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思政的英语阅读课程教学设计
2022-06-18蒙巧
DOI:10.19980/j.CN23-1593/G4.2022.17.024
摘 要:英语阅读是国内高校英语教学的重要课程,以文本信息的获取为主,兼具语言知识学习、文化交流传播、思维能力培养的功能与特征,课程思政开展具有先天优势。教师应充分利用课程特征与优势,将课程思政理念贯穿英语阅读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把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英语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好英语阅读课程思政的系统性设计,实现教书与育人相统一,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相统一,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与全球视野的社会人才。
关键词:英语阅读;课程思政;系统性设计;家国情怀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17-0095-05
Abstract: English Reading is an important course of English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It focuses on the acquisition of text information and has the dual characteristics of language, knowledge and skill learning and cultural communication. Teachers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the advantages of the curriculum, integra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cepts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English Reading, incorpor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lements into all teaching procedures and construct a systematic desig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mode in English Reading. Thus, the unity of teaching and educating people and the unity of knowledge transfer, ability training and value shaping can be achieved to cultivate social talents with national identity and global vision.
Keywords: English Reading;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systematic design; national identity
課程思政是指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在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背景下构建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全新教育教学理念。 历数古今中外,虽然各国都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及搜索各平台数据库资源,笔者发现,“课程思政”这一概念在国外并无专门的理论阐释。国内,课程思政的“理念”早已有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即是课程思政的早期注解。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工作,并出台了一系列的决策部署,如《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进一步凸显了高校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可以说,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一起承担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使命。“最大限度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主渠道作用,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关键抓手。”
英语阅读是国内高校英语教学的重要课程。无论是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的英语阅读课程,往往都是必修的核心课程,涵盖语言技能传授、文化知识传播、价值观念传承等多种要素。从语言与思维、文化社会之间紧密的关系来看,外语教学中“思政内容”的传递和“思政养分”的浸润不需“明言”。英语阅读通过研读文本,以信息的输入与接收为主,是直接获取知识的有效方法,在语言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外语课中融入课程思政,“有着开展思政育人的先天优势。”
可以说,“英语阅读课程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既是课程人文性质的要求,也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因此,在“三全育人”的背景下,找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与英语阅读课程教学同向同行的切入点,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机融入语言课程中,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引领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极具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英语阅读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对任何一门课程展开与推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国外学者加涅提出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systematic)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以便对资源和程序作出有利于学习的安排。国内有研究者提出,“教学设计是一种专业教学决策,缘起于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学习要素分析,落脚于实践中教学问题的合理解决,是连接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桥梁”。可以说,教学设计是教师上好每一门课程的关键环节,需要将诸多要素如教学目标、重难点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时间分配等进行有序安排。
(一)英语阅读课程教学目标
最新2020版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下称“指南”)指出,大学英语课程性质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定分为基础、提高、发展三个级别;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包括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跨文化交际三大类课程。同时,指南特别强调,大学英语教学应积极融入学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使之在高等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英语阅读课程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核心课程,应主动落实最新教学指南精神,结合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实际需求,积极探索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与价值引领同向同行的契合点,实现思想道德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素质目标的有机统一。
1. 思想道德目标
通过阅读与学习,增加各类人文知识储备;通过阅读与反思,能够抵制不良思想与诱惑;通过阅读与引导,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阅读与交流,成长为爱党爱国爱家、有信念、有担当的社会人。
2. 知识目标
增强科技、社会、历史、生态、文化等方面的语言知识储备;熟悉基本的英语语法和句法知识;掌握英语的语音和语调规则;熟悉6 500~8 000基础词汇,包括550字左右的学术词汇。
3. 能力目标
提升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精确掌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增强学生英语分析、推理和判断等逻辑思维能力;加强学生对词汇、短语、句子、篇章等英文解释的英文能力;期望阅读速度为:100~120词/min。
4. 素质目标
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精神、合作精神; 拓展学生的格局与视野,培养全球素养;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辩证思维能力。
(二)英语阅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理念和思路
英語阅读课程思政深挖各个章节的思政育人元素,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多展示、勤探究、善思辩等,以文本内容的学习促进语言能力的提升,以语言能力的进步促进文本内容的理解,过程中注重价值观念的引导,最终使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融为一体。
通过对大学英语整体教学部署和学生的学情进行调查研究,制定了英语阅读课程跨越三个阶段(3个学期)的课程思政总体目标,循序渐进,每个阶段各有侧重点。第一阶段,鼓励学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立足学生的家国情怀与文化自信培养;第二阶段,引导学生研析世界故事,力求去粗取精,强化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培养;第三阶段,平等对话交流,拓宽交融格局,着眼提升学生的全球视野和胸怀胆识。
