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桐庐县“五项”举措高质量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2022-06-15桐庐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浙江国土资源 2022年5期
关键词:盘活全域耕地

□桐庐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近年来,桐庐县持续发力,不断总结提升实践经验,通过全域统筹、全域提升、全域盘活、全域共享、全域智治等五项举措,高质量推进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截至目前,实现全县行政村项目覆盖率89%,实施全域土地整治项目23 个,其中省级项目12个、国家级1个,省级“11350”重点工程项目1 个。城南街道仁智村项目获评全省26 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精品工程之一。桐庐县省级项目连续两年列全省第一,2020 年成功承办杭州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现场会、在全省现场会上作典型发言。

一、全域统筹,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

(一)重构规划体系

桐庐县充分融合国家级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整合各类专项规划,协调处理规划差异图斑11415个,初步形成“多规合一”的空间规划一张图,改变了以往规划层级复杂,多头编制多头管理的局面,绘好了乡村高质量发展的蓝图。

(二)把控规划质量

以“连片规划、法定规划、融合规划、实用规划”为要求开展规划编制,聚焦布局优化、资源整合、用途管控,叠加“战略规划的高度、多规融合的深度、城市设计的精度、全域整治的效度”四个维度,统筹考虑共同富裕、大花园、拥江发展、乡村振兴、民生需求、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等高质量发展要求,实现规划集成、内容集成、效果集成。

(三)统筹编制节点

2021 年,该县完成了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同步推进乡镇级国土空间编制,明确村庄分类和布局。各乡镇(街道)根据实际情况,对已有村庄规划进行评估,分批次分步骤推进村庄规划。充分发挥镇村的主体作用,引导村民广泛参与,确保镇村干部、老百姓对规划“说得上、看得懂、用得了”,改变以往“规划规划,图上挂挂”的消极印象,努力编制更接地气,更实用的规划。

二、全域提升,重塑乡村大美底板

(一)改田优底板

以改田成景的理念,改一处田成一处景观,形成农田风光连片集中、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的新格局,向田园要景观、向田园要收入,勾画出乡村大花园的靓丽底板。严控耕地用途管制,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积极稳妥开展耕地功能恢复工作。2021 年实施“百亩方”“千亩方”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5 个,已完成3 个。统筹推进土地开发、旱地改水田、建设用地复垦等新增耕地工作,确保新增耕地数量、质量真实可靠。

(二)改地优空间

大力推动宅基地复垦和零星建设用地集聚,盘活乡村闲置低效用地,拆除没有保留价值的破败农房,规划形成疏密有致的村庄布局,打好精致乡村的空间基础。2018 年以来,该县拆除破败建筑1345 处,收回村内低小散企业89 家,打通断头路159 条,立项宅基地复垦项目58个,总面积2425 亩,5 亩以上连片复垦宅基地 41 处,新建农居点 256亩,储备2 亩以上的产业空间 78 处450 亩。省级试点项目所在村基本实现“一村一花园”“一村一环线”,重塑了村居和产业的空间形态。

(三)修复优环境

严控垦造耕地项目占用林地,地块坡度不超过25 度,严禁破坏山体环境。该县对所有涉林垦造耕地督察项目已全部整改完成并销号。耕地保护督察整改及历年督察“挂账”问题项目已全部完成,完成率双100%,位于杭州市首位。全面完成全县砂场整治调查摸底工作,淘汰关停无证照、证照不全、违法开采经营、违法用地、布点不符合规划、环境负面影响较大、信访矛盾较突出的矿山和制砂经营企业,共排摸出砂石加工经营企业89 家,淘汰关停64 家,立案42 件。全面完成197个“迎亚运”山体生态修复项目整治工作,完工率100%,达到布局更合理、建设标准更高、用地符合要求的目标。

三、全域盘活,重构节约集约城乡新格局

(一)摸清产业用地底数

利用大数据,建设产业用地绩效管理平台,全面摸排全县75 宗工业用地的面积、产值、税收、用工等信息,实现对全县产业用地的全景洞察、微观分析、综合评估和智能监管,精准分析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度、工业企业亩产效益评价、地区产出情况对比等数据。该县共摸排234 家工业企业,面积3690 亩。

(二)连片整治低效工业

鼓励连片低效地块整治提升,加大存量低效用地腾退优化空间的力度,按照“补短板、优环境、强产业”的要求,指导中心镇高质量编制产城人文景融合整治提升方案,提升低效盘活的整体氛围,部门联动、精准服务支撑乡镇(街道)盘活。目前,该县已完成低效工业整治120家,面积2737 亩。

(三)精准布局小微园区

围绕块状经济转型提升,规划部分产业拓展区,以“优存供新”“供新减存”为原则合理配置。一般乡镇原则上不再安排新增工业用地,布局小微园区30 个,面积237 亩,优先安排因闲置低效集聚、提升城镇品质、消除安全隐患的工业企业。

四、全域共享,拓宽共同富裕新路径

(一)飞地入园活资源

大力盘活低效村庄建设用地,激活沉睡的闲置资源。建立一套完整的利益分配体系,明确用地指标折算工业产值、招商引资等任务以及占补平衡指标折算财政税收任务的标准,推动土地资源全方位“活”起来。

(二)土地整治促发展

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程,将全县50%以上的土地整治资金、20%以上的盘活用地指标,优先用于保障农村便道、公厕、小桥、停车场等公建配套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通过土地整治产生的节余建设用地和补充耕地指标收益,优先用于高质量村庄建设、美丽田园建设、耕地保护以及生态修复提升工程。近三年保障农民建房350 亩,乡村振兴产业用地2500 亩。

(三)宅地改革保民生

盘活村庄低效用地,破除农民建房难问题。该县江南镇彰坞村通过拆除老旧房屋123 幢,腾出土地70 亩,不仅解决了50 多户村民建房需求,还招引了高端私立学校,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和农民就业岗位。对不宜复垦、位置合适的建设用地,规划为村集体产业用地,凝聚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共识,统筹考虑危旧房改造、地质灾害防治、美丽乡村建设、养老的问题。

五、全域智治,数字赋能增进民生福祉

(一)精致空间强引领

以全流程、可协同、可传导的“精致空间”实用型规划编制统筹数字化场景为基础,构建“不动产智治”等应用场景。通过体系创新、数字赋能,让规划逐步成为现实图景。通过网上办,实现跑零次,实现建房指标精准配置、建房审批公平公正、建房审批职责清晰。强化农房管理公权力监管,提升群众获得感和满意感。

(二)天巡地查防违建

建立自然资源动态监管和违法处置联动机制,实现对临时用地、设施农用地、新增违建及非法盗采等行为早发现、早提醒、早制止、早处理。

(三)除险安居保安全

利用“地灾智防”APP 和地灾防治“一张图”管理完善监测网络架构、提高群测群防水平、强化应急响应能力。该县推广“亲清地图”等系统相结合的地灾应用场景,积极推进地质灾害“双控”管理工作,落实“即查即治”制度。实施全县域民生地灾保险机制,全方位规范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最大程度地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猜你喜欢

盘活全域耕地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用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
西曲河村:盘活一座山 带富一方人
镇平县审计局 盘活财政存量资金1380.05万元
“五侨联动”盘活 社区侨务出新
还得靠国庆档盘活 2019年10月电影票房排行榜
耕地种田也能成为风景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