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色探秘
2022-06-17王小文
王小文
历史上,人们将越窑出产的专门用于纳贡的精品青瓷器称为“秘色瓷”,但秘色瓷始终是文献中的瓷器,未见到实物。乾隆皇帝有诗云:“李唐越器人间无,赵宋官窑晨星稀。”这里的“李唐越器”指的便是秘色瓷无疑。究竟什么样的产品才能够被称为秘色瓷呢?直到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的开启,才为人们揭开了秘色瓷神秘的面纱。地宫中出土唐咸通十五年(874)衣物帐上明确记载着:“瓷秘色碗七口内二口银锭,瓷秘色盘子、碟子共六枚。”①地宫中出土的7件青釉瓷瓶以及6件青釉盘、碟与衣物帐中记载完全一致,加之在地宫中发现的另一件釉色与这13件基本一致的青釉八棱净瓶,向世人清晰地展现了越窑秘色瓷的神采,原本寻常百姓秘不得见的“秘色”瓷究竟是什么样子。
一、越窑的考古成果—以上林湖地区窑址为主
对于越窑的考古调查始于20世纪30年代,“古陶瓷考古之父”陈万里曾多次在浙江实地考察,并于1935年到达上林湖,确认了此处是越窑的中心产地,并撰写了《最近调查古代窑址所见》一文②,文中对上林湖等地采集的瓷片做了详细介绍,并提出:“去温州后,又往余姚上林湖调查,认为如勤子山几处地方,应该有详细发掘的必要,如能尽量把碎片统计研究一下,究竟有多少种类的花纹,以及它的造型,一定可以看到五代时所烧造越器的全貌。”这些意见奠定了后来考古工作者对窑址进行科学发掘的基础。
后来的考古发现充分证明了陈万里的观点。上林湖是一个长条形南北向的湖泊,面积1770200平方米。窑址分布在它的东西两岸;从北端的木构湾到南端东岸的黄鳝山,再从南岸西端的燕子窝到北端的吴家溪,窑址十分密集,遗物非常丰富。②1989年慈溪市人民政府计划将上林湖窑址所在地的上林湖水库大坝加固加高,以此为契机,从1990年开始考古工作者开始对越窑上林湖遗址进行详细的考古调查和发掘。1990年试掘了古银锭湖低岭头窑址,发现了一批与传统越窑透明玻璃釉完全不同,而与汝窑接近的乳浊釉类产品,时代为南宋时期,第一次将越窑的下限推进到南宋,对探索汝窑技术的南下及南宋官窑、龙泉窑的兴起具有重要意义。④1993~1995年发掘了上林湖荷花芯窑址,发现了两条唐代龙窑,这里是首个进行大规模考古发掘的唐宋时期越窑窑址,大量精美越窑标本的出土,大大拓宽了我们在造型、装饰、成型、烧造等方面对越窑的认识,丰富了越窑的内涵。③1998~1999年发掘了古银锭湖寺龙口窑址,进一步验证了1990年调查、试掘中发现的“低岭头类型”的内涵,有力地纠正了越窑的衰落和停烧于北宋晚期的观点,而且第一次系统展示了南宋初期越窑的生产面貌。1999年发掘了白洋湖石马弄窑址,2014~2015年对荷花芯窑址有进行了补充发掘。2015年10月发掘了上林湖后司岙遗址。后司岙遗址是目前为止所有越窑考古发现中最为重要的一处,它位于上林湖越窑遗址最核心区域,清理的堆积层主要位于窑炉的西侧,时代上主要集中于晚唐五代时期。早在1977年在上林湖吴家溪曾出土过一件青瓷墓志罐,其上有:“光启三年(887)岁在丁未二月五日,殡于当保贡窑之北山……”⑧即说明上林湖地区是彼时贡窑之所在地。文献中亦有记载,明嘉靖《余姚县志》载:“秘色瓷,初出上林湖,唐宋时置官监窑。”⑨此次发掘印证了墓志罐及文献之记载,首次摸清唐五代时期最高质量越窑青瓷窑场基本格局、确认了晚唐五代时期秘色瓷的基本面貌、还原了秘色瓷的生产工艺与兴盛过程,告诉人们秘色瓷究竟是怎样生产出来的,这一重大考古发现入选了2016年十大考古新发现。
