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教育理论的初中地理教学探索与实践
2022-06-16许亚红
[摘 要]文章基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通过“基于生活的探究性学习”“基于生活的开放式课堂”“基于生活的综合实践”等方面的初中地理教学实践,探索如何研陶、师陶。
[关键词]生活教育理论;初中地理;教学;研陶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2)07-0096-03
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笔者最崇敬的两位教育家是我国的陶行知先生和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对于他们的教育著作,笔者反复研读,思考领悟。他们教育思想中的生活教育理念,深刻影响着笔者的教育教学风格,也深深融入了笔者的生活。特别是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已然成为笔者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信条。
一、学习:与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结缘
笔者初识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是在读大学的时候。初为人师时,笔者对各种教育理论懵懵懂懂,因此进行了大量而广泛的阅读,汲取教育大家之智慧,以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在此期间,笔者详细深入地学习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体系,并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在备课时有意识地运用生活教育理论,联系实际、联系学生生活,将生活教育理论与地理教学实践相结合。当第一次被听课获得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时,当撰写的教学设计第一次获奖时,当撰写的第一篇教学论文发表时,笔者更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对生活教育理论的研究、探索与实践。
经过多年的大量阅读、思考、实践,渐渐地,笔者的教育教学风格在陶行知先生的理论指导下逐渐成形,一节节汇报课或展示课、一篇篇或获奖或发表的教育教学文章,如涓涓细流,持续涌现了出来。
二、实践:基于生活教育理论的初中地理教学探索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探索中,笔者之所以能准确地把握每一次教育改革的方向,正是依赖于对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学习与探索。
笔者争取较为完整地、准确地理解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不断地将理论研读后的所思所想落实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再反思并撰写研究文章。以下是笔者的三个主要研究阶段。
(一)基于生活的探究性学习
2001年,教育部正式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1]。“自主—合作—探究”的探究性教与学思路也在此次课程改革中被提了出来。
探究式教学法正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方法论和教学法,是实现“教学做合一”的具体教学方法之一。陶行知先生说过: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指导学生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思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2]。这也是探究式教学法的内涵,它强调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或与同伴合作参与学科活动,自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思路。
经过深入的学习和领会,笔者在初中地理教学实践中如鱼得水,对生活教育理论的探索与实践为笔者的专业发展增添了许多光彩。笔者所写的《用探究性学习法教学“时区”》一文发表于2002年1月的《无锡教育》;《灵机一动话探究》一文获2003年度无锡市地理学科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顺水推舟》一文发表于2004年9月29日的江苏省《成才导报·教育周刊》,该文阐述了《气温和气温观测》一课的教学体会,也为初中自然地理教学打开了新的教学思路。
(二)基于生活的开放式课堂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地理课程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重视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着力拓宽学习空间,倡导多样的地理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 [3]
“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这一基本理念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社会即学校”是相契合的。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而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必然也是教育的场所,他把整个自然、社会、人生都列入生活教育的范畴。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的逻辑延伸,是“生活即教育”的展开与具体化,也是实现“生活即教育”的途径和保证[2]。
基于对生活教育理论中“社会即学校”观点的思考,从七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实际出发,笔者对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地图的阅读”内容进行梳理,发现了教材的局限之处。
“地图的阅读”部分使用的教学地图代表性强,适用于全国各地的初中地理教学,适用于地图基本知识的教学,但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与笔者所在学校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不够紧密。因此,笔者决定将教学内容融入学生熟悉的具体生活情境,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学生在地理学习中会接触各种各样不同类型的地图,学好了地图相关知识,地理就能学得轻松、学得有兴趣,对以后的工作生活也会有帮助。七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地理学科,会有一定的好奇心,但也会觉得有一定的学习难度,特别是在学生学了难度比较大的“地球的自转”和“地球的公转”后,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地图的兴趣成为教师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对于“学会阅读地图”一目,课标相关要求是引导学生在地图阅读过程中掌握阅读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教材选择了台湾岛地图作为教学用图。教科书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材料和工具,教师应有针对性地拓展生活化、乡土化的地理素材,以提高学生学习地图的积极性。
因此,笔者开展了“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的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设计了如下课堂研讨任务:
读无锡市交通旅游图(略),完成以下任务,比一比哪个小组最快完成。
找一找:在旅游图上找到无锡市西漳中学、市政府、鼋头渚、梅园、硕放国际机场。
说一说:以上5个地方分别在无锡市的哪个方位?其他4个地方分別在无锡市西漳中学的哪个方向?
