法,通过观察、体验、分析、研究、选择、加工和提炼生活素材,从而塑造艺术形象的过程。在绘画创作过程中,艺术家作为艺术创作的主体,其生活阅历、情感诉求、脾气秉性、艺术文化修养等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艺术创作的结果,如果说艺术家自身的特点是影响创作的主观因素,那么自然还有着其他客观因素影响着艺术创作,正如丹纳在《艺术哲学》论证的艺术发展的“三元素说”中的种族、环境、时代对精神文化会产生制约作用。诸多的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结合对艺术家的创作产生影响并最终导致绘画出现不同的风格,其中以时代的变革最为明显——宏观历史上的绘画在各大时期的风格均不相同,但在同一时期又有着共同的特点。可以说时代造就了绘画风格的转变,本文选择绘画主题之一的人物画作为对象探讨它在时间进程中风格转变的原因。

周有光在他的《朝闻道集》中明确阐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经济从农业化到工业化到信息化;政治从神权统治到君权统治再到民权统治;文化从神学思维到玄學思维再到科学思维。”从现代往过去看,如今能够将世界可视化的手段越来越多,摄影术将世界瞬间定格在底片中,印刷术又将底片内的图像呈现于世界之内,这时绘画所表现的真实世界已经没有摄影真实,甚至人们从中发现了绘画的“错误”——飞奔的马并非四蹄腾空,但这个“错误”在众多描绘马群的画面中却屡屡出现。就在人类用科学的方法重现真实时,画家们也逐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人物肖像画远没有摄影的真实、快捷与方便,大众不再需要绘画来保存转瞬即逝的五官与肉体,绘画的功能发生了改变。绘画作为人类发明的工具必然有着它需要解决的问题,于是无论是否真的能像创作者所期待的那样达到应有的效果,绘画自被发明之日起就被赋予了功能,而随着绘画功能的转变绘画风格也在发生着变化,在历史发展的几大节点上可以看到新的绘画功能的出现往往伴随着新的绘画风格的出现,其中以原始壁画、古希腊古罗马艺术、中世纪艺术、文艺复兴艺术、后印象派与分离派的绘画最为明显。

绘画新功能的出现是新风格出现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艺术家们拥有了新的观察方法与表现方法,本文以这三个“新”的方面逐步展开讨论人物画形象发展的特点。

一、新的功能

原始岩画出自于生存的目的,人类对于食物的渴望之情使他们试图将绘制于洞壁上被人类捕获的动物再现于现实中以此来获得源源不断的食物,早期绘画扮演者巫师的巫术角色,还未拥有审美功能;古希腊与古罗马人认为人神同形同性并推崇理性中的美,于是他们用艺术表达人类对神的崇敬与对美的渴求,创造出了写实而理想化的人体,艺术的审美功能在此时出现了;中世纪绘画出自于对宗教的信仰,为了向教徒讲述圣经故事或是张扬神的崇高力量而创作大量平面装饰的故事画与镶嵌画以供宗教传播,此时的绘画主要发挥着教化与宣传的功能;文艺复兴后人们逐渐重新重视起人的地位,在中世纪艺术的基础上复兴古希腊艺术,艺术家们借助宗教故事来抒发对人性的尊敬以及对美的渴求;直到后印象派与分离派绘画的诞生,艺术家们反对因循守旧力图对艺术进行革新,于是抽象化的人体开始逐渐出现,绘画成为了抒发个人强烈情感的工具,人物画在视觉审美与内心表达上又进了一步台阶。

伴随着绘画功能的增加与改变,绘画风格便开始发生变化。原始壁画、岩画中人类的形象全然为平面的勾线填色形式,因为此时的绘画并没有审美功能,人类只是作为象征手段用来表现人类捕获动物而获得食物的景象。同样的手法也体现在原始的圣母形象上:夸张化的乳房与臀部代表着原始人类的生殖崇拜,以此来祝愿能拥有更多的后代。古希腊时期由于经济的发达,科学与艺术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对现实的再现技术达到极高的水平,人们能够理解人体的骨骼与肌肉结构并将其表现出来,但仅仅是现实生活的再现无法完成人们的审美要求,因此古希腊人将现实人体通过黄金比例进一步主观加工为他们理想中的完美造型:具有健美肌肉的流线型身材。中世纪艺术为了传播宗教理念与故事,选择了与古希腊完全不同的平面装饰手法,将人体表现为概括性的平面图像并加以固定的身份特征来使其成为故事的一员,受宗教教条的制约人物衣着与背景则大多采用如华丽的几何装饰与炫目的金色等规定的程式来制造视觉冲击力。到文艺复兴时期乃至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由于透视法的普及、观念的转变与医学解剖的发展,具有逼真效果的写实人物形象再次出现了,此时的作品题材依然延续了中世纪的宗教题材,但思想的解放致使绘画风格出现了多种多样的类型,但统一的是人物形象回归了古希腊的理性美,在人体比例、造型与背景、构图上都达到了超前的和谐。

