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1+X”证书的粤港澳大湾区会计资历框架对接与建设

2022-06-14黄影秋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资历资质粤港澳

■黄影秋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507)

粤港澳会计资历框架对接的重点主要是以广东省九市、香港特区和澳门特区所构建的城市群体为依托,实现人才、经济、产业间的跨境协同发展。在现有实际工作需求前提下,粤港澳的会计人才需求依旧无法得到有效的满足,粤港澳地区都以落实“1”作为会计资历的第一要素,却忽略了“X”的重要性。为此,本研究将对“1+X”证书制度下的粤港澳大湾区会计资历框架对接工作展开探究,并在粤港澳大湾区会计资历框架对接的工作基础上融合“1+X”证书制度,以契合粤港澳大湾区的会计人才多元化发展的实际要求。

一、粤港澳大湾区落实会计资历框架,对接“1+X”证书制度的意义

在落实“1+X”证书制度的过程中,培养人才主要通过证书衔接与学分认定、累积和转换来实现学历与职业技能的互认和连接,有助于强化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融合,增强粤港澳地区的职业与专业两种教学方向的资源开发。

(一)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的有机结合

“1+X”证书制度侧重融合学历和培养职业技能两方面,通过在传统学历教育的基础上融合实践技能教育,提倡理论教学的同时不断提高职业技能的等级。在培养会计人才的同时也强化了职业技能的培养,使正规学校教学与社会职业技能间形成有效协调,学生能够学好专业基础理论、完成专业实操,进一步通过学习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内容来取得职业从事资格,具备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学生便获得了岗位胜任基础,这也在过去对接的基础上提供了更加全面的资历框架对接参照标准。同时,会计人才在适应新技术、新工艺和新岗位方面也能更有效率,降低企业新员工的培养成本。

(二)推动职业技能等级教学资源与专业教学资源的共同开发

“1+X”制度侧重教学资源的技术研发,是一个弹性培养人才的制度。开发教学资源要看准最新的市场技术,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有关内容要与专业课程教学融洽结合,从而完善培养专业人才的计划。就业市场新需求在“1+X”制度下能够更好融合,通过进行职业和专业两方面教学资源的研发,实现高效的校企合作以及工学机制的有机整合。

(三)实现了从非正式功能性合作到正式制度性合作的转变

香港澳门回归之后,要有效地推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快速发展,在“一国两制”前提下,若要清除地区会计工作的差距,就要在粤港澳各地区实行更加契合地区整合发展的会计准入机制(见图1)。

图1 粤港澳会计合作进程中的制度性合作安排

(四)带动相关专业开发更适应市场需求的课程内容

“1+X”证书制度落实是建立在市场需求基础上展开的,以发展高质量、多技能会计专业人才为目标,形成职业教育联通市场专业需求的桥梁,通过资历框架与“1+X”制度的对接,能够实现更加精准的人才学历与技能等级认定标准,以此来反观现有职业院校的专业课程教学能否满足市场对多技能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从而淘汰不符合市场要求的课程内容,改造传统职业会计专业,构建能够与经济市场深入融合的会计课程内容,进而有效促进会计人才向多技能方向发展。

(五)疏通了与国际社会的人才交流与合作通道

随着各国政府、经济、知识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各国的业务往来也日益加强,这从根本上拉动了大湾区学者与市场人员的跨境合作。因此,通过制定一套透明、公开、可对比的会计资历框架,从而构建国家间各国互信的会计资历互认标准,有效打通了粤港澳与国际湾区的交融通道,拉动了地区与国家间的人才市场资源的流动,从根本上增强了国家地区间的会计人才竞争动能[1]。截至目前,美国、日本及欧洲多个发达国家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会计资历框架,不仅明确了会计的知识、技能、等级标准,同时也能够实现资历框架的有效对接[2],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高效的人才发展思路。

