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替代在高职创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探索与实践
2022-06-14■傅航
■傅 航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义乌 322000)
教育部于2017年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提出“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的成果,可折算为课程学分,计入学生的学业成绩”。创业成绩如何替代学生学分,成为高职深化创业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命题。结合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工商学院”或“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系统分析高职创业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学分替代的发展状况、核心观念、改革举措、实践成效,以期为高职创业教育的教学实施提供借鉴。
一、高职创业教育教学学分替代的产生背景与发展状况
为有效缓解高职创业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短板,学校对高职创业教育学分替代进行了积极尝试,并在教学实践中对其进行了完善。
(一)高职创业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的内容逻辑体系较为混乱
近年来,高职院校开设了大量的创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这为高职创业教育理念的普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尤其在教育部于2016年开始要求本科院校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并纳入学分管理后,各高职院校纷纷开设创业课程。对浙江省内49所高职院校进行调研获悉,截至2021年6月,每所院校都开设了“创业基础教程”等创业理论课程,40所院校引入了SYB、KAB等创业课程。尽管高职院校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加强课程建设,但不可否认的是高职创业课程的内容逻辑体系较为混乱。创业教育涉及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知识,其课程内容体系较为庞杂。对其从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可知:理论课程中既有创业基础课,也有与专业教育进行融合的专创课程;实践课程中既有SYB课程,又有专业实践、社会实践等课程。高职院校大都为应付上级要求而开设相关课程,在教学中未能有效分析学生的实际需求,课程内容较为单一,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2.理论教学与创业实践脱节严重
高职院校在开设大量创业理论课程的同时,还十分注重创业实践课程的开展,但理论教学与创业实践“两张皮”现象十分明显。在对浙江某地级市三所高职院校100名创业学生进行调研后,发现当前创业教育课程可以总结为“高大上”。“高”体现在“高科技”上,过于强调高职创业教育要具备技术含量,必须与专业教学进行结合;“大”体现在创业项目必须具备较大的规模,能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力,甚至可以吸引风险投资;“上”体现在“上档次”,创业项目必须采取融资等各种形式,摆地摊、电商销售、微商销售等形式“不入流”。“高大上”的创业课程对标研究型大学,认为应培养创业者的"T"字形能力素质结构,需具备广博的知识结构与专深的专业技术知识。当前课程在安排上未充分考虑高职院校办学实际,课程内容不接地气,导致理论教学与创业实践脱节严重,与实际的创业实践活动难以产生密切联系。
3.学生实践成果未纳入评价体系
随着“双创”理念的深入人心,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创业教育,越来越多高职院校开始鼓励在校学生尝试各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加之新时期的大学生思维活跃,数字经济时代为创业实践活动提供了诸多平台,高职院校中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尝试创业实践活动。一些学生在创业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创业业绩,但却在学业中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学校2012届毕业生石豪杰在创业实践中注册了公司,在毕业前年销售额就突破了千万元,已解决近30余人的就业问题[1],但由于有五门专业课程未通过理论考试,根据学籍管理规定不能拿到毕业证书。学生忙于创业实践活动导致专业课程教学难以跟上,成为高职院校深化创业教育改革中面临的问题。学生在创业实践活动中获取的知识与能力在学业成绩上如何体现,以更好地激励学生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成为高职创业教育亟需解决的重要命题。
(二)高职创业教育学分替代的发展
学校是国内较早开展创业教育的高职院校之一,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对创业教育学分替代进行了积极探索。在2005年电商创业初始阶段,部分在校学生利用义乌的地域优势,开始从事电商创业等各种形式的创业实践活动,创业学生群体较为庞大,部分学生的创业实践对专业学习产生了影响。为深化改革,学校提出了“学生创业业绩可替代课程学分”的改革思路,在学分替代上先后出台了相关制度文件,对学分替代作进一步完善。
