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段语文诗歌教学实践中的反思与感悟
2022-06-15陈晓雨
陈晓雨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本文从一年级的诗歌教学的实践出发,认为音乐可以使诗歌中的意境之美更加凸显,同时具有丰富的再创造的功能。在教学过程中,“互问互答”的方式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调动学习热情。诗歌教学的任何策略都必须立足于儿童视角和立场。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段;诗歌教学
诗歌不仅是一种文学形式和体裁,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它也是提高学生朗读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法宝。更重要的是,通过简练精准的语言、优美的意境,诗歌准确传递着艺术美。那如何使学生真正领会呢?各位语文教师深信,有效的教学活动会使学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即不断反复朗读和背诵,他们总能感觉到心灵的触动,获得“美的享受”“净化情感”“陶冶心灵”。而实际上,小学生尤其是低段(一至三年级)的小学生,因为年龄、生活阅历、家庭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制约,既无法理解“离愁相思”之苦,又感受不到音韵和谐之美。本文从一年级诗歌教学的实践出发,重点说明古诗、儿歌、儿童诗的朗读策略和理解策略。
一、重视音乐在诗歌教学中的作用
音乐可以使古诗词中的意境之美更加凸显。在音乐的渲染烘托作用下,学生很容易带入诗词所营造的氛围之中,这对“体会意象”大有裨益。孟浩然的《春晓》一诗有花有鸟,有风有雨,有静有动。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场景用音乐表达是再适合不过的了。在教授过程中,选取几种风格迥异的代表性乐曲片段为其配音,在班级组织诗朗诵比赛,让学生说说在不同的音乐下朗诵效果有什么不用。虽然也是反复朗读,但学生读中有别,读中有乐,自然获得审美体验。
除此之外,音乐的再创造作用也不容小觑。古诗词特定的节奏会让人回肠荡气,屡读不厌,怎样把节奏、韵律教给学生呢?音乐就是一个强有力的工具。一方面,音乐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理解诗词意境,调动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音乐提供了诗歌“再创作”的肥沃土壤。“无论是对已有古诗词进行再次谱曲以演唱,还是以其意境为背景进行新的歌曲创作,均已成为当下乐坛的一种潮流。”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中的汉乐府名篇《江南可采莲》节奏感强,尤其是后五行反復咏唱,非常适合配乐歌唱。在教师范读、学生自读、师生共读后,引入歌曲吟唱环节。此次选取的是《婷婷唱古文》,其编曲符合本诗音律特征,停顿恰当,同时符合这一年龄段学生音乐感知能力,有利于启发小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最后进行“诗词演唱表演”,轻松的曲调再加上丰富的动作,会使全诗的喜悦感、节奏感完美呈现出来。学生自然感受到古诗词从内容到形式所蕴含的情趣。同样的方法也适用于《赠汪伦》《静夜思》等古诗。
二、“互问互答”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儿童诗多从儿童生活出发,内容浅显易懂,且趣味性很强。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儿童诗的朗读和理解中,教师领读、学生跟读的方式极易导致学生疲劳、分神,而师生互问互答的形式则会非常有效调动学生热情。这种方式在教学方素珍的《明天要远足》时非常适用。教学片断如下:
生:翻过来,唉——,睡不着。
师:宝贝,你有什么心事吗?
生:那地方的海,真的像老师说的,那么多种颜色吗?
师:海的颜色千变万化,梦的颜色也是千变万化,快去梦里寻找吧!
生:翻过去,唉——,睡不着。
师:宝贝,你在想什么?
生:那地方的云,真的像同学说的,那么洁白柔软吗?
师:那地方的云比棉花糖还要洁白柔软呢,明天你就能看到了!
生:翻过来,翻过去,唉——,到底什么时候才天亮呢?
师:美好的一切都将在明天的远足中实现,快闭上眼睛,晚安小宝贝!
生生互问互答、带问带答也是极具发展性的班级活动。由一名学生领读提问,其他学生回答并跟读,男女生交替进行。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成为领读员,每一位学生都是参与者,都有相应的台词。这正是将课堂交给学生,实现了诗人与朗读者之间的互动。朗读的过程更像是观看一场话剧演出。这种方法适用于金子美玲的一首诗《我的头发呀》。片断如下:
A学生领读: 我的头发呀亮亮的。
全体提问: 为什么,为什么亮亮的?
