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微纪录片话语对国家形象的建构

2022-06-14赵雅文张琪英

新闻爱好者 2022年5期
关键词:国家形象话语

赵雅文 张琪英

【摘要】通过对微纪录片《从长安到罗马》的研究,从戈夫曼提出的“动画片绘制者”“作者”和“主角”入手,解释微纪录片的多元话语主体,分析微纪录片中采取的话语策略,以探讨微纪录片建构出的多维中国形象,为我国微纪录片建构国家形象的创作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微纪录片;话语;国家形象

短视频的盛行,推动了微纪录片的发展,微纪录片作为纪录片的新形式,同样发挥着国家相册的作用,是国内外人民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手段。纪录片作为承载话语的文本,显然属于媒介话语的一种,而媒介话语本身也是一个复杂的话语系统,[1]因此,研究微纪录片话语对国家形象的建构具有重要的意义。《从长安到罗马》是一部历史文化题材的百集微纪录片,是纪念中意两国建交50周年的作品,也是“一带一路”框架下合作的影视作品。该作品以西安和罗马两座城市的“前世今生”为主体内容,将纪实的画面配以通俗有趣、富有温情的解说,同时融入悠扬、跃动、激昂、紧张的背景音乐,向广大观众呈现两座城市在文明、生活、商贸、军事、美食、设计等方面的个性与共性,展示东西方两种文明的外别与内同。《从长安到罗马》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诠释了当代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向国内外观众勾勒出一个文明中国、友好中国、责任大国的多维国家形象。

一、谁来建构:多元话语主体讲述中国故事

(一)话语生产:“动画片绘制者”展现东西方文明魅力

“动画片绘制者”即以导演为中心的制作团队,制作团队通过拍摄、剪辑等操作传达微纪录片的价值理念,体现国家和社会的意志。在影视作品的话语生产中,以导演为中心的制作团队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在确定选题、采访、构思、拍摄、剪辑等环节都会作用于话语的生产,影响着作品的整体走向。用于对外交流与传播的微纪录片,通常会得到政府的强力支持,在某种程度上体现着国家意志,微纪录片《从长安到罗马》即是如此。该片通过对两国文明、美食、商贸、音乐、美术等多方面内容的呈现,最终引向某个所指:或是体现出这座城市、这个国家的气质和性格;或是体现中意两国文明的共性;或是体现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与交融;或是体现“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在两国导演合作拍摄的作品中,中意两国的国家气质和性格各有特点,如中国是蜚声千年的古代风雅之都,中国的艺术更注重意境和神韵的表达,而意大利是引领风潮的现代设计之国,其艺术更注重科学与美学的结合,反映出中意两国文化不同的魅力和特色。同时,导演的镜头在两座城市之间来回切换,向我们讲述了两国文明的殊途同归。长安选择在坚固的石头上刻下无形的思想,罗马用坚固的石材建造宫殿,都是为了追求永恒;长安人重视室内空间,看重房屋的方位和朝向,羅马人则更偏爱庭院,都是为了寻找更加优质的生活方式;西安人喜爱热气腾腾的美食,而罗马人在制作美食时追求口味鲜醇,体现的都是食不厌精的美食之心和对极致美味的追求。这是两国导演独到的创作手法,既向观众展现了中国和意大利各自灿烂的文化,又在各自富有魅力的文化中寻求两种文明之间的共性,拉近了两国之间、两国人民之间的心理距离。两国导演还尤其注重对丝绸之路的刻画,丝绸之路为东方传入了土豆和棉花,为西方送去了造纸和印刷术,中国的民族乐器琵琶也是通过丝绸之路由中东乌德琴传入中国演变而来的,这些反映的是璀璨的东西方文明互鉴交融的结果,是自古以来东西方就有合作往来的见证。《从长安到罗马》是两国导演以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即长安和罗马为主要拍摄对象的作品,该作品既是中意两国友好关系的证明,又高度诠释了当代中国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是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表现。

(二)话语表达:“作者”构建中意两国平等交流的对话场

微纪录片具有视听结合的特点,是由画面、文字、声音共同组合呈现给观众的。在微纪录片的制作过程中,导演负责拍摄画面,撰稿人根据导演拍摄好的图像素材进行解说词的写作,之后再由解说员讲解出来。微纪录片中话语表达的“作者”就是用书写语言传达意旨的撰稿人和用口头语言表达意义的解说员,他们在《长安与罗马》中共同构建出一个中意两国平等交流的对话场。

