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新媒体概论与营销》课程教改探讨

2022-06-18徐瑶四川电影电视学院

环球首映 2022年4期
关键词:概论理论专业

徐瑶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

新媒体时代,媒介传播的环境发生了较大改变,媒体的不断更新迭代更是对社会生活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作为媒介从业者,只有深入了解新媒体的特征及其运作规律,才能顺应媒介改革发展的需求。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为贯彻落实国家“双一流”建设任务,从一流课程和一流专业建设起步,积极推进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不仅关注传统专业课程的讲授,还在课程体系中开设《新媒体概论及营销》课程,旨在培养具备跨界思维、融媒理念的专业人才,以符合时代对高素质、专业化的应用型影视传媒人才的需求。

一、课程学情分析

《新媒体概论及营销》课程开设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大二年级下学期,该阶段的学生已经完成《融媒体新闻》《视听语言》《导演基础》等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能够应用新闻学相关理论及影视基础概念进行基本的专业内容创作。与此同时,Z世代对于互联网的熟悉度也使得学生具备较好的信息素养和信息获取能力。

基于以上学情,本课程要求授课教师以新媒体时代传播思维的改变作为切入点,深入探讨新媒体的基本概念及内容特征,并对部分有代表性的营销方案进行个案研究,从微观引入,以宏观落实。基于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加强学生对内容和渠道的认识,让同学们树立融媒体、全媒体思维,对传媒新业态建立基本认知,了解新媒体环境下传媒内容生产、传播的新模式,最终掌握新媒体的传播规律。

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新媒体相关课程虽然被各大高校纳入专业课程的安排,但由于互联网行业更新换代频率较快,研究成果不断革新,新媒体课程的相关教学尚还处在“磨合期”,导致在教学的方式方法上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一)行业变化日新月异,教材时效明显不足

纵观当前全国各高校的新媒体概论课程教学,均以教材作为主要的教学资源。据笔者不完整统计,目前与新媒体概论相关的教材约有四十余本。但教材的撰写与出版,必须经过严格的考量和审核,其完成的时间周期也相对较长,而这又与新媒体行业日新月异的发展趋势背道而驰,无法保证与当前互联网信息流的实时对接,其时效性明显不足。这也将影响教学目标的真正实现:教师教学内容陈旧,教学观念老化,学生无法获得信息认同感,无法提高课程学习兴趣,实践效率低下,其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无法实施,背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传播理论较为薄弱,教学思路不够明晰

当前高校新媒体概论系列课程的开设多在新闻传播类专业进行,但对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来说,虽然在大一上学期有《融媒体新闻》课程的设置,但由于课时不多且分散,高度浓缩的新闻传播基础知识无法满足学生对于传播学相关理论的完全掌握,对传播渠道和效果研究分析的概念模糊,最终难以对新媒体营销的相关知识进行进一步地理解,其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受到限制。

与此同时,虽然自2015年起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就有了新媒体的相关课程,但未能形成系统性教学,教师在教学思路上未能形成较为缜密的教学逻辑,课程内容的安排略显松散,板块联系不够紧密,也使得学生在课堂上不能有延续性地理解,教学成果甚微。

(三)实践水平参差不齐,创新能力培养不均

Z世代一出生便与网络信息时代无缝对接,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既伴随又见证了互联网时代的变迁,因此在信息接受和使用上相较于其他年龄阶段的人更得心应手。但不能忽视的是,由于对互联网工具使用的熟悉度、信息茧房的闭合度等问题,每位同学在实践环节都有着不同的态度表现。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如果未能及时了解学生的理论理解能力和工具使用情况,那么在教学中就容易发生实践情况参差不齐,无法真实评估教学效果而忽略了整体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完成团队建设,丰富教学资源

