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迭代背景下创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性研究
2022-06-14孙庆春
■孙庆春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汕头 515078)
一、引言
当前,虽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但是以互联网、5G技术、信息化为代表的新型经济形式快速发展,对产业链、产业转型、产业集群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通过运用新思维、新技术、新商业模式完成传统产业的迭代,创新创业成为开拓经济形式与产业业态的重要途径。
2021年10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增强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建立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健全校校、校企、校地、校所协同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打造一批创新创业教育特色示范课程。
在政策指引之下,有关创业教育的实践活动将会得到深入开展。在创业教育中,学生是关键性要素,创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动力是让学生设定创业目标,然后应用行动策略来实现这些目标。创业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是给课程学习的学生认知策略与行动策略,使他们能够发现、梳理、形成自己走向创业成功的道路。只要高职院校的学生有个人创业目标,即使他们没有实现这些目标的认知策略与行动策略,创业教育课程仍然可以提供学生实现创业教育目标的探索路径。此外,创业教育课程改革可以提供学生用于解决创业教育问题的技术,帮助学生了解企业如何运营与管理,帮助学生对创业目标进行调整,包括目标应对、目标重建和因果归因。当目标受阻时,学生必须找到处理目标和重建目标的新方法。因此,创业教育课程改革可以帮助学生管理自己的自我归因,从而管理自己的自我效能。
从创业教育改革的视角看,创业在创造就业机会和促进创新方面的作用已被先前的大量的“互联网+”、各类“挑战杯”竞赛等活动所证实。因此,开展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方法之一是探索如何将创业意向融入到高职院校各专业的学生中。实证研究发现,关于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研究往往侧重于创业教育政策、创业教育实践路径等内容,而创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仍然模糊不清。对传统的创业教育课程教学方式进行改革,运用计划行为理论,对创业教育课程进行整体开发设计;从整体角度考察创业意向的决定因素,从而推进创业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运用定性与定量评价方法,对创业教育课程进行有效评价;运用PDCA方法,对创业教育课程质量进行全方位监控;运用人力资源评价方法,对学生开展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图1所示为基于产业迭代背景创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模型构建。
图1 产业迭代背景下创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模型
二、研究设计
(一)文献综述
Michael等[1]认为创业教育产生于社会发展的交叉点,创业教育课程改革应更注重课程的文化和组织结构,推动创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最佳方式是整合课程资源,实现跨学科课程建设和使用更多的实践教学方式。
Carolis等[2]利用访谈的形式,调查了学生的创业意愿、创业意向以及创业思维,对学生、教师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讨论了创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满意度、教学方式等关键要素。孙前江等[3]针对模具CAD/CAM课程内容的特点及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进行了教学内容的优化与模块化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和考核方式的优化,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深度融入到课程教学中。褚业娴和王娟[4]以“双创”背景下经管类经济法课程改革为研究领域,探讨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目标设置、教学内容编排、教学方法使用、教学时数安排和教师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方法。苏醒和周一杨[5]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教学能力提升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的若干建议与措施。
因此,通过文献综述,确定创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五个决定因素,即课程设计、教学模式、课程评价、质量控制与职业规划。之前的实证研究表明,产业迭代背景下,创业教育课程改革被视为与创业实践关联最为密切的因素。这一发现的含义是,创业教育课程改革首先应该重视创业环境的改变,特别是产业迭代带来的产业结构、产业集群的变化;其次,创业教育课程改革应该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态度、创业行为和创业人格。创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的是建立一个创业教育的生态系统,通过利用现有的课程、教师、企业、政策等方面的要素,使学生可以增强自己的创业能力。同时,通过制定创业教育课程学习战略、政策和教育计划,通过有效的培训来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行为。创业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用于交流创业和经营企业所需的知识和信息的活动,它可以增强、改进和发展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学生的态度、技能和能力。创业教育课程改革影响创业实践、创业技能和创业活动的水平,因此也影响创业环境的建立和发展,以及为年轻的学生企业家提供早期资本。
