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的影响
2022-06-18熊锦科
熊锦科
(和平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广东 河源 51720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是一种以脑组织梗死为主要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1]。该病具有起病急、病程进展快、致残率致死率死亡率高等特点[2]。
糖尿病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高危致病因素[3]。该病导致患者的神经功能受到严重的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本文研究的目的。因此我院选择8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胰岛素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神经功能产生的影响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 年10 月至2017 年10 月我院接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抽取64例纳入研究。84例患者根据信封法共分为两组。常规组42例,其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59 岁~76 岁,平均(64.08±0.31)岁。联合组42例,男28例,女14例;年龄60 岁~79 岁,平均(65.11±0.4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较。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1)病情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者;(2)符合胰岛素治疗适应症者;(3)签署知情同意书者。剔除标准:(1)并发恶性肿瘤疾病者;(2)重要器官严重衰竭者;(3)精神病患者;(4)不能进行正常沟通者。
1.2 方法 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治疗,包括降颅压、抗血小板聚集、吸氧、维持电解质平衡、抗感染等,连续治疗1 个月。给予联合组常规方法联合胰岛素治疗,常规治疗方法同常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上海上药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胰岛素注射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0519)进行治疗,餐前15~30min皮下注射,3 次/d,剂量根据病情进行调整,连续治疗1 个月。
1.3 观察指标(1)评价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评价指标 显效:患者病情明显改善,临床检查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等指标恢复正常值,有效:患者病情有所改善,临床检查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等指标接近正常值;无效:患者病情有所改善,临床检查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等指标未改善。(2)评价两组患者不神经功能缺损NIHSS 评分。神经功能缺损NIHSS 评分量表评分范围0 分~56 分,评分越高,表明神经功能缺损病情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0 软件处理数据,神经功能缺损NIHSS 评分以()表示,进行t 检验;临床治疗有效率以(%)表示,进行χ2检验;若P<0.05,表示数据差异明显。
2 结果
2.1 评价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 联合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评价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
2.2 评价两组神经功能缺损NIHSS 评分 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NIHSS 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神经功能缺损NIHSS 评分(5.34±0.11)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评价两组神经功能缺损NIHSS 评分
3 讨论
近年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越来越引起临床重视[4]。患者多伴随头痛、头昏、头晕、眩晕、恶心呕吐、中枢性面瘫及舌瘫、运动性和(或)感觉性失语,甚至昏迷等症状和体征[5],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若不及时治疗,将导致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褥疮、脑血管病后抑郁症和焦虑反应等严重并发症[6],甚至导致死亡。选择安全有效的药物,能够控制患者的病情,降低神经功能系统的损害。
针对该病,临床常采用降颅压、抗血小板聚集、吸氧、维持电解质平衡、抗感染等方法进行治疗。但大量的临床实践数据表明,常规方法对于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不够理想,而高血糖易使疾病发生病理改变,影响整体治疗效果[7]。近年来,胰岛素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得到一定的应用[8]。胰岛素可通过抑制肝糖原分解、抑制脂肪及肌肉中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抑制糖原异生作用,抑制酮体的生成并促进周围组织对酮体的利用,发挥降血糖的作用,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本研究显示,采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单用常规方法治疗(P<0.05),可作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首先的用药方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