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后使用情况
2022-06-15胡译方
胡译方
【摘要】本文根据抗菌谱、抗菌特性、临床疗效、耐药、安全性、价格和剂量均能完全满足临床应用要求,抗菌药物可分为非限制级、限制级和特殊使用级。对我院抗菌药物实际使用前后各种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药品价格评价,为临床研究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关键词】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使用价值
抗菌药物在当今世界上被广泛使用。它们在生物化学领域的联合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抗菌药物在实际应用中的原理也越来越清晰。如何有效管理各类抗菌药物,提高其治疗效果,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抗菌药物是临床治疗细菌感染最常用的药物,疗效显著,住院费用比例较高。然而,在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如使用水平高、使用率过高,导致细菌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国家和地方有关卫生部门逐步对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规,要求医疗机构严格遵守法规并严格执行。因此,我院从2015年开始实施抗菌药物分类管理办法,严格控制处方,促进抗菌药物在临床实践中的合理应用。
1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方案
主要内容:(1)抗菌药物处方及病历专题点评:每月定期住院部患者的病历,对抗菌药物的实际应用情况开展分析,对滥用抗菌药物的医务人员及相关医务人员进行处罚。(2)定期与他人交流国内外靶向抗菌药使用的实践经验,组织住院药师沟通交流,深入了解相关药物的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3)分析、药物监测细菌耐药变化:定期收集和分析细菌耐药变化数据,并实时分析各种抗菌药物耐药菌,及时调整其用量、给药路径、治疗等用药时间,带来最佳的抗菌药物耐药降低现象。
首先,要完善医院的管理制度。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评价体系。安排专人监督抗菌药物的使用,及时提醒和指导纠正问题行为。其次,抗菌药物应分级管理,包括特殊抗菌药物、非限制性抗菌药物和限制性抗菌药物。在管理过程中要坚持三个原则:(1)特殊级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明显,不宜随意使用。如果必须使用,我们应该加倍保护,以避免细菌耐药性。新上市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数据较少,需经资深医师批准后方可使用。(2)非限制级抗菌药物相对安全,细菌耐药性较小,价格适中,易被患者接受。一般由初级职称医师开具处方。(3)限制级抗菌药在价格、副作用、耐药性等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只有中级职称的医生才能有使用权。
2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后使用情况
目前,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已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根源在于,为了在临床中有效的促进抗菌药物的疗效,无论是通过外科手术还是内科治疗,抗菌药物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临床最常用的抗菌药物之一,同时,为了保障患者的健康,挽救患者和患者的利益,这些抗菌药物的滥用和使用已经减少,耐药细菌的耐药性也有所增加。徐霞结果显示,对比所在医院实施该方案前后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实施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前后住院部病历主要为手术和非手术两类,手术病历患者均有应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00%;非手术患者实施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前后抗菌药物应用率分别为59.87%、70.06%,分级管理前后抗菌药物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70,P>0.05),但有增加趋势。手术病例患者分级管理前后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0,P>0.05);非手術病例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99,P>0.05);分级管理前各常用抗菌药物用量虽有差异,但并非明显,分级管理后各常用抗菌药物用量得到了明显控制,管理效果明显;分级管理后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相比分级管理前菌耐药率明显降低(P<0.05);其他耐药菌变化不大(P>0.05)。总之,在抗菌药分级管理前后10个月内均有外科和非内科手术患者在医院接受抗菌药治疗。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高达100%,而未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相对较低。抗菌药对于外科病人的急救是必要的。从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角度来看,虽然两年来合格率有所提高,但并不明显。最终研究结果认为,抗菌药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预防用药时机不佳、起点高、用药选择不当;忽略患者过敏史、肾功能等指标检测结果、药物禁忌症等。
