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产融合”背景下五华县农村电商扶贫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2-06-16谢睿萍

南方农业·上旬 2022年5期
关键词:三产融合

摘 要 推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是新时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随着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实践的不断深入及农村电商扶贫在各地得到推广实施,给传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新契机,成为各地脱贫攻坚经济增长的新亮点。为给实现乡村振兴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参考,结合广东省五华县农村产业基础和电商扶贫发展现状,分析了五华县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及电商扶贫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促进三产融合农村电商扶贫发展的建议: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打造特色农业产业;促进产业纵横延伸,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加强产业科技创新,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深化农村产业融合模式,强化农村产业融合动力;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加大政府政策扶持力度。

关键词 三产融合;农村扶贫;电商新模式;广东省五华县

中图分类号:F323.8;F724.6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09.024

收稿日期:2022-01-05

基金项目:湛江科技学院重点科研项目“产业扶贫背景下广东省农村电商创新型区域生态圈构建研究”(CJKY201903);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2020年度“创新强校工程”项目“基于PPC模式的湛江湾区经济发展探究”(CJ20CXQX002)。

作者简介:谢睿萍(1983—),女,广东龙川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企业管理、国际贸易研究。E-mail: 87938735@qq.com。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化解乡村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举措。三产融合发展的电商扶贫作为乡村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为传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插上了翅膀,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广东省五华县是省级重点扶贫特困县和扶贫开发重点县,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乡村产业分割、发展不平衡、电商难以深入驻守乡村等困境。探索“三产融合”的五华县农村电商扶贫发展新模式,有助进一步推进五华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  农村“三产融合”内涵

农村“三产融合”是以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的融合渗透和交叉重组为路径,以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拓展和产业功能转型为表征,以产业发展和发展方式转变为结果,通过形成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带动资源、要素、技术、市场需求在农村的整合集成和优化重组,带动农村产业空间布局的调整,改革传统的农业经济模式[1]。“三产融合”不同于产业规划,促进产业间的互动融合是关键。除了要因地制宜对当地产业发展的定位、产业体系、产业结构、产业链、空间布局、经济社会环境做出全面规划,更重要的是强调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的融合渗透,将结构上处于不同层次的农业、工业、服务业、信息业、知识业在同一个产业、产业链、产业网中相互渗透、相互包含,融合发展形成新的产业形态和经济增长方式。

一产泛指农业生产,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循环农业、现代化高效农业。二产主要指农产品加工业,是以农、林、牧、渔产品及其加工品为原料所进行的工业生产活动。三产是农业相关服务业,即为农业生产各个环节提供服务,能拓展延伸农产品功能和提升附加值的行业。在农村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质就是各类经营主体以资产为纽带将农业的各个环节和各个要素集成在一起,形成融合效益高于每个单独的产业之和的经营方式。其核心是以农产品加工业为引领,选择适合融合的、在本地区有基础、有优势、成规模的重点产业,充分开发其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将农业流出到工商业和城市的就业岗位和附加价值内部化,将加工流通、消费环节和休闲观光等的收益留在本地、留给农民,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2  五华县三产融合电商扶贫现状

五华县隶属广东省梅州市,位于广东东北部,是著名的侨乡和红粬之乡。先后被认定为“梅州市市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广东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电子商务试点单位”,2018年入选广东省级和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素有“工匠之乡、华侨之乡”的美誉,是国家级农产品主产区、省级重点扶贫县。作为梅州市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五华县拥有广东最多的省級相对贫困村93个,占26%、贫困人口占45%。基本上梅州近一半的相对贫困人口都是来自五华,脱贫攻坚任务艰巨。

2.1  产业基础

传统产业依然是五华县发展的底盘,在经济增长中占据主导地位。工业主要以五金机电、食品饮料、医药制造、再生资源利用等产业为重点,着重发展以手工艺品加工为主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两大主导产业。近几年县政府利用省级产业转移园的扶持政策和资金,借力广州对口帮扶,先后打造了广州番禺(五华)产业转移工业园、华城电线电缆产业园、河东工业园、安流工业区四个主要园区,乡镇企业初具规模,2019年工业总产值达283 620.9万元。旅游业有省级自然保护区七目嶂,汤湖热矿泥山庄、怪石奇景石马山及梅州最大的水库益塘水库等。农业主产稻谷,盛产蜜柚、柑橘、龙眼、李子、荔枝、柿子、香蕉、茶叶等,但由于沿袭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和种植业结构,农特产品“种类单一、产能低下”,如何将初级农产品转化为具有特色的特产生产及销售产业,将农家名优特产带进城市的大街小巷,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仍然任重道远。