二、粤港澳大湾区会计资历框架对接工作发展及现状

(一)粤港澳大湾区会计资历框架对接发展历程

随着粤港澳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对于会计资历框架对接工作的需求也愈发迫切。最早的资历框架于20世纪80年代末被提出,截至2018年,全球共计161个国家引入资历框架并展开了实际应用。而我国最早于2000年引入资历框架,首先是香港地区政府在《教育白皮书》中率先引用了资历架构相关概念,并早在2008年便落实了基于香港社会发展的资历架构。直到2017年,广东省质监局出台《广东终身教育资历框架等级标准》,这也是我国第一部地方性资历框架。而澳门地区至今未建立独立的资历框架,其主要是以借鉴香港地区的资历框架为主。

(二)基于“1+X”证书制度的粤港澳会计资历框架建设现状

经历过已有的探索,可以观察到粤港澳大湾区会计资历框架建设现状具体表现为三方面(见表1)。

表1 粤港澳大湾区资历框架建设现状

通过对粤港澳三地会计资历框架对接工作的现状描述可以发现,导致其资历框架落实工作阻碍重重的根本原因,便是未形成一套适合粤港澳大湾区乃至我国国情的资历框架对接路径。

三、基于“1+X”证书制度的粤港澳大湾区会计资历框架对接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粤港澳大湾区会计资历框架对接问题

粤港澳大湾区的会计资历框架对接建设工作尽管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落实时间尚短,工作探索有待深入,实践过程中依旧存在较多问题和阻碍。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如下。

1.资历框架对接工作的远景目标以及功能定位有待进一步明确

首先是会计资历框架的概念术语使用存在诸多分歧,很多学者对于跨级资历框架这种“舶来品”的概念、内涵以及功能定位存在诸多的主观看法,在对其的认知理解上存在分歧,尽管粤港澳大湾区会计资历框架对接工作已具备初步的统一,但是在我国就存在多个内容不一的框架制度,这对粤港澳大湾区会计资历框架的后期建设平添了很多不确定发展因素。

其次是落实者对会计资历框架对接的目标以及功能定位理解不明确,现阶段会计资历框架主要面向接受了正规学历教育的会计人才,对于一些非正规机构的教育学习成果并未纳入资历框架的评价标准范围内[3],同时资历框架工作的落实被部分人群当作博取更高资质学历的工具,失去了框架本身的落实意义。

2.欠缺支持粤港澳大湾区会计资历框架对接改革工作的制度政策

第一是顶层法律设计不足,具体表现为个别地区的会计资历框架体系建设依旧存于纸面,机制落实不充分,难以对实际资历框架的落实提供有效的支撑。政府单位未针对会计资历框架机制建设进行定位以及功能完善,必要的政策支撑以及法律体系保障制度也未确立。会计资历框架对接工作的领导机构以及相关管理组织并未形成体系;第二是“1+X”证书制度的政策空间还有待完善,现阶段“1+X”制度的落实在粤港澳地区依旧处于推广阶段,仅有广东在《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申报工作的通知》中明确了“1+X”制度的落实工作,这也标志着广东“1+X”证书制度在制度层面的巨大进步,但也从侧面反映了港澳地区制度性文件出台趋于落后。尽管如此,单纯的职业教育相关制度保障依旧略显单薄,在后期“1+X”证书制度的落实过程中还要涵盖社会教育机构的非学历资质等多样化技能领域,因此针对上述领域的制度保障机制还有待完善。

3.粤港澳各级政府部门相互间调动协同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首先是粤港澳大湾区会计资历框架建设的管理体制尚未理顺。粤港澳教育主管部门、人社单位、行业主管部门长期处于管理分割状态,即便落实会计资历框架对接工作后,由于缺乏整改经验,各地部门在框架机制落实过程中依旧“淌水过河”,没有一条明确的落实路线,各部门在协作过程中配合生涩,难以形成统一合力。最终的教育部门却未发挥统一领导的重要作用。

其次是调动各方积极性的协同机制还不健全。政府推动、行业组织、企业参与、教育单位等多元参与机制尚未理顺。各教育单位及行业部门并未打通学分及成果认定壁垒。

4.会计资历框架专业研究的学术引领和支撑改革探索的作用发挥不够

首先我国现阶段对于资历框架建设研究的整体支持力度欠缺,还未形成支撑粤港澳大湾区会计资质框架对接的智力支撑和方向引领。尽管广东地区意识到资质框架对接落实工作的弊端,并及时出台了终身教育资质框架等级标准,但是在涉及框架核心理论研究上依旧投入不足,难以获得明确的结论[4]。

