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乡村振兴的社会工作介入机制探索
2022-06-14张力凡孙英飒袁潇涵李贺
张力凡?孙英飒?袁潇涵?李贺
摘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能否如期正常进行。是现阶段我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关键任务。联系国家定向振兴政策中的薄弱环节,关注当地农村专业人才、特色产业和社会工作服务的具体需求,探索依托人才实现农村转型发展的新模式,明确农村政府主导社会工作组织的工作机制,构建经济利益共同体,提高公共服务绩效和政策设计,用社会专业服务弥补政府治理的缺陷,推广燕山民族地区社会工作调查的普遍经验。
關键词:乡村振兴;社会工作介入;少数民族地区
1 现阶段社会工作介入乡村振兴战略典型困境
1.1 乡村振兴与社会工作介入的融合机制缺乏可操控性研究
目前,社会服务工作的存在价值已经十分凸显,政府虽然通过购买和引导可以吸纳社会服务接入乡村振兴战略,但是对于二者融合的可能性以及具体策略探索仍然不够。在研究领域也仅仅存在于概念的解释、现实的描述与策略的诠释,缺乏可操作化的对策探索、实务政策构建和服务模式构建。
1.2 国内对社会工作的需求与供给缺乏本土化嵌入
已有的研究只是在引用国外理论、实践经验上,主要是对城市产业选择的经验总结,而如何将社会工作植入化到农村自主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动力探索仍将有待研究,尤其是社会工作如何被案主以及政府部门真正接纳仍将是个难题,培育本土化农村社会工作的介入模式与理论研究则是社会工作于振兴战略的重点。
2 社会工作介入乡村振兴研究
2.1 社会工作介入振兴的必要性和优势
2.1.1 待振兴节点社工组织需求协同性
出于外来务工人员和部分待振兴地区人口结构的合理化趋势,此类地区村民对村庄的认同感较弱,村庄发展凝聚力不足。在政府长期主导的农村经济建设提升工作背景下,行政制度化管理存在明显的惰性,存在产业退出的趋势,区域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缺乏可持续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体系,创新化思维成为当前治理模式的迫切需求。由于农村对社会工作干预的黏性需求较高,而此类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缺乏非政府式的保障体系以及专业型人才,需要基层社工通过具体评估将决策行政部门耦合起来,充分发挥其资源链接效率,参与乡村振兴。农村社会工作始终围绕乡村振兴,以乡村建设为目标形成了专业化的协同治理体系,切实解决农村发展困境与村民生产生活困境,高度契合乡村振兴工作需要。
2.1.2 社工组织介入有其可行性
社会工作和乡村振兴战略有着共同的属性,二者不仅有着高度一致的理念目标,同时在战略路径上紧密契合,乡村振兴战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社会工作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立足案主。社会工作在实施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意义非凡。宏观上,社会工作组织因其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政府行政决策和部署提供辅助参考。在微观层面,社会工作组织可以实现与基层救济对象的直接接触,及时准确地参与乡村振兴,填补政府行政职能的空白,充分发挥社工组织高效资源链接和人员协调的综合作用。社会工作组织是联系社会救助资源和农村发展需求的重要纽带,是探索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乡村振兴初阶段社会工作的项目参与
助人自助作为社会工作的核心专业理念,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与其模式有着高度契合性。社会工作机构精准对接资源,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满足发展动力提升的需求。充分发挥社会工作机制在农村发展动力建设中的配套与互补优势,使其与行政组织部门的统筹规划和宏观产业振兴有机结合,反映和纠正粗放型产业发展的工作理念和方法,始终将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农村基层发展领域的第一要义。如何实现社会工作专业发展与本土化建设的双重要求,也是农村经济振兴领域的研究热点,根据社会工作特点,强调赋权、增能理论对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性,激活农民自主性,帮助建立完善基层自治组织,实现助人自助的核心目标。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城乡发展总体规划的推进实施,农村社会工作干预的覆盖面不断扩大,从以传统救助为主的弱势群体服务转向以社区互助和组织建设为导向的综合服务和社区发展。结合现有研究,国家在农村工作领域的社会工作项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帮扶任务。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以《“十四五”时期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牵手计划”实施方案》为引导,支持建立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和发展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针对当地社会救助对象的需要,建立完善管理制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多方筹集财政、社会资金等方式,提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专业服务能力,打造一批群众需要、群众认可的社工品牌活动。促进社会工作东西协调发展、城乡互通互融,使社工服务在乡村振兴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体系。2018年,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明确表示,社会工作在完善建设农村基层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体系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各级政府应积极购买服务,引进专业人才,为农村案主提供高质量社工服务,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综上所述,在当前振兴节点,社会工作可以与行政改革力量有机结合,提供发展方向,充分发挥高素质社会工作组织优势,完善农村社会服务组织,推进基础教育,为乡村振兴培养专业人才。
3 燕山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社会工作介入
我们将燕山民族地区本其中10个贫困县进行调研、内容覆盖农户的家庭状况、当地的产业项目、市场的结构及外部的冲击等。然后从多元视角出发探索该地区社会工作介入的情况。
