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教育的实践研究
2022-06-16郭文玉
郭文玉
摘 要:3~6岁儿童的在园生活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是幼儿通过与环境互动、师幼互动、自我服务、个体参与、体验和创造进行自我更新的过程。在“看见儿童”的论坛中,郭琼园长从一日生活的灵活性、儿童的自主性、教育性阐明幼儿在一日生活活动中学习与发展的教育理念。基于此,文章论述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教育的相关实践,旨在通过“一日活动皆课程”的教育理念,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常规教育;生活教育
生活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载体。幼儿时期作为人生的第一个阶段,需具备更多的生活性引导和体验。对幼儿来说,自由的时间、独自的文化和游戏都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作用。把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的教育做到保教结合、相辅相成,首先我们必须要全面了解幼儿的生活,研究幼儿的生活。而对于幼儿园保育的研究,大多数都着重于幼儿能力方面的发展和教育方面的引导,对于一日生活问题则没有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实践。《广东省幼儿园一日活动指引(试行)》在一日活动组织上给了教师明确的方向指引,在各个活动环节,对教师从环境、指导、配合工作中做出详细的指引。
一、一日活动的基本环节和幼儿学习发展的契机
(一)教育来源于生活
幼儿在园学习以游戏为主,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学习。首先,制定合理的一日活动流程、活动目标。教育的质量就是体现一日生活的质量。从幼儿入园晨检、和教师问好、到班级放好书包、水壶这一系列活动环节中都蕴含着无声的教育,潜移默化地引导幼儿学会排队等待、礼貌用语和自我服务等;在学习的过程中,幼儿会以同伴为学习对象,从模仿他人到自主学习。游戏与生活学习相互交融在一日活动中,就是幼儿学习的独特之处。
(二)一日活动的灵活性
一日生活中灵活性的教育,可以更好地拓展幼儿学习能力的提升。在自主游戏活动中,环境的准备考究的是教师的智慧,教师不但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兴趣,同时要提供安全卫生、种类丰富、层次多样化的游戏材料,并且通过观察,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及时调整和补充游戏材料和生活道具。如:在本学期,班内添置了生活区的水果台、餐点台,但在使用过程中,教师发现: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水果台的高度不适宜,自主添加水果时,个子较小的幼儿就可能够不着。当教师发现这个问题后,第一时间进行了集体研讨,针对小班这个情况,探讨该如何调整适宜的水果台高度,解决自取水果这个问题。经研讨,大家觉得换个工具摆放水果、更换水果夹都是不错的选择。在一些生活琐事中,可能让幼儿获得多方面学习与发展的机会,所以,教师应支持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并帮助他们不断地积累自己的知识经验,这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功能。
二、环境在一日活动中扮演的角色
(一)良好的环境可以减少幼儿的心理焦虑
幼儿身心发育还不够完善,身体素质较薄弱,各方面发展的能力欠缺,依赖性强。此时,需要成人为幼儿营造良好的生活及学习环境,照顾和关爱幼儿的一日生活,目的是可以更好地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开学初,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分离焦虑是家长和教师克服的难题。为了尽快缓解幼儿的入园焦虑,教师在环境布置上做了大量的工作,营造像家一样温馨的角色区;用“妈妈拥抱”的方式引导幼儿入睡;在班级门口张贴家人的照片,摆上一张小椅子,当幼儿想妈妈时,可以坐在椅子上,指着墙上的照片。教师应该为幼儿提供一个舒适、轻松、支持幼儿成长的社会环境,让幼儿感受、体验到成人给予的关爱和尊重,使其身心愉悦,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长
生活本就是一门课程,如何引导这门课程,其中蕴含的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实践为方式的教育。幼儿在幼儿园里的一日活动实践中包含着许多学习与发展的机会,吃、喝、拉、撒、睡、玩等活动都是在日常活动中交替发生着、进行着,这就是幼儿期的生活,也是幼儿的学习过程。把鞋架搬到幼儿园是本学期的新举措。刚投放这个鞋架的时候,幼儿都觉得很新奇,換脱鞋子也很随意,有时候幼儿还围着鞋架“争论”起来,原因就是都想把自己的鞋子摆到最上面,最先放鞋的孩子走到寝室还不放心,伸长脖子看看自己放在最上面的鞋子有没有被其他小朋友拿开。两天后,随意摆鞋子的现象一扫而空。教师的智慧无限,办法永远都比问题多,因为鞋架的出现,班级有了“抬鞋架”的值日生,有了排队等待放鞋的幼儿,有了“数鞋”的幼儿等。通过鞋架案例,我们发现幼儿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这也是幼儿成长期的本能——在生活中学习并发展自我。幼儿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师幼互动、与同伴之间的合作、亲身感知、直接操作真实事物,来解决自己在成长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等,渐渐地学会与自己成长密切相关的基本知识与技能,逐步形成自己的性格和习惯。
三、常规养成与教师对常规的认知
良好的常规在一日生活中可以更好地提高活动质量,同时也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基本手段。教师基于自身的能力及班级情况全面做好幼儿常规培养,为幼儿一日生活创设良好学习环境。在一日活动中,教师在培养常规与达成幼儿发展目标的基础上,需不断优化班级常规的策略,从而让常规教学能够切实拓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以及发展幼儿的认知。在幼儿园里,每个教师的教育理念及专业水平不等,在日常生活的常规培养中,普遍地存在“重活动、轻生活常规”培养的现象,很多教师都认为幼儿的饮食起居是保育员的工作,不需作为一个活动进行教学,这种保教不结合的状况,如何能促进幼儿发展呢?因此,教师要特别留意观察幼儿在日常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否则都可能影响幼儿生活整体的发展,带来幼儿学习发展上的偏差。所以,教师要关注幼儿如何喝水、如厕、洗手、吃饭等环节。
其二,教师对常规教育要进一步理解。很多教师认为,常规教育都是简单和易于把握的,因此,在开展常规引导或教学时,基本流于形式,没有从幼儿现实生活的复杂性和发展需要去认真坚持、引导,没有认识到其具有多重教育的价值。如果教师忽视常规引导与幼儿深层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就难以抓住幼儿关键成长期帮助幼儿发展新的生活经验,难以通过常规教学来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
其三,幼儿园教师对常规目标的设置不能过于浅显。常规教学是一种综合性教育活动,它不仅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范畴,发展幼儿的生活认知及动手能力,还有助于通过日常生活的动手能力,帮助幼儿建构在园的作息规律。所以,教师不要忽视幼儿常规学习与发展的全面性与自主性,仅以流于形式的常规引导,是无法引导幼儿深度学习常规的,甚至会导致幼儿对常规学习的散漫态度,从而无从实现常规教育功能。
总之,“看见儿童”背景下的一日生活教育,无论是行为课程的学习、师幼互动的指导,还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活动,都必须是贴近幼儿的生活,符合幼儿身心发展和年龄特点。教师应树立“一日活动皆课程”的教育理念,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