其次是“1+X”证书制度施行时间较短,基于“1+X”证书制度背景下的学术研究以及学者关注度较少,导致各高校在落实“1+X”证书制度过程中缺乏学术引领,而“1+X”证书制度落实较早的开放大学、个别高校和社会研究机构又难以形成推广合力。因此,粤港澳大湾区目前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基于“1+X”证书制度的资历框架对接理论体系。

(二)基于“1+X”证书制度粤港澳大湾区会计资历框架对接解决方案

1.将融合了“1+X”证书制度的会计资历框架对接工作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首先,早在“十三五”规划伊始,资历框架建设便被列入了发展工作规划中,随着近几年的落实,资历框架机制建设采用了小步快走、分散创新的发展模式,相关制度保障在多年发展中趋于完善,但是由于“1+X”证书制度落实于2019年,发展时间尚短,仅有《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及《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极少数文件明确了“1+X”证书制度的具体落实保障细节,而两者结合的保障制度也并未出台,因此“1+X”证书制度若要有效地与资历框架对接,就要紧跟后者,尽快出台“1+X”证书制度融合资历框架对接工作的顶层制度保障。

通过“1+X”制度与粤港澳大湾区会计资历框架对接,在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会计资质互通的同时,以“1+X”证书制度的学分为基础,通过模块化的成果积累获得证书,能够为工学交替、现代学徒制、在职学习等灵活的学习方式提供支撑,学习时间、空间和途径更加开放灵活,充分满足终身学习的诉求。总的来说,“1+X”证书制度的总体要求便是要与我国资历框架发展教育体系相匹配[5]。首先要充分意识到资质框架对接工作的战略意义,利用粤港澳大湾区会计资质框架对接工作,带动我国会计产业人力资源、劳动教育、用人机制的变革。其次要明确资历框架与学分银行的关系。两者均是实现终身学习战略的重要制度性支撑。资历框架能为各类学习成果的认证提供一个完善的认证环境、参照系统以及系统路径通道,而学分银行是落实资历框架的具体载体,彼此间相互呼应,不可或缺。所以,站在政策实施的角度上,要以资质框架建设为核心,构建学分银行机制,并开展长期优化考虑,统一最终的目标,从而实现有效推进。

2.做好会计资历框架对接工作的顶层制度规划设计

首先最重要的便是明确资质框架的顶层法律设计,根据我国现阶段资质框架对接工作以及学习成果认证机制的总体要求,落实《终身教育法》《继续教育法》《国家资历框架条例》等法律的制定以及完善工作,与此同时要尽快对《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国家学位条例》等法律展开完善工作,从而为后期的自制框架对接工作提供政策法律保障。其次要根据我国实际自制框架对接环境针对性规划和设计。我国因国情原因所采取的立法制度不同于发达国家的立法先行,通常我国在出台新法前先是在地方进行试点,完善不足后面向全国推行。所以要结合实际社会以及市场实际,整合地方资质体系与职业资格体系,落实整合粤港澳地区资质框架制度,完善我国顶层制度设计的整体方案制定。

3.由教育部牵头协调开展框架对接基础文件研究与制定工作

如图2所示,“1+X”证书制度的落实涉及多个社会单位主体,多个主体共同发力。这就要求政府部门要牵头主动带动资质框架对接工作与“1+X”证书制度融合的顶层设计工作,体现自身的审核和监督职能,创新当前的标准机制建设,构建标准化的工作目标指南。由教育部门牵头,带动“1+X”证书有关参与主体,展开政策性文件的规划落实工作,重点针对学分银行、资质框架对接计划、资质成果认证机制等具体工作展开落实,并划拨专项资金予以支持[6]。

