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军留学生系统解剖学基础词汇学习策略研究及教学启示

2022-06-13夏萌萌

解剖学杂志 2022年2期
关键词:解剖学生词学习策略

夏萌萌 任 畅

(海军军医大学国际军事医学交流中心对外汉语教研室,上海 200433)

本校医学留学生的专业课程自二年级秋季学期开始,系统解剖学是接触到的第一门医学专业课程,分为同班施训60学时与外训辅导课程30学时,共90学时。与此同时,对外汉语教研室在继一年级下学期开设了医学汉语基础篇1之后,在二年级继续学习医学汉语基础篇2、3、4,以辅助学员顺利进入医学专业课学习。

系统解剖学是入门性的启蒙课,与人体构造、疾病诊断与治疗、外科手术学、医学影像学的学习息息相关。针对留学生的系统解剖学课程兼具二语习得与医学学习双重性,其学习内容包括大量抽象、拗口的词汇,长难词、合成词多。经过统计,系统解剖学教材中有解剖学词汇2 248个,词长超过4个汉字的词汇(含4个字)占50%以上。由于授课内容知识点分散,描述性词汇多、偏记忆、重实物观察,课堂学习多为理解记忆与机械练习相结合的模式,常令学员感到知识难记和枯燥乏味,常常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通过前期调查研究显示,如何有效记忆解剖学词汇是临床医学留学生学习面临的最大困难之一。目前有关留学生解剖学教学方面的研究,内容上没有细分至词汇方面的教学;研究角度,均集中于教师的教,而并未从学生的学这个角度展开针对性的研究。本研究从系统解剖学的学习难点——词汇入手,并从学习者的角度深入挖掘其学习策略,分析临床医学留学生解剖学词汇学习的认知策略,以此来指导留学生汉语教学,从而取得最佳学习效果[1]。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校六年制临床医学专业2018级留学生17人及2019级留学生19人,共36人。2018级参与调查的学员的平均年龄24.3岁,稍高于2019级学员的22.2岁。2个年级学员在国籍、母语、学历等方面没有明显差异。本研究开始的时间为2019级学员结束系统解剖学课程1个学期后,2018级学员结束该课程3个学期后。根据学员当时解剖学期末考试的初次成绩将其分成了2组,分别为由23人组成的高分组(成绩≥65分)与13人组成的低分组(成绩≤55分),在调查过程中也将这2组学员的学习策略进行了对比分析。

1.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参与调查学员的基本情况,如留学生姓名、年龄、性别、母语、是否学习过生物学及解剖学相关知识等。

问卷调查法:依据认知策略理论从3个维度35个条目进行调查分析,根据医学留学生汉语学习的特点,制定了汉语学习策略测量量表。本研究使用的调查问卷采用5星量级表,共包括2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被试学员系统解剖学课程的学习情况及相关汉语类课程的学习意愿调查,共15个问题;第二部分为学员记忆解剖学生词时的学习策略调查,共20个问题。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表上的问题作答,按“非常同意”(5分)“很同意”(4分)“同意”(3分)“不太同意”(2分)“不同意”(1分)5个等级进行量表计分。考虑到调查对象已经有了相对充足的汉语基础,所以本次问卷采用的语言为汉语,对一些相对不常用的学习策略类的专业词汇,都在问卷上采用举例的形式进行了注解。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3.0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统计和对比分析。

2 结果和讨论

2.1 基本情况统计

本次接受调查的2个年级共36名学员分别来自亚洲(老挝、柬埔寨、越南、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非洲(塞拉利昂、马拉维、布基纳法索、吉布提、刚果(布)、赤道几内亚、津巴布韦、喀麦隆等)、大洋洲(瓦努阿图)。其中亚洲与非洲学员占绝大多数,总体平均年龄为23.5岁,2018级学员的平均年龄高于2019级学员。13人可以流利使用英语,23人不能流利使用英语;男性20人,女性16人(表1)。

表1 被试者基本信息

2.2 系统解剖学课程的学习情况及相关汉语课程的学习意愿

系统解剖学是留学生进入医学学习后的一大难关,为了解系统解剖学学习过程中留学生面临的主要困难,及是否应该考虑在医学汉语教学中增加解剖学汉语的比重或者单独开设解剖学汉语课程,针对相关问题设计了调查(表2)。结果显示,低分组留学生在学习解剖学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即为教材里的字词看不懂,其次为教师语速快和教材里的句子读不懂,而高分组的困难表现与其有明显差异。教材中的句子读不懂排在高分组留学生医学课程常见的5种学习困难中的倒数第一位,字词看不懂排在倒数第二位。由此可见,对于系统解剖学学习效果来说,字词掌握量及由字词掌握量决定的语句理解起到了关键的提升作用。而授课教师语速快是留学生学习困难的共性问题。