新媒体概论相关教材能够为教师提供明确的教学思路,但不断发展的互联网行业还要求课堂内容与时俱进,紧跟新媒体研究的最新成果。独立的授课个体容易受到个人专业能力的制约。由此,完成课程组团队建设,完善集体备课制度,不仅能在统一的教学目标规划下使得教学内容更为系统,还能结合各教师的专业能力所长,丰富教学方式。

同时建立资源库,以团队形式搜寻新媒体前沿资讯和最新研究成果,用新鲜案例保证教学资源的丰富性,以提升学生对课程活力的认同感,保证课堂活跃度。

(二)夯实传播基础,引导应用训练

新媒体传播的基础离不开对传播学理论的掌握,只有了解传播原理,才能够实现对内容创作的规划和效果达成渠道的把握。因此在授课前期,将融入受众研究和传播效果研究,帮助学生了解受众,分析受众,从而使用互联网思维去进行内容创作训练;从传播效果理论出发,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研究实现效果的渠道,刺激创意的爆发。真正实现以理论带动实践,用实践检验理论。这也是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毕业作品的创作及传播进行理论及实践基础的巩固。

(三)创新教学模式,增加实践比重

纵观当前国内高校新媒体概论相关课程的讲授,多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性明显不足。而Z世代学生对于新媒体的感知力总体情况较好,如果仅停留在理论环节,反而容易让学生失去对课程的兴趣,错失领会新媒体传播魅力的机会。

由此教师不仅需要按照教学大纲执行教学计划,还应制定综合实践内容,分阶段制定实训目标,通过课堂理论教学和课外学生实训项目的完成,最终实现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值得注意的是,增加实践比重不能仅仅是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间,还需要教师进行系统性的课程引导,以驱动式教学的模式让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开发创造的无限可能。

四、教改实施及成效

(一)《新媒体概论及营销》教学改革的实施

1.课程设计凸出实践,符合广编专业培养要求

2019年,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被评为“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以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应用型影视传媒人才为目标。《新媒体概论及营销》作为专业必修课,在课程设计上,全面匹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突出教学内容应用型特点,发挥广编专业优势,使新媒体理论能够真正应用到实践环节中,培养学生创新创作能力。

《新媒体概论及营销》课程组根据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及学生特点,重新制定有专业针对性的教学大纲:板块之间有明确的逻辑关联,能够进一步帮助学生树立宏观的新媒体概念,循序渐进地了解新媒体传播及营销的基本路径,培养学生互联网思维,理解新媒体行业的内容生产逻辑和运营观念,使得学生能够更为系统地了解并掌握新媒体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如图1所示。

图1

课时分布上,由从前的理论48课时、实践12课时,调整为理论37课时、实践27课时,增加实践板块占比:教师在前期对基本理论进行讲解和梳理,并帮助学生理解思考,后期将课堂交给学生,以理论促实践,通过实践检测学生理论掌握水平。

2.丰富课堂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作为伴随互联网发展而出生的“网生代”,Z世代大学生对互联网的熟悉度使得他们对新媒体系列课程的期待值颇高。因此,教师的授课内容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同时帮助学生打破信息茧房,提供全新的内容视野,引导学生看到信息背后所隐藏的传播规律。例如在新媒体数据板块,教师授课时不仅需要讲到新媒体数据分析的概念及特点,还会介绍6-7种第三方数据平台,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掌握工具使用方法。这不仅丰富了课堂学习形式,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还能够为之后的数据研究分析提供基础。

3.以项目带动课程,打造驱动式教学场景

《新媒体概论及营销》课程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并掌握新媒体运营的基本逻辑和方法,便采用了以项目带动课程的形式,促使学生通过系列实践项目完成学习:课程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工作室的组建,并选择擅长或感兴趣的领域,通过第三方数据调查的方式对各平台内容及受众特点进行分析,建立自媒体矩阵并完成账号的内容运营。具体工作包括:前期市场调查、自媒体项目提案、垂直化受众分析、账号运营维护、推广渠道整合、营销成果复盘等。

