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培育视域下高职《建筑结构基础与平法识图》课程评价体系研究

2022-06-17

山西青年 2022年12期
关键词:指标核心素养

方 娥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51

2019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高职院校要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对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适应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能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人才培养的根本需求。课程是学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和载体,自核心素养框架建立以来,很多学校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了大量的课程改革,课程的改革集中于核心素养如何融入课程目标,以及如何形成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很少有关于核心素养课程的评价体系研究。课程评价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课程评价为课程教学质量提供分析依据,评价结果能指导课程进行持续改革。当前很多课程存在缺乏课程评价标准,与教学目标匹配度不高;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分离、缺乏反馈完善机制;重视结果性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强调单一的职业性评价,忽视综合的核心素养评价等问题[2]。基于此,如何建立全面、具体、科学、可操作的评价体系是当前课程改革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高职《建筑结构基础与平法识图》课程为例进行课程评价体系改革和实践,构建“一主线、二层面、三维度、多指标、全过程”的课程评价体系,即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主线,包含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两个层面,每个层面设置三个维度内容,每个内容设置多个评价指标,以任务评价贯穿全过程的动态课程评价体系。

一、课程评价内涵

高职《建筑结构基础与平法识图》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实践性、综合性较强的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形成,能够为学生毕业后适应建筑行业各专业技术岗位打下坚实的职业基础。结合课程培养目标,将核心素养六个组成要素的内涵展开进行描述。

(一)专业底蕴方面

专业底蕴是指高职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和价值取向,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建筑结构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法知识和构造要求;能够计算与复核简单构件的承载能力,能够正确识读平法施工图和绘制构件构造详图;具备专业认同感和大国工匠职业自豪感。

(二)职业精神方面

职业精神是指高职学生应具备的、与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具有职业特征的精神与操守,课程要求学生具有严谨细致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及团结合作、吃苦耐劳的劳动精神。

(三)学会学习方面

学会学习是指高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方式方法的选择、学习工具的应用等方面的综合表现。课程要求学生会使用网络资源获取信息、会应用PPT,CAD等软件辅助完成任务,具备主动学习、善于总结、勤于反思的学习习惯。

(四)身心素质方面

身心素质是指高职学生在自我认识、身心发展、人生规划等方面的综合表现。课程要求学生具备积极乐观的心理素质,能够合理安排时间和任务,有一定的抗压能力。

(五)责任担当方面

责任担当是指高职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工作问题、社会关系等方面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课程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规范意识和大局意识。

(六)实践创新方面

实践创新是高职学生在问题解决、适应挑战等方面所形成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行为表现。课程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能较好地完成课内实训项目,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合作完成课后校企合作项目任务。

二、课程评价指标

教师与学生是课程实施的主体,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建设者,是课程标准的制定者,是教学内容的设计者,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学生是课程资源的使用者,是教学过程的参与者,是教学效果的体验者,是教学质量的反馈者。教师和学生两者相互依存,两者在课程中的地位同等重要,因此,课程的评价,既要评价学生,也要评价教师。

(一)学生层面

学生层面的评价可以从过程性评价、效果性评价,以及发展性评价三维度来综合考虑。

1.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主要考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行为表现,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参与度,核心素养体现度。学习态度指标包含出勤情况、课前预习、复习总结、完成作业等;课堂参与度指标包含参与讨论、参与答题、参与任务等;核心素养体现度指标即职业精神、学会学习、身心素质、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的体现情况[2]。过程性评价需要教师更多的观察和记录学生在课堂学习和完成任务过程中的成长和表现。

2.效果性评价

效果性评价主要考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学习效果,评价指标包含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实践任务的完成效果、核心素养各要素的达成度等。效果性评价主要考查学生学习质量的产出情况[3]。

3.发展性评价

发展性评价主要考查学生在课外通过主动学习和实践,核心素养各方面得到的拓展和提升情况。评价指标包含获得“1+X证书”、参加技能竞赛、参与校企合作项目、课后技术服务等。发展性评价通常是课程结束后的延伸性评价。

(二)教师层面

教师层面的评价可以从课前准备评价、课中实施评价,以及课后服务和改进评价三维度来综合考虑。

1.课前准备评价

课前准备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一切准备活动,是上课的基础和决定上课成败的关键,教学准备主要是指教学文件和教学资源的准备,评价指标包含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案、课程设计、课件PPT、拓展性资源等。

2.课中实施评价

课中实施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中心,以老师为主导的课堂活动。教学过程主要考查老师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态度的展现。评价指标包含教学内容合理、重难点突出、核心素养融入;教学手段先进恰当、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良好;教学态度严谨认真、为人师表等[2-3]。

3.课后服务和改进评价

课后服务和改进主要是指老师解答学生疑惑,作业的批改以及教学反思与改进等;评价指标包含课后答疑耐心、作业批改认真,教学资源更新、教学反思总结、教学反馈改进等[2-3]。