从器物造型看,上林湖后司岙窑址的产品种类比较丰富,以碗、盘、钵、盏、盒为主,亦有执壶、瓶、八棱净瓶、圆腹净瓶等等,并且每一种器物都有不同的造型变化;从釉色及胎质看,出土器物胎质细密,如香灰色,釉层较薄,釉面莹润匀净,发色多為青绿或草绿,个别标本釉面呈青黄色,可见“秘色”之色,主要是指前者。我们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14件器物中12件为青绿色,2件呈青黄色亦不难看出这一点;从烧制技法上,器物基本上都是通体施釉,泥点支烧,一钵一器单件装烧,并且用釉料将匣钵完全密封,创造出一个独立的、均衡稳定的弱还原气氛,使得烧出来的器物釉面均匀光亮,呈现出的颜色是青绿而非黄绿。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器物类型在遗址中都有发现,尺寸大致相当,胎釉特征别无二致,更加印证了这里就是生产秘色瓷的窑址。值得特别提出的是,这种将每一件器物都密封在独立的匣钵内烧制的方法可以大大增加器物的质量,除了支烧处有些许瑕疵之外,器物几乎可以达到满釉的效果,且釉色温润无杂质,这是秘色瓷烧制成功最为关键的一点,将“秘”的含义又增加了一层“密”。但是这种烧制方法成本极高且成品率低,因匣钵封口处密封度高,开启时只能破坏,基本都是一次性使用,且打开过程中匣钵内器物也容易磕碰。
此外在上虞地区窑址和东钱湖窑址也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考古发掘。上虞地区是三国两晋时期的烧造中心,南京光华门外赵士岗四号墓出土的青瓷虎子,提梁做成背部弓起的伏虎状,腹部刻“赤乌十四年会稽上虞师袁宜作”的铭文。东钱湖窑址烧造时间从东汉延续到五代北宋时期,在这些窑址中,五代北宋时期的窑址数量为最多,占窑址总数的75%,可见五代到北宋时期是东钱湖越窑窑场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此时由于钱氏王朝向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等中原王朝纳贡数量的不断增多以及外销瓷的需求,除传统贡瓷产地上林湖地区之外,吴越统治者也在其他地区烧制贡瓷以敷征用。东钱湖窑址烧造的器物胎体较上林湖地区厚重,因釉料配方中加入了更多的草木灰使得釉色更为青翠,部分器物亦采用匣钵装烧。
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我们可以大致认为越窑器的烧造中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处在上虞地区;唐~五代时期处在慈溪上林湖地区,大名鼎鼎的秘色瓷即是在此处烧造;到了北宋则转移到了宁波东钱湖地区,部分器物亦采用秘色瓷独特的烧制方法。南宋初期,上林湖地区再次复兴,按官府指定样式烧造供器,除传统秘色瓷风格样式外,出现了类似北宋汝窑的器物。
二、秘色瓷的产生及发展06465D8B-A45B-438C-9C12-0AA6B8678FC6
随着越窑秘色瓷烧造地点的发现,并结合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实物,我们对秘色瓷又有新的认识。以北宋初年为界,可分为前期秘色瓷和后期秘色瓷。前期秘色瓷专指越窑使用瓷质匣钵烧造的、制作精细的、专供皇家使用的高等级青瓷器,而后期则包括越窑及在其影响下的其他窑口烧造的。
