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城破茧 底蕴新生
——开化县“老城记忆”焕发新机

2022-06-15开化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刘佳旗章已易

浙江国土资源 2022年5期
关键词:老城区老城公共服务

□开化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刘佳旗 章已易 黄 敏

开化县老城区位于中心城区北部,东侧为杭新景高速出入口,是开化的重要门户。老城内拥溪环渠,四周群山环抱,有着“风水四山、依江环渠、半城半山”的空间格局,而且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目前集聚了行政、教育、医疗、文化等各项资源要素。近年来,开化县根据老城区位和资源优势,以重现古城风采、活化开放空间、展示开化古城空间格局与人文遗产魅力为目的,致力将老城打造为开化文化和旅游门户。

一、重拾老城记忆,留住“原乡人”

(一)完善基础设施体系,营造和谐宜居生活环境

一是优化交通组织,打通道路微循环。针对老城路网密度不足、结构不完善、次支路欠缺、道路微循环不畅等问题,对老城区交通道路“把脉问诊”找问题,“对症下药”开良方,展宽交叉口、打通断头路、疏通堵塞节点、布局停车设施,规划形成“两横、三纵”骨架路网结构。以芹北路、芹南路为横向主干路,以桃溪路、江滨路、凤凰路为纵向主干路,促进现代化交通体系建设,用畅通路网为老城区发展提速增效。

二是完善市政设施,提高生活品质。对老城区供热、供水、燃气等市政基础设施进行重构,先主后次、先急后缓,循序推进。市政基础设施落后的区域以重建为主,较完善的区域以整治为主,推进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和易涝点改造,分片区重点推进老城区雨污水分流改造,科学布局建设雨水调蓄设施。

三是提升环卫工程,改善居住环境。建设城区垃圾分类设施,提升更换城乡垃圾清运体系设施,建设及改造垃圾中转站,新建餐厨垃圾处置系统、大件垃圾处置系统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推动老城区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保障垃圾处置全周期。

(二)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打造便捷舒适生活

一是统筹配置,打造幸福生活圈。在整个老城范围的基础上,对服务半径及空间位置进行考虑,尽可能保持设施之间的合理距离。科学打造15 分钟生活圈,使居民不需远距离出行即可享受到高质量的公共服务,最大限度地降低居民的通勤成本,增加居民生活幸福感,同时也有力缓解了老城区交通压力。

二是整合资源,实现服务共享。加强不同区域之间的统一协调,对一些卫生、医疗、教育等重要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避免片区交界处出现同类设施重复建设现象,防止浪费。根据现状分析梳理的老城区短板进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补缺,优化资源配置机制,系统提升公共服务效能,实现公共服务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频共振,科学有序地推动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

三是功能置换,重塑建筑空间。由于老城空间拥挤,已难以腾出充足的用地建设新的公共服务设施,根据建筑现状条件及相关条例,对老城区内建筑进行排查,对建筑质量过差的建筑进行拆除,改造为停车场、健身场所、公园广场等开放空间或新建公共服务设施建筑。释放空间潜在效益,利用搬迁后的楼房,保留建筑架构,注入新的功能及内外环境,提升周边居民生活条件。

(三)重构自然人文历史资源价值,塑造地域特色的城市风貌

一是修复自然生态,疏通绿色景观廊道。针对老城区山水人文格局的空间形态引导,对西渠、马金溪、花山等自然景观资源富集的地域和廊道,明确整体保护和促进活化利用的空间要求。对马金溪干流及主要支流进行水生态修复,发展陆生和水生野生动物通道,恢复或创建环境之间的生态连接。对老旧的空间进行改造,建设绿地景观,布置沿街景观绿化、植入小型景观性质的交叉口口袋公园,建立区域性滨河公园。以道路绿化、口袋公园、景观步道为依托,多廊道联系景观要素的“一心一带多廊道”的生态景观格局,进一步加强景观要素联系,进一步提高生态景观整体性,从而提升老城区整体生态景观品质。

▲开化老城记忆拾遗“一张图”

二是挖掘历史遗存,谱写人文新韵。挖掘开化本土历史人文,保护修复现存遗迹,合理开发古城墙、金钱门、新四军整编旧址等历史资源,保持坊巷内部传统风貌和西渠现状院落格局,丰富马金溪现状功能与文化内涵。通过景观小品等方式将代表性文化元素融入老城空间中,塑造标志性景观,延续城市记忆,增强老城区空间活力和居民自豪感。

二、创新旅游规划,吸引“新乡人”

(一)谋划旅游发展引爆点,打造旅游金名片

充分挖掘老城各项历史文化资源,重现城关古镇的山水城垣的空间格局,对现存城垣遗迹进行“抢救性”保护修复,梳理步行通廊和开发空间,串联六门三碉,重构芹阳八景,讲好老城故事,用“针灸式”的城市更新手段来提升老城区的历史趣味、强调文旅氛围。谋划“一处引爆点”,形成开化老城品牌标识和城市LOGO,并利用好新媒体、网络等各种媒介宣传城市品牌,提升城市知名度;打造城市入口、古城门等具有标示性的空间,谋划“网红打卡点”,吸引外地游客来“打卡”;争取影视剧、电视节目等各项资源,吸引相关剧组、影视明星、公众人物前来开化,通过他们来宣传开化,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二)完善旅游服务体系,优化配套设施

推动旅游业由“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转变。联合根宫佛国等周边景区,形成连续完整的旅游线路与旅游空间体系,加大老城区旅游集散中心、咨询服务中心、餐饮场所等旅游服务接待设施建设,强化旅游目的地综合服务功能。完善旅游标识系统,新建旅游交通引导牌、城门旧址标识碑等旅游基础设施。形成“一张旅游导引图”,积极建立和完善旅游公共信息平台,升级智慧数字展示、探索文创周边研发,拓展老城的文化展示,收集开化风味记忆,形成老城“乡味”、“一日游”路线等地图,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服务。鼓励老城区居民就业旅游服务者,对老城区的名胜古迹、风俗人情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浸染式的展示,提升旅客的体验性、参与性、趣味性,加强对开化老城区的记忆。

(三)打造多样化沉浸式文旅项目,创新游玩体验

修复保护散落在居民区里的现存城垣遗迹,以城墙巷弄公园和西渠生态文化带为更新骨干,“通济门—金钱门”段政义坊城市更新区、南门、北门为节点空间,针灸式启发千年古镇探索趣味。通过历史感铺装、标识与街巷空间展示政义坊史文脉记忆,保留现状临街居民建筑框架,更新内部空间,注入商业服务等功能,打造网红型沉浸式的老城烟火气息商业空间。策划“一场活动”,以老城区为载体,激活恢复政义坊、重镇坊等坊俗和传统节庆活动,组织坊巷生活正月送花灯习俗,再现坊巷时代记忆,串联六门三碉遗迹成寻宝故事链,开展“古城打卡”活动,让游客切身感受古城魅力,打造特色、趣味的游览体验。

猜你喜欢

老城区老城公共服务
日出老城
老城新活力潮流新维度
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2021版正式启用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促进内外贸易 创新公共服务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老城旧影·和平路
老城活力
老城区是夜经济的“灵魂”
九江市老城区住区空间形态演变原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