2.2  产业技术

近几年,五华县乡村产业技术生产水平有了较大提升,比如以长乐烧酒业为龙头的制酒业,以康奇力药业为龙头中药产业,以辉胜达电器为主力的五金机电业和以广东井得电机为龙头的汽车配件业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与发达地区相比, 这些龙头企业竞争力弱,科技创新能力依然不足,现代化程度仍然偏低。加上五华县经济总量小、资金项目有限,现有的加工厂规模都不大,加工企业小、散、弱现象明显。目前电商发展以梅州市即刻科技有限公司为最大科技龙头企业,正在利用新技术实现产品创新,强化发展本地农副产品如水果罐头、果脯、黄酒、有机茶饮料等食品加工业产业发展,提升藤椅、石雕、竹编等工艺品产业层次,农业上,通过完善乡镇电商销售网络,扩大销售渠道。虽然五华农产品类型多样,但由于产业技术和产业集聚度相对较低,当地农产品加工业总体水平不高,很多农副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品牌效应不强。

2.3  电商发展

作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县,五华县立足本地特色优势资源,以实施“2017年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为切入点,全力推动电子商務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2019年,已全面建成16个镇级电商服务中心,300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并投入运营。引入特色产业网2个,带动或引进天猫优品、苏宁易购体验店、京东帮五华服务店进驻,物流速递企业爆发式增长至42家;相关数据显示,仅2020年1—9月,该县电子商务及其关联企业1 925家,形成网络交易达15.134亿元,有效推动当地柚子、三华李、无花果、艾根等本土特色农产品销售。2021年,首个镇级农电商创业产业园也在五华县潭下镇落成开园。但由于梅州五华县农村地区的特殊性,地广人稀,偏远行政村(组)较多,住户分散,电子商务物流体系及相关服务体系还不够健全,配送可达性不高。且电子商务高级技术人才匮乏,电商企业营销能力不强,农村淘宝品牌质量难以保证,企业综合运营成本高,发展缺乏提升力,严重影响了农村电子商务与农村经济的发展。

2.4  产业融合

五华乡村产业融合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以提供初级农产品为主,产业链短,产业间分割明显。如有名的五华柚果主要为鲜果销售,柚果加工水平和附加值都不高。产业基础薄弱,交通是五华加快发展急需补齐的短板。由于缺乏对外快速联通的高速公路,当地农产品从五华送到珠三角耗时多,慢且成本高,致使农产品销售主要停留在本地市场,甚至每年都有大量柿果和农产品因卖不出去而腐烂在地头。产业融合缺乏经营载体,传统的“农家乐”主要以餐饮、住宿、水塘钓鱼、农产品采摘等为内容, 缺乏真正具有乡情乡韵特色的农作劳动体验。自然风景观赏、古镇村落游览等项目由于与之相应的产业项目开发不足,缺乏长期维护和投入,也无法真正发挥农业加工、旅游、文化宣传和康养等功能。

2.5  政策扶持

近几年,五华县结合当地实际,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夯实电商发展基础。如设立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完善农产品检测中心;搭建了“五华县电子商务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成16个镇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和300个以上的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开展农村电子商务培训;加强电商宣传等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一二三产业主体之间没有形成稳定的合作共生关系,缺乏配套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不利于产业资源的利用和协调发展。五华县政府在产业扶持上虽有资金和政策支持,但优质项目引进少,缺乏优化产业结构集群,产业整体布局不够完整,未能形成很好的产业规划与布局。

3  促进三产融合农村电商扶贫的对策及建议

3.1  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打造特色农业产业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前提。五华县要因地制宜地立足于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夯实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基础,以特色产业为融合点,完善和延长产业链,形成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的产业格局。如努力形成以五金机电、制酒制药、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为主的工业产业体系。发展以优质稻、茶叶、南药、金柚、烤烟等为主的农业产业体系,发展农副产品加工、食品加工;对水果、茶叶和养殖业进行挖潜。加强策划以绿色生态、历史文化、农业休闲等为主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全力推介五华特有的“山、水、泥”资源和文化特色,加快益塘水库、热矿泥温泉山庄创建国家4A级景区步伐,打造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和乡土特色的农业产业项目[2]。