(三)案例教学内容和资源
1. 教学内容
本案例以广州商学院国际学院英语阅读课程为例。该课程横跨三个学期(3学分/学期,总计12学分,总计150学时),是语言教学学分最多的课程,小班全英(双语)教学,课程采用国内语言专家王守仁主编的《新一代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系列教材,同时辅以原版英文阅读材料、教师自编教材等教学资源,以教材为依托,以课外练习、实践、测试为补充和检验,旨在完成语言知识、文本内容、立德树人的三重使命。
本案例以英语阅读课程第一阶段(第1学期)《新一代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第四单元 “Life at Fingertips”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为例,主要包括两篇阅读文章。Passage A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Going Global” 主要讲述了英特网的产生及对人类社交、商务、支付等产生的影响;Passage B “Digital Retailing” 以一个生动的购物案列介绍了现代数码购物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和全新体验。该单元涵盖的思政教育元素主要包括:大国工匠精神、科技创新精神、企业家精神、辩证法思维、集体智慧、民族自信、爱国情怀等。
2. 教学资源
(1)教材及配套的U校园app。
(2)超星自建课程 https://mooc1-1.chaoxing.com/course/220883123.html。
(3)https://www.chinadaily.com.cn/,http://en.people.cn/,https://www.globaltimes.cn/等网络阅读资源。
3. 文本特征
文本特征分类见表1。
4. 教学目标
了解学习中国的重大技术创新、重要企业家,增加民族自信;熟悉掌握科技、网络等新词汇谈论数字生活和购物;整合文本大纲、勾勒思维导图理解作者写作意图;正反辩论辩证看待科技、互联网对人类生活的积极和消极影响;通过提问、总结深入分析如何利用好科技为人类服务。
(四)案例教学环节的设计
该案例在英语阅读跨越三个阶段(3个学期)课程思政的大框架下,深耕剖析单元中的知识点、语言点,切入相关思政育人元素,计划6课时(240分钟),3个步骤,9个任务活动,完成单元教学,具体教学环节流程见表2。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
该单元主要采取线上线下教学混动模式(U校园app+课堂教学),分为教学引入、教学展开、教学总结三个阶段,通过读一读、讲一讲、看一看、析一析、画一画、辩一辩、问一问、写一写、测一测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全程参与教学活动,融合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思政教育三者于一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辅以教材、U校园app、幻灯片、音频、视频、板书等教学手段。同时,课程以赛促学,课堂上的演讲、辩论等环节设计,能有效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教学实践能力,如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写作大赛等,助力培养广州商学院学生成为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六)考核评价方式
该课程的成绩评定主要由平时成绩(60%)+期末考试(40%)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学生出勤、课堂表现(个人演讲、小组讨论/辩论)、作业(阅读任务、配音、朗诵、单元小测)等。成绩评分样例如图1所示。
(七)教学内容设计
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见表3。
(八)教学案例创新点
首先,该案列课程思政设计具有“系统性”。案例围绕英语课程体系类别,紧扣教育部最新文件纲要精神,紧跟最新时代热点事件与话题,紧扣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旋律,紧抓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灵活运用多种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挖掘思政教育点,全方位协同提升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与品格,助力学生个体全面发展。其次,该案例课程思政设计具有“延续性”。实现英语课课程思政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在日积月累中精心设计,并落实到教学过程的实处。该案例课程思政是在该门课整体跨越三个阶段(3个学期)的大框架下,根据章节的语言、知识等特征有针对性地落实展开,循序渐进,环环相扣。最后,该案例课程思政始终聚焦“学生主体性”。该案例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时代特点与个体成长规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模式设计系列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多展示、勤探究、善思辩等,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智力潜能与个性发展, 从而润物无声地进行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
(九)教學效果
1. 改革实施效果
课程教学满意度高,该门课程教师教学评分排在学院所有课程的前30%。同时,该案例教学学生参与度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以9个紧密衔接的教学活动层层铺开,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的每个环节,引导学生多展示、勤探究、善思辩等,以文本知识为载体,训练提升学生英语水平技能,同时以英语作为工具获取新的文化知识信息,过程中注重思维的训练、价值塑造和人格培养,达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教学效果。
2. 存在的困难
功利性学习动机与思想政治教育脱节错位。大部分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主要是为了过级(四六级、雅思、托福)、考研、求职、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等目的,在平时学习中侧重刷题、机械记忆考点内容等,缺乏融会贯通,从而出现英语教学“重语言技能 ”而“轻文化育人”,存在课堂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度不够的现象。
3. 改进的思路
首先,要转变师生观念。英语学习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当代大学生获取人类文化知识和进行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工具。其次,注重英语学习的过程。加大成绩评定中过程性评价的比例,减少考试成绩所占比重,从而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最后,要不断丰富课堂内容。深入挖掘各章节思政育人元素,找准切入点,精心编排打磨。
二、结束语
“外语教师需要深入领会国家教育政策,不断学习课程与教学理论,努力提升外语学科素养,才能把握外语课程思政的精髓,系统提升教学设计能力”。在“三全育人”的背景下,在英语阅读课程中,教师积极探索各类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英语课堂的教育实践活动。 通过英语阅读课程,学生不仅掌握基本的语言技能,提升个人知识储备与人文素养,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为将来的学习深造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文章基于课程思政的育人理念,在英语阅读中融合思想政治育人元素,针对具体案列进行深入思考与挖掘,以期在英语课程中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参考文献:
[1]虞丽娟.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N].光明日报,2017-07-20.
[2]张敬源,王娜.外语“课程思政”建设——内涵、原则与路径探析[J].中国外语,2020,17(5):15-20+29.
[3]郭薇,骆莲莲.外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探析——聚焦首届全国高校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比赛[J].外语与翻译,2021,28(3):77-82.
[4]穆志刚.外语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研究——以英语阅读融入课程思政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8(6):158-160.
[5][美]加涅,韦杰,戈勒斯,等.教学设计原理[M].王小明,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盛群力.现代教学设计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
[7]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8]王守仁.新一代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9.
[9]胡杰辉.外语课程思政视角下的教学设计研究[J].中国外语,2021,18(2):53-59.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困境与对策研究”(2020GXSZ099);广州商学院2020年度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应用型本科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2020XJJG05);广州商学院2020年度课程思政“四个一”试点课程(KCSZSDXM202082);广州商学院2021年度课程思政研究专项课题“中外合作双学位专业英语类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原则及实施策略研究”(2021XJKCSZ0014)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蒙巧(1982-),女,布依族,贵州安顺人,博士在读,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文学与翻译、英语修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