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初探
2022-06-16刘月岩
刘月岩
摘 要:依据新课改核心素养培养的教育目标,经典诵读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以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对经典诵读教学的价值和实施路径进行探索和分析,笔者及课题组成员在本校内以发展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作为经典诵读的实施目标、围绕“墨韵书香,诗意童年”的主题,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经典诵读活动,以期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得以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经典诵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由此可见,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除了培养学生的语文基础能力外,更注重优秀文化对学生的影响,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
一、发挥环境的濡染作用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为了配合经典诵读活动,我们打造精品校园文化,“一厅、二园、三廊”经典文化氛围浓郁,尚礼厅、思贤园、钟秀园、灵秀廊、灵智廊、灵美廊……处处雕廊画壁,经典诗文,名言警句散发着浓浓的文化气息。我们还提倡“让班级的墙壁充满书香”,各班都设立了“经典诵读图书角”“经典文化展示墙”展示经典诵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成果,如诗配画展、手抄报等等。
二、发挥活动的育人作用
以美浸润,体验活化。我们把经典诵读融入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设立了不少于十五分钟的晨读时间,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进行经典诵读;还有课前一分钟、中午学校广播站的经典美文欣赏;每周一国旗下讲话、每学期作家进校园、诗词大赛、经典诵读比赛……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样又精彩纷呈,让学生的文化素质在丰富的文化活动中浸润提升。特别是诗词大赛,带领学生走进诗文经典天地,领略经典的魅力,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更是培养学生经典文化素养的一次综合性的实践活动。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与培养,语文素养也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三、发挥课堂的主阵地作用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学生获取知识、能力得以提升主要在课堂上完成,经典诵读教学研究直接指向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在各个角度探索经典文化与课堂教学的互补和渗透,涵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积累经典文化,增加文化底蕴厚度
古典诗词是中华古典文化中的瑰宝。我们除了完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小学要求背诵优秀诗文110篇外,还每周开展诗词活动,配合各年段的各单元的教学重点精选经典诗文入编为校本诵读教材,小学六年累计积累200首。教师经过课题组讨论,采取了分散法教学以便降低学生掌握的难度。学校每个周三和周五固定早读时间,背诵古诗词。然后在每节语文课前利用课前一分钟再诵读,反复记忆,达到熟记于心。这样,一个学期下来,学生至少可以积累20首古诗词。我们还利用午读时间,开展《日有所诵》的诵读活动,将《日有所诵》引进课堂,其节奏明快、意蕴深远、朗朗上口的文本特点深受学生喜爱,熟读成诵,在磨耳朵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语言潜能,提升语言素养和母语感知能力。另外我们引导学生积极使用摘抄本,积累大量的诗词歌赋和名言警句。每学期进行摘抄设计评比,增加了学生对积累古诗词的积极性,经过长年累月的积累,学生的文化底蕴得以提升。
(二)学习经典诗文,拓宽经典文化的宽度
语文课堂是语文习得“文化”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载体,为了让语文课堂更有“语文味”,教师在教学时应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
1. 创设课堂导入情境
导入环节引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诗词歌赋、名言警句、传说故事进行新课导入,学生自然生发学习兴趣。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学期《绿》这篇课文时,为了完成单元教学目标: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笔者在导入环节中增加飞花令游戲环节,经过这个导入学生积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还使学生感受了同样的景物描写在古诗与和现代诗中的不同,有效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2. 以课内课文为基点,向同一作家或同一题材的其他作品进行拓展
如在教学《渔歌子》这首诗之前,笔者收集了柳宗元《江雪》、张志和《渔歌子》另外四首古诗。在学习过程中将《渔歌子》与《江雪》进行对比学习,感受两首诗的不同画面及作者传达出的不同思想感情。最后向学生介绍张志和写这首诗时的写作背景以及《渔歌子》系列的另外四首诗,进一步体会作者悠然自得的心境。通过学习一首古诗,学生积累了四首古诗,学生学得兴致盎然,津津有味。拓展学习的有效利用,不但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同时学生对诗词背后的含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降低了学习难度。在对经典广度和深度中,学生写作时引经论点,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提高。
3. 吟诵经典篇目,提升传统文化的温度
经典诵读能把无声的书面语言变得有声有色,经典“咏”流传,读中悟情,读中悟理。诵读对体会文章主要内容、把握思想感情有积极意义。研究表明诵读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语感,提高写作能力、语言表达等诸多益处。除了课堂上带领学生品词析句,让学生身临其境。我们还采取与学科融合方法,如将经典诵读与音乐相结合,借助经典诗文极强的节奏感,与音乐进行匹配,选择合适的音乐表现经典诗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创设情境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如在“迎中秋 话团圆”的国旗下讲话中,笔者安排学生配乐演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开篇,引人入胜,讲话后班级还时常听到学生吟唱这首词。可见学生在唱的过程中投入到古典文化的意境与旋律,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文化修养。经典诵读与美术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以诗配画的方式将想象的画面画出来,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也培养学生的鉴赏美、创造美等人文素养,提高了语文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四、家校联动,营造书香家庭氛围
经典诵读活动的阵地不仅在校内,要充分发挥家长在阅读中的作用,使之成为经典诵读的支持者、参与者、建设者。我校在低年段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在高年段开展家庭读书会活动。制定阅读计划,推荐阅读书目,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家长和孩子齐参与。当低年级的学生由爸爸妈妈和他们共读一本书时,同时孩子的识字、语言积累都得到锻炼。高年级的学生在共同阅读和读书会的活动中,与家长一起交流讨论,一起分享读书中的感动和乐趣,使诵读经典成为家长和学生共同接受优秀文化熏陶的有效途径。
综上,通过一系列积极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围绕新课程改革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目标,我们注重经典诵读活动在教学中的价值,让经典诵读成为提高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推动作用,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秋霞.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8).
[2]张铭.试论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23).
[3]王培杰,吕晓红,刘敏.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经典诵读课程的开发与实施[J].现代教育,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