(二)研究过程
1.问卷调研
本研究采用定量的方法,对广东省广州市、汕头市的16所高职院校进行网络调研,共发放问卷660份(学生问卷328份,教师问卷322份),收回问卷648份,剔除不合格问卷32人,有效问卷共计616份。对问卷数据,运用SPSS 28.0软件进行数据验证与分析。在验证中,使用了因子分析和克朗巴赫的阿尔法系数。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对框架因子结构进行了研究,对探索性因子分析产生的模式进行了调查,并通过确认因子分析计算了其拟合性。可靠性是使用克朗巴赫的阿尔法系数计算的,其值为0.83。数据分析表明,创业教育课程改革设计的五个因素都与学生创业意愿显著相关,基于教师的创业要素没有显著差异。
2.模型构建
根据调研数据,运用行为特征理论,构建本研究的模型(见图2)。
图2 产业迭代背景下创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模型
(三)分析结果
因本研究的样本数量大于500,根据调研数据,运用SMART-PLS软件进行分析,得到的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创业教育课程改革研究结果
从研究结果看,创业教育课程改革反映了如下要素。
1.在课程设计中,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重视创业课程体系设置情况,这反映了高职院校的学生对创业教育抱有非常高的期望值,普遍重视创业教育课程内容建设,反映了高职院校的学生重视应用能力,重视学习实践性的技能。
2.在教学模式中,实践教学显得十分重要,反映了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对实践能力的迫切之情,因此,扩大实践教学的范围,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业教育的实践活动,显得尤为重要。
3.课堂教学仍然是教学过程的重中之重,反映了高职院校的学生,仍然属于“教学-实践”类型的学习者。
4.在质量控制中,学生及教师对教学质量十分关注,反映了高职院校学生的质量意识逐步提高。
5.在课程评价中,学生及教师普遍重效果评价,这反映了以结果为导向的学习心理及学习行为。
6.在职业规划中,学生及教师尤其重视创业精神,这反映了当前大部分学生仍然对创业态度、创业意向、创业思维存在较大的理解差别,可以说,创业精神是许多高职院校学生进行创业的首要考虑因素。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对职业素养也尤为重视,反映了高职院校的学生迫切希望通过三年的学习,树立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职业素质。
在上述指标中,产业迭代则反映了创业教育的环境控制变量,这些控制变量对学习者的影响较小,但对课程教学者的影响则较大。因此,通过产业迭代的控制变量,能够恰当地反映教学与学习的建构关系。
三、探索路径分析
(一)重构创业教育课程设计思路,重视课程目标设计
重构课程设计,需要在创业教育课程设计中,重新构建符合新时代学生学习过程的课程设计思路,首先应该反思创业教育课程设计的目的,反思涉及到创业教育课程的各个相关要素的构成情况,反思通过现有的校企合作是否能够建立有效的课程结构。其次是如何围绕创业教育课程建立学生的自我认同和自我概念。调研发现,通过紧密结合创业教育的核心理论,如经验学习、社会建构主义和效果理论,推导出不同教育层次的创业教育课程的设计原则,能够有效促进对创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和研究。有效的创业教育的设计原则要求能够代表创业计划的创业过程、任务、背景和关系,并在各个不同教育级别的学生中实施检验。有效的创业教育课程设计能够促进教师、学习者、管理者和其他行业企业人士开展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创业课程设计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是教学方法,它在与此类课程相关的学习和研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提供符合创业目标和内容的课程教学方法,是系统、有组织、合乎逻辑的方法,也应当根据学习者的需要加以不断发展变化。
创业教育课程目标设计的重点是如何促进创业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目标设计中,需要明确实施创业教育的责任感是什么,创业教育有哪些形式,创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实证研究表明,高职院校实施创业教育的氛围正在形成,创业教育课程改革需要以实践为导向,从而加强目标和内容的实现。为了发展创业教育新的课程领域,高职院校可以发展课程改革的各方合作形式,以发展教师学习、校企合作和特色性课程建设工作。因此,课程设计要统一认识,树立全面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理念。以创业课程和创业平台为主要途径,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有效融入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创业综合竞争能力。
创业教育课程目标设计需要在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也就是通过实现理论基础、实践经验总结、专家研讨等手段确定课程目标,然后通过探索性和确认性因素分析验证创业教育课程的目标设计。
(二)改革教学模式,明确实践教学的层次