自媒体账号运营的全过程,紧跟课程教学设计,用项目驱动学生学习,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同时也能够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时监控各项目的运营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理论掌握情况,并给出相关指导意见,提高学生实践效率。

4.延续课程成果,持续发挥项目活力

通常在结课后,该课程的作业也都盖棺定论。但《新媒体概论及营销》课程的自媒体项目,作为一个持续了近一学期的长线作品,学生工作室耗费了大量时间成本和思维创造进行项目运营,通过粉丝沉淀和内容推送,其数据刚有起色,因此很多同学还会进行持续运营,这也就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开展提供了前提。

《新媒体概论及营销》课程作为《融媒体新闻》的后续课程,在新闻学的基础上更多地介绍了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和规律;也为广编专业大三年级《新媒体视频创作》课程夯实了基础。梯度型教学安排设计,课程之间的关联延续,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新媒体传播的底层逻辑和制作规律,还能为后序课程的线上投放提供丰富的运营经验,保持创新创造活力。

(二)《新媒体概论及营销》教改成效

1.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发挥自主创造力

本课程采用课堂理论讲授及实践项目推进的形式,从学生反馈来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较为系统的理论教学设计,使得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了解新媒体相关理论知识,参与对实时热门案例讨论,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表达欲望浓厚;也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使用引导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主动性,更有效地提高了课程学习效率。

课程设计上,以新媒体时代互联网思维作为切入点,深入地探讨新媒体营销的概念及内容特征,并对部分有代表性的营销方案进行个案研究,带领学生组建各类型运营团队,从微观引入,以宏观落实,结合部分实践课程,使得学生能够跟随课程节奏,有条不紊地进行内容创作及账号运营。不仅让学生对不同媒体平台有了深入的了解,还使其掌握了自媒体账号运营经验,也为后续课程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为未来就业方向提供了新的思路。

2.提高学生新媒体实践能力,孵化创新创业项目

虽然Z世代对互联网熟悉度相对较高,但是只有极少数人真正进行新媒体账号运营实践活动,亦缺乏受众研究和数据分析,与此同时,新媒体文案的创作及短视频的制作等,也并不如理想中简单,对于粉丝维护及营销复盘也缺乏一定的认知。

《新媒体概论及营销》课程通过自媒体项目运营的模式,让学生以工作室模式完成账号的规划及运营,该实训项目不仅能够检验学生课堂理论学习的成果,还能够让学生充分发挥创新创作能力,真正体验到新媒体内容创作和账号运营的工作细节。通过本门课程的实训项目,综合训练了以上新媒体实践能力,不断培养及训练了学生的互联网思维。

部分学生工作室在账号运营中也表现出了较强的互联网感知能力,课程开设3年的时间里,成功孵化60余个互联网+创新创业项目。其中“暴走兄弟”“国光相馆”“成都杂货店”“鸵鸟快跑”“帮排排”等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项目和品牌至今都仍在运营,成为学生自主创业的又一个窗口。与此同时,全媒体时代,不少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后,均反映能够应用到本门课程中学习到的相关新媒体理论及运营经验,为实际工作提供了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

五、结语

新媒体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已受到了种种挑战,而作为新媒体概论系列课程,只有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才能够培养出符合时代潮流的专业人才。

《新媒体概论及营销》课程围绕传播学基础理论、新媒体发展现状及行业动态进行理论教学,并通过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完成自媒体项目运营实训,使得学生不仅能够了解日新月异的新媒体产业发展现状,更能以自身项目实际情况勘探新媒体运营的特点及规律。该模式结合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发挥专业特征,着重创新能力的培养。虽然在教改过程中也出现了教学方法设计科学性不足、教学媒体使用单一,以及学生团队评价指标不够缜密等问题,但该课程在教改课程中还将不断总结经验,学习国内外新媒体系列课程研究成果,以保证教学目标的真正实现,培养出富有创新能力的新时代传媒人。

猜你喜欢

概论理论专业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与人文情怀的结合
专业降噪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