图2 “1+X”证书的多个相关主体

4.以“1+X”证书制度以及正规高校为基础,引领资质框架对接工作的研究创新

由于我国早期的理论研究以及实践经验不足,前期有关资质框架的研究大多偏向分析国外的发展经验;在对比研究取得一定成果后,为贴合实践发展的需要,后来很多学者在以往资质框架对比研究的基础上添加了理性思辨的成分,并将研究的重点逐渐转移到资质框架应该是怎样的而不是现阶段所表现出的状态,进而进入应然研究的状态[7]。比较研究的出发点是国外资质框架,其重点是对国外现有成果进行提炼;而应然研究的出发点是适合本国国情的资质框架构架,附表1所示为比较研究与应然研究两个阶段所涉及的相关研究主题。

附表1 我国学者关于资历框架研究的主题

通过对比比较研究和应然研究两阶段研究可以发现,我国学者在研究资质框架构建过程中正逐渐贴合我国的教育资质体系发展实际需求,因此在应然研究的学术背景下,本研究创新性地提出将“1+X”证书制度与粤港澳会计资质框架对接工作进行融合,有效贴合粤港澳大湾区会计资质框架对接实际需求的研究方向。

通过“1+X”证书制度实现企业与高校间沟通的桥梁,一方面利用专业课程实现与职业技能标准的对接,把职业技能标准融合到课程标准体系当中,包含了课程内容、校内实践、情景教学以及学习方式的流程设计与落实实践,从而构建产业用人以及职业教育的有效衔接;另一方面引领产业参与到职业技能的等级认证过程当中,并利用证书认证使人才培育直接获得企业的认可,从而构建人才实践供给侧以及需求侧的互通。如图3所示,“1+X”证书制度将弥补以往资历框架对接过程中的产业与教育难以对接的弊端,联结教育以及劳动力市场,实现学校教育的硬性标准与社会企业需求的统一结合,在满足社会人资需求的同时也满足了学校的教育要求,从根本上突破了校企共赢的瓶颈(见图3)。

图3 “1+X”证书制度总体要求

5.加快推进资历框架机制建设,推动“1+X”证书制度实施

“1+X”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学历及职业技能,而“1+X”证书制度落实的主体为职业教育体系,因此“1+X”证书制度的落实目标便是鼓励人才在获取学历证书的同时掌握与之专业相符的技能等级证书,实现人才的技能多元化发展。而资历框架便是确保人才学历与技能互认的有效手段,若要通过资历框架促进“1+X”证书制度形成有效的落实机制,便要立足不同层次落实资历框架与“1+X”证书制度结合工作。在顶层设计中,要结合资历框架细则实现对“1+X”证书制度建设单位的指导,形成明确的资质层级和明确的技能等级边界;在中层设计中,要立足资历框架制度形成有效建设落实组织以及评价规则;在微观设计中,要通过资历框架对“1+X”证书制度所涉及的不同学历及技能证书展开认证指导,参与落实工作以实现资历框架对“1+X”证书制度的有效落实。

四、结论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会计资历框架对接的“1+X”证书制度是在原有对接工作基础上展开的,通过对现有工作的不足展开总结,并根据近期国家推行的“1+X”证书制度作为突破,着力解决当前对接工作中的不足。“1+X”证书制度的融合,弥补了传统工作中政府、人才、政策的不统一。同时,本研究的开展进一步明确了会计资质框架对接工作的不足,并提出了提升会计资历框架对接战略高度、完善顶层制度设计、教育部统筹协调对接工作、深化高校参与资质框架学术研究等解决方案,明确了融合“1+X”证书制度的正确性与紧迫性。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会计资历框架对接工作的深入开展以及“1+X”证书制度的落实,会计资历框架运行机制将更加完善,粤港澳大湾区会计人才流通必将向着更高质量发展,有效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猜你喜欢

资历资质粤港澳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拟发布《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等4项资质标准
资质/荣誉
为子女升学攒资历
编读往来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马光远 下一个30年看粤港澳大湾区
2014年第四批农药生产资质合并企业名单
英国实施各级各类教育衔接和沟通的实践与教训
虚拟大学的资历和学分的跨国认可:英联邦32个小国的创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