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三维重建和核磁共振在下颌骨髁突骨折中的诊断价值

2022-06-15董静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2年5期
关键词:核磁共振诊断

董静

【摘要】目的:观察CT三维重建、核磁共振(MRI)的影像检查方式对下颌骨髁突骨折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0例下颌骨髁突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是采取CT检查与MRI检查,观察骨折分型与骨折移位情况。结果:两种方法对骨折分型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对骨髓水肿检出高于螺旋CT(P<0.05),其他移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与MRI对下颌骨髁突骨折诊断准确率均较高,通过MRI检查方式可以准确的反映出关节囊的内部损伤状况,应用价值突出。

【关键词】CT三维重建;核磁共振;下颌骨髁突骨折;诊断

下颌骨髁突骨折属于一种颌面骨的骨折类型,若是不能及时有效治疗会对面部结构美观造成巨大影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所以早期诊断疾病至关重要。针对下颌骨髁突骨折疾病的诊断,常采取X射线与CT检查方式,采取X射线的检查方式能够初步的观察到病变的位置,但是却难以评估具体损伤的程度,而应用CT影像的检查手段,则是对存在的粉碎性骨折情况无法及时的检出,这样使得检查方式存在局限性。近年来,螺旋CT、核磁共振(MRI)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新型影像检查方式可多角度显示病变情况,为经的早期检出提供帮助,然而具体何种方式的效果满意尚且存在一些争议。本次研究应用对比方式,探讨不同影像检查方式对疾病诊断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是临床诊断为下颌骨髁突骨折病例,纳入研究的时间全进主要是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纳入标准:(1)根据术中的检查证实病變。(2)精神状态良好并且认知正常。(3)本人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下颌骨周围软组织损伤及感染者。(2)言语及精神障碍者。(3)妊娠期或者哺乳期女性。患者一般资料如下:男48例,女32例;年龄17~60岁,平均(43.11±2.51)岁;损伤原因:交通事故27例,坠落伤20例,打击伤10例,跌打伤3例。本次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方法

螺旋CT检查:应用Aquilion 16排螺旋CT机,常规行轴面与螺旋薄层检查,区仰卧体位检查,头部先进入扫描,自颅底扫描至下颅骨,扫描参数:电压120kV,电流120mA,螺距1.0mm,层厚3mm,重建间隔1.5mm。针对检查获得的数据传输到影像的后处理工作站,进行三维影像重建。

MRI检查:应用美国GE公司 1.5T Echospeed超导MRI成像仪,选择俯卧位进行检查,应用DUAL线圈,对骨折的位置扫描,注意检查时候避免线圈同体表贴合,对于双侧关节则是进行矢状位的T1、T2加权扫描。TIWI/SE序列扫描:TR为652ms,TE为15ms,扫描时间2.5min;T2WI/SE序列扫描参数:TR 2540ms,TE 92ms,扫描时间2.2min。扫描矩阵256×256mm,层厚2mm,采集2次,扫描视野140mm×140mm。

扫描获得的图像均是安排两名具备丰富经验的医师独立阅片,意见不一致协商达成一致意见。

1.3骨折分型及移位分型

骨折分型:囊内骨折类型,骨折的纵行分布属于Ⅰ类;髁突颈部骨折为Ⅱ类;髁突基底见水平状骨折为Ⅲ类;髁突的基底前向下至升支的中上骨折类型属于Ⅳ类。

移位分型:未见移位为Ⅰ型;断面部位存在接触点,长轴可见轻度偏移属于Ⅱ型;移位严重并且错位分布明显,颞下颌关节脱位为Ⅲ型。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使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骨折分型

不同影像方法对不同骨折分型检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移位分型

采取螺旋CT检查对骨髓水肿检出率低于MRI检查(P<0.05),而对其他移位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下颌骨髁突骨折患者局部解剖复杂,X射线检查影像多是结构图像重叠,所以髁突结构显示不清晰,尤其无法明确展现内侧骨折状况,使得检查存在一些局限性。传统CT检查仅仅可获得冠状位及横断位图像,无法清晰显示立体三维图像,所以不能清楚展现骨折部位实际状况。

螺旋CT三维影像重建的方式,可辅助图像宣传,针对骨折空间移位情况以及其他的骨折情况清楚展现。而对于下颌骨存在暴力作用情况,往往会引起关节软组织部位的损伤,引起关节盘的损伤以及骨折移位状况。而对具体骨折以及移位状况,经MRI的手段可以清晰的显示软组织状况,显现出常规的影像无法展示的软组织损伤、关节损伤状况。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种影像检查方法对骨折分型检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对骨折移位检出情况,MRI能够更准确的检出骨髓水肿,在检出情况上较螺旋CT检查方式要更高,提示MRI对骨折移位分型检出优于螺旋CT检查。

综上所述,CT三维重建与MRI检查对下颌骨髁突骨折的诊断价值均较高,但是MRI对骨折移位的检出率高,对手术方案的确定有重要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高淑慧. CT三维重建和核磁共振在下颌骨髁突骨折中的诊断价值[J]. 中国伤残医学, 2021, 29(12):60-61.

[2] 徐晓璐, 单华. X线、CT三维重建与MRI检查对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J].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9, 39(6):458-461.

[3] 雷欣, 邓书海, 关崧华,等. 螺旋CT三维重建和MRI在下颌骨髁突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比较[J]. 口腔医学研究, 2018, 34(7):746-750.

[4] 汪子平. CT三维重建与磁共振技术对下颌骨髁突骨折的诊断效果比较[J]. 浙江创伤外科, 2019, 24(5):1025-1027.E5085AEB-3F26-496B-A606-66DA58201A74

猜你喜欢

核磁共振诊断
DSP在磁共振数据接收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陈旧性前交叉韧带断裂膝关节退变影像学研究
超声检查在类风湿关节炎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
螺旋CT与核磁共振在肝脏囊性占位诊断中的应用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