二、新的观察

绘画风格受功能的影响而变化,但这些变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绘画功能的改变首先对艺术家产生影响,其中一个影响便是艺术家对事物观察方法的转变。造型的变形、色彩的设计、体积的表现等等这些绘画手段是决定绘画风格的决定性因素,绘画功能的转变促使艺术家对绘画产生新的认识并提出新的绘画理念,而绘画首先需要做的便是观察所画的对象,在艺术家观察到所需的信息后才能进一步实施绘画手段,作为绘画理念之首的观察方法直接改变绘画手段,也就对绘画风格造成了影响。北宋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山有三远,自山下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中国山水画的仰视、俯视、平视的“三远”结合,就像作者在用人眼游观山峦的全部面貌,最终呈现在画卷上的便是一种以小观大的散点透视风格,自然就与使用不同观察方法的西方风景绘画完全不同。E1E90740-0DC0-4343-A25B-1540B459E182

以立体主义艺术家毕加索成熟期前后的作品对比可以证明:早年的毕加索遵循古典美术的透视法与人物结构,画中符合科学的光影和空间虚实给人营造三维空间错觉,要达到这样的效果便必须在观察对象时候注意人物的五官、躯体特点,把重心放在光线与明暗交界线上,但到他的艺术成熟时期之后毕加索认为绘画应该能够如实地重现人眼的观察方法,于是他选择从多视点出发观察对象,同时描绘人眼所能观察到的人物形象的多个角度,观察的重心从明暗转移到了轮廓与动势,并用概括的几何形来象征立体感,最终呈现出抽象的二维画面风格,如《亚威农少女》中少女脸庞呈完全侧面的角度却又描绘了两个几何化的眼睛。

绘画理念是人理性思考的结果,可以说是艺术家有意识地在对绘画进行构思设计,但除了绘画理念的改变会导致观察方式产生变化,作者的生活经历或是性格引发的无意识的感性的心理变化同样会导致观察方式有所改变,就像普列汉诺夫说的艺术表现情感,也表现思想,这就是情感的作用。谈及梵·高时人们往往将他的作品风格与生活、家庭带给他的双重伤害而导致的恶劣精神状况联系起来,早期梵·高的作品与毕加索的类似都十分重视光影的明暗表达与结构的准确描绘,并且大多采用深色系的重色来塑造人物体积感,这是古典油画的经典手法,在接受了印象派绘画理念且长期伴随着穷困的经济状况与旁人的评头论足后,抑郁的精神状态使他开始无意识地改变观察世界的方法,于是他作品的画面中开始出现诡异的扭曲造型,人物肖像画的面部颜色开始采用黄与蓝、绿的极端搭配,背景使用大量的漩涡状笔触走势,在以往历史的绘画中完全没有依靠绘画进行如此强烈的情感表现。

在艺术实践过程中,绘画对象经过艺术家理性加工后,通过艺术创作者的情感表达,创造出一件有自身情感的艺术作品,而也正是因为情感的迸发促进了作者创作的激情,两者相辅相成,使观者所看到的不再是简单的物象,而是艺术家在自我情感的催化下,通过不同的观察而产生的一种主观的艺术图像。

三、新的表现

新的绘画功能是促进艺术家绘画理念发生改变的契机,在新的绘画理念或内心情感的催化之下艺术家用新的方法观察人物,随后新的画面通过新的表现技法描绘在画面上,也就是将绘画对象从眼中之物变为手下之画的作画的程序,在这个过程中手将眼中之物描繪在材料上,因此眼中物体的主观变化带动了手下表现方法的改变。绘画的表现方法决定了绘画的风格,所以绘画功能的改变是基础,绘画风格在此基础上发生了变化,正如两位艺术家描绘同一个模特,在使用不同的表现方法时最终完成的作品是两种风格。

