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旋律文艺作品植入人才培养工程研究
2022-06-18班晓燕
DOI:10.19980/j.CN23-1593/G4.2022.17.015
摘 要:在全球化浪潮影响下,各国文化软实力竞争日趋激烈。因此,要合理把握主旋律文艺作品突出的意识形态性和强烈的艺术性特征。认识主旋律文艺作品在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文化生活,凝聚民族精神,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价值。在大数据时代利用微时代信息平台,开发主旋律文艺作品“三进”模式,培育主旋律文艺作品的创作英才。
关键词:主旋律;文艺作品;人才培养;大数据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17-0060-04
Abstrac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globalization, the cultural soft power competition in various countries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fierce.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grasp the prominent ideological nature and strong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eme literary and artistic works reasonably. 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theme of literary and artistic works, to cultivate people's sentiment, to enrich people's cultural life, to gather the national spirit, and to consolidate the core socialist values. In the era of big data, the micro-era information platform is utilized to develop the three-step mode of thematic literary and artistic works, and cultivate the creative talents of thematic literary and artistic works.
Keywords: theme; literary and artistic works; talent cultivation; big data
創作的主旋律,是文艺作品的灵魂,文艺作品所宣扬的元素必须良性传递,被受众有效吸收,才能发挥文艺作品的正能量。在很长一段时期,有不少受众习惯把主旋律文艺作品与政治说教、枯燥乏味等同起来,对待主旋律文艺作品如洪水猛兽,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事实上,主旋律文艺作品无论是在面对当前各种社会思潮冲击的情形下,还是在人们价值观日趋多元的态势中,都能够积极引领方向,对于我国文艺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将主旋律文艺作品植入人才培养体系之中,以优秀的声、光、电结合的文艺作品为载体,强化“文以载道”的社会功能,润物细无声地将真理力量糅合到整个社会的人才培养体系之中,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
一、主旋律文艺作品特征分析
主旋律文艺作品是指,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充分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的革命历史重大题材或与普通观众生活相贴近的现实主义题材,弘扬主流价值观,讴歌人性人生的电影、电视、文章、话剧等文化艺术作品。主旋律囊括了历史和美学等范畴,将时代特征和美学特征完美融合是主旋律文艺作品的标杆。
(一)突出的意识形态性
主旋律文艺作品最清晰的特点即意识形态性。主旋律是一个动态、发展变化的过程,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地域、不同阶级会对主旋律有不同解释,但是在“动”之中它也有相对稳定的特征表现,即文艺作品必须高度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这几乎是每个时代主旋律文艺作品的共通之处。主旋律电影功能不仅在于为观众带来视听感官上的愉悦和心理上的想象与补偿,更在于在意识形态领域展现并提倡有益的价值观,对整个人类文明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如李斯的《谏逐客书》作为秦王朝的文艺代表作,在秦王朝提出钳制思想,控制文化的背景下写出,其反对驱逐客卿的观点阐释,契合了统治者的核心利益,被秦始皇称为立志高远、气势恢宏的佳作。至今仍然在文学史上地位突出的《孟子》《国语》等作品因为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治世学说,被当时的统治者认同,所以被积极推崇,对于传播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发挥了重要作用;当代作为弘扬主旋律的社会主义文艺作品同样具有意识形态性,这种意识形态性突出表现为人民性,也表现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我们必须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
