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偿献血者招募和血液采集工作中应用整体护理的作用
2022-06-18李洁贤
李洁贤 黄 桦
(汕头市中心血站成分科,广东 汕头 515064)
无偿献血是每位健康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医疗技术的发展,汕头市作为粤东区域医疗高地,除抢救本地病患者外,同时还担负救治周边城市危重病人的任务,医疗任务相对较重。在抢救和治疗时需借助大量的血液制品,为患者生命安全提供可靠保障。近年来研究表明[1],目前临床采集血液时,借助无偿献血的形式保障抢救用血需求,献血者的机体健康、所献血液的安全性,到直接联系用血者的健康。但部分群体献血时,因个人信念、个人态度等因素,影响无偿献血招募工作质量。因此,献血时探寻经济、有效的护理方式,受到临床重视。李娟[2-3]学者认为,传统护理的重点是参考我国《血液采集规范标准》,执行血液采集流程,告知献血者注意事项、指导正常献血等,但忽视个体差异性,献血质量单一,未获得献血者青睐和认可,基于此,本研究分析无偿献血者招募和血液采集工作中应用整体护理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 年1 月至2020 年5 月在本市固定献血点进行无偿献血的120例献血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男女比例是34∶26;年龄18~32 岁,均值(25.41±6.23)岁;体质量19~26kg/m2,均值(23.38±5.27)kg/m2;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1例,高中24例,大专及以上15例。对照组男女比例35∶25,年龄19~35 岁,均值(25.62±6.17)岁;体质量18~25kg/m2,均值(23.45±5.31)kg/m2;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2例,高中23例,大专及以上15例。两组比较(P>0.05)。(1)纳入标准: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4];年龄≥18 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体征平稳;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心肝肾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免疫系统缺陷;伴高血压、糖尿病及冠心病者;认知、精神障碍者;资料不完整。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参考我国血液采集规范标准、实行基本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整体护理。(1)改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献血者间搭建良好的关系能提高献血质量,予以每位献血者尊重、关爱,主动交流沟通,耐心解答献血疑问;提供鼓励、安慰及支持,若为初次献血者,难免有焦虑、紧张等情绪,因此向其列举献血优势、注意事项等;加强健康宣教,消除顾虑、稳定情绪,改善心理应激反应,重建信心、提高献血积极性。(2)加强情感沟通。因献血者未了解献血知识,进而向医护人员询问相关注意事项,采血护士应耐心回答相关问题,消除对献血的偏见,告知献血能促进血液新陈代谢、为社会贡献自身力量等优势,提高献血效果。(3)提高专业素质。因采血护士面对的群体是不同岗位、领域献血者,献血者具备的心理素质、文化程度仍具有显著差异,因此要求采血护士具备专业素养、应变能力,降低献血者的恐惧感,如:尽量一次性穿刺成功,减低疼痛感。(4)采血时。采血处需营造良好的采血环境,保证干净卫生,整齐摆放相关物品,营造轻松、愉悦的采血氛围,消除献血者陌生感、恐惧感,采血时播放轻松、舒缓的音乐,协助其保持心情放松,现场准备饮品、蛋糕、满足献血者实际需求;注重观察献血者的症状、表现,若有不良反应、异常等表现,及时提供对症管理。(5)献血后。指导献血者按压穿刺点10~15min,叮嘱在休息区休息10~15min,无不良反应者,叮嘱献血后的相关注意事项方能离开,且采血护士要重视对献血者的健康教育,主动沟通阐述献血的优势,积极鼓励其定期献血。
1.3 观察指标(1)护理质量:结合实际、制定“护理质量量表”,涉及服务态度、实践操作、心理疏导及疼痛缓解,各维度百分制表示,得分越高则护理质量更显著。(2)满意度:查阅知网、万方及维普等学术网站,制定“满意度调查问卷”,评分范围0~100 分,Cronbachα 信度系数0.83,满意≥85 分,积极配合、未有抵触;一般61~84 分,基本配合、偶有抵触;未满意≤60分,不配合、明显抵触[5],满意率=(满意例数+一般例数)/总例数×100%。(3)不良反应:统计两组发生头晕、劳累及乏力的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分析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χ2检验。P<0.05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质量 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护理质量比较(,分)
表1 护理质量比较(,分)
2.2 满意度 观察组满意率(98.33%)高于对照组88.33%,P<0.05。见表2
表2 满意度比较[(n),%]
2.3 不良反应 观察组头晕1例,乏力1例,未有劳累,发生率3.33%;对照组头晕3例,乏力5例,劳累2例,发生率16.67%,χ2=4.2272,P=0.039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无偿献血是挽救急需血源患者的重要途径,无偿将血液奉献给他人、不收取献血成本的社会公益行为,能充分体现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思想,其价值无法用金钱衡量[6]。近年来,研究表明,定期献血能缓解机体血液黏稠度、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几率,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对骨髓造血组织产生刺激性,确保骨髓有旺盛的活动。但实际采血时,部分群体缺乏正确认知,常有焦虑、紧张等情绪,影响献血质量。因此,朱丽霞[7]学者认为,早期配合对症护理尤为重要。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满意率较对照组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具统计学意义),说明本文与李姗丹等[8]文献结果接近。由此可见,整体护理能保障无偿献血招募工作的顺利开展,其属于新型护理模式,以“服务对象”为基点,以现代护理理念为指导,系统化运行护理程序,从思想层面改变献血者的看法、态度,减少抵触行为,具以下优势:(1)搭建良好关系能增强彼此间的信任感,保持足够热情予以献血者帮助,主动交流沟通,阐述献血必要性、注意事项等,列举献血优势,消除顾虑,稳定情绪,提高主动配合度;(2)营造良好的环境能改变献血者适应度,提高舒适感,采血护士充分利用自身技能,尽量一次性穿刺成功,减少献血者穿刺疼痛感,严格把控采血质量,为临床应用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综上,无偿献血者招募和血液采集工作中行整体护理,能提高护理质量、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风险,具有临床可借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