前期秘色瓷持续时间从唐末至北宋初年,主要产地先是上林湖后司岙地区,后来随着需求量增加,东钱湖窑址也开始用类似的方法制造贡器,到北宋中期以后逐渐走向衰落。法门寺地宫出土的14件秘色瓷器为标准器,据《衣物帐》记载是咸通十五年(874)埋藏的,且出土器物的工艺水平已经比较成熟,那么越窑成功烧造出秘色贡器的时间肯定在此之前。从窑址资料看,后司岙出土的带有纪年的资料中,最早的是唐大中(847~860)的年号,其时,底层中秘色瓷和瓷质匣钵的占比不高,秘色瓷应该是出现不久。荷花芯的资料还要早些,能够到唐会昌年间(841~846)。由此推测,秘色瓷出现于晚唐,至迟不晚于会昌年间。五代到北宋初年,越窑烧造出的秘色瓷供吴越钱氏王朝用于纳贡。
这一时期秘色瓷的特征是制作非常规整,均满釉,釉色以青绿为主,个别青黄色,烧造技法上采用单件装烧,器物以造型和釉色取胜,个别辅以简单的刻划花纹。近年来,考古发现中一些高级别吴越王朝墓葬出土的越窑器物上有复杂的刻划、施褐彩等装饰,如浙江临安唐天复元年吴越国王钱镠之母墓出土的褐彩云纹砵形灯、临安板桥吴氏墓所处的褐彩云纹四系瓶,这类器物目前在后司岙窑址当中没有发现,而且出土地集中在吴越属地的一些高级别墓葬之中,可以认为这类有复杂装饰的越窑产品是吴越钱氏王朝定烧的,产量很小,绝大部分用于贵族使用。总之,秘色瓷器在晚唐五代时期的主流一直是温润如玉、纯色无瑕的素面器物。
秘色瓷在唐五代时期就是专指越窑烧造的那部分釉色珍稀的精致瓷器,可是北宋早期以后,其所指范围扩大,时人将类似越窑秘色瓷或较为特别的青釉瓷器也有的称为“秘色瓷”。随着工艺进步,釉色、质感与秘色瓷相似器物的产量有所增加,与此同时国内一些窑口也在努力仿制秘色瓷风格的器物。秘色瓷的概念由特定工艺、特定生产管理方式下生产的瓷器发展成为一类以釉色为主要标准的、意涵较为广泛的青瓷品种,可称为秘色瓷系,凡是釉色温润,装饰风格或类似,器物基本呈现满釉状态的青瓷器,均可以称为是秘色瓷,其烧造的窑口也不单指越窑,可以是耀州窑、汝窑、官窑、龙泉窑等等。
就越窑自身而言,五代到宋初越窑青瓷的需求量逐渐增多,据《册府元龟》《宋会要》《宋史》《十国春秋》《吴越备史》及《宋两朝供奉录》诸书记载,宋立国初朝,从开宝到太平兴国十数年之间,吴越钱氏向宋王朝供奉的越窑青瓷多达17万件。除余姚上林湖越窑外,上虞、鄞县、宁波、临海等窑也分担烧造贡瓷的一部分。这使得上林湖越窑青瓷的烧造技法和审美标准对其他窑场的影响深远,并产生一定的传承关系,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秘色瓷”。北宋中期以后越窑因战乱等原因逐渐走向衰落,到了南宋虽一度复兴,但烧造的贡瓷不论从性质上和釉色上已发生改变,《中兴礼书》载:(绍兴元年)四月三日,太常寺言,条具到明堂合行事件下项:一、祀天并配位用匏爵陶器,乞令太常寺具数下越州制造,仍乞依见今竹木器祭样制烧造。可见此时越窑烧造的贡器是南宋朝廷指定样式的祭器。据《乾隆瑞安县志》记载,绍兴二年(1132)熊彦诗任瑞安知县,任职仅一年,他在任时写的《应诏上皇帝陈厉害书》中也提到此事:“余姚呼集陶工,坯冶秘色……日昃不食,土铏致膳,则秘色何求?”明代李日华在《六研斋笔记》中讲得更为明确:“南宋时余姚有秘色瓷,粗朴而耐久。今人率以官窑目之,不能别白也。”说明南宋越窑之秘色瓷在釉色上更加接近南宋官窑。1990年上林湖低岭头窑址试掘,1998年、1999年上林湖寺龙口窑址发掘,这两次考古发现的南宋早期产品中除了传统类型的越窑青瓷之外,还发现了类官窑或类汝窑的产品。后者的釉色呈天青、月白、乳浊、半失透状,釉面滋润而含蓄,从断面处可清晰地看到多次上釉的痕迹,同传统胎壁较薄,呈青绿色的秘色瓷截然不同,而与北宋汝窑风格颇为相近,同其后的南宋郊坛下官窑也有许多相似之处。
