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配合根管治疗术的临床探讨
2022-06-14黄婷婷
黄婷婷
【关键词】护理配合;根管治疗术;临床效果
牙齿健康与人们的正常生活有密切的相关性,牙齿健康容易受到人的口腔卫生与饮食习惯的影响川。随着现代人们饮食结构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尤其是各种碳酸饮料与奶茶的摄入,导致牙体牙髓病发生率不断升高,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根管治疗是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首选方法,但是由于根管治疗操作比较复杂且很多操作比较精细,因此为了确保治疗效果,通常是由医生独立进行操作。但是这样一来会导致治疗时间延长,增加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配合,尽可能缩短根管治疗时间,降低术后疼痛感,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因此为观察护理配合的应用效果,本文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100例医院收治行根管治疗术的患者进行对照观察,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100例医院收治行根管治疗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有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为21-46(26.5±5.1)岁;对照组有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为20~47(26.3±5.3)岁。对比两组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确诊为牙髓炎、根尖周炎患者且符合根管治疗适用证;患者及家属对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过往根管治疗史、患牙存在牙隐裂的患者;合并精神疾病的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由医生独立进行根管治疗术。观察组患者则加入护理配合,具体措施如下。
(1)术前准备:评估患者的病情状况,指导患者在诊疗椅上坐好,并用一次性头托固定,询问患者的过往病史,有无麻醉药物过敏史、高血压、糖尿病或其他慢性病,简单介绍根管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准备好术中需要使用的工具,例如三用枪头、吸引器头等。系好胸巾之后根据患牙位置调整椅位以及灯光方向。上颌牙处理时采取上颌颌面椅位,与地面保持45。;下颌牙处理时采取下颌颌面椅位,与地面保持平行即可。同时检查术中所需物品的数量与有效期,包括暂封材料、根充糊剂、冲洗液、扩锉针等工具。
(2)术中站位:以患者为中心,术中及时调整自身位置,避免影响医师的操作。例如在后牙治疗时,医生站在7-9点钟方向,更好的观察口腔情况,为了配合医师的操作,护理人员可以站在2~4点钟方向,而推车可以放在12~2点钟方向。在传递医疗器械时,需要避开患者的头面部,避免意外情况出现并保持动作平稳、迅速。
(3)根管预备:首先进行开髓与拔髓处理,在消毒之后安装车针并由医生进行开髓。在根管预备过程中,需要准确测量根管长度,若长度不足容易影响治疗效果,若长度过多也可能导致根管超充的情况发生。根管预备成形过程中使用G钻处理,并彻底冲洗根管,避免牙本质碎屑引起的根管污染。传递扩锉针时需要小心谨慎,避免针刺伤,并及时进行根管消毒。准备好测量工具以及牙胶尖,根据根管大小选择合适的主尖,标记测量长度并将及时递上填充糊剂,均匀涂抹在根管壁上,之后用测压器进行测量,剪掉多余的牙胶尖,最后将根管完全封闭。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配合医师的操作,动作轻柔。
(4)术中配合:根管填充过程中要坚持无菌操作,能够降低失败风险。填充时使用的器械都要放入专用的医疗包,包括镊子、口镜、探针、高速手机车针、填充器、根管桩、粘固粉等,预防器械污染。需要严格区分无菌区域、清洁区域和污染区域,并分别放置医疗器械,例如导入针、填充器等要放入无菌区,棉球、纱布要放在清洁区,器械不能二次使用,使用过的器械要放在污染区。为了避免唾液污染,最好使用橡皮障隔离,其可有效预防唾液、血液污染填充物,还可以避免患者误吞药液及微小碎屑。也可以使用纱布隔离,但是纱布隔离时最好放在舌侧口底以及唇侧前庭,尽可能放在唾液腺开口位置;若纱布过湿,需要及时更换;纱布隔离时的固定效果不佳,可以使用卷压器固定。填充过程中需要积极配合医生操作,将器械与药品准确传递给医生,例如在干燥根管时,需要及时递上加热设备,并注意正确传递,避免意外损伤;医生在清理窝洞时,护理人员就需要调制材料,并及时递给医生,缩短治疗时间。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准确摆放各种医疗器械,尤其是加热设备,需要小心传递,避免烫伤。填充过程中会使用很多器械,例如侧压针、导入针,容易滑落至口腔缝隙,造成误吞的情况。因此治疗前后需要详细清点器械数量,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5)术后护理:术后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处理方法,同时叮嘱患者遵医嘱用药,可以缓解疼痛。若疼痛加重需要及時复诊。告知患者术后需要注意的各种事项,例如根管治疗后牙齿脆性增加,为了避免牙齿折裂最好不要吃坚硬的食物,并且要形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预防疾病的复发。术后1周若无明显不适则复诊进行全冠修复治疗。治疗结束后定期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口腔卫生保持情况、患牙恢复情况以及饮食状况,根据患者反映情况进行针对性指导,提醒患者定期复查。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并通过匿名随访的方式调查两组患者对根管治疗的满意度。VAS评分的总分为10分,分数越高代表疼痛感越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进行表述,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进行统计表述,采用x2检验,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VAS评分、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J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对根管治疗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根管治疗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2。
