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平县林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2022-06-14何著针
何著针
摘要:本文在阐述循环经济内涵及其发展意义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昭平县林业发展现状与问题,探讨林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提出相关发展对策。
关键词:林业;循环经济;发展;对策
1 循环经济内涵及其发展意义
1.1 循环经济内涵
林业循环经济是在林业产业范围内,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遵循循环经济的规律,在健全的支撑体系作用下,构建发展循环经济的多种模式,组织各种生产管理和生活活动,最终建立起相对独立又对外开放的林区经济。其目的是实现产业间高度关联、相互促进、森林资源充分利用和林业生态效益的最大发挥[1]。
循环经济的实质是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发展经济。而林业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思想在林业产业建设中的应用,是以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经济效益高为目标,追求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优化林业产业由生产到消费的整个产业链结构,实现物资材料的多级循环利用和生产性活动对环境的危害最小的一种林业产业经营模式,其实质就是要发展环境友好型林业,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林业经营活动的生态化[2]。
1.2 发展林业循环经济的意义
森林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森林具有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加快林业循环经济建设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林业循环经济不同于其他行业的循环经济,它除了保持良好的内部经济循环持续发展外,还具有确保关联密切的外部经济产业循环持续发展,如水电行业、农业和旅游业等。
1.2.1 发展林业循环经济是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
近百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森林资源无节制地开发和利用,自然灾害逐步加剧,地震、洪涝、泥石流、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发展面临着严重威胁。面对地质灾害、全球变暖等一系列严重的后果,发展林业循环经济已成为必然选择,循环型林业更注重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最大限度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使用,通过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以促进经济发展[3]。
长期以来,我国解决环境污染的主要方式是末端治理,这种方式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因此,要大力发展林业循环经济,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最低的环境污染、最高的经济效益实现经济持续增长,既保护环境,又发展经济,使两者协调统一,互为促进。
1.2.2 发展林业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保障我国经济安全的重大战略措施
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人们既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要,又不对后代发展构成威胁和影响,其本质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增强资源再生能力,引导技术革命使再生资源替代非再生资源成为可能。昭平县处于南亚热带气候区,多年来,利用丰富的水热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速生桉为主的短轮伐工业原料林,森林资源成倍增长,年采伐量增长了两倍多,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林产工业的木材原料需求,使林业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初步走入良性循环轨道。目前我国经济处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资源的大量需求和增长在短时期内很难改变,我国未来对资源的需求量將会更加迫切,因此,发展林业循环经济对我国资源战略的实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2.3 发展林业循环经济是延长拓宽产业、实现绿色发展的需要
林业循环经济具有生产最优、投入最优、废弃最少的特点,表现为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林业产业的源头就是培育森林资源,其物质投入是来自于自然界的太阳能、雨水、空气、土地和人类社会生产的肥料等生产资料,其产品是可再生的以木材为主的林产品和清洁的水、空气、环境等生态产品,为林业第二、第三产业及人类社会生活提供再生原料和优良环境。同时,利用林业产业类别多样的优势,通过延长产业链和空间拓展,使林业第二、第三产业生产的废弃资源在林业系统内部循环利用,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林业资源投入和减少废弃物排放的目的,实现绿色发展。