表2 系统解剖学课程的学习情况及相关汉语课程的学习意愿

在前期调研过程中,几乎全部学员都认可该课程开设的必要性(介于很同意和非常同意之间),其中有近40%的学员认为开设解剖学汉语相关课程非常有必要。对于学习该课程可能会达到的目标:读懂课程教材、听懂授课内容、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问题、与中国学员交流探讨、利于预习及复习、利于完成课程作业、利于提高考试成绩7项,各组数据离散程度不大,无论高分组还是低分组均予以肯定(介于很同意和非常同意之间)。

2.3 医学留学生记忆解剖学生词时的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learning strategies)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二语语言学习过程中,留学生完成特定学习任务也会选择相应的学习策略,与学习者的特质、学习任务的性质密切相关。在迈克卡(Mckeachie)[2]的学习策略分类中,认知策略包括对所学知识的重复、记笔记、描述、翻译、编组、推理、演绎、再结合、想象、听觉表达、关键词、语境化、迁移等。

通过上一部分的调查,表明解剖学词汇掌握量及由词汇掌握量决定的语句理解,对系统解剖学成绩的提升起到了关键作用。从研究范围看,词汇学习属于陈述性知识学习,是关于事实的知识。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其中复述、精细加工和组织策略主要针对陈述性知识的学习[3]。故此,进一步通过分析学员词汇记忆过程中使用的认知策略,研究学员在医学专业课学习的起始阶段,根据系统解剖学学习内容的具体特点,所采用的不同学习策略并归纳高分组学员认知策略运用情况十分重要[4]。笔者主要研究语言要素策略中的词汇策略,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识记词汇,将词汇识记策略分为机械的识记和有意义的识记。留学生在记忆解剖学生词时最常用的策略是机械重复的读或者背诵、重复写生词、利用帮助记忆的句子或者故事等,而有一些学员则会注意新旧词在字形结构和意义上的联系,由此帮助记忆(表3)。已有实验研究认为汉字加工水平越深,学习效果越好,这是符合认知理论的。解剖学生词的记忆水平同样取决于加工水平的深浅。使用的词汇学习策略种类越多,并随着水平提高,机械记忆策略使用频度也会越低[5-6]。

表3 医学留学生记忆解剖学生词时的学习策略

上述的20项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3个维度。

复述策略包括看、读、背诵、抄写、划线、标注标记、写注释等。虽然复述策略可以在多次重复后使知识由短时记忆转为长时记忆,但也是最机械最枯燥的学习策略,耗时长、遗忘率高、记忆效果易受影响。从分析数据来看,复述策略也是低分组学员最倾向于采用的学习策略,喜欢通过看及翻译(介于很同意和非常同意之间)、读、标记、抄写(介于同意和很同意之间)等手段。而相对提升复述记忆效果的组合策略“一边背诵一边写”及轻度深加工的“特殊标记”策略则不倾向使用(介于不太同意和同意之间)。高分组学员也普遍使用复述策略,甚至在除了“看”之外的项目上均高于低分组学员,这一方面说明高分组学员更加愿意在识记生词上花费精力、更加努力外,另一方面在“一边背诵一边写”及“特殊标记”的策略使用上也更高(介于同意和很同意之间)。

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包括有串联、关键词、以旧带新、建立联系、视觉想象、利用图像或模型等方法。在体现精细加工识记策略问题条目数据上,高分组与低分组出现了明显分化。高分组在每项相关策略的使用倾向上均高于低分组,特别是在采用串联记忆法使用上大幅高于低分组。在利用图形或图片、以旧带新、关键词位置三种策略上,高分组也明显表现出了更强的使用倾向。这说明精细加工策略的使用与否造成了学员在解剖学生词识记效果方面的分化[5]。

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它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组织策略通常会将事物整合为更大的类或将一系列条目纳入一个概念框架体系之内,比如分类归纳、列提纲、做关系图等。本研究设计了“按照重要性分类”、“同类词归纳”、“做词汇关系图”等3个相关问题,在此类学习策略的使用上低分组表现出比前两类策略更低的使用意愿(不同意和不太同意之间),与此同时高分组虽在加工程度最深的“做词汇关系图”一项上表现出使用倾向稍低,总体的组织策略使用上依然活跃。