(二)强烈的艺术性
凡是文艺作品都具有艺术性,但主旋律文艺作品最重要的魅力特征在于强过一般文艺作品的艺术性。“主旋律”一词源于音乐术语,它的最初释义是一部音乐作品或乐章的旋律主题。放而广之,人们将该概念运用到文艺作品,要求文艺工作者的创作要将艺术元素看做作品的重要成分,要反对作品的单一化、简单化、重复化,从作品的构思到内容,从作品的形式到表现手法,都要有极为丰满的艺术丰富性、艺术多样性和艺术独创性。如经典的主旋律影视作品《红岩》《祖国高于一切》以及2017年和2021年掀起收视狂潮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和《觉醒年代》等作品,就是以更加细腻的艺术性、唯美性,在塑造“美”的表现过程中托起了“主旋律”,吸引和征服了广大观众,获得了具有持久力的赞美。文艺作品的主要特征是审美的,它们虽然包含政治、历史、道德、哲学等诸多元素,但是在其中能贯穿始终,发挥穿针引线作用的就是作品的艺术性。在当代散文与报告文学发展史上,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写下了重重一笔,他用深情而又娓娓道来的笔触,描述了发生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一幕幕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魏巍的散文犹如“壮丽的诗”,这句话精准地概括了他那精湛的艺术技巧,也指出了主旋律文艺作品高于一般文艺作品的更高层次的文学审美价值。
二、主旋律文艺作品植入人才培养的价值
人才培养是关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百年大计,它是一项全社会应该凝心聚力的系统工程,涉及全社会的各个领域,具有覆盖面广,调控难,影响深远的特征。面对这样一项系统工程,更应该寻找积极有效的“切口”,用主旋律文艺作品的细微切入,去开启撬动整个人才培养的工程,为承担社会责任作出初步探索。
(一)陶冶人的道德情操的客观需求
新世纪以来,各国在意识形态、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等领域的碰撞和冲突日趋激烈。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物质文化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但精神文明建设却出现了些许滞后趋势。在这种背景之下,外来的“异质”文化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在激烈的较量中,出现了新的文化思潮,由此所带来的多元文化也一度横行。部分群体,尤其是涉世未深的青年人徜徉在物质带来的满足感中不能自拔,“艺术本身就是目的。把艺术作为手段以求达到某种别的、即使是最崇高的目的,那就等于降低艺术作品的价值”。时代需要满载着正能量的主旋律文艺作品,而这些作品必须弄清楚一个问题——“引领、塑造什么样的人?”,只有以“人”和“人才”为目的导向,让作品有“人味”,作品才能在关键时刻起到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主旋律文艺作品只有融入全社会人才培养方案和体系之中,突破学校的课程体系和校园文化生活,在全社会的各个层面,借助新媒体、自媒体等方式,通过大数据时代的信息资源优势,采取铺天盖地的渗透方式,融入现实生活,才能够长期陶冶接受者的情操。即所谓文艺育德,从培育个人之德做起,才能弘扬民族之德,构筑国家之德,才能通过搭建起系统的人才培养工程,从而,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越来越近。
(二)丰富人的文化生活的客观需求
我国文学文艺历史源远流长,优秀成果异彩纷呈。从先秦两汉文学开始,每个时代都有满载其时代烙印的主旋律文艺作品,而且以各种不同形式示众,在人才培养中都起到了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例如《尚书》是中国第一部汇编古代文献资料的散文总集,是中国古代散文形成的标志;《诗经》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第一座丰碑;战国时期的主旋律文艺作品《论语》,以其深厚的思想和积极入世的精神,影响了古往今来无数朝代和无数文人志士。“一首诗仅仅具有美是不够的,还必须有魅力,必须能按作者愿望左右读者的心灵。”这些作品通过人们的口口相传,或进官学、进私塾等方式,融入到一个社会的人才培养体系之中,奠定了整个我国儒家传统文化的基础。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中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巴金的《激流三部曲》等主旋律作品,总在影响青年、滋润青年,丰富人的文化生活,让人们在世事无常的缝隙里找到精神和心灵的净土,能够停下来小憩。“艺术欣赏中的情感是一种审美情感,在这种情感中,包含着对真理的深刻体验,审美情感始终意味着我们作为接受者的一种精神的提升,即提升到了认识和感悟超越性存在的真理境界。”
在社会转型期人们之间的利益开始出现分层,出现了不同群体在文化认同上的分化。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不同人群开始了渐进性的,自发式价值选择以及文化取向上的分流,这种现象也是社会转型期出现的正常现象,主旋律文艺作品的价值就在于,它如同在多元文化中流淌出来的一股涓涓清流,能够面对复杂的社会形势,用一种蓬勃向上的精神力量引导大众,以一种清远温暖的姿态温暖大众。把“人”的自发文化选择,引领为自觉的文化选择,让接受者感觉到文化选择的方向,最终达到把“人”化为“才”的育人目的。主旋律文艺作品是百花齐放之上的阳光,是百舸争流中的航标。我们应当认识到优秀的主旋律文艺作品的抓手地位,在丰富人们文化生活的实践中,引导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把好主阵地,让主旋律发挥主导作用,改善政府文化,引领精英文化,丰富校园文化,提升草根文化,在主旋律文艺作品引领下真正做到人的文化生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三)凝聚人的民族精神的客观需求