在科学发展到能够利用镜头记录世界时,人物画不再是布道、记录与再现的实用工具,艺术家们在这样的时代下无法看见绘画的前景,他们不满于社会现状内心充满牢骚,传统的绘画无法传达他们心中的情感于是他们决定反传统、要求改革绘画、要在表现方法上做出改变,其中战果最为显赫的便是德国表现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例如蒙克在《呐喊》中将自己视为不再具备人形的恐怖形象,用诡异的色彩与抽象的形体表现世纪末的忧虑和精神的崩溃;埃贡·席勒则把人体看成是物体,将人类物化借此讽刺人类并在作品中表达内心的痛苦和在现实生活的挣扎,把人们生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消极情绪通过这种表现手法传达给观众。在新的观察方式中提到的情感在绘画风格改变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说情感推动艺术家改变观察进而改变风格,那么表现主义画家则是被情感推动试图改变风格因此才改变了观察方法,这二者是相互影响,互不可分的。

四、结语

可见新的表现方法对绘画风格是直接造成影响的,绘画功能与观察方法则是间接地对绘画风格造成影响,它直接影响着观察方法,观察方法则与表现手法互为依托相互影响,最终导致了绘画风格的转变。在这一系列影响下,情感在其中参与了催化剂的成分,它既可以推动绘画功能进行更新与变化,也可以改变艺术家观察世界的方法,同时引导艺术家改变老套的表现方法。

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文中论述了艺术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对时下尚未满足之问题的追求:近现代人民已经厌倦了“真实感”,这正是现代艺术表现手法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地方,幼儿的人类想发现世界,青年的人类想重现世界,成熟的人类便想寻找真实世界以外的内心世界了。观众需要艺术,不仅仅是出于审美的目的,更多的是与作品进行对话,与理念进行碰撞,与情感进行共鸣。因为科学的发展会带来文化上的冲击,所以当科学技术逐渐统治人们的生活,人们便愈发地需要其他东西来填充空洞的精神,这正是现代艺术与原始艺术相差巨大的原因,当温饱能够解决,人们便需要精神生活。

苏珊·朗格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形式的创造。艺术创作将情感这个必要的部分加入了复杂的创造过程。艺术创作者的情感来自于生活中不同的事物,即使是一样的事物,由于作者的观察与审美总能看到其不一样的视角而产生不一样的情感,创作者不同所以有了不同的情感,同时画家们把他们的情感注入到他们的作品当中,观者从中产生共鸣。

绘画中的艺术情感是绘画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贯穿于绘画创作的全过程。绘画艺术呼唤真诚,没有虚伪做作。在如今的黄金年代,真诚对待艺术的人始终能够通过艺术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无论是怎样的表现语言总不会再局限于再现的写实方法。绘画可以作为一种艺术而存在,正是因为将情感灌注其中便会在形式上发生变化,其变化跟随着情感进行改变,最后在外部视觉的呈现上与内在的精神产生连接,赋予作品新的生命,也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使命感。

不论是从历史来看还是艺术家的个人发展来看,逐渐抽象的人物形象意味着艺术在逐渐恢复其如原始社会艺术般纯粹的目的,是为了表现作者的内心采用符合作者直觉与意愿的技法。艺术不再是单纯的再现,人们通过反思,回头学习到了艺术的精髓,使艺术能够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涌,瓦尔特·本雅明.艺术社会学三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

[2]甘阳,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

[3]皮佳佳,卜寿珊.心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4]周有光.朝闻道集.[M].北京:后浪出版社,2010.

[5]郭惠娟.绘画艺术与人文精神[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7(04):91-94

[6]薛堃.绘画观念的真实性[J].美术研究,2015(04):120-122.E1E90740-0DC0-4343-A25B-1540B459E182

猜你喜欢

人物画风格
国画中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
何家英人物画的愁绪之美
由“象”达“意”——唐代人物画设色方式探究
钟磬共振 大写开怀——张宜的人物画
王绪阳孙中山人物画作品选
非“舞”之舞
浅谈日本浮世绘设计艺术风格
电影视听艺术中的影像色彩表达
解读木刻版画在动画中的运用
佛教文化旅游区植物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