在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学校的学分替代制度日益完善,并通过学分替代理念培养了大量的学生老板。在学校的示范效应下,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将学分替代引入到创业教育的教学管理中。尤其是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第41号令)明确提出,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的成果,可折算为课程学分,计入学生的学业成绩,该规定为学分替代提供了制度保障。此规定的出台,标志着“创业业绩替代课程学分”获得了官方层面的认可,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将学分替代引入到创业教育中,这对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学分替代应用于高职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观念
学分替代将创业业绩纳入学业评价体系,在教学中树立以生为本、能力培养、项目教学等三个核心观念,通过鼓励学生参与创业实践活动,不断促进学生的成长。
(一)树立“以生为本”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以传统模式来开展创业课程教学,高职院校会开设大量的理论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系统的创业理论知识。高职学生不擅长理论学习,对理论教学兴趣不高,而对实践活动的学习兴趣更大。因材施教是任何教育教学活动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从理论到理论的高职创业课程教学未能考虑学生的具体特点。因此,学校在考虑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提供“菜单式”的课程内容,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学会对自身学习进行合理规划。学分替代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理念上注重激发个体的学习潜能,为学习个体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个体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开展学习活动。
(二)突出“能力培养”导向,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传统教学模式下,课程体系注重课程知识的系统性与逻辑性,强调专业的学科逻辑。学分替代突出能力导向,其基本思路是不通过创业实践活动,就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因而让学生在真实的创业实践中提升能力。学分替代中的能力导向,必然要求师生在教学中转换思路:教师角色定位从“教”到“导”,学生角色定位从“听”到“练”。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各类创业实践活动,创业实践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的协调活动,要求学生在实践中独立完成创业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能有效提升个体的时间管理、沟通合作、统筹规划等各方面能力,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强化“项目教学”思维,提升学生的创业技能
学生从“听”到“练”,必须要有工作项目作为支撑。学校在教学中不断强化“项目教学”思维,为学生创设具体的工作场景,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提升自我。为提供合适的教学载体,学校将教师的科研项目、校企合作项目等作为课程的教学内容,鼓励教师与学生联合成立创业工作室,以项目化来开展教学工作,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创业技能。
三、学分替代应用于高职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
学分替代从课程内容、教学安排、学业评价等方面入手,对高职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并在实践中对其不断完善(详见表1)。
表1 传统教学与学分替代两种观念下的人才培养对比
(一)教学内容上,开设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
1.丰富课程资源,满足学生需求
创业课程涉及教育、经济、管理等各门学科,当前创业教育课程包括SYB、KAB等基础通识课程。在开设通识课程的基础上,学校结合区域产业特点与自身办学特色,开设具有校本特色的创业课程。在教学信息化的趋势下,工商学院还引入大量在线课程,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实际,通过网络教学等形式完成课程学习。学校加强对创业课程的统筹,将创业课程纳入学生的学分管理体系。学生可根据自身需求来定制自身课表,在修完相应的课程后,能获取相关课程学分。
2.完善生成性课程,灵活调整内容
教学是一项严谨的工作,在安排上要制定较为详细的课程计划表,根据教学目标来明确教学内容,在课程正式实施前明确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为确保教学的有序进行,同一班级学生的课程通常都较为统一。创业实践活动充满了不确定性,是一个“在教学中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升能力”的过程[2]。倘若说传统课程是预设课程,课程在教学开始之前均已预设好;那么学分替代提倡生成性课程,课程内容会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灵活调整,确保课程能尽量满足学生的创业需求。课程替代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专业与年级限制,学生在创业实践教学中需要什么内容,院校的教学就提供相关教学内容。一些教学内容具有前瞻性,需师生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不断摸索。
3.强化应用导向,推进专创融合
创业实践活动与市场联系密切,对市场、产业转型的灵敏度极高,院校在构建创业课程体系时,要将产业界、教育界的最新发展动态吸收到课程中,要基于行业与产业的发展需求,来构建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融合的课程体系[3]。在数字经济时代,产业的发展转型不断加快,要基于行业产业发展需求,对创业课程体系不断完善,进而不断实现课程的专创融合目标,满足学生的不断发展的需求。