教学模式是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表现形式,从创业教育的属性来看,创业教育承担了一个可以通过线性问题解决过程问题的活动。因此,创业课程开始之前,需要对学生的创业能力、信心和自我效能进行定量分析,以评估学生的创业教育学习的水平,进而制定有吸引力的课程教学计划。构建有效的教学模式,需要实现创业教学从传统的教学模式向以“行动学习”为基础的现代方法转变。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有意识和实现创业目标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构建实现教育者、学习者、行业企业的参与体系非常重要。创业教育是一种用于传授创业所需的知识和信息的活动,它能够提高、改善和发展学习者的态度、技能和能力。此外,创业教育教学模式也有助于形成新时代大学生的正确的创业信念和创业价值观,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实现学生的专业化、个性化发展。
教学模式涉及到教师和课程,在教师方面,高职院校应考虑发展创业型师资队伍,特别要加强对教师的创新教育和创业培训。高职院校应积极招聘创业者或成功毕业生定期举办专题讲座和课程,更好地指导学生创业实践。在课程教学方面,在教学方案中制定教学方法论和战略性变革手段,鼓励基于行动的学习过程,鼓励基于学生兴趣的课程参与过程,使学生具备独立学习的能力,以促进创业能力的发展。因此,创业教育课程教学模式带来了各种具有挑战性、复杂性的问题,需要新的和积极的教学方法,构建以过程为导向的教学,而不是以内容为导向;构建基于创业教育问题的教学,而不是引入团体项目,编写创业计划、生产和销售产品及服务的实践经验。因此,教学模式中,创建小组项目、案例研究、投资培训、小组讨论、采访企业家、模拟创业和实践访谈等方式可以作为培养创业精神的最重要方法。直接演示的教学方法包括邀请客座企业家、辅导创业、发表正式演讲、举办研讨会、观看和录制视频、辅导和通过课外活动进行培训。互动式教学方法包括主动学习、讨论、联谊、小组项目、小组讨论、双边学习、以过程为导向的教学。实际操作教学方法包括实践经验、自然研究、业务计划、研究项目、课堂实践、研讨会和角色扮演。
实践教学的层次可以划分为基础层次、提升层次、发展层次。基础层次可以设置为体验式学习层次,需要在课程中嵌入关键学习目标,以增加学生参与度,并且需要一种混合学习方法,如案例研究和创业计划竞赛。在此基础上,制定实践教学的提升层次,如开设创业教学、创业计划实践和创业活动教学环节,使学生在学期初提出一个创业想法,进行规划和预测活动,根据创业过程的产出、商业计划进行评分,往往能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发展层次则是强调学生走出教室,收集有关学生创业活动体验和关于创业的专业数据。通过观察了解真实创业环境中消费者在某些情况下的需求和偏好,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人们为什么以自己的方式行事,进而获得创业的职业发展认知。
(三)及时进行课程评价,有效进行课程质量控制
创业教育改革中,以课程评价推动课堂教学,以质量监控课程教学。课程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和课程系统信息以科学的方法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做出改进课程的决策。实证研究表明,结合创业教育的实际过程,采用PDCA(计划-执行-检查-行动)的方法,及时评价课程的教学活动,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质量控制反映了创业教育课程教学中教学实施者以及教学参与者对教学质量的控制能力。实证研究表明,创业教育课程改革中,以质量为中心,以教师、学生、院校全员参与为基础,通过教师、学生、管理者、教学过程的所有参与者、教学活动的合作者、校企合作方等多方收益的管理措施,能够有效提升课程质量控制能力。
(四)重视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创业教育课程改革中,以优秀的创业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职业素养指引人。通过创业教育课程改革,可以使大学生接触到企业发展过程、企业管理知识和管理技能,如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风险管理以及复杂决策过程。因此,创业教育不仅仅是学习如何开展创业,还包括增强创造性思维、塑造自我价值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创业精神。
创业教育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为目标,即使目前学生无意创业,创业教育课程也可以为未来学生开展创业打下基础。创业精神的培养对创业意向有重要影响,创业教育课程必须促进学生各个阶段创业能力的发展,以提高创业意向。实证研究发现,帮助学生选择创业目标,然后应用认知策略来实现这些目标,能够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创业精神,创业精神最为常见的特征是创业意愿、乐观精神、领导力、冒险精神等要素。
(五)以产业迭代为契机,重视创业教育课程改革环境的影响
创业教育课程改革,必须与时俱进,持续关注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对改革的影响。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可以预见,在未来,产业迭代将为创新创业者提供足够的施展空间,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及先进的产业集群技术影响着所有的产业,新商业、新业态、新模式将为创新创业者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提供绝佳的创业环境。
创业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重视创业教育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的影响,重视创业教育中创业者的能动作用,充分发挥创业者的创业价值,实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创业环境同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