3讨论
根管治疗是目前口腔科常用治疗方法,操作比较复杂且对精度的要求较高。传统治疗中为了避免操作失误引起的患者疼痛,通常是由医生独立进行操作。但是这样一来导致总治疗时间较长,且由于治疗操作比较繁琐,容易引起较多不良反应。因此现代医学提出采取护理配合来加速根管治疗进度,减少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让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体验。
护理配合是指患者保持仰臥位,护理人员协助医生开展各项操作,并且能够将过去的被动护理转变为主动护理,让医生将精力放在观察与处理上,提高操作效率,为患者提供更加完善的医疗服务操作。根管治疗中有着较多复杂的操作,需要医护人员的全面配合。护理人员需要做好术前准备,检查器械数量以及使用性能,确认好手术用品与器械之后,能够确保治疗的顺利开展。护理配合也对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需要了解根管治疗专业知识,并做好患者的安抚工作,让患者更好的配合手术操作,从而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术后需要向患者进行良好的宣教,了解术后各种注意事项,若有异常需要及时复诊。相关研究指出,护理配合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根管治疗速度,减少手术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这与本次研究结果存在一致性。
传统口腔治疗中存在医护比例失调的情况,护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口腔治疗培训,因此医嘱执行效率较低,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配合,没有充分发挥护理配合的作用。而医生在操作过程中由于等待护士提供器械的时间较长,反而导致手术时间进一步增加,因此很多医生选择独立进行操作。有研究指出为了避免根管治疗手术时间过长导致术后不良反应增多的,需要通过有效的护理配合来缩短根管治疗时间,这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
良好的术前沟通可以提高治疗效率,减少根管治疗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因此护理人员在治疗前需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告知根管治疗大致步骤以及耗费时间,减少患者在术中过于紧张焦虑,并讲解根管治疗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例如加热材料时不要晃动身体和头部,避免烫伤口腔黏膜;对于修补数量较多的患者,由于张口时间较长,身心不适,此时需要安抚和劝慰患者,若不适感较强烈,可以让医生暂停操作,让患者休息数分钟后再次治疗,避免患者躁动的情况发l生。此外,术后还要做好健康宣教,告知患者治疗之后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不要吃坚硬食物,避免牙体断裂,同时还要告知患者定期随访,观察口腔健康状况。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29.8±6.8)min和(38.5±8.6)min,术后VAS评分分别为(4.1±1.1)分和(6.2±1.6)分,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00%和14.00%,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VAS评分、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对根管治疗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由此可见,护理配合在根管治疗术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护理配合的实施能够激发护理人员的主动性,不仅仅是传统的按照医嘱行动,更是需要护理人员观察治疗进度从而主动配合医生的操作,能够让医生将精力放在患者病情观察以及操作上。根管治疗的重点难点在于坏死组织清理,在操作过程中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尤其是封药阶段,由于患者对疼痛的敏感度不同,因此在治疗过程中的表现也不同,疼痛是根管治疗术后常见并发症,需要一段时间可自行缓解,但是部分患者可以口服消炎药来缓解疼痛。根管预备、医护配合以及无菌操作对于患者术后疼痛的发生有直接影响,因此护理人员一定要做好手术准备,坚持无菌原则,配合医生操作,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根管治疗是各种牙体牙髓病首选治疗方法,在治疗期间需要使用的器械与多且操作复杂,仅靠医生一个人操作很可能导致患者张口时间过长,而出现不适症状,导致患者的满意度下降,且张口时间长会导致暴露时间增加,容易引起根管污染,导致治疗失败的情况发生,因此需要加强临床干预。本次研究发现,护理配合的开展有助于缩短根管治疗时间,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同时能够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