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常规检测中应用末梢采血法和空腹静脉采血法对结果的影响分析

2022-06-14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8期
关键词:满意度

【关键词】血常规检测;末梢采血法;空腹静脉采血法;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2)08-0142-04

血常规检测是临床中以血液细胞的形态和数目变化情况来判断身体状况的一个血液学检查项目,血常规检测有利于尽早发现患者身体的异常变化,主要是检测人体血液内细胞分子,将细胞数量和形态学的变化情况作为临床诊断的客观理论依据,若采血方法不同,则血常规检测的结果受到的影响也不同[1-2]。一般情况下,采血的方式可分为静脉采血、末梢采血、动脉采血等,最常用的是末梢采血和空腹静脉采血两种,这两种方式在获取血液标本的时候也会因环境、操作等客观因素而发生改变。其中,末梢采血法作为一种传统方案,痛苦指数低和易接受程度高是其两大优势,一直以来都被广泛应用[3]。近年来,随着临床上对于检测结果的精确度要求越来越高,二者在临床应用中的选择也成了当前的重要研究课题。为了更进一步比较血常规检测中应用末梢采血法和空腹静脉采血法的区别,本文选取2021年2~7月收治的50例志愿者为研究对象进行血常规检测,旨在为临床血常规检测采血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笔者医院2021年2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50例志愿者为研究对象进行血常规检测,研究的相关事项经审核符合医学伦理委员会要求(伦理证明号:LL2020-016)。将患者随机分为末梢组25例和静脉组25例。末梢組中男性12例,女性13例;年龄25~75(42.21±10.11)岁;体重指数(BMI)18.1~27.7(24.10±1.75)kg/m2;初中及以下文化6例,高中/中专文化9例,大专及以上文化10例。静脉组中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龄26~77(44.33±9.98)岁;BMI18.0~27.8(24.12±1.77)kg/m2;初中及以下文化5例,高中/中专文化10例,大专及以上文化10例。两组志愿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符合血常规检查标准;(2)志愿者精神意识正常;(3)在志愿者知情且同意的情况下进行;(4)依从性较好,能够根据研究要求积极完成配合;(5)个人相关基础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1)志愿者的肝肾功能异常;(2)合并血液性疾病、造血或凝血功能障碍、恶性肿瘤等;(3)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妇女;(4)合并严重性或全身性感染;(5)不肯配合或中途退出研究的志愿者。

1.2研究方法

所有志愿者在采血前8h不允许进食和饮水,一直到次日早晨起床静坐10min后再进行采血[4]。

末梢组:(1)先按摩指尖,使其充血,使用聚维酮碘对采血部位,包括周围皮肤消毒;(2)待其干燥后,在手指末梢穿刺采集,刺入采血针后需及时拔出,可用无菌棉球止血;(3)待末梢血样采集完毕后,将其装入贴有标签的抗凝管中;两个小时后检测;(4)检测需利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且通过稀释模式,对血常规的各个指标进行检测;(5)所有操作均由同一检测师完成,在检测过程中同时也需要记录。

空腹静脉组:(1)以肘部静脉为采血部位,必要时也可选择手背静脉内裸静脉,使用聚维酮碘对采血部位,包括周围皮肤消毒;(2)待其干燥后,进行穿刺采血,其中尤为注意止血带压迫时间不要超过1min;(3)采集完毕后,可用无菌棉球止血采集部位,然后将采集的样本装入贴有标签的抗凝管中,2h后检测;(4)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测常规各指标,所有操作均由检测末梢组的检测师检测,同时也要记录。

1.3观察指标

将两组研究对象在末梢采血法和空腹静脉采血法两种不同的采血方法下获得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其中的检测指标包括血红蛋白(HGB)、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压积(HCT)、白细胞计数(WBC),并且对检测可能造成影响的客观因素进行指标检测,还需收集志愿者的满意度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软件SPSS23.0进行数据分析。连续性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不同方法在不同时间血常规检测指标比较

静脉组采血后即刻、采血后3h、采血后6h等不同时间的HGB、RBC、PLT、HCT、WBC等各项指标均优于末梢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相关观察指标比较

两组志愿者平均穿刺时间、平均穿刺次数及疼痛等级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志愿者满意度比较