三、课程评价方法

(一)线上评价与线下评价相结合[1]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当前主流式教学模式,利用信息化平台,建立信息化课程资源,发布课前任务,进行课中讨论答题互动,布置线上作业、实施课堂小测验,以及在线理论考核等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带来了教学模式的改革,也带来了评价方式的改革,信息化教学后台可以记录学生考勤情况、线上讨论参与度、在线学习时长、作业完成情况,测试分数等等,直接有效地为老师提供一部分参考评价数据。线上还可以发布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和建议问卷,加强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交流。线下评价主要针对学生每个任务的完成度,学习过程中核心素养的体现情况,主要依据老师和同学的观察和记录来进行评价。

(二)直接评价与间接评价相结合

直接评价和间接评价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方法,直接评价,也可以说是量化评价,即可以直接对某些评价指标赋予量化数值,量化数值直接反映评价的结果,具备一定的精确度、可靠度、有效度。学生考勤情况、线上讨论参与度、在线学习时长、作业完成情况,测试分数均可以转化为量化数值,可以直接评价。间接评价,也可以说是质性评价,即评价者通过描述性、解释性的语言来判断评价指标,质性评价是评价者的一种主观性判断,主要依赖评价者对评价指标的观察、理解、感受和看法。间接评价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可以采用李克特量表来评价,对每种评价指标进行问题陈述,每一陈述有“非常好”“比较好”“一般”“比较差”“非常差”五种回答,分别记为5分、4分、3分、2分、1分,每个评价者的态度总分就是评价者对各道题的回答所得分数的加总,这一总分可说明评价者的态度强弱或评价者在这一量表上的不同状态。学生参与完成任务的表现,核心素养的体现情况、教师层面的各种指标,均可以用间接评价来判断[4]。

(三)自评、互评和他评相结合

课程采用多元化评价主体,采用自评、互评和他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于学生层面,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老师评价的方式[5],学生自评主要关注自身学习态度、核心素养的表现、学习效果和不足等方面;学生互评主要关注小组之间的团队协作,任务的参与度等;老师评价要求老师全过程、全方面关注学生各方面的表现。对于教师层面,采用教师自评、同行互评、督导评价、学生评价的方式[5],教师自评主要关注教学目标达成度、课后反思、教学资源的更新;同行互评主要关注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组织等;督导评价主要关注课堂活跃度、师生的互动程度、核心素养的融入度、授课是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等;学生评价主要关注教师的教学态度、课后的答疑情况、作业的批改情况、考核评价的公正情况等。

四、课程评价实践

基于职教云平台,《建筑结构基础与平法识图》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课程开课前建立学生档案和教师档案,搭建以任务评价贯穿全过程的动态课程评价记录平台,通过全过程的评价结果、观测学生和教师各方面的动态成长过程。以任务五建筑抗震基本知识为例,该任务要求学生掌握建筑抗震基本知识,学生自主收集地震基本常识和抗震设计知识,分组制作PPT并进行汇报,最后进行任务评价。通过任务的完成,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课程实施

课前老师通过职教云平台布置任务,学生自主收集地震基本常识和抗震设计知识,分组制作PPT并进行汇报。组长首先组织讨论任务分工安排,签署任务单,然后各自通过网络资源,书籍资源获取地震基本知识,最后汇总整理资料,完成PPT制作。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理安排时间、合理分工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均得到了锻炼。

课中老师作为主持人,邀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地震PPT汇报,学生在汇报过程中,相当自信地展示着团队精心准备的汇报内容,有模有样地模仿老师上课的方式,进行教学组织,安排互动和提问,台下的学生也积极参与。老师记录学生的PPT汇报表现,根据PPT的制作效果、汇报内容、汇报方式、台风表现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分,对每个小组进行点评并提出建议,最后进行建筑抗震知识的讲解和补充。通过建筑抗震基本知识的学习,学生表示要在学校和社区范围内进行抗震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让更多的同学和居民掌握抗震的基本知识和自救方法,作为祖国的建设者,要建造安全可靠的建筑,守卫人民的生命安全。

课后老师在职教云平台布置课后练习作业,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并发布“5· 12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纪录片,学生观看纪录片,在职教云平台上传观后感并进行交流讨论。通过“5· 12汶川地震”的故事,使同学明白工程人的责任,以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奉献精神。

(二)课程评价

教学任务完成后,分别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评价,评价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直接评价和间接评价相结合、自评、互评和他评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学生评价具体指标、依据、方法和主体如表1所示,教师评价具体指标、依据、方法和主体如表2所示,评价完成后,在学生档案和教师档案平台上记录评价结果,方便进行全过程的动态监测。

表1 “建筑抗震基本知识”学生评价表

表2 “建筑抗震基本知识”教师评价表

五、结语

(一)课程全部完成后,总结性考核评价采用学生个人总结汇报以及知识点和技能点综合测试两种方式,最终课程的评价结果以全过程动态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者加权的方式进行评定,全过程动态评价占60%,终结性评价占40%。

(二)课程评价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反馈和改进课程质量的重要依据。学生评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促进学生成才,教师评价有助于老师调整和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能力。构建科学、完善、动态的评价体系,需要建立学生和老师的评价档案、根据实际任务设置具体的评价指标,全过程进行精准评价。

猜你喜欢

指标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