2 林业现状分析
2.1 森林资源现状
我国仍然是一个森林缺乏、生态脆弱的国家,森林覆盖率远低于世界31%的平均水平,人均拥有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人均蓄积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7,森林资源相对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的状况还未得到根本改变,林业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昭平是广西林业大县。根据2018年森林资源二调更新数据,全县土地总面积322369hm2,其中林地面积282463h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7.62%。有林地中,生态公益林面积58599hm2,天然林33333hm2,商品林190539hm2。人均拥有商品林0.43hm2,居广西前列。商品林中,用材林173076hm2,包括短轮伐期林33137hm2、速生丰产林2576hm2和一般用材林137363hm2;经济林26545hm2、主要包括果树林539hm2、食用原料林20927hm2、林化原料林95hm2和药用林 656hm2。林种结构趋于合理,商品林比例较高,但单产水平仍较低。如用材林单位面积蓄积量为71.5m3/hm2,低于全国平均78.0m 3/hm2 的水平。
2.2 林产工业发展现状
昭平县现有木材经营加工企业60余家,规上企业6家,其中中高密度纤维板3家年生产能力38万m3,胶合板3家10万m3。年生产木质产品约75万m3,产值10.08亿元,在中高密度纤维板、胶合板、单板等生产上形成传统优势,同时积极开展拼板、高端木地板、家具、乐品等新产品研发、探索,促进了林产加工业升级。全县林业总产值由2015年的49.79亿元增长到2020 年的63.2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21.93亿元;第二产业产值25.72亿元;第三产业产值15.64亿元。3408FD3C-A3EC-48C7-9162-523C43B32A7D
2.3 森林旅游业发展现状
昭平“山清水秀生态美,镇古茶香人长寿”,被誉为遗落在珠江上游的香格里拉,山林连绵,江河清澈,空气香甜,有自然保护地5个,有七冲原始森林、桂江、仙女湖、南山茶海、黄姚古镇、走马观花、富罗温泉、甘甜泉矿泉水等优质旅游资源。
森林旅游康养产业成为林业第三产业最大的增长点,昭平经济新的战略性产业。近年创建国家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湿地公园1个,自治区级森林公园2个,森林康养基地、森林特色康养小镇、森林人家等规划建设正大力推进,依托林下经济活动开展康养旅游继续发展,2020 年实现产值1.74亿元,成效初步显现。
3 林业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以木材为主的原料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制约林产工业发展
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同时又是森林资源比较匮乏的国家,人均拥有蓄积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7。为加快地方经济发展,满足社会生产生活的需要,各省区不断引进林产品加工项目并相继建成投产,年加工能力不断增加,致使多数大型林产加工企业原材料供应紧张,严重制约林产工业发展。昭平县虽是广西林业大县,森林资源比较丰富,但这种现象依然明显存在。
3.2 资源培育投入不足,集约经营程度不高,单产水平普遍偏低
长期以来,受传统粗放经营思想和自然林业习惯的影响,我们对森林资源培育在人力、物力、技术及管理等各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造成林分质量低,单产水平低,轮伐周期长,原材料供应总量增长缓慢,与发展林业循环经济要求相差甚远。
3.3 资源利用率低,产品成本高,市场竞争力弱
由于企业的生产设备技术落后,一直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科技含量低,同时产业链短而面窄,致使对原材料的利用水平普遍低下,产品成本高,市场竞争力弱,既造成资源浪费,又污染环境。这与绿色环保的发展要求极不相称,转型升级、循环发展是其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3.4 林业政策法规不够完善
我国相继制定了《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节约能源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源的节约和合理利用,但仍不够完善和健全。目前,制约林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还没有彻底清除,现有的一些政策法规和管理体制已无法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要求,适应发展林业循环经济的政策法规还需要进一步完善[4]。
3.5 生态旅游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
昭平县林业一、二、三产业产值占林业产业总产值的比例分别为35%、41%、24%,第一、二产业产值占林业产业总产值的比例过大,第三产业有待大幅提高。森林旅游、休闲养老等林业新兴业态正在起步,众多森林旅游地有待开发。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森林旅游区、景观大通道刚开始规划和初步建设,引擎作用尚未得到发挥。通过森林人家和森林休闲游等形式开展的生态旅游,涉及森林2.04万hm2,年产值约1亿元,总体上尚未形成规模,生态旅游产业弱小,对GDP贡献还较小。
