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夯实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2022-06-15赵黎王凯

教育现代化 2022年3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创新能力技能

赵黎,王凯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 机电工程系,山东 日照)

一 引言

教育部、财政部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文件中指出:对接科技发展趋势,以技术技能积累为纽带,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建设兼具产品研发、工艺开发、技术推广、大师培育功能的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产业先进元素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探索模块化教学模式,深化教材与教法改革;为中国产业走向全球产业中高端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1]。

根据以上创新平台的基本特征,创新平台建设应体现以下主要内容。

平台建设理念——协同创新、开放共享。建设由学校、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多元参与、资源共享的创新平台。

平台建设定位——需求和应用。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以创新平台为依托,积极开展技术研发、工艺开发、技术推广、创新创业教育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平台建设路径——融入产业、企业发展和人才培养[2]。

平台培养人才规格——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毕业生应具有人文基础知识、专业技能、职场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特点。

平台培养人才方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将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纳入教学内容,深化三教改革,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保障机制。

二 基于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依托政府主管部门,高校联合企业和行业共建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通过搭建平台吸引企业项目进入学校,通过人才汇聚等机制建设,组建跨界项目团队,通过优选项目类型、匹配教学环节,使优质项目导入教学,分别匹配不同的教学环节,将教师研发和技术服务过程对接教学、生产、实训过程,将教师研发和技术服务成果(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转化为教学资源,用于课内教学过程,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实现了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多年实践,逐步形成了以真实科研项目为载体的“平台支撑、科教融合、项目驱动,思政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图1)。

(一) 课内进行了“以研促教”教学模式改革

将教师科研和技术服务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进课堂,在专业核心课教学环,采用了“案例分析法”“探究式讨论”等教学方法,以真实研发项目作为案例进行“教学做一体化”项目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综合实训教学环节,以教师研发项目为选题,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采用现代学徒制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3]。

(二) 课外实践了“个性化培养”的育人模式

实施了双导师指导下的课外创新计划:参加双导师指导下的科研计划、企业实践锻炼计划、互联网+创新创业计划、大学生技能大赛计划、大学生科创计划、社团活动计划、申报专利计划、撰写论文计划等。充分发挥企业育人作用,通过创新平台建设,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形式的真问题、真项目、真情境,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研究方向选择研究课题,在实战中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激发学生潜力,塑造创新人格,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4]。

图1 “平台支撑、科教融合、项目驱动、思政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 将优秀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

人才培养主要是通过课程教学去实现的,课程的质量直接决定教学质量,是反映教学质量的基本因素。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必须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及时将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最新优秀科研成果转化为优秀教学案例融入到课程中,形成优秀课程,将优秀课程内容固定下来,形成优秀教材,通过优秀教材引领课程建设,推动教材改革,满足职业教育发展需求。

三 融入先进教育元素,重构课程体系

(一) 建立了“平台+模块+学分”矩阵式课程体系

遵循人才成长培养规律,将科技链对接产业链,根据国家和行业标准,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将“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要求,分解到课程体系和各个培养环节去实现,构建对应的矩阵关系,逐步形成了突出学生创新素养培养的“平台+模块+学分”的课程体系(图2)。

课程体系由创新知识素质平台、技术应用实践平台与创新能力拓展平台构成,逐步递进。创新知识素质平台由素质课程模块、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构成;技术应用实践平台由实验课程模块、课程设计模块、综合实训模块构成;创新能力拓展平台由社会实践模块、科创大赛模块、科研实践模块构成。

在课程设置上,既有思想道德素质类课程、创新知识教育类课程、专业知识与能力培养类课程、学科跨界课程,又有实践性、技能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教学环节。在课程内容上,以项目化为主,及时将最新的工程案例和技术研究成果纳入到课程中来,实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每个模块根据权重赋予相应学分,增加创新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相应模块分值。在培养方式上,学生在必修课学完之后进入创新能力拓展领域学习,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今后想从事的研究方向,选模块、选课程、选教师,组成“双导师+学生”项目团队进行项目研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成绩认定上,将学生获得的专利、发表的论文和科研项目获奖等情况转换成学分,将学生参与项目实验、课题研究和社会实践等活动作为课堂学习,建立学分转换制度,实施学分制改革,有利于创新教育的实施[5]。

图2 “平台+模块+学分”的课程体系

“平台+模块+学分”课程体系设计体现了“宽基础、强技能、重创新”人才培养特色,符合人才培养规律。同时将创新教育贯通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实现了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注重学生的思政素质、专业素质、创新能力和个性化培养。学生根据自身发展要求,选择不同的平台和课程模块,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增强学生就业能力和职业迁移能力[4]。

(二) 建立了“四层次、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巩固专业理论知识和对专业理论知识实际应用的有效举措,培养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为了加强对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建立了“课程实验—综合实训—社会实践—科研实战”“四层次、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

课程实验和综合实训其主要内容包括本专业的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实训等。通过单项实验和综合实训,使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基本创新能力。社会实践和科研实战其主要内容有毕业设计、毕业实习、企业锻炼、社会调查、大学生科创大赛、科研项目研究等。通过社会实践和科研实战,使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综合创新能力和职业迁移能力[6]。

“四层次、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将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实践教学环节有机衔接,层层递进,符合人才成长培养规律,对培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起到有力推动作用。

四 建立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机制

(一) 建设人才激励机制

建立人才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深入到创新平台建设中去,积极承担横向和纵向课题,将最新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提高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应用研究能力,打造一支“双师型”+“应用研究能力”的 “三能教师”队伍,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了师资保障[7]。

(二) 建立项目管理机制

建立了项目质量运作管理制度,包括项目洽谈、协议签订、项目实施、项目验收等环节,对项目研发和教学过程进行全程监督。

(1)制定计划。签订校企项目研发协议,系部学术委员会根据项目性质进行项目分配,系办公室协调平台负责人组建跨界团队成员,制定项目研发实施计划。

(2)项目实施。项目负责人分解项目任务,包括项目研发任务和项目教学任务,确定项目研发人员,将任务落实到人,项目办公室会同系部学术委员会审查同意后实施。项目采用过程化管理,办公室全程跟踪监督,保障研发质量和教学质量。

(3)项目验收。项目分阶段检查验收,形成阶段性和最终“工作总结报告”和“技术研究报告”。项目完成后,系部学术委员会组织鉴定验收,通过后,形成“项目验收报告”,备案存档[8]。

(三) 建立科研成果共享机制

校企双方在科研信息共享、科研设备及数据共享、科研人员流动共享及科研成果专利权、科研成果推广维护、科研成果利益分配等方面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办法。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了《校企合作协议》《科研成果管理办法》,做到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共同发展。通过机制建设,保证平台的健康发展,平台的发展更好地促进了校企合作,形成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五 结语

多年来,建成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9 个,以创新平台为依托,建成省级教学团队1 个,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 个;省级特色专业1 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2 门;编写工学结合教材10 部;培养教育部产业导师资源库技术技能大师1 名,省部级教学名师2 名;师生获省级以上科学技术奖12 项、发表教科研论文60 余篇,授权国家专利42 项,其中发明专利12 项。学生在省部级以上竞赛获奖120 余项,参与科研和技术服务项目120 余项,有32 人被认定为山东省齐鲁工匠后备人才,许多企业主动高薪预定毕业生。在多年实践中,探索出的“平台支撑、科教融合、项目驱动、思政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促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起到有力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创新能力技能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