A学生领读: 因为妈妈经常抚摸它。
全体: 哦,原来是被妈妈摸亮的呀!
B学生领读: 我的鼻子呀塌塌的。
全体提问: 为什么,为什么塌塌的?
B学生领读: 因为我总是擤它。
全体: 哦,原来是被你擤塌的呀!
C学生领读: 我的围裙呀白白的。
女生齐问: 为什么,为什么白白的?
C学生回答: 因为妈妈洗得很干净。
女生齐答: 哦,原来是被妈妈洗白的呀!
D学生领读: 我的皮肤呀黑黑的
男生齐问: 为什么,为什么黑黑的?
D学生回答: 那是因为我爱吃煎豆呀,
男生齐答: 哦,原来是吃黑的呀!
这种互动式的学习形式,充分点燃了学生朗读的热情。他们乐读、善读,不仅获得了成就感,更感到朗读带来的充盈幸福。此方法也适用于《向着明亮那方》。
三、诗歌教学要立足于儿童视角
无论是古诗词、儿童诗,还是儿童童谣的教学,都是基于学情出发,以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为前提的。本文认为,教师还应该从基于同理心的角度追寻,检查自己是否立足于儿童视角和立场。
我们认同需要在读中发现诗歌的音韵美和意象美,而品味炼字美却是因人而异的。小学低段的学生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应该鼓励他们用多种方式和角度表达感情,创作出自己的读写绘作品。以“眼睛”为主题的诗歌创作丰富多彩,例如:
眼睛
我有一双明亮的
小眼睛
我好期待
别的眼睛的颜色
教师的儿童立场要有一种和“儿童共成长”的决心,因为随着各方面的变化,儿童立场的立足点也应该有所改变。古诗新唱的方法不仅要体现“民族性”,更应体现“时代性”。音乐语言的塑造要贴近儿童生活实际。教师也应能积极发挥课程建构的能力,从学生的学习实践和语言实践入手,将古诗、儿童诗、童谣结合在一起,为他们挑选、整合主题课程,如,“春天”主题、“離别”主题和“师亲”主题,等等。这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平仄变化、抑扬顿挫的音调起伏及顺畅和谐的押韵是古诗词旋律美的重要因素。“儿童古诗词歌曲创作成功的条件之一就是‘依字行腔’‘字正腔圆’”。有的音乐作品创作急于求成,不求甚解,实际上是破坏了古诗词的意境美和音律美。平声和仄声相互混淆,不分彼此。我们在选取时要多加考量,不能哗众取宠,因此失彼。
四、结论
小学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本文从小学语文低段诗歌教学的实践活动中得到了以下反思和感悟:音乐在渲染气氛、烘托环境方面拥有巨大能量,教师要善于将音乐为我所用,另外音乐还有再创造的功能,诗词中的节奏和旋律就是演奏者、朗读者的再创造。“诗词表演”更是三者的极大融合。在儿童诗的教学中,“互问互答”有效实施有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进一步凸显。“师生互问互答”“生生对问对答”“生生带问带答”使每个学生变为课堂的主人翁,他们随之也变为诗人的另一个化身,自然能感受生活乐趣和生命价值之美。朗朗书声、美妙音乐代替了枯燥的学习氛围,这会使儿童诗真正为儿童所喜爱。总之,诗歌教学要立于儿童视角和立场,并且随着时代要求做出相应改变。
参考文献:
[1]张伟.诗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价值[J].语文建设, 2013(6):13-14.
[2]邱姣娇.如何提高当代小学语文诗歌教学质量[J].语文建设,2012(14):47-49.
[3]高红卫.让音乐元素为古诗词教学插上翅膀[J].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17(5):119.
[4]陈君玲.小学语文儿童诗歌教学研究[J].读与写杂志,2014(7):196.
[5]王筱雯.基于儿童本位的小学语文儿童诗诵读教学策略研究[D].渤海大学,2015.
责任编辑 陈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