(二)教学安排上,打造创学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1.鼓励学生投身真实的创业实践活动
当前高职院校十分重视通过创业教育来提升育人成效,但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开展创业教育尚未达成共识。在传统教育理念下,高职学生应接受系统的专业技能学习,将专业教学作为在校期间的首要任务[4]。根据创业人才的成长规律,单纯通过理论教学不能有效地培养创业能力,要培养创业能力必须让学生从事真实的创业实践活动。为此,学校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结合专业知识技能,从事真实的创业实践活动。
2.强化理论教学与创业实践的有机结合
学分替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真实的创业实践教学活动,但并非否认理论教学的重要性,院校应在实际教学中为个体的创业成长提供有意义、有作用的理论课程。在教学安排上,学分替代与传统的“先理论后实践”模式存在较大差异,其鼓励学生将创业实践与理论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知识与能力结构的短板,再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来完善知识能力结构。该种模式可形象地称之为“创学结合”,通过创业实践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进行有机结合,有效提升了课程的育人成效。
3.保障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的正常进行
在校大学生缺乏资金、资源、创业经验等方面的支持,在创业教育实践中面临各方面的压力。为确保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学校对学生创业实践活动在场地、资金、政策等方面提供支持。在场地上,学校除了建有校内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外,还与义乌当地政府、企业、行业共建了青岩刘大学生创业实验室、龙回国际电商园区、浙江省妇女创客园等基地。在资金上,学校设立了校内创业基金,为学生提供“短期、公益、无息”的创业贷款,引入当地金融机构为在校创业学生提供创业资金支持。在政策上,学校早在2008年就出台相关政策,充分肯定学生的创业行为,明确鼓励学生从事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三)教学评价上,构建成果导向的创新课程评价体系
1.推进结果导向的创业教育评价体系建设
传统理念下的创业课程体系提出要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为培养目标,但创业意识难以采用合适的测评手段进行合理评估[5]。对课程教学考核主要通过理论考试成绩或学生创业模拟实践。学分替代主张结果导向,将创业业绩纳入课程体系。学生的创业业绩就是学习能力的一种体现。学分替代理念下,评价主体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校内课程教师,而是校外适应标准,考察学生对能力的应用水平,而能力应用水平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创业业绩;评价标准不再是理论考试等知识导向,而是创业业绩、社会贡献等量度。
2.设立量化指标确保考核的可操作性
在传统理念下,学生的创业业绩难以进行评估。创业成果是学生在创业实践中获取的成果,如创业营业额、创业利润额等相关情况。为确保学分替代的科学性,设定了操作标准。根据试点院校的相关经验,通常将创业形式分为电商类、实体类、技术类三种形式。在电商创业上,原则上要求在校生本人注册电商平台,在创业初期进行备案,提供相关证明材料;针对不同的电商平台采用不用的业绩标准,如在电商发展初期,采用淘宝信誉等进行综合评分,相应业绩标准能申请相应课程的学分替代。在实体类创业上,学生应本人注册营业执照,持续从事运营三个月以上,并能提供类似对公银行账号流水等证明企业运营的相关材料,实体创业的营业额、利润额等可作为创业的佐证材料。技术类创业包括专利技术发明、软件著作、创业竞赛等,如某试点院校明确参与省级创业类大赛获得三等奖及以上者,可认定为自主创业。
3.规范实施程序确保实际操作的合理性
学分替代鼓励学生从事创业实践活动,这给教学管理带来了较大影响。为加强教学管理,学校制定了较为严格的实施程序。一是加强对创业活动的过程监管,确保学生从事正规的创业实践活动,不得从事违法违规等活动;二是明确了操作流程,创业学生需提交申请,经教研室、二级学院等审批后,方可进行学分替代;三是坚守立德树人导向,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思政工作,注重在创业教学各环节中贯穿思政教育。
四、学分替代应用于高职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效
实施学分替代后,学校在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上取得较好成效,连续五年来毕业学生的即时创业率保持在13%左右,位居全国前列。
(一)激发了学生学习潜能,从“要学生学”到“学生要学”
学分替代鼓励学生投身实践活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了较大提升。针对创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学生会主动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学习状态从之前的“散漫状态”到“主动学习”,学习成效得到了较好提升。学生在创业实践中学会了自我管理,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二)构建了多元评价体系,从“理论导向”到“业绩导向”
学分替代倡导业绩结果导向,学生学业评价标准要参考创业业绩,这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理论学习不再是评价学生学业的唯一标准,学生的创业业绩成为评价创业教育成效的重要参考依据。“业绩导向”构建了多元评价体系,使创业教育的评价具有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