3.1 燕山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工作介入振兴情况
促进乡村振兴离不开社会工作者的参与。身体残疾及自然灾害都是乡村振兴的障碍。就当前来看,燕山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工作介入正在逐步加深,从人数来看,从2018年至今,人数从20余人增加到了140余人,从介入覆盖面来说也从侧重于教育普及到了产业、市场等多个领域,燕山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工作者秉承“助人自助”的理念,通过整合农村资源,根据当地实际需要做出各种努力,例如,2021年成立的“燕山少数民族的万企帮万村”项目,为当地的人民的网络设施、体育设施、交通设施等提供了极大的便利。FEEFC1E4-C253-457A-8A04-56FA8452179C
3.2 燕山少数民族地区社工介入成效
多年来,燕山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工作稳定推进,已形成政府主导,多方支持,全民参与的特色化振兴发展新格局,当地经济发展面貌显著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在此次调研过程中,通过访谈30名当地居民可以了解到,其中有22名居民表示了社会工作介入进来之后的生活、生产有了明显地改善,这些社会工作者从理念、思想、方法等方面让他们与时俱进了。同时,燕山少数民族地区的社工介入非常注重与当地的资源进行结合,致力于以当地产业为着眼点的项目打造,例如,“燕山蜜梨品尝会”、“燕山少数民族特产直供系统”等项目都是他们的杰作。再者,燕山少数民族地区奉行生态优先理念,出台多项人才回流吸引政策,鼓励本土人才回乡再就业。据统计,截止到2014年其GDP总量为2253.4亿元,相比于2002年的同期数据,增加近3倍。
4 燕山民族地区社会脆弱性程度评估
社会脆弱性是指对在将来可能陷入贫困的事前测度,从而有效评估处于初脱贫群体在未来重新返回贫困状态的可能性,进而采取事前措施提升发展质量。
风险与脆弱性是阻碍经济状况改善的根源,由于经济效益长期分配不均衡所引发的不平等现象造成了燕山民族地区家庭脆弱性水平的地域性差异。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弱势群体依旧存在风险;面对燕山民族地区社会脆弱性的复杂现状,针对性的政策制定及实施落地,成为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
我们将燕山民族地区本其中10个贫困县进行调研、内容覆盖农户的家庭状况、当地的产业项目、市场的结构及外部的冲击等。本次调研采取分层抽样、问卷调查等方法,信息分析,并将多重贫困标准下脆弱性结果进一步与家庭异质性特征进行匹配、整理、计算。我们建立如下模型:
Vpi,t=β0+β1CI+β2WIi+β3ACi+β4EDi+β5 Diseasei
i表示家庭,CI表示特色收入,WI为务工收入,ED为教育程度,AC为家庭参加合作社情况,disease为年度家庭大病支出比重权重。
对上述进行面板回归模型拟合,对其方差因子检验,通过随机效应模型,得出如下回归结果。
由表1、表2可知:
燕山民族地区农村脆弱性家庭比重较大。大病支出、务工收入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相向。
家庭心理状态在贫困脆弱性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家庭消极情绪以及生活压力急剧增加,不良情绪的感染严重扰乱家庭的正常生产生活,贫困脆弱性增加,最終导致家庭再一次返贫。
由于燕山地区区域性特色产业的品牌效应弱,以及其弱势资本而大量发展的廉价初级加工业与基础服务业需求呈现递减趋势,所以该地特色产业收入并未对贫困脆弱性Vp有显著影响。
5 社会工作介入乡村振兴的治理模式探索
5.1 制度治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明确规定各级政府要鼓励社会各方面参与乡村振兴促进相关活动,明确将社会组织视为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参与者。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完善了参与机制、供求机制和整合机制的建设。同时,社会工作的参与能够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提升村“两委”领导能力,整体提高乡村治理能力。目前,政府在多地设立服务机构,扩大社会工作的服务范围。社会工作作为专业性的组织,利用专业优势落实国家政策,作为“五社联动”的关键一环丰富社区可利用机制、可调用资源,有利于弥补国家治理体系的不足,实现农村社区的共建共治共享。
5.2 技术治理
社会工作将乡村振兴的具体环节技术化,且已经发展出一套专门的技术与方法,帮助农民发展内在潜力,培育和形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广多样的营销方式。燕山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有针对性的发展路径与方法符合社会工作专业技术手段和具体实践的要求。社会工作从需求出发,从技术上治理振兴工作面临的问题。
目前,社会工作试图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从各个方向向海量数据引入有针对性、有选择性的资源,这对资源稀缺、信息闭塞的一些地区实现乡村振兴效果显著。利用专业技术精准培养农民职业技术,探索村庄与农户的优势,加强农民的能力培养,促进农民增收。同时,利用大数据系统对培养对象的个人信息进行数字化管理,减少了人工处理和保存信息过程中出错的可能性。此外,在智能时代,使用新技术分析和处理数据,能够快速有效地确定可行的发展路径。
社会工作者拥有丰富的社会资源,可以为致富项目获得更多的资源。专业的社会工作者要介入到乡村的未来发展规划中,为乡村打造产业链以及电商平台。依托资源纽带,推动新型技术、人才、企业资金等要素下乡,配合政府行政权力,连接发展需求与服务供给,引进科学的生产技术以及先进的农业机械,打开二者之间的技术壁垒。实施供需对接整合,大力挖掘村庄多主体发展潜力,拓展可行性空间。及时有效地解决特殊困难群体面临的问题,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社会工作建立了一套专门化的振兴工作流程,在全面信息化的背景下,巧妙灵活地运用技术将发展问题、被服务村庄内部的实际需求及其拥有的社会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减少了信息不足造成的资源损失,更加全面、立体的介入到乡村振兴工作中。
参考文献
[1] 刘伟,赵秀琴.专业社工参与农村基层治理研究—基于广西实施民政部“三区计划”的思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66-71.
[2] 唐钧.中国的贫困状况与整合性反贫困策略[J].社会发展研究,201(2):22-40.
[3] 莱斯特·M[美].萨拉蒙:《公共服务中的伙伴——现代福利国家中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关系》[M].商务印书馆,2008.FEEFC1E4-C253-457A-8A04-56FA8452179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