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磁共振成像在肩关节周围炎的病情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2022-06-18侯冠韬武自强

当代临床医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肌腱肩周炎磁共振

侯冠韬 武自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安徽 合肥 230001)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属继发性、特发性创伤疾病,多见于50 岁左右体力劳动者,且以女性居多。临床表现主要为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长期肩周炎患者经常由于疼痛而缺乏运动,最终导致肌肉废用性萎缩。随近年来我国老龄化现象日益加剧,肩周炎患病人数呈现上升趋势,已成为严重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常见疾病之一[1]。目前,该病主要依靠医生询问病史、肩关节镜及体格检查来进行诊断。肩关节镜虽在业界被认为是诊断的“金标准”,但易对患者造成较大创伤,不可做为常规检查。骨性结构在影像学检查中,X 线优势较为显著,但不能直观反映软组织损伤的程度、部位及范围,CT 及超声检查也有局限性。磁共振成像(MRI)具有快捷、方便、无创等优势[2]。因此,本研究对肩周炎患者及健康志愿者运用MRI 来进行对比研究,以期为后续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组择入本院2020 年2 月至2021年2 月间接收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20例,对照组纳入同期健康志愿者20 名。研究组男7例,女13例;年龄39~77 岁,均值(48.24±4.39)岁;病程1~9 个月,均值(4.13±1.07)个月。对照组男8例,女12例;年龄40~78 岁,均值(47.55±4.23)岁。纳入标准:均经肩周炎相关诊断标准,且经肩关节镜确诊者。排除标准:(1)外骨关节器质性病变者;(2)疼痛部位脱位及神经功能不全者;(3)并发高血压者;(4)存在头颈部外伤史者;(5)并发红斑狼疮;(6)并发类风湿关节病。两组对象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MRI 诊断,磁共振设备使用GE Discovery MR 750W 3.0T 超导型,成像线圈:3.0T HD SHOULDER ARRAY。患者取平卧位,肩关节充分显露且固定,肱骨头处于线圈中心,扫描要求:扫描视野FOV=24cm×24cm,扫描间隙1mm、厚度4mm。成像范围:肱骨大结节-肩胛体处。扫描序列:快速自旋回波T2 加权成像(TSE-T2WI,TR/TE=4000/78ms)、自旋回波T1 加权成像(SE-T1WI,TR/TE=450/13ms)、短时反转恢复序列(STIR,TR/TE 为4000/28ms)。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结果评定工作由两名有经验的医师进行,成像效果较佳:肌腹、肌腱能清晰显示,无伪影。再检测患者肌筋膜厚度、冈上肌腱及冈下肌腱情况。真阳性:同肩关节镜诊断结果一致,反之假阴性。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3.0 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 检验;检验水准以P<0.05 为准。

2 结果

2.1 两组肌筋、肌腱厚度对比 研究组患者冈下肌腱厚度、冈上肌腱厚度及肌筋膜厚度均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肌筋、肌腱厚度情况对比(mm/)

表1 两组肌筋、肌腱厚度情况对比(mm/)

2.2 MRI 评价肩周炎病情的价值对比 肩关节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经MRI 成像诊断在肩周炎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0%和95.00%。见表2

表2 MRI 评价肩周炎病情的价值对比(n/%)

3 讨论

肩关节周围炎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又称为肩周炎、五十肩、肩凝症、冻结肩、粘连性肩关节囊炎。肩关节四周肌肉和肌腱、滑囊以及关节囊发生慢性损伤和炎症,进而引发肩关节功能障碍,导致疼痛,引发肩周炎[3]。肩关节支点较小、活动范围较大,其结构非常复杂。肩周炎发病原因较复杂,既有肩部原因又有肩外因素,一般认为是与患者内分泌紊乱、慢性劳损、外伤、环境、肩关节退行性改变等密切相关。

疼痛为该病早期临床表现,随病程的进展,可造成关节活动完全受限。肩周炎基础性影像诊断手段为X 线平片,但其诊断价值不理想;关节镜检查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侵袭性。肩关节体格检查为肩周炎入院常规检查之一,检查主观性太强,同时对患者配合度要求较高。而CT 检查是另一常用的诊断手段之一,但其存在分辨能力较差的缺点。目前,临床多采取磁共振成像予以诊断,不仅方便快捷,同时分辨率、特异性较高,能够清晰的显示患者肩关节的各个肌腱,并且可以详细了解患者病情[4-7]。

本文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冈下肌腱厚度、冈上肌腱厚度及肌筋膜厚度均比对照组高(P<0.05);肩关节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经MRI 成像诊断在肩周炎中的诊断灵敏度为100.0%,特异度为95.00%。通过磁共振成像可以有效地反映患者肌腱厚度与肌筋厚度的情况,可进一步反映患者肩周炎病情,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肩周炎金标准是临床上常用的标准,但经过长时间研究发现,关节镜检查对患者创伤性较大,对比发现,磁共振成像可显著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张莉[8]等研究人员,通过对80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进行磁共振成像评价病情的研究,发现MRI 成像具有实时动态观察、简便、无创等优点,能清晰显示软组织病变情况及肩关节的各肌腱情况。可见,磁共振成像诊断肩周炎的效果较佳。

综上,磁共振成像可准确获得肩周炎患者影像学特征,可对肌筋膜厚度、冈上肌腱及冈下肌腱进行有效测量,在评判患者病情中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肌腱肩周炎磁共振
中医疗效评价中常用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
Wide-awake技术在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修复拇长伸肌腱术中的应用
掌长肌腱移植与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治疗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疗效对比
掌长肌腱移植修复陈旧性拇长伸肌腱断裂30例
改良的骨腱道成形穿引肌腱段重建伸肌腱止点治疗锤状指
一种磁共振成像谱仪数字化发射系统设计
基于同伦l0范数最小化重建的三维动态磁共振成像
不是所有的肩痛都是肩周炎
CT和磁共振用于颈椎病诊断临床价值比较
超级秀场 肩周炎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