4 林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为推动林业走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产业发展道路,形成既节约资源又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增长方式,必须把循环经济理念引入到林业产业绿色发展模式中,结合实际,选择能发挥优势、有特色的林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通过构建循环经济模式,以信息化为先导,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支撑,只要技术革命和效率革命到位,在资源消耗相同的条件下实现财富多倍增长,或在经济成倍增长的同时资源消耗减半是可能的[5]。
国外的循环经济主要有四种典型模式,即企业内部循环经济的杜邦模式、工业园区模式、德国的再回收利用体系和日本的循环型社会模式。国内形成的独特循环经济模式是企业层面的小循环、区域层面工业生态园区的中循环、在社会层面上进行循环型城市和省区建立的大循环以及废物处理和再生产业。
4.1 林业产业一体化联动循环模式
立足森林资源优势,建立适度规模的林板、林具(家具)一体化产业循环发展模式,使林业的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紧密相连,形成资源培育、竹木加工、废弃物再利用的林业产业链。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一方面通过采用良种良法,在保证林地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大力培育速生丰产林,满足林产品加工业的原料需要,一方面通過引进先进加工工艺技术和设备,培育竹木、油茶等龙头加工企业,不断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和产品市场竞争力,有效带动第一产业发展,实现一、二产相依联动、互为促进、产业强大的产业循环发展目的。这是产业层面的小循环。
4.2 以竹木加工为主的多产业生态链工业园区循环模式
多产业生态工业园区就是使园区内以竹木加工为主的一个企业生产的副产品或剩余废弃物可作为另一个企业的原材料,在产品、剩余废弃物供需中构建生态产业链,达到基础设施共同使用、阶段剩余废弃物循环回收利用、污染物低排放的目的。通过对剩余废弃物的供需交换、废弃物循环回收利用、清洁生产等环保措施,在最大限度地降低生态环境不良影响的同时,达到减少剩余废弃物产生、实现资源综合利用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这是循环经济的典型实现形式,为中级阶段。
4.3 森林生态功能循环模式
昭平县森林资源丰富,覆盖率高达87.6%,是广西林业大县,充分发挥森林的水源涵养、调节气候、林下环境和森林景观等特殊功能,为水电水利、林下经济和森林旅游发展提供条件,实现森林和水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减少和预防自然灾害发生,加快林下经济和森林旅游产业发展,有效促进广大林农增收。
4.3.1 林水互补模式
通过森林将降水涵养在林地里,林地里的水源源不断下渗流动到小溪小河里,为水电站发电提供丰富的水资源,促进水电事业发展。
4.3.2 林下经济模式3408FD3C-A3EC-48C7-9162-523C43B32A7D
充分利用林下环境及其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以林下中药材和林下食用菌种植、林蜂和林下畜禽养殖等发展模式,尤以林蜂养殖、林药种植为主攻方向,扩大经营规模,提升经营水平,促进林下经济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引导林下经济产业合理布局,整合资源,突出区域特色;强化科技支撑,探索林下种养、旅游、加工多业态融合的循环经济模式,推进林下经济复合经营、多业态融合发展模式,走“森林—畜牧、林药、林蜂—肥料—林菌—森林”良性循环之路,着力打造昭平药材、昭平菌菇、昭平蜂蜜等专项品牌,培育昭平特色的绿色有机生态林产品系列品牌,提高品牌影响力,使林下经济发展成为林区广大林农新的经济增长途径。
4.3.3 森林旅游模式
依托昭平森林资源、生态环境优势和长寿之乡、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和毗邻大湾区优势,抓住昭平大生态、大健康产业发展机遇,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健康旅游、森林康养产业。做优做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建设与储备一批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发展一批县级以上森林特色康养小镇,开发森林康养产品,打造“长生福地”森林旅游品牌,建成大湾区森林康养旅游首选地、中国康养林业目的地。
4.4 社会共享林业循环模式
任何个人消费、企业生产以及区域共生企业的循环经济都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循环,其生产活动仍然要享用公共资源产品和排放废弃物,同时林业循环经济的森林生态产品具有外溢的公共产品属性,及具有社会共享属性。社会共享林业循环模式必须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组织相关部门为共享林业循环经济提供社会化服务,包括务林惠农技术服务;完善生态补偿机制,逐步提高补助标准,激励生态林业建设,使生态与经济两个系统相依共存;引导绿色消费,扶持生态、清洁生产和废弃物回收再利用技术开发等[6]。
5 发展林业循环经济对策
5.1 更新观念,全面提高人们对发展循环经济重要性的认识
通过加大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和扶持鼓励政策的宣传力度,全面提高人们对发展循环经济重要性的认识。让人们充分认识利用资源是发展经济、创造财富的一种途径,保护资源是更好发展经济、创造财富的一种途径,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从而去除人们落后而顽固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思想行为,树立绿色生产、绿色生活和绿色消费的环境友好观念。
5.2 建立完善的产业发展政策