金慕晗建议进一步依法加强其他抗菌药物的市场监管和使用管理,进一步依法严格控制其他抗菌药物的非法使用,以达到预期效果。根据卫生部已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于2018年1月对特殊医院抗菌药物处方和病历进行审查,制定特殊药物使用定期经验交流、细菌耐药性变化分析、药物监测分级管理三方面内容。数据表明,分级管理后抗菌药物占用药金额的 百分比下降2.53%,2006年度用药额度(DDDs)排名前十住的抗茵药 物中没有出现特殊级抗菌药物品种。
赵大贵,张磊结果表明,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率由75.6%降至56.4%,人均抗菌药物使用频次由21-0.2降至15-0.61。抗菌药物的人均成本也有所下降;特殊类、非限制类、限制类抗菌药物的使用频次也低于干预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以看出,通过对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的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抗菌药物滥用的现象,同时,与分级处理前相比,分级处理后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和耐药性显著下降。其他耐药细菌没有太大变化。这表明分级治疗可能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细胞对耐药病原体的敏感性。综上所述,结合各医院抗菌药物实际应用情况,及时分析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的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可有效控制抗菌药的使用率和耐药菌的耐药率,促进抗菌药物管理的效果提升。
李玉林近两年我院抗菌药物的消费量基本稳定,而2006年的消费量与2005年相比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国际抗菌药物消费水平,仅占10%。我院自实施一线人员管理后,抗菌药物使用率由25.46%下降到22.93%,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得到严格控制。2006年,DDDs排名前10位的药品没有一种是特殊级抗菌药物,日均费用在100元及以上的药品由2005年的2种降至1种。
胡秀霞,杨梅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在10种药物使用频次(DDDs)中占很大比例,且出现频次最高,这是由于市场供应品种多、抗菌谱广、疗效确切等原因。在2006年DDDs排名前10位的抗菌药中,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头孢唑肟分别排在第二位、第四位和第五位。可见,廉价高效的传统抗菌药物一直是医院治疗敏感菌引起的各种感染性疾病的首选。符合基层医院的特点。10类抗菌药物中,喹诺酮类抗菌药物2005年和2006年分别为2种,使用抗菌药物品种数量居第二位。左氧氟沙星是2006年最常用的药物。作为限制级抗菌药物,不应作为临床应用的首選。但该药物品种多,厂家不同,疗效可靠,不良反应相对较少,这与其他文献报道一致。官东秀,杨华等报道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为34.70% ~ 82.90%,因此该类药物属于非限制级、限制级管理,但应引起重视。
谢燕斌,陈美金有效实施医疗卫生部门管理制度,合理使用抗菌药在我们医院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在我们医院抗菌药的合理使用,但它也有广泛的适应症的特点和相对集中使用抗菌药。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实施抗菌药物分类管理办法,医院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出院病历的定期检查,找出存在问题的病例,分析原因,进行下一步纠正。同时,加强常用细菌的活性培养和药敏试验,严格管理和掌握各类常用抗菌治疗药物的质量指标特点,以确保安全、有效、在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合理经济地开发和应用各种抗菌治疗药物。
参考文献:
[1]步培银,冷宇,许超,程正文,斯越强.新形势下特殊监管区进口商品入境验证分级管理研究——以无锡综保区“三备两控”入境验证分级管理模式为例[J].商场现代化,2016(29):1-2.
[2]徐霞.门诊处方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11(02):33-34.
[3]金慕晗.抗菌药物分线使用与分级管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5(71):245.
[4]赵大贵,张磊,汪明群.2011年至2013年医院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应用分析[J].中国药业,2018,24(13):52-54.
[5].德州市审计局创新推行重点工作分线管理模式[J].审计月刊,2018(06):57.
[6]胡秀霞,杨梅.3种单病种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管理干预模式探讨[J].海峡药学,2018,27(04):213-214.
[7]官东秀,杨华,俸小平,李骞,韦并阳,杨双.抗菌药物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研发和应用[J].药学研究,2019,33(01):47-49.
[8]谢燕斌,陈美金.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前后的使用情况分析[J].海峡药学,2019(08):128-129.
[9]卢运超,李翠萍.抗菌药物三级医师使用管理[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0,30(10):870-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