静脉组比末梢组更受志愿者满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血液是机体运输营养物质和排放废弃物质的一个庞大系统和渠道,主要是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血细胞和血浆组成,有着各自不同的生理结构和功能,具体负责人体的新陈代谢和调节机体的功能。当机体组织、器官及系统发生病变时,利用血常规检查是一项最一般、最基本的临床检验方式[5-7],通过观察血细胞的数量及形态、分布,可以早期地发现患者是否受到了感染、合并贫血、以及是否有血液系统疾病等,这样既可以辅助临床诊断帮助医生判断疾病,也有利于后续治疗措施的制定。血常规检测作为常规健康体检及疾病诊断时的基础性检查项目[8-10],任何疾病在诊断的过程中,都需要做血常规检查,除可发现贫血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还可发现血液性疾病,如血红蛋白增多症等,包括粒系、髓系血液病,都可以在血常规中反映出来。通过血常规检查还可以发现急性肝炎、糖尿病酸中毒、肿瘤、心梗等,这些疾病血常规表现都很明显。血常规检测中最看重、最常见的指标包括HGB、RBC、PLT、HCT、WBC等[11-12],所有指标都有一定意义,包括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分布宽度等,从直方图或者散点图上能发现一些疾病,所以血常规检查非常必要。F14D16B5-DEAC-41D5-B4C9-639970E6FC6E

血常规检查在既往临床上并没有特殊的要求,往往是成年人在进行血常规检查时采取静脉穿刺采血;而儿童由于年龄较小,穿刺时血管在触摸上相对比较困难,可采取指尖采血方法。因此,在采血过程中最常使用的两种方法就是静脉采血和末梢采血。在此次研究中,选取笔者医院比较分析了所检测到的血常规指标,结果显示:静脉组采血方法、采血后即刻、采血后3h、采血后6h等不同时间的HGB、RBC、PLT、HCT、WBC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同一时间的末梢组,与参数均值相比更加接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笔者认为,与末梢采血的方式相比,采用静脉采血得到的指标更加准确,更能达到血常规检测的效果,而且患者的满意度也明显更具优势。这个结果主要与不同采血方式的采集位置,操作方法及时间、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同有关[13-15]。首先,从采集位置方面分析,末梢采血的位置在患者的手指处,具有采血方便快捷的优点,但是毛细血管自身血液循环差,出血量少,难度大,不能进行重复实验和补充实验;与之相比,静脉采血法作为应用最广泛的采血类型[16-17],采血位置是肘部前静脉,静脉位置表浅,受客观因素影响小,对血液的成分变化影响不大,采血量大,代表性强,可重复实验和追加其他實验。然后,从操作方法上考虑,由于末梢组采血的位置特殊,出血量少,所以在采集时需要检测者反复挤压,而在挤压过程中就会有细胞内液和组织液的干扰,稀释样本加速凝集,再加上许多静脉血、动脉血、组织液混合物质都在末梢血液中略有残留[18-19],局部炎症可得假性结果,主要应用于各种血型的鉴定;而静脉采血能够有效避免组织液的影响和干扰,所获得的血样纯度更高,血常规检测的结果也更加精准。最后,从时间、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程度上进行判断,经末梢采血法采集的血样受温度影响更明显,温度过低时风险很大,检测结果会偏低,再加之若放置时间过长,末梢组对血小板的检测结果会有偏差,而静脉组的受影响程度更低,稳定性也更强,所以最终的检测结果更准确。同时,研究结果显示,末梢组与静脉组从平均穿刺时间、平均穿刺次数及疼痛等级三个观察指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静脉组比末梢组更受志愿者的满意(P<0.05),笔者认为,这充分说明在血常规检测中应用末梢采血法和空腹静脉采血法的操作方式都较为简单,穿刺所需时间都非常短;而且均具有较高的成功率,所以两组的穿刺次数也基本相当;同时传统的疼痛等级也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由于末梢组的采血大多在手指末端,在采血后的一段时间内可能导致手指使用不便,因而满意度相对更低,也进一步提示了静脉采血方式更受志愿者的欢迎。

综上所述,在血常规检测过程中,静脉采血法比末梢采血法检测的结果更加准确,而且更受志愿者欢迎,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更高、更广泛。F14D16B5-DEAC-41D5-B4C9-639970E6FC6E

猜你喜欢

满意度
医院工会工作的重要性与提升职工满意度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2021国庆档总票房43.85亿元 满意度创历史新高
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在产程中的应用及满意度分析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游客满意度研究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消费者满意度稳中有升 消费环境建设仍需加力
基于顾客满意度的供应链绩效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