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根管治疗对急性牙髓炎患者疗效及炎性因子水平表达的影响
2022-06-13许文文
许文文
济南市第八人民医院口腔内科,山东济南271100
急性牙髓炎是牙髓组织的急性炎症, 也是口腔科比较严重的一种疾病。该疾病临床特点表现就是阵发性、放散性发作,就是说牙齿在没有进食过冷、过热食物刺激的情况下,突然发生比较剧烈的疼痛,疼痛持续时间有几分钟甚至半小时, 疼痛可以放散到同侧的头部、面部、耳部、上下颌牙齿,并不能定位[1]。一些患者在病情发展的情况下会伴有颜面以及牙周组织水肿和发热等症状的出现。 急性牙髓炎是一种发病率比较高的口腔疾病, 它是由于细菌感染牙髓组织引起,常常会使患者出现严重的疼痛感,而且在夜间时疼痛感往往会有所加剧[2]。该疾病分为急性浆液性牙髓炎和急性化脓性牙髓炎,分期为充血期、浆液期和化脓期,针对不同分型和分期的患者,需要采取不同方式展开治疗[3]。不过手术是治疗该类患者的主要手段,根管治疗也是治疗该疾病患者常见的手术方式, 主要分为一次性根管治疗与多次根管治疗,不同方式存在一定治疗差异。基于此,该文选取2020 年1月—2021 年1 月该院收治的 78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就一次性根管治疗对急性牙髓炎患者疗效及炎性因子水平表达的影响展开探究。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纳入78 例急性牙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个人资料、家庭信息均记录电子表格。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 例。对照组:男21 例,女18 例;年龄 21~62 岁,平均(41.50±6.91)岁。 研究组:男 22 例,女 17 例;年龄 22~62 岁,平均(42.00±7.00)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该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
纳入标准:①资料完善;②对内容充分了解,并主动配合;③经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其他器质性疾病者;②恶性肿瘤者。
1.2 方法
对照组: 实施多次根管治疗, 即对患者进行麻醉,麻醉成功后常规开髓和减压,清除病变的部位,然后使用OC 棉球开放;在局部麻醉的情况下,清理髓室,将根髓拔除,对根管常规消毒,测量根管长度后在髓腔内部放置樟脑粉球,1 周之后到医院复诊,观察髓腔, 如果没有异常且疼痛感的情况下采用根充糊剂和牙胶尖填充根管,经X 线检查保证填充的饱满性。
研究组:实施一次性根管治疗,即使用阿替卡因对患者进行浸润麻醉,常规开髓,清理髓室,将根髓拔除,对根管常规消毒;准确测量根管长度后预备根管, 通过0.9%氯化钠注射液和3%过氧化氢进行冲洗,再应用消毒纸尖吸干,之后使用75%乙醇消毒处理根管内部,持续3 min 干燥根管后,使用牙胶尖以及根充糊剂填充根管,经X 线检查保证填充的饱满性。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临床疗效, 其中显效为手术6 个月后患者咀嚼功能恢复正常,经X 线检查根尖恢复正常; 有效为手术6 个月后患者咀嚼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经X 线检查发现根尖周存在轻微异常的情况;无效为手术6 个月后患者咀嚼功能没有恢复, 而且经过X 线检查显示根尖存在明显异常情况。 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4]。
②观察两组炎性因子水平, 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与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抽取患者5 mL 空腹静脉血液,静置30 min 后以3 000 r/min 离心10 min,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
③观察两组咀嚼功能, 包括出血指数、 牙龈指数、咀嚼效率与咬合力,在治疗1 月后采用艾动咬合力测试仪和称质量法评价。
④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牙龈肿胀、咬合不适以及疼痛和感染。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治疗后,研究组临床疗效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2.2 两组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情况要比对照组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表2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对比()