发展林业循环经济将不仅使整个区域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而且还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因此,上级和地方政府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在发展林业循环经济建设项目上加大资金投入支持力度,尤其是在改善林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给予足够的资金支持,形成有利于资源培育和林产品采伐运输的林区交通网,降低木材等林产品生产成本,促进林业循环经济发展。按照循环经济促进法,制定出更为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根据企业对社会经济发展或对环境保护影响的贡献程度调节财政补助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
5.3 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引进先进技术成果,助推产业循环发展
发展林业循环经济,必须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支撑,只有运用先进技术、设备和工艺等技术成果,才能实现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循环发展目标。一是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大力推广普及速生丰产营林技术,缩短森林资源培育周期,提高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产出量,使林木资源越采越多,为林产工业提供充足的原材料。二是引进竹木等林产品加工最新科技成果及设备,使林业循环经济建立在先进技术基础之上,有技术保障。同时,与相关科研院所加强对接合作,不断提高科技水平。
5.4 引进竹木加工龙头企业,建立多产业集群的生态工业园区
生态工业园区就是将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多种具有不同生产目的的产业,按照物质循环和产业共生原理组织起来,构成依赖一个资源原点的具有完整生命周期的产业链和产业园,是林业循环经济的典型实现形式。昭平县森林资源丰富,年产木材蓄积77万多m3,毛竹篙竹0.8万多hm2,在县内建立一个以竹木原料为主的生态工业园,把胶合板、纤维板、制浆造纸、活性炭、有机肥与食用菌培养基等集中到一个园区里,使加工剩余废弃物和林区采伐剩余物全部得到回收利用,在园区基本实现“零废物”生产,形成资源共享、互利共生、环保增效的林业循环产业链。
5.5 利用林下环境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下特色经济
以龙头企业为主导,通过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的合作方式,大力大力发展林菌、林药、林蜂等林下特色经济产业,由龙头企业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回收产品,带动林下特色经济产业发展。
5.6 利用森林和桂江山水景观优势,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
发展林业循环经济,除了高效利用林木资源生产林产品外,还要充分利用其生态景观资源,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产业,使森林生态资源变成经济资源,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不断提高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有效促进区域内林农增加收入,增强人们保护和建设生态林业的信心和决心。重点做好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桂江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区建设与开发,以此辐射带动乡村特色旅游景点建设,使森林旅游产业成为昭平县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实现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群众增收的目标。
6 结语
大力发展林业循环经济是现代林业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充分利用昭平丰富的森林资源,按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循环发展原则,全面推进林业循环经济建设,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互为促进、林业大县向林业强县转变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尔彬.林区发展循环经济模式及支撑体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8.
[2] 陈宝刚,刘爱华,李朝晖.关于发展林业循环经济的探讨[J].防护林科技,2012(1):120-121.
[3] 曲姗姗.我国林业循环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学理论,2016(2):104-105.
[4] 王濤,陈方.关于发展云南省林业循环经济的思考[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3):17-19.
[5] 李尔彬.林区发展循环经济模式及支撑体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8.
[6] 黄道京.广西林业循环经济现状及发展模式探讨[J].福建林业科技,2011(3):163-166.3408FD3C-A3EC-48C7-9162-523C43B32A7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