除越窑以外,很多烧造青瓷的窑口均能见到秘色瓷的影子,并且是南宋秘色瓷。陆游《老学庵笔记》中提到“耀州出青瓷器,谓之越器,似以其类余姚县秘色也。”?此书写作时间大约是在孝宗淳熙末年到光宗绍熙初年南宋蒋祈《陶记》:“其视真定红瓷、龙泉青秘,兢竞奇矣。”可见,到了南宋以后秘色瓷的面貌已经同晚唐五代时期有所区别了。南宋越窑复烧后生产的贡瓷,仍存在一些文献中被称为秘色瓷,但更多是取“精美上贡青瓷”的含义,其工艺、造型相对于五代北宋越窑而言,更接近以耀州窑、汝窑为代表的北方青瓷系统。
三、馆藏秘色瓷器举隅
綜上所述,晚唐至北宋初期的秘色瓷应是真正传统意义上的秘色瓷。现将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这一时期藏品做简单介绍,除了其中两件出土于法门寺地宫的秘色瓷碗以外?,余下几件均是浙江出土的越窑青瓷器,他们应当是最接近晚唐至北宋初期后司岙窑址烧造出的器物的,在此作为重点介绍。从他们的釉色、器形、烧造技法等方面能够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于秘色瓷的审美变化。
1.秘色瓷碗(图1)
唐,高7.1、口径25厘米,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塔基地宫出土。碗侈口,口沿处有一磕缺,釉色青中泛灰黄,碗壁残留当年绘有仕女图的包装纸。
2.秘色葵口瓷盘(图2)
唐,高4.5、口径20.8、底径9.8厘米,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塔基地宫出土。盘呈葵口,釉色青中泛灰黄,碗壁残留当年绘有仕女图的包装纸。
3.越窑青瓷瓜棱执壶(图3)
唐,高22.6、口径10.2厘米,1974年浙江宁波出土。此器造型优美,喇叭形口,长颈,筒形短流,曲柄,六瓣瓜棱腹,瓜棱处凹陷,上腹鼓,下腹斜曲内收至底。胎质较细。青黄釉,釉色光亮,裹足支烧。足底有支烧痕迹。06465D8B-A45B-438C-9C12-0AA6B8678FC6
壶身满釉,器底有裹足支烧痕迹,釉色青中泛黄。我国古代曾长期饮凉酒,魏晋以降,名士流行服五石散,孙思邈《千金翼方》卷22:“凡是五石散,先名寒食散者,言此散宜寒食,冷水洗取寒。唯酒欲清热饮之,不尔,即百病生焉。”随着喝温酒的风气盛行,利于保温的执壶应运而生。中唐时,酒具的形制发生了较大变化,执壶便是越窑顺应社会生活需要而制作的器形。开元前后的唐墓中发现有盘口短颈,鼓腹短流的酒注。晚唐时盘口改为喇叭形口,器身变高,腹部多瓜棱形。此执壶与后司岙遗址出土的执壶残件在形制,釉色方面基本一致。
4.青釉划花盒
唐,高6.8、口径10.3、足径8.7厘米。1959年浙江省博物馆调拨,浙江宁波出土。造型及纹饰上均模仿同时期的金银器,由盒盖与盒身两部分组成,子母口。通体施釉,釉色莹润、偏青黄。盒盖顶较平,与盖腹交接处饰两道弦纹,盖腹处一周较深凹弧。盖顶及盖腹处浅刻花卉纹和卷草纹。盖缘折直成母口,方唇,口沿处有多个泥点支烧痕迹。盒身一道弦纹将盒身与圈足区分开来,圈足内收,底部有多个泥点支烧痕迹。后司岙窑址中出土两件造型基本一致的盒盖,只是盒面浅刻花纹有所不同,分别是凤凰纹(图4)和双凤鸟纹(图5)。
5.青釉钵(图6)
五代,高9.9、口径19.2厘米,浙江杭州出土。敛口,圆唇外凸,上腹微鼓,下腹斜收,平底微内凹,器底有泥点支烧痕迹。通体施青釉微泛黄,釉色莹润。与后司岙遗址出土的青瓷钵残片(图7)的造型基本一致。6.青釉浅腹碗(图8)
五代,高4.3、口径15.4、足径6厘米。浙江余姚出土。碗口沿处有剥釉,敞口,圆唇,斜腹,玉环形底。通体施釉,釉色泛黄。圈足处有多个泥点垫烧痕迹,与后司岙遗址中出土的玉环底碗(图9)造型几乎一致。此类造型的碗在后司岙窑址中大量出土,晚唐与五代时期的造型在腹部和圈足处略有不同,晚唐时碗壁有一些弧度,圈足较厚,可称为玉璧底,五代时期的碗壁斜收到底,没有弧度,碗底变窄,称为玉环形底。
