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机插秧密播稀植技术验证性试验

2022-06-13周为华吴雄杰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5期
关键词:秧盘插秧机大田

周为华,吴雄杰

(上海市农业机械鉴定推广站,上海市 201601)

0 引言

水稻机插秧密播稀植技术通过育秧阶段增加单盘播种量,提高秧苗密度,改进插秧机栽插结构,在保证每667m2基本苗的情况下,减少机插秧每亩秧盘数量,降低育秧成本,提高作业速度。2020年密播稀植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提高了播种密度,减少了每667m2大田移栽所需的秧盘数量,相比常规育插秧减少50%以上。同时,减少了在秧盘的起、运输和传送过程中的用工量,进一步节省育秧成本约12元/667m2,相比常规育插秧提高栽插效率10%~40%。

密播稀植由于移栽时秧苗叶龄小,移栽后返青活棵快,低位分蘖出生多,有利于前期早发,且与传统机插稻高密度、大棵把栽插方式相比,稀植栽插更有利于发挥水稻个体生产潜力,优化群体结构,提高群体质量。但由于对试验的插秧机性能没有完全掌握,没有精准取块面积,导致每穴苗数减少,基本苗少和有效穗偏少,产量优势未能明显体现。为进一步验证2020年开展的水稻机插秧密播稀植技术试验结果,今年针对25 cm行距的插秧机开展适应性试验,进一步验证该项技术在上海地区的可行性。

1 试验条件

试验地点:上海市青浦区练塘镇。

试验品种:本次试验的水稻品种为常规粳稻“青香软粳”。

环境条件:试验点田块地势平坦,肥力条件良好,前茬作物为油菜绿肥,生长环境一致。

2 试验设计和安排

2.1 试验机具

富来威全自动翕植(密播稀植)智能插秧机(图1、表1)。

图1 富来威全自动翕植(密播稀植)智能插秧机

表1 富来威全自动翕植(密播稀植)智能插秧机部分机具性能参数

2.2 试验设计

试验为大田试验,设密播稀植人与常规育插秧2个处理进行对比试验。密播稀植,5月17日播种,播种量25 cm×58 cm秧盘播干谷210 g/盘。对照点,5月17日播种,播种量25 cm×58 cm秧盘播干谷120 g/盘(图2)。栽插时采用密播稀植技术的水稻秧龄18天(比常规育秧少1周时间),秧高10~12 cm(图3)。密播稀植,6月8日移栽,栽插密度25 cm×20 cm,每穴栽插株数5~6株。对照,6月10日移栽,栽插密度25 cm×12 cm,每穴栽插株数3~4株(图4)。

图2 不同育插秧技术播种密度对比(左:常规,右:密播)

图3 不同育插秧技术栽插秧苗对比(左:常规,右:密播)

图4 不同育插秧技术栽插密度对比(左:常规,右:密播)

全生育期用氮量折纯氮19.05 kg,其中基肥6.8 kg,分蘖肥12.25 kg/667m2,未施穗肥。其他水浆管理、病虫草防治统一按照当地常规稻机插栽培相应培管措施执行,同一区域同品种的常规机插秧作对照,栽培措施相同。

3 结果与分析

1)不同处理栽插秧龄及秧苗素质比较。

2)不同处理生育期对比。采用密播稀植栽培,供试品种青香软粳的生育进程与常规栽培无变化(表2)。

表2 不同处理生育期

3)不同处理群体生长状态对比。密播稀植供试品种青香软粳分蘖出生速度快,分蘖强,相比对照分蘖率提高了13.5%,虽然每株分蘖增加了,但是相比于对照,密播稀植的成穗率还是提高了5.9%。主要原因是稀植的条件下,水稻生长通风透光性好,单株生长潜力被激发(表3)。

表3 群体生长动态

4)不同处理产量及产量结构对比。由于密播希植栽培,分蘖成穗率高,有效穗较对照多0.82万株/667m2,不同处理间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没有明显差异。密播稀植处理的水稻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2.81%和3.7%(表4)。

表4 产量及产量结构比较

5)成本核算。按大田栽插基本苗7万株/667m2计算,密播希植25 cm×58 cm秧盘播干谷210 g,秧盘用量在20盘/667m2,大田秧田占用面积2.9 m2/667m2;常规栽培的播干谷120 g/盘,秧盘用量在31盘/667m2,大田秧田占用面积4.5 m2/667m2,密播希植比常规栽培秧田减少1.6 m2,秧盘减少了10个/667m2,减少35%。在机插秧时用工最大的是秧盘的起秧、运秧和传秧,1天8人(机手1人、机上摆秧1人、田埂传秧2人、运输装秧2人、起秧2人)8h机插2.67 hm2计算,机插秧用工 0.2工/667m2,密播希植的秧盘用量减少了35%,也相当于减少了35%的用工量,按120元/工计算,就机插一环节省用工成本8.4元/667m2。减少10个秧盘,按目前 5元/个秧盘价格计算,节省秧盘成本50元/667m2,二项合计节省直接成本58.4元/667m2。

4 结语

上海市郊区从2005年开始推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形成了以机械播种和高速栽植为核心技术,配套集成叠盘暗化处理、揭膜练苗、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农艺技术一整套完善的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体系。然而,水稻机械育插秧存在的取土难、作业环节繁锁、投入成本高的问题也渐渐显现,成为水稻机插秧推广过程中的“痛点”。

水稻密播稀植技术指育苗阶段增加单盘播种量和秧苗密度,插秧阶段减小取秧块面积,加大栽插株距,削减苗盘用量,同时保持稳产高产的育插秧新技术。目的是要解决当前水稻前期育秧成本偏高、秧盘搬运劳动强度偏大的问题。日本对水稻密播稀植技术经过长期探索实践,实现了降低前期育秧成本,提高了水稻育插秧技术的经济效益。江苏也已针对该项技术开展过相关生产性试验,证明了“密播稀植”是下一步水稻育插秧技术推广值得尝试的新途径。

2020年、2021年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密播希植由于移栽时秧苗叶龄小,移栽后返青活棵快,低位分蘖出生多,有利于前期早发,分蘖成穗率高,为获得高产打好基础。高密度播种每667m2大田的秧盘数量减少了35%,在秧盘的起、运输和传送过程中既减少用工量,节省人工费,同时又减少了秧盘成本。由于密播后对秧龄的弹性空间小,建议采用密播希植的示范点要充分做好育秧前的准备工作,协调好栽插大田与秧田之间的衔接工作,宁可田等秧,切不可秧等田,避免降低秧苗素质,不利于秧苗生长。

猜你喜欢

秧盘插秧机大田
水稻插秧机发展综述
水稻秧盘自动码垛机的设计与试验
置床处理对水稻秧苗素质及秧盘附土量的影响
一种插秧机钵育秧盘的低成本3D打印技术研究
大田百余名留守儿童有了“爱心家长”
插秧机的使用与维修
一瓶水的微笑
“大田后生仔”歌唱家乡
秸秆秧盘育秧技术试验总结
超智能插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