组别研究组(n=39)对照组(n=39)t 值P 值TNF-α(ng/L)治疗前 治疗后IL-6(ng/L)治疗前 治疗后6.34±1.28 6.41±1.32 0.238 0.406 3.08±1.21 5.69±2.43 6.004<0.001 1.69±0.53 1.72±0.55 0.245 0.403 1.22±0.43 1.48±0.67 2.040 0.022 hs-CRP(mg/L)治疗前 治疗后2.35±0.51 2.42±0.54 0.589 0.279 1.19±0.07 1.74±0.36 9.336<0.001
2.3 两组咀嚼功能对比
治疗后,研究组咀嚼功能改善情况要比对照组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咀嚼功能对比()
表3 两组患者咀嚼功能对比()
组别 出血指数 牙龈指数 咀嚼效率(%) 咬合力(Ibs)研究组(n=39)对照组(n=39)t 值P 值0.37±0.05 0.79±0.16 15.647<0.001 0.32±0.07 0.84±0.13 21.994<0.001 94.36±9.51 77.34±6.21 9.358<0.001 138.43±15.29 116.47±11.03 7.274<0.001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治疗后,研究组发并症发生率要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4。
表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急性牙髓炎是发生在牙髓组织的一种急性炎症,深龋为主要的感染源,具有起病急和疼痛剧烈的特点,如果根尖孔引起根尖逆行感染的情况下,会导致患者出现牙髓感染情况的发生[5-6]。 由于髓腔被坚硬的牙本质包围,但牙髓出现炎症反应时,牙本质会因为缺乏弹性而限制其膨胀, 使得牙髓腔内的炎性渗出物无法得到及时引流而发生积聚, 使得髓腔内压力增高,对患者生活和健康造成严重影响[7-8]。在临床治疗中的应急处理中, 是在局麻的状态下开髓引流,减轻患者疼痛,并在急症缓解之后用牙髓失活剂对残存的活髓进行失活, 达到封药天数之后去除失活剂并进行根管预备,封入根管消毒液,最后进行根管填充。该治疗方式具有操作繁琐的特点,容易影响患者正常生活[9-10]。
随着医学技术不断进步与发展, 根管治疗牙髓炎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 该治疗方式分为多次根管手术治疗与一次性根管手术治疗。 其中多次根管手术治疗属于传统治疗方法, 需要多次打开患者髓腔,容易引起微生物感染,降低预后。 而且该治疗方式需要患者多次进行复诊,治疗周期比较长,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患者承受疼痛的时间, 容易降低患者治疗依从性[11-12]。一次性根管治疗主要是采用化学以及机械治疗的方式将患者根管内感染物质去除,然后通过填充根管等方式,有效防止根尖发生病变,进一步促进根尖病变愈合,缓解患者疼痛[13-14]。 而且一次性根管治疗方式能够最大程度上避免多次打开根管的情况,可以减少根管发生二次感染的情况。在该次的研究结果中显示, 治疗后研究组临床疗效要比对照组更高(P<0.05)。 主要因一次性根管治疗只需要进行一次手术,将预备根管、根管消毒和填充等在同一时间进行,减少治疗时间的同时,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不仅可以减少患者复诊的次数,并且能够完全地封闭根管,真正起到快速有效的效果。 此外,对于根管比较狭窄的患者而言, 一次性根管治疗的效果要更优于多次根管治疗。
急性牙髓炎在发展过程中, 炎症发展与炎症介质的产生存在一定联系。 主要因为在牙菌斑与微生物的影响下,激活了单核巨噬细胞,产生TNF-α、IL-6、hs-CRP 等炎性因子,而炎性因子进入龈沟液中会直接作用于临近的组织和细胞, 进一步损伤牙周软组织[15-16]。 在该次的研究结果中显示,治疗后研究组的 TNF-α(3.08±1.21)ng/L、IL-6(1.22±0.43)ng/L、hs-CRP(1.19±0.07)mg/L 炎性因子水平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 主要因一次性根管治疗方式能够一次性完成治疗,减少对根尖周围部位的刺激,有效清除周围坏死组织,隔断传染源,从而抑制炎性因子。不过需要注意的是, 一次性根管治疗对医师要求较高,需要医师掌握熟练的操作技术[17]。 同时在治疗期间需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根据患者身体状况与病情制订出最佳的治疗方案,而且在治疗期间需要注意根管填充,防止出现过度填充与填充不足的情况,最大程度上提高治疗有效性与安全程度[18-21]。在该次的研究结果中显示,治疗后研究组的出血指数、牙龈指数、 咀嚼效率与咬合力咀嚼功能改善情况要优于对照组 (P<0.05); 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5.12%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3.07%(P<0.05),这与吴婷婷等[22]学者在相关研究中得出,患者给予一次性根管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13%,明显低于多次根管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21.88%,与该文所得结果相近。 由上述数据结果表明,对该患者实施此种治疗方式有着良好效果。
综上所述, 一次性根管治疗对急性牙髓炎患者有着显著疗效, 可改善其炎性因子水平表达与咀嚼功能,降低并发症情况的发生,适用推广。