想一想:从西漳中学到硕放国际机场有多远,你可以通过什么方法知道?如何将地图上的方向对应到现实生活中,从而不至于迷路?你是如何快速找到这些地方的,又是怎样判断方向的?
在自己熟悉的无锡市交通旅游图上,找自己熟悉的学校、自己熟悉的地名、自己曾经去过的地方,学生接到这个任务,学习热情高涨,积极交流、讨论甚至争论,很快地完成了任务。
陶行知先生说过“社会即学校”,社会本身就是一所大学校,教育要依靠社会的力量,应济社会的需要。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融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和兴趣[4]。
(三)基于生活的综合实践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在京发布。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重视学生多元关键能力的培养、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和良好必备品格的养成,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界的热点话题。
现在初中阶段的学校大多开设了综合实践课程。综合实践课程以课外实践活动为主,教师通常会要求学生在实践活动后写周记或作文,这难以促使学生将所学地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笔者决定将学生的学习空间拓展到大自然和社会中去,选择部分地理课堂教学内容,设计相关的地理实践活动方案,做到活动有目的、活动有组织、活动有方法、活动有成果[4]。笔者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为依据,开发设计了有针对性的综合实践活动。
以“设计(秋游)尚湖游览路线图”为例,笔者给学生布置了如下任务:
1.设计自己小组的游览路线;
2.画出游览路线图,确定各景点的方位;
3.在地理课上展示、交流。
秋游结束后,学生们展示的游览路线图,充分展现了其无限的创意和创作能力。
在不少学生设计的游览路线图中,景点的位置,景点与景点之间的方向、距离等基本与实际一致,图例标注正确、清晰。
初次尝试,虽然学生只是依样画图,但方法懂了,何愁无获?地理教学空间的拓展(从课堂到课外),大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的地理技能,让学生能学以致用,提升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这正是地理教育的最高境界。
三、再认识: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新要求
2019年7月召开的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及之后印发的关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发展的三个文件,还有2020年3月印发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等,都提出了当代教育改革的目标与要求。那么,具体应该如何改革?
笔者认为改变的只是方法论,其核心理念还是应紧紧围绕着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生活教育理论。以往不同的时代赋予了它不同的内涵和实践方法,新的时代要赋予它新的内涵和实践方法。
首先,“生活即教育”方面。学生的家庭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都具有教育的意义和具体的教育作用。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参与家务、家庭会议,承担家庭建设的责任,反向影响家庭中长辈的生活习惯、文明习惯,为建设文明社会贡献自己和家庭的力量。在校园生活中,教师应发挥学生群体的力量,搭建学生自主管理的平台,完善现有的学生会等学生组织,指导学生全面参与学校事务,培养学生合格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在社会生活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活动、慈善活动、访谈活动、游学活动等,在体验中获得对社会、职业等的认识,长见识、开眼界,探索自己的人生方向,确立人生理想和目标,为自己赋能。
其次,“社会即学校”方面。社会、家庭、学校应协同合作:社会为学校提供育人资源,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学校为社会服务,指导学生走向社会、体验社会,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发挥自身的作用,为改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从而为未来社会培育合格公民;家庭主动对接学校、社会,指导孩子的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和志向。
再次,“教学做合一”方面。要让学生在“劳力上劳心”,在“劳心中劳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能够体现“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让学生在劳动中获得身体和意志上的锻炼,掌握劳动技能,培养劳动精神。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活的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行动能力”“生活能力”“创造能力”。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不断推陈出新,但这体现的都是方法论和认识论上的差异,其核心依然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大道相通”。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在新时代依然不过时,具有与时俱进的影响力,理应成为广大中小学教师坚持不懈学习、传承、弘扬和践行的思想和理论,也必将继续深刻影响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
在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应了解学生生活现状,理解学生生活表现,把握未来社会发展趋势和未来工作生活对人才的要求,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品学兼优、视野开阔、生理心理健康的人才,这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N]. 中国教育报,2001-07-27(2).
[2] 周德藩.走近陶行知:教师读本[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 许亚红,顾庆蓝. 初中“地图的阅读”开放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新智慧,2019(24):2,4.
(责任编辑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