2.4 关于医学类汉语课程词汇教学策略的思考

通过调查表明高分组的学员更愿意在采用多元化的生词识记策略,注重以旧带新,以旧知旧词为基础内化新知新词,善于利用词汇之间的联系性,利用分类、归纳、关系图谱等策略更加有效组织词汇学习。低分组的学员更愿意选用其母语策略,比如查字典、标注本国语翻译、机械识记等。对此,医学类汉语课程(特别针对未来将开设的解剖学汉语课程)的教师应在此基础上找出适合医学留学生学习解剖学词汇有关的策略,据此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员学习效果。从而建立一套适合其教学的培训模式,最后通过教学实践检验模式的有效性[6]。

2.4.1 模型图片展示法 模型图片展示法属于直观教学法中的模象直观。系统解剖学牵涉了大量抽象名词,知识点复杂,词汇意义类型多,必须与观察相结合来学习,那么通过模型图片展示法来对抽象的解剖学概念的模拟性形象提供学员感知的感性材料,以此促进词汇学习无疑是有效的。教师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播放幻灯片及明晰课本上的医学插图,一边讲解解剖学器官结构的名称及特点,一边展示其在人体的具体位置,像肌肉、骨骼、血管等类型的词汇都可以通过展示模型图片帮助学员联系自身部位来记忆学习。

2.4.2 实物及标本观察法 观察各种实物、标本是直观教学法的实物直观法。医学汉语课程的教师应该善用实物及标本资源,在感知实物的基础上提供感性材料,充分利用直观法帮助学员理解记忆解剖学生词,有效促进学员联系身体相关部位及视觉联想记忆。如可通过观察颅底外面标本,更加清晰有效地理解翼突内侧板、翼突外侧板、乳突孔、茎突孔、棘孔、颈静脉孔这些难以用言语清晰描述,展示模型、图片又缺少真实性的概念性名词,并确认其确切位置。

2.4.3 字源解释法 字源是汉字起源和演变过程。通过形象的字形分析,具体地解释每个字的字形与字义的内在关系,有助于学习者更快地掌握汉字及词汇。教师在解剖学生词讲解过程中,可以利用字源解释法帮助学员理解解剖学中的常见汉字,从而帮助对包含此汉字的词做同类理解,帮助其识记一连串的生词。充分利用汉语知识,以旧词带动新词的记忆和学习,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如“脊”在字源解释上是指“背部的中心,手脚够不到的地方”、“连接骨节与脉络的器官”。这样的解释非常生动形象,并有字形演变等,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识记。

2.4.4 同类字词分类法 同类字词即是指具有同种或类似意义的字词结构。教师应在授课过程中注重字词形态与功能的关系,如“路”、“管”、“道”都有物质输送的场所、空间的意思,由此类字词组成的偏正结构的词语,同样具有类似的含义,如上鼻道、外耳道、消化道、尿道、胺能通路、胆碱能通路、输卵管、肾小管、视神经管、鼻泪管等。理解某一类字词形态与功能将有利于学习本类字词的子集或单独个体,积极培养留学生字词分类和归纳同类词语的意识,从而养成相关的组织学习策略。

2.4.5 表格总结回忆法 组织是学习和记忆新信息的重要手段,将学习材料分成一些小的单元,并把这些小的单元置于适当的类别之中,从而使每项信息和其他信息联系在一起。有人认为,记忆能力的增进是组织的结果,因为学生可以用各类别的标题作为提取的线索,从而减少回忆时的负担。因此,特别是在教授解剖学词汇中相对复杂的概念时,教师要有序地组织材料并使学生清楚其组织性的框架,教会学生对信息进行分类,如使用表格总结归纳生词,以提高学员的词汇记忆能力。

系统解剖学是外军医学留学生接触到的第一门医学专业课程,是入门性的启蒙课,对医学课程的整体学习至关重要,而如何有效记忆解剖学词汇是医学留学生学习面临的最大困难之一。通过分析成功的二语习得者学习策略的使用倾向,显示更倾向于采用多元化的生词识记策略,在精细化加工与组织策略应用方面更加突出。本研究结果将有效改善留学生解剖学词汇掌握情况,帮助医学专业课教员提升授课效果,同时为课程设置及教学改革带来启发。

猜你喜欢

解剖学生词学习策略
《钟世镇现代临床解剖学全集》(第2 版)12 卷隆重出版发行
基于自主学习策略的高中写作教学探索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五个生词』快速阅读法
探析初中英语词汇学习现状与词汇学习策略
高三英语复习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策略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人体解剖学
太极拳侧行步运动解剖学分析
生词库
生词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