3.2  促进产业纵横延伸,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完善产业链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是推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核心。借助互联网科技,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开展农村精深加工制造或创意性开发,逐步实现企业或产业纵横向链条延伸的同时,加大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保护传承力度,探索农业嘉年华、休闲农业特色村镇、田园综合体等品牌创建。采取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种植农户,产供销一条龙的运作模式,打造从田园到餐桌的经营理念,以蔬菜生产为基础,增加观赏、垂钓等休闲农业功能[3]。通过构建完备的利益联结分享机制来搭建农村三次产业融合的良好渠道,形成合力,实现“1+1>2”的局面,使工农、城乡关系实现良性互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如五华县琴口村的桑芽菜产业帮扶项目,就是由敏捷集团引进帮扶建设,按照“一村一品”的产业布局,探索“合作社+致富带头人+农户+互联网”的产业帮扶模式,通过原贫困户入股的形式组建桑芽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打造“敏琴桑芽菜”扶贫产业品牌,通过电商及直播带货等渠道广开产品销售渠道扶贫的一个成功案例。如今,桑芽菜种植面积已扩展到50 hm2,成了五华远近闻名的“网红菜”,带动当地300多人在家门口就业。

3.3  加强产业科技创新,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科技创新是乡村产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是乡村产业现代化的第一推动力,推进乡村产业科技创新关键在于激活各个创新主体,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全力推进现有产业园区扩能增效等,因地制宜加强贫困地区园区、科技创新机构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与当地企业、高校和研究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实行定向人才培养以填补区域人才空缺。搭建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服务平台,运用“互联网+”、众筹、微商、分享经济等模式积极探索三产融合的新业态、新主体和新机制,突破地域、产业、组织间的各种壁垒,构建共享互补多赢的产业链条,筑牢农村三产融合基础。如在产销方面,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梅州配送中心平台对接作用、粤东农批中心农产品集散辐射带动作用和电子商务线上销售、直播带货等销售新模式,将五华县内优质农产品推出五华、推向大湾区市场。

3.4  深化农村产业融合模式,强化农村产业融合动力

根据贫困地区优势要素和优质资源创新独特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差异化地选择农村生态型、服务性等多类融合方式,并且要深度挖掘农产品或产业潜在功能,由单一的生产、加工、制造向娱乐、休闲、养生、旅游、文化创意、体验等新功能转变,促进一品或一产多能的复合型发展,带动产业链和价值链结构升级,实现产品或产业价值最大化。如借鉴梅州大埔县充分整合资源,以“一核一轴两翼多园区”空间布局,把西岩万亩茶文化产业园打造成为三产融合示范区及红色党建引领绿色发展示范带,形成“研发+种植+加工+销售+旅游”于一体的产业新格局,积极打造全省茶园连片集中规模最大、全国乌龙茶连片集中规模最大的现代茶园。

3.5  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加大政府政策扶持力度

强化政府主导作用,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县城扩容提质,主动融入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建设,加快园区扩能增效步伐,实施“乡贤回乡投资兴业工程”。合理规划和落实好本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工程和产业融合先导示范区等重大项目,大力扶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聚焦产业和项目建设,借助以县城为中心、产业转移园和河东工业区为两翼的“一核两区”产城联动发展格局,着力完善县区道路、供水、供电、排污等基础设施,为招商引资和企业落户,提供齐全的产业配套服务,助力“互联网+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全力扶持实体经济发展。此外,注重对农村养老服务机构的深化改革和公益性服务支持。在兼顾以人为本和尊重自然发展基础上,把农村养老服务和生态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农村康养旅游新业态的功能拓展,推动农村康养旅游业的深度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坡,张冰,朱伟岭,等.长葛市鼎诺种植合作社三产融合发展,电商助力乡村振兴[J].农业网络信息,2018(5):7-9.

[2]  魏延安.农村电商给扶贫产业带来新契机[J].农村新技术,2018(8):45.

[3]  范娜娜.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三产融合”农村电商扶贫新模式研究[J].商展经济,2021(17):133-136.

(责任编辑:敬廷桃)

猜你喜欢

三产融合
“三产融合”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抓手
一串葡萄的“三产融合”
合作社推动三产融合发展探析
西峡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丁家夼农村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湖北宜都市柑橘农业循环经济研究
“三产融合”怎么合?
诸城:工业强县的“三产融合”之路
基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理念的农业园区规划
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小岗村三产融合续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