《从长安到罗马》每一集内容中的解说词,都是撰稿人基于两座古城的历史和文化,结合画面呈现的内容展开的客观叙述与说明。解说词对中意两国在文明、社会、美食、艺术等方面的介绍,既肯定了中国的文化,又赞美了意大利的文化,为两国间平等对话交流奠定了基础。如《火热的长安与高冷的罗马》开头的一段解说词:“西安有多牛,别的不说,美食就能独树一帜。可是否有人思考过,今天我们品尝着的,都是千百年来文明传承的口味。无独有偶,意大利美食更是誉满天下,可以说,正是古罗马人的厨艺,从古代传到了今天,构成了西餐的基础。”这一段解说是对画面中出现的中意美食文化的解释与深化,再配以欢快的背景音乐和制作美食时的环境声,由此开启了中意两国关于美食的平等对话。《从长安到罗马》是一部以专家学者的第一视角展开拍摄的微纪录片,出镜的专家学者充当解说员的角色。中国专家学者探寻意大利的历史遗迹,走访意大利的图书馆、博物馆等地,与特约采访的意大利专业人士展开双向互动的交流。如:田艺苗老师与特约采访的制琴师亲切友好交流,探寻小提琴的秘密;李山老师采访角斗士学校校长,两人之间的对话氛围热烈且真诚。正是这样一个个交流对话的场景,构建出一个中意两国平等交流的对话场,呈现出一个由“自我”和“他者”双重镜像构成的国家形象,打破中国自说自话的窘境,有效地与国外观众拉近了心理距离。

(三)话语聚焦:“主角”推动叙事巧妙展开

每一集内容中主要描述的人或物就是话语聚焦的“主角”。《从长安到罗马》一共一百集,每一集选取一个“主角”,围绕“主角”呈现相关的画面、选用相宜的音乐、融入恰当的解说,以此巧妙推动叙事的开展。举例来说,《两把椅子》的“主角”即主要的描述对象就是供人们就座的椅子,包括古典的中国椅子和现代的意大利椅子。该集为探究古典中国椅子的设计理念,将画面中的场景切换到陕西历史博物馆,通过“再现”古人坐姿,表现出中国人自古以来就认为坐姿要端正,强调椅子的设计需要体现出端庄优雅、沉稳大气的特点。接着,画面对古典的中国椅子的特写呈现,是对制作椅子时要选取珍贵的木材、采用榫卯工艺、体现虚实结合的结构等的叙述和说明。古典的中国椅子作为一个线索,将整个画面和解说串联起来,推动着叙事内容循序渐进地进行。接下来画面中的场景转到意大利米兰的卡特尔设计博物馆,展开对椅子的现代设计的介绍。画面中闪现的各种极具创意的椅子,是意大利引领时尚风潮的体现。为探寻意大利人设计的时尚塑料椅子能够以昂贵的价格受到人们喜爱的原因,中国学者特约采访卡特尔设计创始人,了解到意大利椅子的特别之处在于独特的想象力和别具一格的审美,在于意大利人对于艺术的创新和探索。现代的意大利椅子作为线索贯穿相关叙事的始末,推动着画面内容的切换、专家学者的讲解、特约采访者的回答由表及里、层层推进。“主角”作为整集内容的讲述主体,就像一条线一样将画面、解说、声音串联起来融为一体,推动整集内容的叙事由浅入深逐步展开,向观众展示出中意两国不同行为背后各自的文化价值理念。

二、如何建构:融通中外的话语策略传播中国声音

说者决定了言语内容,但由于说者在生产话语时会顾及听者的需求,因此,听者心理状态中的说者模式也必须被纳入考量范围。[2]所以,微纪录片在建构国家形象时需要考虑到国内外受众的心理状态,这要求传播中国声音时采用融通中外的话语策略。《从长安到罗马》通过讲述具有人类共通情感的故事,采用接地气、亲民化的话语方式以及空间叙事的方法,尽可能减少文化语境的不同带来的信息损耗,降低文化折扣,以期塑造出一个真实、客观、立体的国家形象。

(一)打造承载人类共通情感的话语内容

纪录片建构中国国家形象主要有三大关键因素:内容、价值与情感。[3]《从长安到罗马》通过打造承载人类共通情感的话语内容,减少“编码者”与“解码者”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使观众更容易理解话语内容背后的意义与价值,使中华文化的感召力和中国话语的说服力得到提升。具体而言,从讲述主体的选取上来看,《从长安到罗马》选用音乐、美食、设计、商贸等全人类共通感知的符号作为讲述的主体,如中国的琵琶、古琴、古典舞、饺子、白酒、山水画等,这些具有跨文化传播价值的符号,减少了传播过程中的信息损耗,降低了文化折扣,为微纪录片跨文化传播提供了可能。从内容的呈现方式上看,《从长安到罗马》采用避异趋同的方法,寻求两种文明间的共性,将讨论的议题融入“接近性”,如东西方两个民族想要飞得更高的光荣與梦想,两国教育都注重培养文韬武略、德才兼备的人,两国人民都追求极致的美味与味蕾的享受等。用叙事话语与论证话语呈现出两座城市之间的共性,拉近了中国与国外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