类似命运、爱等这样的字眼在日常生活中是理性的概念,我们无法直接体验到他们,而在艺术作品中,这些抽象的概念被直接呈现出来,使我们能够直接领会到。按照海德格尔的话说,就是“存在被澄明了”。主旋律文艺作品能够直观地将民族精神等抽象的概念澄清出来。民族凝聚力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内部强劲有力的、持续不断的向心力,是在基本目标一致前提下的一种团结奋斗的力量。提升民族凝聚力更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灵魂所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创作与传统社会文艺创作的主要區别在于,前者表现为意识形态性与产业性的双重属性,以及追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善于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使自己的作品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这些表述不但有力阐明了党对文艺发展客观规律的深刻认识,也进一步揭示了主旋律文艺作品在文艺事业中难以取代的地位。文化自信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时代课题,也是对主旋律文艺作品提出的更高要求。主旋律文艺作品诠释的是一个时代文艺繁荣勃兴的高度,彰显的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力度,反映的是一个民族文艺经典化的深度。
目前西方很多国家把日益强大的中国看成潜在的敌人,大力推行中国威胁论。我们更加需要有属于本民族的民族风格和气派,要彰显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即全社会培养的人才是“中国人才”,而不是打上他国标签和内涵的所谓人才。我们的人才从其血脉中就要植入中国特色,把几千年的文化传承,民族精粹在每个人的血液中彰显,并且通过其实际行动践行和外化。这就更需要借助有效的文化载体,搭建民族精神植入人才培养体系的桥梁,需要主旋律文艺作品用昂扬的态势引领管理者、教育者站在时代潮头,用自身对民族精神的深刻感悟,把自身的理解与主旋律文艺作品中的民族内核同步起来,共鸣起来,用恢宏有力的声音把民族凝聚力融入人才培养实践中。
(四)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客观需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这为文艺创作指明了方向,也对文艺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新时期下,文艺战线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体现之一,即创作出好的主旋律文艺作品,并裹挟着主旋律文艺作品中的精神,影响更为广泛的受众,达到其教育时代化、大众化的目的。尤其教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接班人——青年一代能够青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旋律的文艺作品,并且能够薪火相传,最终支撑起庞大的人才培养体系。
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重任的高校要高度重视主旋律文艺作品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植入。优秀的文艺作品有充足的精神滋养,优秀文艺作品对时代主旋律的弘扬也契合了高校人才培养的本质,同时高校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的重要平台,价值教育将进一步激发人的创造动机。价值意识的重要性不在于观念本身,而在于它能促进人们的创造动机,让人们积极投身于创价活动以求价值的实现。主旋律文艺作品在传播中形成的特殊“场域”能带动高校形成一股浓郁文化氛围,青年在主旋律文艺作品的洗染中“革除反目标因素”,真正做到作品的精神内核入耳、入脑、入心,使得广大青年自觉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人生坐标。青年朝气蓬勃的群体特征与主旋律文艺作品的时代性、鲜活性和感染力相得益彰,二者共鸣能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显著效果。主旋律文艺作品具有文艺育人功能,作品中所蕴含的以积极向上为主旋律的主流思想,无疑应该成为青年信念教育的基石,将其植入青年人才的培养体系,不仅会在帮助青年树立积极向上的主流价值观念方面起到作用,还有利于青年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更深刻地认同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可见,将主旋律文艺作品植入人才培养是深入推进人才素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也是建设文明校园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三、主旋律文艺作品植入人才培养的路径