7.莲瓣纹青瓷罐(图10)
五代~北宋初,高7.4、口径4.5、底径5.9厘米。浙江宁波出土。此钵圆唇,敛口,鼓腹,圈足微外撇。胎体细腻,青釉泛白、色泽莹润,釉面有细小裂纹。器形小巧,做工精致,裹足支烧。此类器物原先大多有盖,出土时已不存。
钵外壁雕饰三层叠压的莲瓣纹,叶片肥厚饱满,结合圆鼓的造型,整器酷似一朵含苞待放的莲花,生动的纹饰与青绿的釉色相映成趣,体现出制造者奇巧的构思。越窑青瓷在晚唐至五代初期一直是以造型和釉色取胜,从法门寺及窑址残片中都可以说明这一点,可以说进贡的秘色瓷中绝大部分都是素面无刻划装饰的。五代晚期,青瓷销量激增,为了顺应市场需求,刻划装饰逐渐兴盛。东钱湖窑址中出土过几乎一致的器物。
8.莲瓣纹青瓷盒(图11)
五代~北宋初,高4.1、口径9.9、底径6.2厘米。浙江宁波出土。全器由器盖和器身两部分组成,整体较扁圆。盒身子口,浅折腹,隐圈足;器盖盖面较平,边壁竖直。灰胎,胎质较细。青釉泛白。裹足支烧。
和上一件含苞待放的瓷钵相对应,这件瓷盒便是一朵盛开的莲花。由盒盖与盒身两部分组成,子母口。盖面用雕刻、戳印等技法,十分写实地呈现出一多俯视角度的莲花。通体釉色青翠,造型饱满、生动。
始建于五代末年,完成于北宋初年的苏州虎丘云岩寺塔基中曾出土一件青釉连座莲花碗,虽不像法门寺地宫那般言明是秘色瓷,但经汪庆正等专家鉴定,后被正式定名为“五代越窑秘色瓷莲花式托盏”,可作为五代秘色瓷的标准器。该器由盏托和碗体两部分组成,釉面润泽,发色青黄,用刻划与浅浮雕的技法表现肥厚饱满的莲瓣纹。馆藏这两件莲瓣纹题材的瓷器,从釉面颜色、装饰技法、装饰题材等方面都与虎丘云岩寺出土器物有相似之处,亦可作为五代秘色瓷的典型器物。同样是作为置于塔基之内的贡器,法门寺地宫与虎丘云岩寺地宫出土的秘色瓷清晰地向世人展示了唐末与五代时不同的审美取向。
9.青釉刻划“千秋万岁”七子图盒(图12)
五代~北宋初,高3.8、口径12.4、底径7.6厘米。1958年浙江嵊县富润乡出土。由盒盖与盒身两部分组成,子母口。通体施釉,釉色温润,青中泛黄。盒盖正面边缘饰一道弦纹,内以单线卷云纹为地,其间饰七个憨态可掬的童子,一人居中、六人围绕,互相对望,体现了古人祈求多子多福的思想。盖盒外侧绘鱼鳞纹并均匀布局四个双线云纹开光,内书“千秋万岁”铭文。口沿处饰云气纹。此件盖盒纹饰生动优美,是北宋早期婴戏纹的代表。
这件瓷盒以装饰取胜,与传统意义上贡品“秘色瓷”的风格截然不同。越窑青瓷从无纹饰到浅刻划纹饰再到将刻划、模印等技法相结合的复杂装饰的演变过程,亦是从贡品的神坛走向商品的发展过程。
四、小结
秘色瓷自唐代末年烧制成功后即作为皇家专用之贡器,五代十国时由吴越钱氏王朝控制,继续烧造并用于向周边国家纳贡,由于产地和产量的双增加,秘色瓷的概念逐渐扩大化,成为精美青釉瓷器的代称。传统意义的秘色瓷随着吴越国的灭亡和北宋中后期的战乱逐渐消失,南宋立国初期,越窑再次复兴并烧造秘色瓷器,此时出现了类似汝窑的乳浊釉产品,与同时期的南宋官窑、龙泉窑、耀州窑等等都有相似之处,此后秘色瓷逐渐融入新的审美取向,并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注释:
①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法门寺博物馆、宝鸡市文物局、扶风县博物馆《法门寺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7,第227页。
