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障探新路 保护重民生
——浙江省自然资源厅推进山区26 县高质量发展纪实

2022-06-15路雄英张卉卉郏恬甜

浙江国土资源 2022年5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山区浙江省

□路雄英 张卉卉 郏恬甜

三 衢山脚下的龙游县模环乡士元实验区,空气清新,远山苍翠,近处葱茏,农家乐、民宿散落于修竹茂林间,带火了乡村游,农旅融合发展助民增收……谁能看出在几年之前,这几个村还是经济相对薄弱村,是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让“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的“田园梦”在这里逐步变为现实。

念好新时代“山海经”,加快推进山区26 县高质量发展,是浙江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均衡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巨大潜力所在。

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浙江省自然资源厅紧紧立足乡村振兴等战略主阵地,通过空间治理和资源要素保障,打造更加均衡发展的空间,全力助推全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成就了一个个类似模环乡这样“业兴村强民安”的美丽家园。

政策加持 保障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浙江“七山一水二分田”,有限的发展空间始终是浙江省高质量发展的长期制约。

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当口,浙江省自然资源厅聚焦土地要素精准高效配置,积极创新自然资源要素供给,通过全力保障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用地,发挥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在推动生产要素集聚、促进城乡和区域发展、改善民生等方面的支撑作用,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强大的自然资源要素支撑。

“为支持山区26 县高质量发展,浙江省专门降低了山区26 县省重大产业项目的申报标准,单列指标,允许山区26 县示范类制造业项目预支用地指标。”浙江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说。从去年至今,浙江省共奖励山区26 县省重大产业项目用地计划指标4250 亩,让空间资源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新动能。此外,浙江省大力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根据国家部署稳妥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进一步强化乡村振兴和民生工程用地支持。

山海呼应,协作力量转化为发展能量。为统筹保障山区26 县“双向飞地”空间需求,由省级统筹安排每县(市、区)“产业飞地”1500亩建设用地规划指标,纳入各地城镇开发边界集中建设区,并由省级统筹保障750 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浙江省自然资源厅要求各地在“三区三线”划定和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中确保落实“产业飞地”园区用地空间,同时,积极鼓励省内其他地区到山区26 县设置“创新科技园”“产业合作园”等,通过产业引入、资金投入、技术输入等方式进行“输血”,推动山区26 县依托资源禀赋优势实现特色发展。

浙江是海洋大省,“双碳”背景下,各地抢抓海上风电、光伏等发展机遇,项目用海需求急剧增加。今年4 月,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出台了《关于推进海域使用权立体分层设权的通知》,探索海域管理从“平面”到“立体”的转变,有效破解用海制约难题,加强海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这也为山区26 县中拥有海洋资源的县市迈向共同富裕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文件印发后,三门县立即上报了要求在三门核电温排区实施光伏项目立体分层设权用海的请示。“由于此前已被确权,按照以往政策无法进行二次利用,如今有了政策支撑,能大大加快推进光伏项目建设。”三门汇核新能源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实招护航 激发强村富民新动能

将重大项目向生态敏感、资源丰富地区倾斜,将争取到的中央资金重点投入山区26 县。生态修复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绿色产业拉动致富增收,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驻村规划师下乡等项目的实施,正是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助力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引擎。

士元实验区曾是一片荒芜的土地,龙游县以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为切入点,全面实施垦造工程,成功吸引正大集团落地,有力带动乡村产业振兴和农民增收。引进温氏集团现代化的种鸡孵化养殖和肉鸡屠宰加工基地项目,建成后,可解决劳动力就业1000 余名,实现产值9 亿余元。

位于浙江省开化县东部的下淤村,关停制砂厂、养殖场、红砖厂,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要求,统筹全域规划,注重综合治理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由落后村蝶变成现在的3A 景区村、中国十大美丽乡村和国家旅游局首批命名的乡村旅游模范村,以生态修复带动经济收入,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双向转换。

据浙江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 年,浙江省还将重点打造“11350”工程,即投资1 个三百亿、1 个一百亿、3 个五十亿、50 个十亿级体量的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计划总投资达1332 亿元。

乡村振兴,规划先行。如何建立一种长效机制,通过专业技术力量引领,让乡村规划、乡村建设更加科学合理,真正实现强村富民、共同富裕?

去年底,浙江省正式启动省级驻镇村规划师制度,招募专业人才,为乡村发展提档升级。首批110 支驻镇村规划师团队目前已奔赴各自结对的114 个乡镇(街道),为乡村规划管理提供专业咨询、技术把控、沟通协调等服务,助力乡村共同富裕。

丽水龙泉红星村地处浙闽边界,生态绝佳,但交通不便,是浙江省重点革命老区。

“我们每年能吸引不少党建、团建游客,可村民却赚不到什么钱。”听村干部谈起乡村振兴面临的问题,驻镇规划师季薇开门见山:“红星村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但缺乏特色精品项目,再加上接待能力弱,游客没有消费场景,怎么带动村民增收呢?”

深入考察后,季薇提出了上马互动体验类项目的建议,而这也得到了村民热烈响应。“接下来我们会定期驻镇完善红星村村庄规划,后续的运营也会持续跟进。”

在江山市李坪村,规划师从规划角度为该村红糖全产业链发展谋划了空间布局,助力“农业、农村、农民”三者形成良性循环。当前,李坪村正按照规划目标有条不紊地施工。看着村庄一天天变样,村党支部书记李勤打心眼里高兴。

民之所向 打造宜居美丽新家园

安全稳定是最基本的民生,是共同富裕的前提。

浙江70%以上为山地丘陵,是中国地质灾害易发、多发省份之一。山区26 县大部分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在偏远山区。

海拔1000 多米的遂昌县高坪乡高坪村,原本是遂昌县一个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那时,村里96 户人家一直散居在高山上,居住条件差,生产生活很不便利。后来,受到地质灾害威胁的32 户108 人避让搬迁到高坪新村。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后的开化县下淤村

如今,高坪新村道路水电、文化礼堂等基础设施配备齐全。依托高坪乡“万亩杜鹃”等旅游项目,每年接待游客约20 万人次。村里90%农户还入股遂昌县里高农产品合作社,农户人均收入大幅提升。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浙江省持续实施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工作,全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截至目前,山区26 县共实施地质灾害避让搬迁项目2576 个,搬迁26923 户、88094 人,地质灾害风险得到有效降低。

共同富裕不光是物质上的富裕,优质的生态资源也要大家共享。

灰白色的石灰石,一直是常山县辉埠镇最耀眼的资源“明星”。上世纪80 年代以来,石灰石产业飞速发展,成为辉埠工业的“顶梁柱”。

“大家靠山吃山,基本都靠这满山的石灰石生活。”辉埠镇宋畈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汪土福说。由于资源长期无序开采、粗放利用,严重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过去“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飞扬的尘土和污染的碱性水严重影响了百姓的生产生活。

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常山县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关停165 孔石灰立窑、201 条石灰钙加工生产线、16 家轻钙企业、清理煤渣100 万吨。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真正实现了天更蓝、水更绿的治理效果。通过关停传统污染产业,辉埠累计腾出能耗空间48 万吨标煤,为新兴产业扩容提质腾出了发展空间,工业转型升级之路正当时。

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聚焦城乡融合共富共美,推动各项政策举措落地见效,浙江省自然资源厅一直在行动。发挥“空间治理和资源要素保障”关键作用,推动省内山区26 县高质量发展,实现全省人民共同富裕,浙江省自然资源工作一直在路上。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山区浙江省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初心》
浙江省温州市籀园小学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赤脚”——一个山区医生的行走(上)
浙江省特级教师
——吴淼峰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