(二)创新接地气亲民化的话语方式

“受众即市场”,微纪录片的话语表达需要考虑当代受众的观看需求,在表达时注重运用接地气、亲民化的话语方式,拉近作品与受众之间的心理距离。《从长安到罗马》使用通俗化的语言,将富有深度的中国文化用100个生动的小故事浅显易懂地讲解出来,讲解的过程中巧妙运用口语化词语,呈现出轻松欢快的讲解氛围。如于赓哲老师在《火热的长安与高冷的罗马》中所说的一句话:“西安有多牛,别的不说,美食就能独树一帜。”瞬间拉近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将观众一下子就带入讲解的情境中。这种接地气的口语化语言通俗易懂,使观众很容易获取作品传达的信息,从而获得比较好的传播效果。《从长安到罗马》采用接地气、亲民化的话语方式,通过接地气的讲解方式和富有生活气息的对话,赋予了该纪录片以鲜活的生命力。

(三)建构多层次立体化的话语空间

《从长安到罗马》通过对拍摄空间的多角度呈现,包括画面中拍摄地点的切换、古今时空的转换、中外学者间对话场的构筑,构建出一个多层次立体化的话语空间。从拍摄地点来看,《从长安到罗马》以西安与罗马两座城市为拍摄地点,画面中的镜头在两座城市之间来回切换,表现不同空间背后相关的历史文化具有不同的意义。如《跃动的舞步》中拍摄地点集中于西安骊山脚下、华清宫和罗马歌剧院,通过对这三个空间的切换展示,讲述中国古典舞和西方芭蕾舞,表现不同空间背后东西方个性鲜明的两种舞蹈风格是受两个国家不同文化影响的结果。从时空转换来看,《从长安到罗马》拍摄的内容涉猎古今,巧妙地用镜头语言呈现时空的转换,讲述两座城市的“前世今生”。如《和谐的乐声》中,学者指出中国人早在3000年前的周朝,就用笙箫锣鼓组成了庞大的宫廷乐队,从周秦汉唐到今天的西安,宫廷鼓乐的乐声一直延续至今,从没有间断,而画面也随着学者的解说从具有历史感的画面逐渐切换到当代观众观看表演的画面。从人物对话来看,《从长安到罗马》出现的人物有作为“讲述人”的专家学者,还有中意两国各个领域杰出的专业人士。中国学者与中外专业人士之间展开对话与交流,他们对话的场景构筑起了一个视角多元、平等交流的对话空间,一同向观众讲述富有魅力的东西方文化。《从长安到罗马》中拍摄地点的来回切换、古今时空画面的转换、多元主体间对话空间的呈现,构建出多层次立体化的话语空间,是对“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生动实践。

三、建构什么:丰富内容展现多维中国形象

话语作为建构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对话语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话语既包括文字的表达,还包括非语词文字的表达,如摄影的话语、照明的话语、镜头剪接的话语等。[4]具体来说,《从长安到罗马》中纪实的画面,切换自如的镜头,有趣且通俗易懂的解说,庄重激昂、跃动悠扬的背景音乐等共同作用以表现我国的国家形象。作品中的十个系列内容共同从今日视角解读历史,挖掘西安和罗马两座古城背后的故事,引领观众领略丝路文化、感受东西方文明的互鉴交融、体会新时代“一带一路”倡议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价值,向观众呈现出一个文明中国、友好中国、责任大国的多维中国形象。

(一)文明密码展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明中国形象

交织在古老与现代之间的西安,曾是13个朝代的古都。微纪录片中的画面、文字、声音等话语共同表现西安的历史与文化,向观众呈现出一个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明中国形象,文明密码系列就是对该形象的生动写照。具体而言,从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来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体现在世代相承的传统中以及没有间断沿用至今的汉字里。《永恒之城》中中国选择用坚固的石头刻下无形的思想,这些思想转换为国人世代相承的传统,大到一脉相承的儒家思想,小到从大唐穿越而来的一碗馄饨,都是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ABCD与横竖撇捺》中由横竖撇捺构成的方块汉字自古代开始就没有间断并沿用至今,还衍化出多种不同的书写方式,创造出多种独特的书法艺术,一个个方块汉字是中华文明传承至今的极其重要的载体,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保障。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就与魅力来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体现在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中。在《一张纸的西游记》中,我国东汉的蔡伦将造纸术优化,创造出轻便而又廉价的纸,为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便利。中国造纸术的西传,改变了整个世界传承文明的方式,加速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是中华民族文化取得的巨大成就。《诗情长安画意罗马》中介绍诗歌是人们心灵的载体,浪漫洒脱的李白、忧国忧民的杜甫,早已成为中国诗歌领域中重要的符号。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这一富有魅力的诗歌文化在社会生活和文学艺术上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重要表现。当然,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远不止于此,我国的传统礼法观念、我国自古就有的军事智慧、我国独特的饮食习惯、我国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等,都体现出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明大国。