主旋律文艺作品植入人才培养体系是育人模式改革的新探索,新尝试,它能给人才培养本身带来气正风清的文化氛围,也会对搭建人才培养的精神框架大有裨益。在当前“互联网+”和“微时代”莅临之际,主旋律文艺作品植入人才培养体系的路径值得探究。
(一)利用大数据时代信息优势,构建主旋律文艺作品群
大数据时代的莅临是社会高速发展的必然阶段,这个时代带给人们三个颠覆性观点:数据是全部数据而非随机采样的数据;数据提供的是总体方向而非精确制导;数据提出的关系是相关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大数据时代提供给人们的不仅是信息,而是信息资产。它体现了多样、大量、有价值、真实性数据的高效、高速结合。面对庞大的数据和样本,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给我们提供的主旋律文艺作品信息资产,处理文艺作品信息,对数据进行加工实现信息增值。我们应该通过信息处理准确地在形式多样、名目繁多的作品中归纳出时代所需要的系列主旋律文艺精品。运用大数据掌握受众的接受心理,找准切入点,实现信息增值。针对人们对于主旋律文艺作品的关注和行为走向,归纳出不同时代创作的与当今时代主题密切相关的主旋律文艺作品清单,归类处理文学、艺术作品,分清层级,构建系统,建立主旋律文艺作品资料库,设计纲、目、要做出细致的分层管理,建构自成体系的文艺作品群,及时引导、干预人们的接受行为。
(二)利用微时代特点,建立主旋律文艺作品植入平台
随着互联网特别是新媒体的发展,人们生活在由大众传媒编织的各种信息网中。微信、微博已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微时代是一个加法变减法的时代,一个以短小精炼作为文艺传播特征的时代,一个传播内容更具震撼力和冲击力的时代。因此,我们要把握微时代特征,利用青年人身处微时代,利用微平台、喜爱微媒体的特征,从细微之处着手,根据主旋律文艺作品的独有特征,建构“大作品”进入“微视野”的链接平台,将宏大的主旋律文艺影视拆分为微视频、微电影;将主旋律文艺书籍拆分为微文章、微课题。通过与“微”相关的DV评比、平台展示、交流等动态活动,为主旋律文艺作品的准入提供符合时代特征的平台。
(三)开发主旋律文艺作品“三进”模式
全社会应该主动推进主旋律文艺作品进课堂、进教材、进生活。如开展“主题课例”专项研究,“主题课例”是以专题文艺作品为中心,围绕该作品的背景、人物、制作、主题和其他内容进行专项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教学模式。在人才培养实践中不但要以“课例”为载体,提升青年对于文艺作品的欣赏水平,更要在分析、鉴别中提高其明辨是非的能力,让青年较快超越表层的观感、视觉、听觉刺激层面。其次,甄选优秀的主旋律文艺作品进入课本架构,与主旋律文艺作品有关的课程进入课堂,让主旋律文艺作品的灵魂真正抓住青年心灵,引领、唤醒青年一代。其次,在生活中推进“主旋律文艺作品辐射工程”,促进青年人积极、正向的情感体验,在生活“大教科书”的习染下提高青年人的文学、艺术鉴赏能力。从不同时期、不同国别的主旋律文艺作品中主动吸纳有益成果,除旧布新,不断优化自身原有知识结构,体味主旋律文艺作品高尚的文化内核。
(四)培育主旋律文艺作品的创作英才
主旋律文艺作品要植入人才培养工程,必须具有良性的循环系统,在主旋律文艺作品的领地要不停注入新血液,夯实人才储备,才能笔耕不辍地创作出与时代和时事紧密结合的主旋律韵味浓厚的作品。因此,在高校以及其他民间组织中,需要挖掘、发现、培养擅长主旋律文艺作品创作的专门人才。他们要善于利用接受者的时代心理,用具有时代感的筆尖,在“人学”的高度反应社会生活,源源不断地提供满足人们心灵需要的精神琼浆。后备创作军团要坚持以形象、直观的方式,彰显青年人独到的创作灵感,在潜移默化中让接受者形成“集体无意识”,接受主旋律文艺作品传达的主导思想和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潘维.论现代社会的和谐价值观[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230.
[2]赵宪章.二十世纪外国美学文艺学名著精义[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87:484.
[3][古罗马]贺拉斯.诗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131.
[4]王德峰.哲学导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98.
[5]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9:69.
[6]王玄武.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比较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72.
[7]仓道来.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62.
[8]徐曼,康丹丹.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位考察[J].思想教育研究,2017(7):12-16.
[9]向元琼.论主旋律影视作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效能[J].教育与职业,2011(26):60-61.
[10]杜芳,戴艳军,罗雯雯.主旋律影视片研究综述[J].文艺争鸣,2010(20):28-31.
基金项目:2021年河北省研究生示范课建设项目“《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原理与方法》”(KCJSX2021020)
作者简介:班晓燕(1978-),女,汉族,山西忻州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文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