②陈万里《最近调查古代窑址所见》,《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8期。
③冯先铭主编《中国陶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第336页。
④沈岳明《修内司窑的考古学观察—从低岭头谈起》,中国古陶瓷研究会编《中国古陶瓷研究》第4辑,紫禁城出版社,1997。
⑤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慈溪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慈溪上林湖荷花芯窑址发掘简报》,《文物》2003年11期。
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浙江越窑寺龙口窑址发掘简报》,《文物》2001年第11期。
⑦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慈溪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编著《秘色越器—上林湖后司岙窑址出土唐五代秘色瓷器》,文物出版社,2017,第1页。
⑧林世民《浙江宁波古代瓷窑遗址概述》,《中国古陶瓷研究》第2辑,紫禁城出版社,1988,第17页。
⑨[明]顧存仁等《嘉靖余姚县志》卷6《风俗记》“物产”条,宁波天一阁藏明嘉靖刻本。
⑩王结华《越窑青瓷东钱湖窑场再研究》,《中国港口博物馆馆刊专辑》2020年S2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慈溪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编著《秘色越器—上林湖后司岙窑址出土唐五代秘色瓷器》,文物出版社,2017,第11页。
?权奎山《唐代越窑秘色瓷的秘色涵义初探》,《说陶论瓷—权奎山陶瓷考古论文集》,文物出版社,2014,第239页。
13同⑦。
?[宋]礼部太常寺纂修、[清]徐松辑《中兴礼书》卷59“明堂祭器”,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代徐松辑自《永乐大典》抄本。
?[宋]佚名编《新刊国朝二百名家贤文粹》卷76,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明]李日华《六研斋笔记》卷2,凤凰出版社,2010,第114页。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浙江越窑寺龙口窑址发掘简报》,《文物》2001年第11期。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2,中华书局,1979,第23页。
?陈雨前主编《中国古陶瓷文献校注》上,岳麓书社,2015,第1页。
?两件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秘色瓷,一件在“古代中国”展中展出,一件在“科学技术与工业”展中展出。
21孙机《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中华书局,2014,第46~47页。
22程义《秘色瓷莲花碗的前世今生》,《文物天地》2019年第11期。
(责任编辑:田红玉)06465D8B-A45B-438C-9C12-0AA6B8678FC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