(二)丝绸之路诠释和平合作、开放包容的友好中国形象

自古以来,中国就积极与古丝绸之路上的其他国家进行交流合作,呈现出一个和平合作、开放包容的友好中国形象。作品中多次提及的“丝绸之路”,为古代的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不同文化习俗的交会融合提供了条件,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互鉴交流。《丝路上的音乐传奇》《跃动的舞步》《沟通中西的千年传奇》,都强调了丝绸之路是中国与其他国家友好合作的基础。《丝路上的音乐传奇》介绍了中国的民族乐器琵琶是由中东的弹拨乐器乌德琴在两千多年前经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演变而成的;《跃动的舞步》介绍了唐乐舞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吸纳西域胡旋舞的风格创造出了全新的舞蹈方式;《沟通中西的千年传奇》介绍了长安人生活中的玻璃、罗马人身上的丝绸也是通过丝绸之路运输的,这些都表现出中国与其他国家积极交流、和平合作的特点。《双城故事》《买卖东西》则体现的是中国开放包容的形象。在《双城故事》中,盛唐不仅宗教政策兼容并蓄,丝绸之路的繁荣还聚集了世界各地的商人和旅行者,绚烂的文化还吸引着各国的使节和留学生,充分彰显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包容性。《买卖东西》中大唐的西市号称全球最大的市场,是一个很大的物流中心,吸引众多外商前来买卖交易,国际贸易往来十分频繁,当时的中国已是盛况空前的国际之都,彰显出大唐友好合作、和合包容的特点。不论是经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乐器、舞蹈、玻璃,还是盛唐时期中国已是开放包容、享誉世界的国际之都,这些呈现出来的景观都是中国与各国间和平合作、开放包容的结果。习近平多次强调:“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交融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5]不论自古丝绸之路时期中国就有与其他国家友好合作的传统和开放包容的特点,还是现代两千多年后中意两国再次牵手,讲述不同文明之间兼容并蓄的故事,呈现出的都是中国从古至今就有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的友好中国形象。

(三)“一带一路”彰显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责任大国形象

《从长安到罗马》作为“一带一路”题材的微纪录片,积极传播“文明共生论”,彰显出中国谋求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责任大国形象。2019年3月23日,习近平主席与意大利总理孔特在罗马以西马达马庄园见证签署政府间合作文件,其中就包括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6]中意两国关于“一带一路”的合作,再次唤起人们对于古丝绸之路的历史记忆。《从长安到罗马》的丝路商贸系列向观众讲述古丝绸之路作为连接东西方的商业贸易通道,各国在这条通道上进行频繁的商贸往来,推动世界各国先进的文化和技术不断地互学互鉴。华美的丝绸改变了人类服饰的历史,东西方各国间蔬菜、水果的买卖交换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中国的造纸印刷技术传入西方,推动了全世界科学的发展等,都是东西方互利互惠的证明。长安的丝绸运往罗马的过程是丝绸之路沿線各国共同富裕的过程,同样,如今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对古丝绸之路作用的延续与发展,是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正如习近平所说的那样:“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实现共赢共享发展。”[7]《从长安到罗马》作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影视作品,通过对中意两国在文明、生活、音乐、设计等方面的交叉对比,探寻两国之间的共性,最后将落点放在“一带一路”倡议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上,呈现出一个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责任大国形象。

[本文为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委托项目“新时代中国‘大国形象’的构建与传播”(项目编号TJZDWT1858)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何苏六,韩飞,程潇爽.映像中国:纪录片参与下的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82.

[2]詹姆斯·保罗·吉.话语分析导论:理论与方法[M].杨炳钧,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55.

[3]余会春,李星龙.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纪录片中的国家形象建构研究:以纪录片《一带一路》为例[J].湖南社会科学,2020(6):137-143.

[4]邢勇.中国纪录片话语研究综述[J].新闻界,2009(2):143-145.

[5]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438.

[6]习近平同意大利总理孔特举行会谈[EB/OL].http://www.xinhua

net.com/world/2019-03/24/c_1210090593.htm.

[7]习近平.习近平谈“一带一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173.

(赵雅文为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琪英为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生)

编校:王志昭

猜你喜欢

国家形象话语
主持人话语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一句鼓励的话语让生活更美好
国家形象建设需谨防哪些认识误区
中国国家形象建设的道、势、术
试论中国主流媒体重大事件报道的国家形象传播策略
新形势下国家形象塑造及对外传播策略研究
全面从严治党为中国国家形象“加分”
新媒体时代我国对外传播“搭车思维”的应用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